高翔
30歲的琳琳從初中時起,就經(jīng)常腹瀉,尤其是在吃面食、牛奶和雞蛋當早餐后。大學期間她在飯后經(jīng)常感腹脹腹痛,間斷腹瀉,在吃面條、饅頭后癥狀明顯。如今已經(jīng)工作的琳琳仍然很困擾,她雖然在生活中減少吃面食,但是腹瀉仍然隔三差五找上門來……
顯然,琳琳已經(jīng)察覺了面食與腹瀉的關系,她的疑問是:這究竟是小麥過敏,還是麩質過敏?或者是麩質敏感?這都是一回事兒嗎?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麩質。
麩質(gluten),即面筋,或麥膠蛋白,是一種存在于小麥(wheat)、大麥(barley)和黑麥(rye)中的蛋白質。面食、面包、谷類食品、焙烤食品,甚至一些調味料均含有麩質。對一部分人來說,含麩質食品是別人口中的美味,而對他們卻如同毒藥。
如果細心留意超市貨架上的谷類食品,會發(fā)現(xiàn)有的打著“無麩質(gluten free)”的標簽。為什么麩質有時會成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呢”?為什么會有人懼怕麩質呢?我們先從3個容易混淆的疾病說起。
就像花粉、螨塵、海鮮過敏一樣,小麥過敏是一般意義上的由IgE介導的I型過敏反應[1]。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將小麥中的某些蛋白質作為過敏原,使效應細胞脫顆粒,釋放炎性介質,引發(fā)微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一系列反應。過敏癥狀一般表現(xiàn)為濕疹,皮膚紅癢,哮喘等,甚至發(fā)生休克,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嚴重休克時需要立刻注射腎上腺素[2]。這種過敏癥狀一般來去都很快,一般不會引發(fā)組織或器官損傷。
小麥中不同的蛋白質可能導致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最常見的是IgE介導的經(jīng)典食物過敏反應,累及皮膚、呼吸系統(tǒng)及胃腸道系統(tǒng)。而小麥中主要組分還可能導致一些特殊的臨床亞型(表1)。
表1 小麥的主要成分及其導致的小麥過敏臨床亞型
麩質是一系列單一蛋白質的混合物,通常認為包含谷蛋白與醇溶蛋白。小麥過敏患者并不一定對麩質過敏,可能是對小麥中的其他成分過敏,所以,他們中的有些人食用大麥、黑麥并不會出現(xiàn)任何問題。
小麥依賴-運動誘發(fā)嚴重過敏反應(WDEIA)是一種少見,但可危及生命的食物過敏。WDEIA是指進食小麥后進行運動,可導致蕁麻疹、水腫、上氣道梗阻、呼吸困難、胃腸道癥狀、低血壓,甚至休克[3]。以上癥狀通常在進食小麥后6 h內進行運動時發(fā)生,如果進食小麥后不運動或空腹運動就不會出現(xiàn)癥狀。
了解了這些,您說,琳琳的癥狀是小麥過敏嗎?
麩質敏感性腸病,又稱乳糜瀉,或麥膠性腸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腸道疾病。患者因為進食含有麩質的食物,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導致小腸黏膜萎縮,表現(xiàn)為以乳糜樣腹瀉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腸道疾病[1]。
麥膠性腸病臨床表現(xiàn)為慢性腹瀉、腹部不適、體重下降、貧血,也可有腸外表現(xiàn),如皰疹樣皮炎、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等。幸運的是,患者明確診斷后,只要遵守嚴格的無麩質飲食,大部分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健康。
目前,乳糜瀉主要的檢測手段見表2。
表2 乳糜瀉的檢測方法
目前乳糜瀉的確診標準是小腸活檢。值得注意的是,乳糜瀉患者的小腸絨毛改變是一個進行性的過程,過去只有典型絨毛改變的患者才會被診斷為乳糜瀉。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組織學正常的患者,如果血清學抗體檢測為陽性,也可能是潛伏或隱藏的乳糜瀉患者。
基因檢測可用于篩查乳糜瀉高危人群,研究表明95%的乳糜瀉患者攜帶HLA-DQ2/DQ8基因,而40%的正常人群也攜帶此基因,如果基因檢測為陰性,就能基本排除患乳糜瀉的可能。
NCGS患者有與乳糜瀉類似的癥狀,如消化系統(tǒng)敏感,腹瀉,便秘;會更多地表現(xiàn)為腸外癥狀,如偏頭痛、頭昏、疲勞與關節(jié)疼痛等[1]。但血清學抗體檢測卻是陰性,小腸活檢也不會發(fā)現(xiàn)絨毛萎縮受損。但經(jīng)無麩質飲食后,部分患者會評價自己癥狀好轉或消失。
遺憾的是,目前尚未有檢測NCGS的手段,有學者甚至認為并不存在NCGS。當然,也有研究者認為NCGS是乳糜瀉的前期階段。JAMA雜志的一篇綜述也提及,難以從癥狀上區(qū)分乳糜瀉與非乳糜瀉麩質敏感癥,但是乳糜瀉可以通過抗體與基因檢測篩查診斷,需在無谷蛋白飲食實施前進行,否則影響準確性[1]。
綜上所述,小麥過敏是由IgE介導的過敏反應;麩質敏感性腸病/乳糜瀉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不是過敏;非乳糜瀉麩質敏感既不是過敏也不是自身免疫反應,但它和小麥造成的腸道炎癥以及腸道通透性的增加相關。
回到我們最初的病例,琳琳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分別做了抗體檢測、基因檢測和腸鏡檢查。她的抗肌內膜抗體IgG陽性,攜帶HLA-DQ2基因,腸鏡及活檢顯示小腸黏膜萎縮變平。所以,琳琳應該診斷為什么疾病,您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