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雍
摘 要: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主張任何教育都源于生活,最終又服務于生活。文章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從疫情背景下如何結合生活開展健康教育,開展生命教育,優(yōu)化幼兒園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開展家園共育工作等方面,對疫情背景下生活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進行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疫情背景;生活教育;生命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9-0102-02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曾這樣說過:“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鄙钪械囊磺惺挛锒伎梢宰鳛閷W習的對象,都能給幼兒帶來知識。疫情的發(fā)生,為幼兒提供了更多接觸生活的機會,讓幼兒接觸到更多事物,收獲更多知識?!吧罴唇逃迸c人類社會現(xiàn)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對應的,教師在疫情期間可開展與幼兒生活相關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疫情背景下如何結合生活開展健康教育
陶行知在《我們的信條》演講中明確指出:“我們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發(fā)點,也就是教育的出發(fā)點。”疫情發(fā)生后,筆者所在幼兒園馬上組織教師進行研討,如何利用本次疫情對幼兒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筆者所在的年級組根據(jù)幼兒年齡和接受能力,設計的健康教育主題為“我的健康記錄”,在“一張圖”“一條路”的制定中,幫助幼兒全面了解健康記錄的重要性。年級組教師先對“一張圖”中的核心經(jīng)驗、必備經(jīng)過、重要資源三方面內(nèi)容進行研討。核心經(jīng)驗主要是幫助幼兒了解什么是健康生活,知道健康記錄的好處和作用,學習怎樣進行健康記錄,讓幼兒愿意堅持做好健康記錄;必備經(jīng)過主要包括設計健康記錄表、健康記錄體驗感受交流、分享自己的健康記錄表和健康生活秘訣等內(nèi)容;教育資源方面主要是讓懂得醫(yī)護知識的家長講解健康知識,并引導幼兒閱讀相關繪本等。制定完“一張圖”的行動方案后,年級組教師研討“一條路”該如何開展。通過討論,年級組教師認為應該從身體生病了怎么辦、學會健康的自我管理、認識各種各樣的體溫計、了解彩色健康碼,知道疫苗的相關知識等方面開展。教師要引導幼兒通過閱讀繪本、區(qū)域游戲、集體教學等,幫助幼兒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幼兒的健康意識。為此,在幼兒園益智區(qū),教師可設計一個傳染病的分類游戲,讓幼兒對常見的傳染疾病進行分類。為讓幼兒準確進行分類,在游戲之前,教師可先播放相關視頻,讓幼兒了解傳染病的相關知識。在美工區(qū),教師可指導幼兒設計健康碼,讓幼兒對疫情期間的健康碼有一定的了解。教師要認真做好幼兒來園記錄、喝水記錄、心情記錄、體溫記錄,詳細了解幼兒來園情況。教師還要幫助幼兒了解疫苗的相關知識,開闊幼兒的知識視野。很多幼兒只知道去醫(yī)院接種疫苗,但往往不知道接種疫苗有什么作用。為此,教師可讓幼兒將自己的疫苗本帶到班級,幫助他們了解接種疫苗的作用,讓他們知道自己接種的疫苗可以預防哪些疾病。此外,教師還要完善戶外運動表,讓幼兒把今天做了哪些運動、出汗情況、身體感受等記錄下來,以更好地了解幼兒的身體狀況。研討中,年級組教師以陶行知“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為指導,一致認為要通過采用多種手段和方法,讓幼兒了解和記錄健康,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疫情背景下如何結合生活開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重要思想,其主張生命教育實踐應建立在對生命珍視、熱愛的基礎之上。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教師可結合疫情開展生命教育,引導幼兒探求生命的本質(zhì),讓幼兒認識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幼兒園生命教育可以幫助幼兒初步認識和理解生命與自我、他人、社會及自然之間的關系,讓幼兒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促進幼兒生命化成長。教師有意識地進行生命教育,能使幼兒從小就對生命、親情、友情等有初步的認識,這對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發(fā)展大有裨益。在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從生活層面進行拓展,以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也可以通過繪本閱讀,提高幼兒的生命意識。經(jīng)由繪本閱讀,幼兒不僅可以將自我經(jīng)驗與繪本中的情節(jié)、人物聯(lián)系起來,還可以了解自我生命成長與周遭環(huán)境的關系。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善用提問策略深化幼兒思考,設計多元體驗活動,加深幼兒切身感受。在問題的設計上,教師應先設計低層次的封閉式問題,引導幼兒了解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然后以高層次的開放式問題,引導幼兒感悟繪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幼兒的閱讀需要家長的幫助,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要與孩子一起閱讀,一起分享閱讀感受,引導幼兒感悟生命。在課堂上,教師要組織幼兒進行交流分享,加深幼兒對繪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僅動物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幼兒家里有很多小植物,教師可讓幼兒觀察植物的變化,讓幼兒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教師還可以要求幼兒關注自己的成長,記錄自己的身高、體重,了解自己的成長變化。
三、疫情背景下如何優(yōu)化幼兒園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變得格外謹慎。為此,教師可結合防疫要求,優(yōu)化幼兒園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了解防疫的重要性。在晨檢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幼兒分批入園,入園要戴口罩,測體溫,到保健教師處晨檢,到教師處二次晨檢,洗手后再進行晨間游戲。在戶外活動中,教師要盡量避免幼兒之間的身體接觸,活動結束后,要讓幼兒及時洗手。在區(qū)域活動中,教師可增加課桌之間的距離,讓幼兒玩固定的玩具。每個區(qū)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限制人數(shù),游戲前后都要讓幼兒洗手。教師還要與幼兒共同探討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使所設計的游戲既讓幼兒喜歡,又可以減少同伴間的接觸。盥洗時,兩位教師要一起組織,一位在衛(wèi)生間門口看護,分批組織幼兒盥洗。進餐時,教師要組織幼兒分組洗手,排隊取點心,按要求用點心,放杯子。午睡時,教師要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聯(lián)系保健室。一日活動中,幼兒需要經(jīng)常排隊喝水,教師要樹立防控意識,讓幼兒在排隊時保持一定距離,以減少相互接觸。在幼兒入園離園時,教師要對家長進行宣傳教育,讓家長戴好口罩,保持距離。幼兒園要組織幼兒分班次離園,減少等待聚集的時間。通過一日生活中的引導,幼兒能夠明確少聚集的重要性,自覺提高防范意識。
四、疫情背景下如何開展家園共育活動
1.開展線上教學活動
疫情期間,很多幼兒無法來園,因此,教師可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幼兒園很多主題活動不能開展,教師可利用微信小程序中的“家園聯(lián)系欄”軟件,將關于元宵節(jié)主題的“做花燈”、學雷鋒主題的“折紙雷鋒帽”、疫情主題的“細菌不是來分享的”上傳到平臺,讓幼兒足不出戶就能了解相關內(nèi)容。
2.進行線上家園溝通
疫情期間,由于幼兒很長時間沒有來園了,很多家長反映孩子非常想念老師。為此,教師可利用視頻軟件與幼兒進行溝通,對幼兒在家的學習生活進行引導。例如,有些幼兒在家學畫畫、學數(shù)學、學生字,有些幼兒在家閱讀、搭玩具,都表現(xiàn)給老師看。教師可給予幼兒一些鼓勵和引導,提升幼兒自信心。此外,教師要鼓勵幼兒幫助家長做家務,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的優(yōu)秀品質(zhì)。
綜上所述,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主張任何教育都源于生活,最終又服務于生活。教師要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開展好疫情背景下的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健康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韓銘.幼兒生活常規(guī)教育的現(xiàn)狀及教學策略[J].山西教育,2019(12).
[2]朱麗平.線上家園合作的指導策略[J].幼兒教育研究,2020(06).
[3]王芳.淺析幼兒教師在疫情期間如何有效進行班級管理[J].天津教育,2020(26).
[4]程瑤.面對突發(fā)情況如何開展幼兒家庭生活教育指導[J].學前教育,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