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曼晨,龐靜雯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合肥 230000)
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以對稱性、侵蝕性滑膜炎為主要病理學特點的慢性、炎癥性、系統(tǒng)性自身免疫疾病。臨床以關節(jié)腫脹、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甚者可至關節(jié)破壞、畸形和功能障礙,影響患者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該病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病情反復且病程纏綿,研究證實其與自身免疫系統(tǒng)關系密切,同時與炎性因子密切相關[1-3]。近年來的研究表明,RA與局部某些信號通路的激活或抑制有關,Toll 樣受體 4/核因子-κB(Toll-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 κB, TLR4/NF-κB)信號通路在 RA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研究發(fā)現(xiàn)RA患者的滑膜組織、免疫細胞等都存在TLR表達的改變[4]。
在現(xiàn)代研究中,佐劑性關節(jié)炎(adjuvant arthritis, AA)大鼠模型與RA病理特點相似,常作為研究RA發(fā)病和治療的動物模型。AA大鼠模型是在20世紀50年代由細菌學家Freund創(chuàng)立,又稱弗氏佐劑關節(jié)炎,以炎細胞浸潤、軟骨破壞、基因連鎖等為特點,被廣泛應用于 RA相關研究[5]。有研究表明,艾灸“足三里”等穴可通過調(diào)節(jié)細胞因子、提高局部痛閾等途徑來緩解滑膜炎癥和關節(jié)疼痛[6-8]。本研究從艾灸的抗炎免疫效應出發(fā),觀察 TLR4/NF-κB信號通路在 AA模型大鼠滑膜炎癥和滑膜細胞增殖中的作用,探討艾灸通過 TLR4/NF-κB途徑改善關節(jié)滑膜組織局部炎癥的機制。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由安徽省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為 SCXK(皖)2017-001,體質(zhì)量(250±20)g,適應性喂養(yǎng) 1周后,按照《衛(wèi)生統(tǒng)計學》[9]隨機數(shù)字表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和艾灸組,每組10只。各組大鼠12 h明暗交替、(25~28)℃環(huán)境飼養(yǎng),每日添加水食。實驗過程中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2006年頒布的《關于善待實驗動物的指導性意見》相關規(guī)定對動物進行處置。
完全弗氏佐劑 (SLBW7430,Sigma), 水合氯醛(20180305,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異丙醇(20160614,上海蘇懿化學試劑有限公司),DEPC-H2O(D1007, Generay Biotech),大鼠 IL-1β ELISA 試劑盒(I05018350, Cusabio),大鼠 TNF-α ELISA 試劑盒(G22018349, Cusabio),Trizol(15596026, Life technogies), 逆轉(zhuǎn)錄試劑盒 (K1622, Thermo Scientific),無水乙醇、二甲苯(國藥集團),蘇木素(BA-4097,貝索試劑),伊紅(BA-4099,貝索試劑)。趾容積測量儀(成都泰盟軟件有限公司),酶標儀(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Max M2e),GL-88B 漩渦混合器(其林貝爾儀器制造公司),倒置熒光顯微鏡(日本尼康 Nikon Ti),石蠟切片機(RM2245,德國 Leica),普通PCR儀(K960,杭州晶格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熒光定量 PCR 儀(PIKOREAL 96, Thermo Scientific),微孔板迷你離心機(MINI-P25,杭州奧盛儀器有限公司)。
AA大鼠模型構建參考文獻方法[10],模型組和艾灸組大鼠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劑(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用75%乙醇溶液對左后足消毒,按每只0.1 mL的劑量進行皮下注射CFA,觀察3 d。左后肢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紅腫、結(jié)節(jié)和活動受限表示模型成功。正常組大鼠不作任何處理。
艾灸組參照《實驗針灸學》[11]的動物穴位圖譜取“足三里”穴,于造模后第4天開始采用直徑0.9 cm純艾條(南陽市臥龍漢醫(yī)艾絨廠)對大鼠左后肢“足三里”穴進行溫和灸,艾條距離皮表2 cm,每次20 min,每日1次,連續(xù)灸15 d。正常組和模型組大鼠于艾灸組干預的同時間段僅進行抓取,并固定在特制的懸空木架上,不做任何干預,每次固定20 min,每日1次,連續(xù)15 d。
1.5.1 足趾關節(jié)腫脹度
末次干預后次日,使用足趾容積測量儀測量 3組大鼠左后足趾容積。于大鼠踝關節(jié)處做標記,使用足趾容積測量儀測量大鼠左后肢足趾容積,連測 3次取平均值,作為評估各組足趾關節(jié)腫脹度的數(shù)據(jù)。
1.5.2 大鼠滑膜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
末次干預后次日,采用 10%水合氯醛溶液進行腹腔注射麻醉(每100 g體質(zhì)量注射0.3 mL)后處死,取左后肢足趾關節(jié)組織若干塊(每塊大小0.5 cm3),立刻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12 h,經(jīng)梯度乙醇溶液脫水,石蠟包埋,組織切片機切片,40℃~45℃水浴鍋展片、貼片,經(jīng)脫蠟至水后,切片放入蘇木精中染色約2 min。用清水洗滌、分化、漂洗、分別用低濃度到高濃度的乙醇溶液脫水,滴加 0.5%伊紅乙醇溶液 0.2 mL,靜置1~3 min,再將切片放入無水乙醇1 min左右,最后放入95%乙醇溶液,直到無紅色染料殘留。將切片浸入二甲苯溶液中3~5 min,滴加中性樹膠0.5 mL,于陰涼處靜置凝固,顯微鏡下觀察滑膜組織形態(tài)結(jié)構。
1.5.3 趾關節(jié)滑膜組織IL-1β、TNF-α含量檢測
按上法處死大鼠,取左后肢足趾關節(jié)滑膜組織 100 mg,剪碎,液氮研磨,加入 1 mL生理鹽水勻漿, 3000 r/min離心15 min,再取上清液,液氮速凍,-80℃保存?zhèn)溆?。檢測時,從-80℃冰箱中取出關節(jié)液梯度復溫融化,試劑盒在室溫中平衡20 min后,按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說明書中的步驟進行標準品(S0-S6)制備、加樣、抗體孵育等操作,加入終止液后用酶標儀在450 nm波長檢測每孔光密度值(OD值)。由S0-S6的OD值和濃度繪出標準曲線和標準方程,將每孔OD值代入標準方程求出每個樣本IL-1β和TNF-α的濃度。
1.5.4 趾關節(jié)滑膜組織IκB激酶復合物(IκB kinase complex, IκK)β 、 NF-κBp65 、 NF-κB 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kinase, IκB)α、髓樣分化因子 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 Myd88)、TLR4 mRNA 檢測
按上法取大鼠左后肢關節(jié)足趾關節(jié)滑膜組織100 mg,剪碎,液氮研磨,加入1 mL TRIzol勻漿。用4℃離心機12 000 r/min離心勻漿10 min,保證脂肪和組織被去除。取上清液于離心管(eppendorf, EP)中,加入0.2 mL氯仿溶液,劇烈震蕩EP管15 s,室溫靜置3 min后,將液體用4℃離心機12 000 r/min離心15 min,取0.5 mL上清液加入另一EP管中,再向EP管中加入0.5 mL異丙醇溶液,輕輕顛倒幾下混勻,室溫靜置10 min,用4℃離心機12 000 r/min離心10 min,用移液器吸去上清液。向沉淀中加入1 mL 75%乙醇溶液[用焦碳酸二乙酯(diethyl pyrocarbonate, DEPC)處理過并經(jīng)高溫高壓滅菌的超純水配制],輕柔吹打混勻,用4℃離心機12 000 r/min離心5 min,輕輕吸去上清液。于陰涼處室溫放置30 min,待RNA沉淀干燥。向沉淀中心加 20 μL DEPC水,放置在 55℃水浴鍋中 10 min,-80℃保存?zhèn)溆?。將?RNA(質(zhì)量為 1 μg)加入0.2 mL的EP管中,再加入10 μm寡聚胸腺嘧啶引物[Oligo(dT)]1 μL,加入 DEPC 水將管內(nèi)液體體積補足至12 μL后,輕輕彈EP管壁混勻、點動離心。然后用PCR儀加熱5 min,溫度設置65℃,加熱結(jié)束后立即冰浴3 min。按照試劑盒說明,在上述EP管中加入相關緩沖液和預混溶液。放置PCR儀中,設置程序,取出上述反應液保存?zhèn)溆?。取出cDNA作為熒光定量的模板,按照反應體系,在相應反應條件下進行40個循環(huán)。各檢測指標引物詳見表1。
表1 各檢測指標引物序列
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若方差齊,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法,若方差不齊則采用Games-Howell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中大鼠足趾容積明顯增加(P<0.01);與模型組比較,艾灸組大鼠足趾容積明顯降低(P<0.01)。表明艾灸可明顯緩解AA大鼠足趾腫脹。詳見圖1。
圖1 3組大鼠左后肢足趾容積比較(n=10)
正常組大鼠的滑膜細胞大多排列較為規(guī)則,呈現(xiàn)單層形態(tài),未觀察到炎細胞浸潤,滑膜表面平滑整齊;模型組大鼠滑膜細胞出現(xiàn)增生,組織中可見大量炎細胞浸潤,滑膜表面細胞排列不整齊;艾灸組與模型組比較,炎細胞浸潤減少,滑膜細胞的增生情況緩解。詳見圖2。
圖2 3組大鼠滑膜組織形態(tài)學比較(HE染色,×400)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滑膜組織中 IL-1β和TNF-α的濃度均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模型組比較,艾灸組IL-1β和TNF-α的濃度均降低(P<0.01)。詳見圖3。
圖3 3組大鼠滑膜組織中IL-1β和TNF-α的濃度比較(n=10)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滑膜組織中 TLR4、Myd88 mRNA表達量均升高,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模型組比較,艾灸組大鼠滑膜組織中TLR4、Myd88 mRNA表達量均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圖 4。
圖4 3組大鼠滑膜組織中TLR4和Myd88 mRNA的表達比較(n=10)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滑膜組織NF-κB p65、IκBα和 IκKβ mRNA的表達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模型組比較,艾灸組大鼠 NF-κB p65、IκBα和 IκKβ mRNA的表達量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圖 5。
圖5 3 組大鼠 NF-κB p65、IκBα、IκKβ mRNA 的表達比較(n=10)
類風濕關節(jié)炎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確的慢性、進行性、侵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性表現(xiàn)為滑膜炎。IL-1β、TNF-α等炎性細胞因子、炎性抗體以及 T、B細胞在該病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12]。其中IL-1β、TNF-α在患者血漿中高表達,發(fā)病過程中主要誘導內(nèi)皮細胞表達黏附分子(ICAM-1),導致局部炎癥,抑制糖蛋白合成導致骨和軟骨的破壞,且二者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13-14]。NF-κB信號通路與機體炎癥反應密切相關,可調(diào)控包括 IL-1β、TNF-α等多種促炎因子的表達,并在RA患者疾病過程中參與滑膜組織增生、骨組織破壞等[15-17]。NF-κB信號通路由包括 NF-κB家族、IκB和IκK等因子組成。NF-κB家族在RA實驗研究中最常見的是p50和p65兩個亞單位構成的一種異源二聚體;IκBα是 NF-κB 抑制蛋白之一,可與 NF-κB p65 蛋白結(jié)合,定位于細胞質(zhì)中;IκB激酶能夠特異磷酸化IκBα,啟動基因轉(zhuǎn)錄活化NF-κB,是多種腫瘤、炎癥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18]。在炎癥反應中,參與免疫系統(tǒng)對微生物識別的受體家族 TLRs也會被激活。研究表明,TLR2、TLR4參與早期RA的發(fā)生、發(fā)展,通過識別后的 TLR4可磷酸化 IκB蛋白,促進其降解,級聯(lián)反應激活 NF-κB,信號轉(zhuǎn)移至細胞核中,從而發(fā)揮其調(diào)控炎癥作用[19-21]。Myd88處于 TLR信號通路的下游,NF-κB信號通路可使 TLR通過 Myd88途徑激活,合成并釋放TNF-α、IL-1β等相關炎癥介質(zhì) ,完成炎性反應信號的傳遞[22-23]。
因此TLR4/NF-κB信號通路在對RA治療機制研究中具有較高價值。本實驗亦證實AA模型大鼠滑膜細胞炎性增殖嚴重,滑膜組織 TNF-α、IL-1β的水平上升明顯,NF-κB p65 蛋白、IκBα、IκKβ、TLR4、Myd88 mRNA表達水平均顯著高于正常組,提示TLR4/NF-κB信號通路的活躍與AA滑膜炎和滑膜細胞增殖有密切聯(lián)系。
艾灸具有溫通氣血、培補元氣的作用[24],對緩解RA患者臨床癥狀、減輕痛苦、既病防變方面有顯著作用。研究表明,艾灸具有抑制RA滑膜細胞異常增殖和微血管增生,減輕炎癥反應和緩解疼痛等作用[25-29]。文獻研究顯示足三里穴是 RA針灸治療中的首選穴位[30-31]。足三里穴位于足陽明胃經(jīng),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虛勞諸證等,具有強壯作用,是保健要穴。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艾灸配伍足三里穴區(qū)治療 RA的總有效率超過95%[32-33]。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艾灸AA模型大鼠足三里穴區(qū),能夠減輕足趾關節(jié)腫脹、緩解滑膜細胞增殖,并降低滑膜組織IL-1β、TNF-α、IκBα、IκKβ、NF-κB p65、Myd88、TLR4 mRNA水平,提示艾灸能有效改善AA大鼠滑膜炎癥狀,并抑制TLR4/NF-κB信號通路的活躍狀態(tài)。因此,抑制 TLR4/NF-κB信號通路可能是艾灸發(fā)揮抗炎消腫作用的效應機制之一。然而,本研究雖證實TLR4受體成功識別后可級聯(lián)反應激活NF-κB通路,導致IL-1β、TNF-α等炎性因子釋放增加,但是由于缺少 TLR4特異性激活與拮抗對照觀察,未能充分闡釋二者內(nèi)在關系,下一步需要開展 TLR4與NF-κB信號通路之間的關聯(lián)性研究,以及灸法的效應因素與該通路的相關響應靶點的關系,以期進一步揭示艾灸的抗炎免疫效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