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佳,劉文兵,鄔 清
(南通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南通 226006)
人一生中有1/3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是人類賴以生存、機體正常運轉的基礎,尤其對兒童的體格生長、記憶鞏固、能量恢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學齡期是睡眠習慣形成和建立的關鍵時期[3],學習是學齡期兒童的主要活動,想要獲得好的學業(yè)成績,良好的睡眠質量不可或缺。然而,在這個年齡階段,兒童常常因為功課緊張、課外參加各種培訓班等,使得上床睡覺時間延遲,睡眠時間和質量得不到保障。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25%的兒童及青少年經歷過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或睡眠障礙,睡眠問題在兒童及青少年中非常普遍,并且往往被家長及老師忽視[4-5]。因此,本研究希望通過調查南通本地學齡期兒童睡眠問題的發(fā)生情況,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學齡期兒童改善睡眠質量、提高學習效率等提供科學依據。
2019年5月從南通市崇川區(qū)、港閘區(qū)和開發(fā)區(qū)隨機整班抽樣選取一年級至六年級9個班在校學生453人,剔除可能影響睡眠的一些因素,主要包括患發(fā)育行為障礙性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習困難)和/或服用精神類藥品(如興奮藥、抗驚厥藥、抗組胺藥等)者共21人,合計432人納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及其監(jiān)護人均知情同意參加調查。
本次采用回顧性調查法指導兒童家長現場一對一填寫兒童睡眠習慣問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由父母回憶過去4周中孩子的睡眠情況,選擇表現比較典型的l周進行填寫。CSHQ問卷參考國際睡眠障礙分類,2000年由Judith A.Owens博士根據學齡前和學齡兒童的生理特點編制而成,其適用于“4~12歲”兒童的睡眠情況調查。問卷含45題,其中33題進入計分系統(tǒng),分別從8個不同層面反映常見的兒童睡眠問題[6],包括:①就寢習慣;②入睡潛伏期;③睡眠持續(xù)時間;④睡眠焦慮;⑤夜醒;⑥異態(tài)睡眠;⑦睡眠呼吸障礙;⑧白天嗜睡。李生慧等于2007年將CSHQ引入中國,并進行信度和效度的研究,證實其適用于我國學齡兒童睡眠狀況研究,并詳細描述計分標準。CSHQ總分>41分定義為存在睡眠問題,得分越高提示睡眠問題越嚴重。各維度得分大于參考值2個標準差為存在相應維度的睡眠問題[7]。
調查前對項目組所有醫(yī)生進行統(tǒng)一培訓,由長期照料兒童的家長或監(jiān)護人填寫問卷,醫(yī)生當場指導并檢查問卷填寫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本次研究對象共計432人,年齡為8~13歲,平均(10.45±1.69)歲;男童213人(49.3%),女童219人(50.7%),男女童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3,P>0.05)。
將學齡期兒童平時睡眠模式與周末睡眠模式進行比較,平時上床時間、入睡時間、晨醒時間、起床時間均明顯早于周末,且平時睡眠時間明顯少于周末(均P<0.05),平時與周末的入睡潛伏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時段學齡期兒童睡眠模式的比較結果
在432名學齡期兒童中,有231名兒童存在睡眠問題,總體睡眠問題發(fā)生率為53.5%。CSHQ量表各維度發(fā)生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白天嗜睡、睡眠持續(xù)時間不規(guī)律、異態(tài)睡眠、睡眠焦慮、就寢不良習慣、夜醒、入睡潛伏期、睡眠呼吸障礙,所有兒童睡眠習慣問卷總平均(42.1±6.3)分,見表2。
表2 432名學齡期兒童睡眠各維度分值
在不同性別兒童中,平時上床時間、入睡時間、晨醒時間、起床時間、入睡潛伏期、睡眠時間,以及周末上床時間、入睡時間、晨醒時間、起床時間、入睡潛伏期、睡眠時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睡眠問題各維度及總體睡眠問題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3 不同性別學齡期兒童不同時段的睡眠模式比較結果
表4 不同性別學齡期兒童睡眠各維度發(fā)生率的比較結果[n(%)]
將研究對象按年級分組,一、二年級為低年級組,147人(34.0%);三、四年級為中年級組,147人(34.0%);五、六年級為高年級組,138人(32.0%)。不同年級組學齡期兒童睡眠問題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不同年級學齡期兒童睡眠問題發(fā)生率的比較結果[n(%)]
將研究對象按照夜晚平均睡眠時長分為<9小時組,81人(18.8%);9~<10小時組300人(69.4%),≥10小時組51人(11.8%)。在不同夜晚睡眠時長的睡眠問題各維度中,僅睡眠持續(xù)時間不規(guī)律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7個維度及總體睡眠問題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6。
表6 不同夜晚睡眠時長學齡期兒童睡眠各維度發(fā)生率的比較結果[n(%)]
根據WHO標準,將5~19歲兒童身體質量指數(BMI)>2SD定義為肥胖[8]。將研究對象分為肥胖組,36人(8.3%);非肥胖組396人(91.7%)。兩組間睡眠呼吸障礙、異態(tài)睡眠及總體睡眠問題發(fā)生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其余6個維度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7。
表7 肥胖對學齡期兒童睡眠各維度發(fā)生率的比較結果[n(%)]
本調查發(fā)現,學齡期兒童平時與周末睡眠波動比較大,平時上床時間、入睡時間、晨醒時間、起床時間均明顯早于周末,但平時睡眠時間明顯少于周末,這一結論與北京市海淀區(qū)2~3歲兒童睡眠情況[9]相一致,其充分說明了學齡期兒童生活缺乏規(guī)律,平時上學期間與周末休息期間睡眠情況差異偏大,這與家長培養(yǎng)兒童良好睡眠習慣的意識比較薄弱,學齡期兒童尚未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有關。有研究發(fā)現,工作日和周末睡眠時間的差異與中學生學習成績差有明顯相關性[10]。因此,在小學階段應注重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規(guī)律睡眠習慣,盡量將平時與周末的睡眠時間差控制在半小時以內。
本調查顯示,學齡期兒童睡眠問題發(fā)生率為53.5%,低于深圳市學齡期兒童的69.5%[11],但明顯高于廣東澄海地區(qū)4~12歲兒童的31.0%[12]及全國8個城市28 424名2~12歲兒童的27.11%[13]。學齡期兒童在周末喜歡熬夜,周末晚睡晚起現象非常普遍,這種不良習慣是導致睡眠問題高發(fā)的重要因素。本調查顯示,學齡期兒童睡眠問題各維度的發(fā)生率在10.4%~67.4%之間,其中白天嗜睡、睡眠持續(xù)時間不規(guī)律、異態(tài)睡眠的發(fā)生率較高,其會嚴重影響學齡期兒童白天的精神狀態(tài)和學業(yè)情況[14]。
本調查發(fā)現,在睡眠模式中,男女童周末上床時間有差異(P<0.05),而平時上床時間、入睡時間、晨醒時間、起床時間、入睡潛伏期、睡眠時間,以及周末入睡時間、晨醒時間、起床時間、入睡潛伏期、睡眠時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不同年級組學齡期兒童總體睡眠問題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大部分文獻報道[15-16]相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學齡期兒童尚未進入青春期,沒有明顯的性別分化差異,小學屬于義務教育階段,無明顯的升學壓力,各年級間的學業(yè)壓力也不明顯,因此學齡期兒童不同性別的睡眠模式及不同年級組總體睡眠問題發(fā)生率均無明顯差異。當然,若后期納入研究人數足夠,可考慮6個年級分別單獨進行比較,或許會有新發(fā)現。
本調查顯示,在不同夜晚睡眠時長學齡期兒童的睡眠問題各維度中,僅睡眠持續(xù)時間不規(guī)律發(fā)生率有差異(P<0.05),其余7個維度及總體睡眠問題發(fā)生率均無差異(均P>0.05)。有研究顯示,北京市海淀區(qū)2~3歲兒童夜晚睡眠時長按<9小時、9~<10小時、10~<11小時、≥11小時分組后,不同組間兒童睡眠問題各維度的發(fā)生率均有明顯差異[8]。本調查與北京海淀區(qū)調查結果差異考慮主要與兒童的年齡差異有關。有文獻顯示,2~3歲幼兒期兒童平均需要睡眠時長為12~13小時[17]??梢姾5韰^(qū)兒童睡眠時長普遍不足,并且組間出現了明顯的差異。本調查中研究對象為8~13歲學齡期兒童,該年齡段兒童平均需要睡眠時長為8~9小時,因此按照睡眠時長<9小時、9~<10小時、≥10小時分組后,不同組間兒童總體睡眠問題及7個維度差異不明顯。然而,睡眠持續(xù)時間不規(guī)律這個維度出現了組間差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該維度包含的3個調查題項均為家長對孩子睡眠情況的認識和評價,主觀性比較強,家長對各年齡階段孩子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的期望值差異有相關性。另外,本調查中樣本量有限,或許對分組研究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后期有待進一步收集大樣本,多分組進行比較分析。
本調查顯示,肥胖組的睡眠呼吸障礙、異態(tài)睡眠及總體睡眠問題發(fā)生率均明顯高于非肥胖組(均P<0.05),提示肥胖會影響學齡期兒童的睡眠質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睡眠不足與肥胖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8-21],這一結果推動了大量有關睡眠與內分泌代謝功能關系的研究。在我國的部分城市中,學齡期兒童超重和肥胖的發(fā)生率已經高達10%,單純性肥胖的發(fā)生除了與遺傳、環(huán)境、飲食、活動等密切相關,是否與睡眠有關,值得進一步研究論證。
本調查發(fā)現,南通市學齡期兒童睡眠問題的發(fā)生率偏高。改善學齡期兒童睡眠質量已刻不容緩,其需要兒科及兒童保健科醫(yī)師團結協(xié)作,共謀策略。首先,兒科及兒童保健科醫(yī)生應加強業(yè)務學習,明確睡眠是一項在兒童健康宣教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很多睡眠問題起源于嬰兒期。大多數睡眠問題不僅可以治療,還能夠很好地預防。兒童保健門診應作為對家長進行宣教的場所,可以每周系統(tǒng)地安排一些關于如何培養(yǎng)兒童良好睡眠習慣的課程,告之家長不同年齡兒童需要的睡眠時長,確保兒童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指導超重或者肥胖兒童家長科學喂養(yǎng),幫助兒童合理減重。其次,兒科、兒童保健科醫(yī)生可定期走進校園,分別開展教師及家長健康大講堂,讓教師及家長充分了解兒童正確的睡眠方式、睡眠問題對兒童的影響與危害、兒童睡眠問題的預防策略(一級預防)、避免現有的睡眠問題轉變成慢性問題(二級預防)等內容。相信通過共同的努力,有效降低兒童睡眠問題的發(fā)生率,以保障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