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摘 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讀與寫形式的結合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的質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熱愛程度,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更好的進行語句的積累和理解。讀與寫的結合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得心應手,因此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動力,將讀與寫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就能讓學生從單一的閱讀模式向讀寫結合的模式轉變。本文就現(xiàn)今教育模式下對閱讀與寫作融合的具體要求與將讀與寫相融合的有效措施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讀與寫 有效結合 策略 具體要求
語文是小學階段提高學生文學知識積累的重要學科之一,它需要將閱讀與寫作兩種模式相融合,以此來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對學生知識儲備的積累具有推動作用。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面的同時也讓學生積極的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就能夠將閱讀的內容為自身所用,可以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從而起到提升學生知識積累量的作用,為學生后期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充分掌握學生現(xiàn)有的能力水平,讓學生在合理的方式下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1 現(xiàn)今教育模式下對閱讀和寫作融合的具體要求
其一,讀與寫的教育模式可以增加閱讀和寫作的范圍。小學階段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采用讀與寫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對寫作與閱讀都擁有巨大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進行綜合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涉及到眾多的內容,盡自身最大的努力來擴展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范圍,而且教師要積極的促進兩者之間的融合,讓學生在閱讀能力的提升的同時也能達到寫作能力的提升。其二,要加強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的教育。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讀與寫是兩個單獨的教學內容,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衍生出閱讀和寫作中心論這兩個觀點,閱讀中心論是要求學生以閱讀為主,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而寫作中心論主要是要求學生讀到什么就寫什么,主要是陶冶學生的情操。
2 探索閱讀與寫作有效融合之道
2.1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思維,讓學生將讀與寫結合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語文與其他學科存在著差異,教師不能按照正確或者是錯誤來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評價,而是要貼近學生的思想,努力探尋學生的思想意識以及對知識的理解,然后學生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對于文學作品的感悟,并且不斷的感受學生的變化。教師要認識到語文讀寫是一個學生通過閱讀了解資料的內容和含義,然后再依賴寫作來來表達自己對于文章情感,在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做一個情感豐富的人,這樣學生也能擁有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動物兒歌》的教學時,教師就要注重對于學生個性化的思維發(fā)展,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身的思維特點。在兒歌中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形聲詞,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形聲字的規(guī)律,可以讓學生在有趣的閱讀中感悟到漢字的趣味與精妙,這首兒歌不僅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漢字的規(guī)定,同時還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動物兒歌是一首用畫一樣的語言描述小動物在夏天快樂玩耍的畫面,充滿了無限的童趣,而且課文中的插圖色彩豐富,語言去充滿趣味,是教師將閱讀與寫作融合的最佳載體。在學生閱讀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進行動物樂園的描述,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能夠實現(xiàn)個性化的發(fā)展。
2.2 注重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將讀與寫融合作為一種習慣
讀與寫不僅是一種教學方式,還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主要途徑,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正確的語文學習方式。讀與寫并不是兩個單獨的過程,而是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讀與寫融合,讓學生樹立讀后寫或者是讀中寫的意識,讓學生明白閱讀的意義,閱讀并不是簡單的讀,而是要讀有所獲,這時就需要學生樹立將閱讀與寫作融合的思維,這樣才利于學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能夠收獲足夠的信息量。而且在讀與寫的教學模式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讓學生學會逆向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更強,做題的方法更加靈活可變,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和思維體系,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潛能。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開滿鮮花的小路》的教學時,本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有關鮮花的童話故事,它讓我們知道美好的事物才是最好的禮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懂得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讓學生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在閱讀中通過文章的詞語讓學生感受到小動物對于鮮花的喜愛之情,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描述自身對于鮮花喜愛之情,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將讀與思相結合,然后讓學生將讀與寫相結合,從而更好的體味到文章的情感所在。并且教師還有幫助學生形成獨立寫融合的思維習慣,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主動將讀與寫相融合,從而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
3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學習過程中讀與寫并不是相互分離的,而是需要相互融合才能充分發(fā)揮兩者的作用,但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經(jīng)常將讀與寫相分離,這時教師就需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認識到讀醫(yī)學的融合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同時教師還要發(fā)揮學生的個性思維,讓學生在讀與寫中擁有自己獨特的感受。
參考文獻:
[1] 雷云.“互聯(lián)網(wǎng)+微課”讓語文品讀課堂大放光彩[J].新課程,2020(43):126.
[2] 甘宏明.小學語文課堂中組織合作學習的建議[J].新課程,2020(43):140.
聊城市茌平區(qū)朝陽小學 (山東省聊城市 25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