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學生
【摘 要】讀圖是初中地理學習的重要手段。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應先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興趣,通過對圖的重視、正確認知、趣味讀圖等激發(fā)學生讀圖興趣,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再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練習讀圖,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并結合激勵教學法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讀圖能力;讀圖興趣;重視實踐;有效激勵
地理的綜合性、應用性特點比較突出,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地理時都覺得難。其實只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抓住地理教材、圖冊等中的“圖”就能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構建比較系統(tǒng)的地理知識體系,從而高效學習地理。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興趣
讀圖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前提,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會主動的分析圖,研究圖中的地理信息,從而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興趣,進而提高自身的地理綜合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讀圖興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老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習中讀圖的重要性。一方面,重視宣傳,在教學中直接告訴學生讀圖是地理學習的重要手段,并列舉事例說明讀圖的重要性,進而激發(fā)學生的讀圖興趣,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注重應用圖解說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地球的公轉》教學中,四季交替如何產生,讓學生觀察“地球公轉示意圖”,并結合圖講南北半球季節(jié)的差異、地球的公轉軌道等,進而讓學生形成直觀的知識認知,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學會讀圖。
第二,利用地理圖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讀圖興趣。例如,形象比喻法,在學習中國地圖時,老師把整個中國地圖比作雄雞,山西地圖像雄鷹,陜西地圖像大公雞、兵馬俑、小狗等等,可以通過此方法激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通過聯(lián)想記住各省地圖的樣子及位置等,進而激發(fā)學生讀圖興趣,使學生在讀圖中學到更多知識和讀圖技巧。
第三,利用游戲法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例如,“拼圖游戲”通過拼圖讓學生掌握各省、直轄市的位置,使學生快速地記住各省的簡稱及省會城市等,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又如“一圖多用”游戲,在圖中標注出主要的城市、地區(qū),讓學生填寫各地礦產、食物特色等,進而將學習的知識融合一體,讓學生在一張圖上學會更多的知識,也使學生能夠將礦產、旅游、飲食文化等零碎的知識點綜合起來記憶,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第四,利用動漫、游戲及其他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使其在教學參與中喜歡讀圖、熱愛讀圖。例如,在一些動畫、游戲中有相關的地理知識、讀圖要求,老師可以結合具體的事例激發(fā)學生讀圖興趣,引導學生有效讀圖。
二、重視實踐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
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效果,能夠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更加投入地參與地理教學。
第一,在看圖中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通過讀圖實踐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效果。例如,“世界主要語言分布圖”,讓學生先了解世界主要語言“漢語、英語、俄語等”再結合地圖標出主要語言的分布,之后再與正確的分布圖做比較,看看哪些標對了,哪些不對,進而加深學生的讀圖印象,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第二,在地理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學會應用圖學習地理知識,讓學生在讀圖中了解比例尺的應用、圖的方向特點、圖比例等,進而使學生熟悉讀圖的各種技巧,掌握讀圖的各種方法,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第三,由淺入深、由簡到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例如在《海陸分布》教學中,先讓學生讀懂“海陸分布圖”,再讀“世界大洋與海底地形圖”,再結合經(jīng)緯度及國家城市分布讀“世界氣溫分布圖”等。一點一點增加讀圖難度,一方面,反復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提高學生地理教學參與效果。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讀圖,認知讀圖的重要性和地理知識的關聯(lián)性,進而使其有效學習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綜合水平。
第四,結合多媒體教學充分挖掘讀圖的趣味性和重要性,通過多媒體地圖演示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洋流、氣候等形態(tài),從而增強讀圖能力,有效掌握地理知識。例如,《世界的氣候和降水》教學中,老師應用多媒體展示不同月份世界各地氣溫的變化,多媒體演示的動態(tài)圖像使學生直觀的觀察到各地及主要城市的氣溫變化,進而了解到不同季節(jié)的氣溫變化、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及各地季節(jié)情況。
第五,注重講圖、填圖和繪圖。在教學中,老師將精講與略講結合,通過精講讓學生掌握讀圖技巧,教會學生把握細節(jié)有效讀圖。通過略講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使學生一邊讀圖一邊探究,養(yǎng)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進而更有效的學習地理知識。填圖和繪圖在地理考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老師在地理教學中要注重相關習題的練習,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能力,增強學生讀圖能力,使學生的地理學習效果更好。例如,我國礦產資源的分布填圖,空出城市、工業(yè)區(qū),讓學生補全圖,在學生填圖過程中會回憶學習過的內容,進而達到回憶、聯(lián)想和學習結合的目的,使學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識點,建構更完整的知識框架,進而有效讀圖,有效學習地理知識,提高全班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成績。
第六,結合地域特點學地理,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例如,結合當?shù)氐臍夂蛭幕?、飲食文化等學習地理知識,利用生活中的“地圖”引導學生掌握讀圖技巧,學會讀圖;結合路標認知圖的方向,結合景區(qū)平面圖了解圖的比例、方向等,從而使學生了解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而將地理教學中的讀圖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更有效地掌握知識,學習讀圖技巧。
三、有效激勵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有效的激勵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讀圖興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首先,老師要樹立多表揚、多引導的地理教學思想,在教學中通過表揚鼓勵學生參與教學,通過引導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效果。例如,在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實踐中的成績、行為進行表揚,從而促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地理學習習慣,在地理教學參與中不斷提高讀圖能力。
其次,老師要鼓勵學生結合其他學科的學習豐富地理學習途徑,激發(fā)學生有效讀圖。例如,在了解我國周邊國家的學習中,學生讀圖中提到了一些歷史知識,例如朝鮮半島由商朝遺民建立,商朝的都城名為朝歌,于是為朝鮮命名朝鮮,一方面紀念故都,另一方面朝鮮的太陽比朝歌早升起。朝鮮在我國東北部,根據(jù)地球的自轉特點,太陽東邊升起西邊落下,老師結合圖讓學生理解朝鮮的太陽為什么比中原地區(qū)的太陽升起的早,進而激勵學生多讀圖、多思考、多聯(lián)想,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讀圖能力。
初中地理教學知識點多,學習內容復雜,讀圖有效地降低了地理學習的難度,使學生通過豐富的“圖”來學習地理,認知地理知識,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在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上老師要堅持教學中圖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興趣、讀圖能力,并在實踐激勵中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使地理教學有效性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徐進偉.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資源,2018(08):61-62
[2]田雨.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8(0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