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作為高等職業(yè)院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過去,受傳統教育思維和教學手段的桎梏,體育教學無法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重要作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嚴重限制了高等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的多樣化開展,更不用說教學水平的提高了。因此,大多數高等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對體育課程不夠重視,對體育教學不感興趣,學習意愿也不高。近些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在高等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普及乃至深入應用,這種尷尬的局面有所緩解,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重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體育課程,體育教師也在不斷開拓思維,豐富體育教學的開展形式。這使學生能夠更快地獲得體育知識,讓課堂更生動、更有趣,并且還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師 信息化教學能力 提升路徑
長期以來,在高等職業(yè)院校教育體系中,體育一直是一項教學思想傳統、課程占比較少的課程。隨著信息網絡越來越發(fā)達,以及體育在教育體系中地位的提高,如何將體育教學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推動教育信息化進程,成為當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在體育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牽絆,體育教師往往一味地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被動接受。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改變教學現狀,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改變教學模式,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互聯網+”概念與提出背景
“互聯網+”是指圍繞互聯網構建一種新的發(fā)展形態(tài),它將互聯網進一步與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相融合。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社會各方面廣泛使用的基本工具,其使人們更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更頻繁地進行交流,在各個領域都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在這一形勢下,互聯網相關技術在教育中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其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利用互聯網,在教學活動方面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并且可以實時共享教學資源,交流教學經驗,使得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更為密切,更加自由,進而提升并維持學生的學習意愿。
二、高職體育信息化教學問題分析
(一)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力度不夠
目前,雖然我國一些高等職業(yè)院校已經逐步在體育教學中引入了信息技術,但這種引入還停留在表面上,只是刪除了一些相關課程,增加了信息化設備,在一些教學活動的展開中增加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占比,而沒有真正地改變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是對信息化教學的一種膚淺理解。在實際的教學展開中,由于缺乏教育創(chuàng)新和接受、使用新技術的能力,一些教師往往拒絕改變并繼續(xù)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完全無視課堂教學中信息化設備的作用。此外,一些教師雖然在教學中使用信息化設備和技術,但缺乏利用的廣度和深度,并沒有真正成功地將這些現代技術有效地納入教學活動中。因此,高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對信息教育的展開以及評價主要是基于自己的經驗和主觀感受,而缺乏科學的、全面的認識標準。
(二)在信息化設施建設上的投入不夠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包括課堂教學以及課外實踐,是一項綜合性的課程。因此,推進職業(yè)院校信息化教學進程,既要意識到加強課堂信息化設施是重要前提,也要兼顧如何在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上進行課外實踐。而在當前形勢下,我國絕大多數職業(yè)院校都將重點放在課堂上的信息化教學,忽視了包含課外實踐的整體的體育教學信息化展開,這對推進職業(yè)院校信息化教學進程是非常不利的。
(三)體育教師的認識還不到位
在高職院校實施信息化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充分參與的主體之一。但是從當前形勢看,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參與度明顯不足。許多體育教師認識不夠,甚至認為在教學中普及和深入運用信息技術,對自己而言是一種教學負擔,不愿繼續(xù)學習,提升自身的業(yè)務水平,也不愿思考如何通過信息技術改變教學模式。
三、高職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實踐路徑
(一)樹立良好師德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一些教師不注重自身的形象和素質,在體育課程以及教學活動展開過程中,沒有給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這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口碑”。學校應該對這類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使其認識到教師職業(yè)道德中“為人師表”的重要性,加強自身的形象建設,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質,并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成為學生的良好榜樣。
(二)信息化技術的合理化運用
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應當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并真正落實到教學活動的開展中。例如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借助一些籃球相關的互聯網軟件或游戲,讓學生進行觀摩或參與到一場籃球模擬游戲中,在游戲的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相關的動作以及籃球規(guī)則。這比在課堂上呆板枯燥的講解要有趣得多,而且能夠從深層次挖掘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將信息技術與傳統課程優(yōu)化組合的過程,也是改變體育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過程,這促使體育教師主動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確立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和發(fā)展方向開展教學的意識,實施方向性更加明確的體育教學活動,進而加強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提高實踐水平,最終實現體育課堂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性。
(三)建立教學互動,實現教學內容串聯與效果升級
教學互動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把握知識點。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學互動主要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直接交流和溝通展開,而信息化技術使教學互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得到了進一步豐富。教學互動的一般過程通常為:教師把互動活動、互動內容告訴學生,并與學生始終保持交流,通過與其他知識點以及相關教學內容的串聯,引導學生找到這些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由此設計出更多的互動內容。在教學互動過程中,教師必須確保體育知識與互動過程相結合,并在互動的持續(xù)過程中引導學生,以提高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例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設定具體的課程目標,如足球的基本動作,足球技術的實踐練習。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具體問題,“哪些內容是足球技能練習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的?”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在教學內容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在反思和實踐上圍繞互動內容,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通過社交軟件、網絡社區(qū)等形式,能夠極大地拓展與學生的互動時間和互動空間,并且可以通過各種App,探索教學互動的新形式。如何在教學互動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是當前教師應當思考的。
(四)創(chuàng)新互動方法,設計出更多富有個性的互動模式
當前,高等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師的互動過程往往趨于單一形式,問題、示范、合作是最常用的互動形式。當學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互動時,即使互動效果良好,也很容易讓他們感到無聊。為了提高互動的有效性,教師需要結合信息技術,更新互動方法。教師通常可以在幾個方向上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現有的互動方法。第一,教師通過創(chuàng)造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自由互動。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增強情境構造的氛圍,改變傳統模式下學生難以融入互動的情況,鼓勵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情況下自由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技能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先通過App收集學生的體育測試數據,再通過視頻、軟件演示相關動作,在課后通過社交軟件等形式,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并引導學生在互聯網主動搜集相關資料。第二,優(yōu)化教學活動,整合現有的互動方式,結合信息技術,有效地將多種教學互動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互動的質量。第三,加大體育教學活動互動力度,優(yōu)化體育教學活動內容。教師互動的內容必須與學生學習的內容緊密聯系。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教學互動,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四、結語
總之,在信息化時代,高職體育教師必須積極地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要將信息化的概念滲透到教學理論、教學技能中。為此,強化高職院校體育教師信息化意識,加強教學信息化建設,提高教師信息化能力是重中之重。
(作者簡介:郭帥,男,碩士研究生,山東協和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足球教學理論與實踐)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