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符號及其負載的文化知識蘊含著認識、能力、陶冶、實踐等價值。而“教育意味著教學,教學意味著知識”。語文教學就是引導學生掌握人類長期積累起來的語言文化知識的過程。閱讀搭建起了師生與知識的橋梁,而課外閱讀對高中語文的教與學有不可忽視的教育功能。由于文化變遷,教育理念革新,師生角色的認知、情感、意識、行為在課外閱讀教學中出現偏差與沖突。基于“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師生為完成語言、思維、審美及文化四大核心素養(yǎng)的有機建構,必須轉變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教材本位的傳統(tǒng)思想,完成角色的整合與適應。
【關鍵詞】以學為中心;課外閱讀;角色;沖突與適應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7-0013-02
【本文著錄格式】陶楚.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師生角色的沖突與適應——基于“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J].課外語文,2021,20(07):13-14.
“以學為中心”是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溯源于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即兒童是學習與教學的主體。美國教育家杜威繼承盧梭的自然教育理念,批判了傳統(tǒng)教育機械地對待兒童、整齊劃一的課程與教法,反對教師中心、書本中心、課堂中心,強調學生學習的需要、興趣、主動性,提出“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一、問題提出
閱讀是從寫的或印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一種心理過程。閱讀之于語文就如同水之于魚。高考是高中教學的指揮棒,從近年高考語文全國三套卷來看,高考語文卷面上的分值分配:主觀題111分,客觀題39分,其中與閱讀相關的占70分左右,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文學類文本直接就是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試卷由一張變成了一本,閱讀量極大。而占60分的作文,也是學生閱讀積累的升華。如2020年高考全國一卷的作文題:“圍繞材料,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碑斘野炎魑念}拿給我的學生讀,了解高考作文動向的時候,我的學生們直言讀不懂,對作文材料涉及的歷史故事感到陌生。
二、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師生的角色沖突
師生角色主要是指師生在社會上、在學校里、在教學中的行為定位、群體定位、身份定位等。“以學為中心”的理念內涵是:在教與學的活動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關注學生的天賦、興趣和個體發(fā)展特點,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和需求,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能動性,鼓勵學生參與到教育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觀下的師生是教師能上好課,教出好成績;學生能聽好課,考出好成績。把語文教學局限在課堂這一場域。文化變遷,現代教育理念的碰撞,必然使得師生角色在傳統(tǒng)與現代的夾縫中產生沖突,衍生出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一)角色認知、角色情感的沖突
角色認知是對他人或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認知。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所扮演的“教”的角色是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強加灌輸給學生,忽略學生的思考和感受,迫使學生進入教師主導的教學活動之中。而我們的學生扮演著課堂沉默、課外題海、一切聽老師的角色。這樣的角色認知使得教師在編排緊湊的高中語文課程中,忙于課堂趕課,忙于高考專題復習,忙于對文本閱讀方法的填鴨式輸出;而學生忙于聽,忙于寫,忙于記,師生沒有閑暇進行課外閱讀,這樣的結果使學生的整體閱讀理解能力差。由于角色認知的偏差導致師生在角色情感上的不認同,在課外閱讀教學中尤其是學生的角色情感表現極為不認同,他們習慣了聽老師講,習慣了書本知識,一旦讓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去閱讀指定的課外書籍,他們一般會敷衍、逃避、消極對待。
(二)角色意識、角色行為的沖突
角色意識是個體對自身角色地位、角色規(guī)范及角色行為的覺察,既指向過程也指向結果,主要體現在意志力上。角色行為是指人們根據自己對角色規(guī)范的理解,進而具體扮演角色的實際行為過程。在應然的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行為主要表現在教師的導向職責、風范;學生角色行為表現為主體閱讀、思考,形成閱讀習慣。而在實然的課外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疲于課堂教學,沒有具體導向的課外閱讀教學策略,也無暇完成教師自我的課外閱讀,不能給學生作出示范。學生亦缺乏主動性、個性化、獨立性及策略性閱讀的意識和能力,更難于堅持,不能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三、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師生角色沖突的誘因
(一)從教角色意識與學校觀念
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受教育思想主宰,傳統(tǒng)教學觀——“教師主體論”對師生的影響根深蒂固,它影響教師角色認知、意識、情感和行為,進而影響著教師對教學方法與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與運用。在傳統(tǒng)教育思想中,教學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教師負有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職責。學生是被改造和被發(fā)展的對象。在教學中,教師具有絕對的話語權,以絕對權威的角色要求學生絕對服從。
因此,許多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形成了課堂中心、教材本位、教師主體的從教意識,忽略了課堂之外,忽視了教師“導”的教育作用。在課外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從問卷、訪談中可以了解到,我們縣域高中的許多教師忽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在課外讀本的選擇、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閱讀的組織形式等方面沒有具體的課外閱讀教學策略。若教師不能正確引導高中學生選擇課外讀物,學生就可能隨意選擇課外讀物,各種流水式的“快餐文學”就成了學生們的掌上書;若是沒有多種多樣的閱讀組織形式如課外閱讀課、復述課、討論課等,對于學業(yè)忙碌的高中生而言課外閱讀只能流于表面;若是沒有閱讀方法和評價方案,學生更難于堅持,不能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二)學的角色意識與家庭觀念
夸美紐斯認為:“在自然的一切作為里面,發(fā)展都是內發(fā)的。一只鳥兒學飛,一條魚兒學游,都不需要任何強迫?!倍鴤鹘y(tǒng)的教學是壓迫式的,學生的學習主要局限在課堂這一場域,長此以往,學生形成了接受教育,學習知識,用心模仿,以順從、被動的態(tài)度完成學業(yè)的角色意識?!昂脤W生”的評價模式是情緒穩(wěn)定、遵守規(guī)矩,順應課堂教學程序,適應考查模式,考得高分等;“壞學生”的表現是課堂不聽講,與教師不合作,成績差,喜歡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等。這樣的角色認知影響了學生在教學中“學生主體”的角色意識偏差。許多高中生已經習慣了一切知識都坐等,靠教師來灌輸。
四、“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導向下的師生角色適應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鄙鐣幕募眲∽冞w,現代教育理念沖擊著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觀,使教師開始認識到自己在課外閱讀教學中的角色,不是教,而是導;也使得備戰(zhàn)高考的學生們意識到自我閱讀的重要性。師生角色必然由傳統(tǒng)角色沖突向現代角色轉換、適應。
(一)“教”的主導性適應
學校是師生生活、工作、學習的主要場域,在導向上調適師生角色沖突責無旁貸。創(chuàng)設“書香”校園,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協(xié)助教師構建科學合理的課外閱讀教學模式,給予學校圖書館有效的經費支持,創(chuàng)建師生共讀的校園文化等都是學校層面要完成的。
洛克認為:“教師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東西全部都教給學生,而是使學生愛好知識,使學生采用正當的方法去求知?!币越嬛髁x為理論基礎的“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亦強調學習是積極的、構建性的,不是消極、被動的入侵式教學。教師需主動調適增強教師角色的適應性。轉變角色認知,增強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角色意識。教師主導性作用的發(fā)揮,取決于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導向行為。放棄滔滔不絕、個人沉醉的表演式課堂,舍棄作業(yè)無極限的課外演練,“讓讀”于學生,“還思”于學生,把“讀書”的舞臺真正還給學生。探究并形成具體的課外閱讀教學范式,如課外閱讀課、課外閱讀活動、課外閱讀講座及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范式等。
(二)“學”的主體性適應
卡西爾說:“人的生活世界之根本特征就在于,他總是向著可能性行進,而不像動物那樣只能被動地接受直接給予的事實。”教師的“教”終究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教學歸根結底是師生間的雙向活動,優(yōu)化教學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學生這一主體上。這也是“以學為中心”教育理念的核心——學生中心。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主體角色意識。高中生應具備獨立課外閱讀的能力,學會根據老師推薦、個人喜好,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主動讀,自覺讀,成為課外閱讀的主人。形成自己的閱讀策略,如讀思結合、讀寫結合、精略讀法等。最終轉變被動壓迫的角色意識,用智慧完善人格,從而增強課外閱讀教學中的主體能力和意識。
蘇格拉底說:“一種未經審視的生活還不如沒有的好。”同樣,面對新高考,面對“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一種未經審視的教學也是沒有實效的。直面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困境,由師生角色沖突走向角色適應是一種教學必然。
參考文獻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時蓉華.社會心理學詞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陶楚,女,1987年生,云南文山人,教育學碩士,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教育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