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
一、怎樣選配食品才能保證膳食平衡
1.食物多樣,谷物為主? 谷類食物是中國傳統(tǒng)膳食的主體。選擇谷物食品應做到粗細糧搭配,應常吃些雜糧,大米和小麥不要碾磨過于精細,以減少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損失。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蔬菜與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不同品種的蔬菜所含營養(yǎng)成分不盡相同,甚至懸殊很大。一般而言,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的維生素含量超過淺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它們是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和葉酸、礦物質(鈣、磷、鉀、鎂、鐵等)、膳食纖維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來源。一些水果的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鮮蔬菜,但所含葡萄糖、果糖、檸檬酸、果膠等物質比水果豐富。其中鮮棗、柑橘、柿子和杏子等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含量較高。薯類含有豐富的淀粉、維生素、膳食纖維與礦物質,應適當多吃些。
3.常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 奶類含有優(yōu)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鈣量也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豆類含有優(yōu)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與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
4.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 魚、禽、蛋、瘦肉是優(yōu)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其中魚類,特別是海產(chǎn)魚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心、腦、腎、肥腸等所含膽固醇相當高,對預防心血管疾病不利,中老年人不宜多吃。
5.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進食量與體力活動是控制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提供能量,體力活動消耗能量,所以人們需要保持食量與消耗之間的平衡。腦力勞動者與活動量較少的人,應加強鍛煉。消瘦者則應增加食量和脂肪的攝入,以保證發(fā)育和適宜體重。
二、合理洗滌很重要
洗滌是減少微生物、除去寄生蟲卵、泥沙等雜質必不可少的工序。但洗滌一定要掌握正確方法,方法不當,會使一些營養(yǎng)素白白丟失。
1.淘米次數(shù)不宜太多? 淘米次數(shù)過多或再用力搓,可使維生素B1損失30%~60%,維生素B2丟失23%~25%,蛋白質損失16%,脂肪會損失43%。一般較干凈的米淘洗1~2遍即可,且浸泡時間不宜過長,水溫不宜太高。
2.蔬菜應先洗后切? 若先切后洗,青菜中的大量水溶性維生素會在清洗過程中流失,所以應先洗后切,并盡量縮短放置時間。
3.做餡不要擠水? 用大白菜、芹菜、韭菜等做餡子時,將菜中水分擠掉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這樣會使所含維生素丟失77%,若在開水中“焯”的時間過長,營養(yǎng)素的丟失率更高達90%。為了避免營養(yǎng)的損失,最好將剁好的青菜一點一點地加入肉餡里,邊加邊攪拌,這樣肉餡便可均勻吸收菜餡之中的水分(也避免肉餡過干加水或加油過多),包出來的餃子、包子味道會更鮮美。
三、合理搭配 科學加工
做到合理搭配,科學加工,是保證營養(yǎng)成分全面、減少營養(yǎng)損失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一天之中,盡量不要選營養(yǎng)成分基本相同的蔬菜。假若搭配不合理、加工不科學就會破壞、削弱其營養(yǎng)價值。
1.根據(jù)營養(yǎng)素的構成科學搭配? 在原料加工時,該切絲時不宜切成塊。如小白菜切段炒,維生素C的損失為31%,而切絲炒的損失率達51%。
2.按營養(yǎng)成分搭配? 特別要防止有相克作用的食品搭配在一起。如紅蘿卜和白蘿卜、菠菜與豆腐就不宜搭配在一起。如紅蘿卜與白蘿卜合煮,白蘿卜中的維生素C就會被紅蘿卜中的抗血酸酵酶破壞,降低原有的營養(yǎng)價值。
四、烹調方法要合理
通過烹飪,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就會發(fā)生不同程度地變化,這些變化有利于食品的消化吸收,提高在人體的利用率。只有烹調方法合理,才能使食物發(fā)揮最大的營養(yǎng)效能。
1.蔬菜不宜煮的過久? 青菜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B1等都怕熱,怕煮時間過長。如急火炒的菜維生素C只損失17%,若炒后再燜,維生素損失就會增加至59%。
2.炒菜忌油溫過高? 油燒的冒了煙,溫度可達220°C,人體所需要的脂肪酸會被大量氧化,所含脂溶性維生素會破壞殆盡,降低油的營養(yǎng)價值。
3.不宜只用植物油? 動物油中主要成分是飽和脂肪酸,吃的過多會導致膽固醇升高,但其優(yōu)點是含熱量高。因此,正處在發(fā)育時期的青少年、愛好運動和體力勞動者應適當吃些。
4.煮粥不宜放堿? 煮粥放堿會使米中的營養(yǎng)成分大量丟失。試驗證明,在400克米中加堿0.06克煮成的粥,有60%的維生素B1會被破壞;在豆類食品中加一點堿,幾乎會使其所含維生素B2全部破壞。
編輯:陌漓? yangsheng_mol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