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七宣彝族“啞巴節(jié)”人體彩繪圖案研究

2021-04-01 05:30:43胡金成趙雪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2期
關鍵詞:樣式文化內涵審美

胡金成 趙雪

【摘要】云南大理祥云縣七宣村“啞巴節(jié)”是彝族以獨特形式傳承下來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這一獨特形式的重要參與者——人體彩繪,展現(xiàn)了七宣彝家人特有的民族文化與審美觀念。本文試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探討七宣村彝族“啞巴節(jié)”人體彩繪的文化生態(tài)和在這種文化生態(tài)下的人體彩繪圖案所呈現(xiàn)出來的樣式與審美特征,以及圖案背后的人文價值和文化內涵。

【關鍵詞】人體彩繪圖案;樣式;審美;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2-188-03

【本文著錄格式】胡金成,趙雪.七宣彝族“啞巴節(jié)”人體彩繪圖案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01(02):188-190.

人體彩繪是以人體為載體,用特殊的顏料在身體上繪制圖案的視覺藝術,人體彩繪源于原始社會的人體裝飾,并已經形成人們裝飾自己和表情達意的一種呈現(xiàn)方式。在哈里斯《文化人類學》中藝術的某種形式能夠產生美感上成功的轉換—表現(xiàn),而這種轉換—表現(xiàn)是指藝術總是表現(xiàn)著可交流的信息,……把它轉換成某種隱喻的或象征的陳述、運動、形象。也就是說這種藝術可以包括以人體彩繪為主的視覺藝術,由七宣彝家人通過圖案轉換——表現(xiàn)七宣彝族文化內涵及審美觀念,由人與圖案的交流信息,深入探討分析背后隱喻的人文意義及價值。

一、七宣彝族“啞巴節(jié)”人體彩繪的文化生態(tài)

文化生態(tài)包括著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和人文環(huán)境生態(tài),正是在這種自然與人文交融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生態(tài)背景下呈現(xiàn)其人體彩繪的獨特性。七宣村是大營村委下一個彝族自然村落,處在高寒山區(qū)地帶,東、西、南、北各相接壤的都是山區(qū),主要生產方式還是以農耕為主,背靠大山,以水環(huán)繞為主,由于地理位置與氣候原因,農作物生產的主要因素——水成為七宣彝族村民最渴求的,這也形成了七宣彝族“啞巴節(jié)”文化背后最本質的信仰來源。而在當?shù)赜小皾h人鬧燈鬧上不鬧下,彝人啞巴跳下不跳上”整個活動儀式只在本村進行,跳到七宣村每家每戶,在大營村漢族居住的地方與七宣村彝族居住自然村有一水閣,以水閣為分界線,形成漢彝兩種傳統(tǒng)民俗傳統(tǒng)活動。

二、“啞巴節(jié)”人體彩繪圖案的呈現(xiàn)樣式與審美特征

在七宣彝族“啞巴節(jié)”的整個儀式活動中有前期準備--迎神--酬神--入戶驅邪納吉--送神,而彩繪是迎神這一活動中,恭請大啞巴出山前的彩繪裝扮(也稱作承頭家彩繪),彩繪主要在承辦“啞巴節(jié)”的村民家中進行,承頭彩繪在整個儀式中是重要的活動,彩繪圖案的呈現(xiàn)表現(xiàn)了七宣彝族村民內心的感激和祈福,其圖案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豐富多彩,更是一種自我審美觀念的傳達。

(一)動植物圖騰——圖騰文化的原始之美

七宣彝族村民信仰的動植物圖騰包括龍王圖騰、牛圖騰、和樹藤圖騰。龍圖騰主要在“大啞巴”的身體上,胸前彩繪的是黃色龍王,后背呈現(xiàn)的是兩條青龍圍繞龍珠,稱為“二龍搶寶”。七宣彝族村民對龍有著深厚的感情,也因此成為村民精神上的信仰。民間關于龍的信仰傳說有兩種:一是“啞女傳說”,二是龍華會傳說。在“大啞巴”身體上通過彩繪龍圖案,象征龍王一家,是表達感激和敬仰的一種形式。

牛圖騰主要體現(xiàn)在中啞巴和小啞巴的額頭上,與彝族村民的農耕生產息息相關,牛承載了七宣勞作的主要動力,與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整個“啞巴節(jié)”文化中,牛耕是村民們自然生活中不可缺的部分,在劉揚武《古老的彝族儺文化——啞神節(jié)》中“啞巴節(jié)”吉利內容就包括:“老牛雖吃老稻草,種下五谷看收成。一籮谷子兩籮米,吃不完來穿不盡”。由此可以看出牛是村民們收成的可靠依賴。成為村民們農耕生產收獲的信仰。

樹藤圖騰以九鼓九藤(九龍九藤)的圖案呈現(xiàn),主要在女性中啞巴的左臉頰和男性中啞巴的胸前。九鼓是節(jié)慶所用的羊皮鼓,以前是九根敲鼓棒,現(xiàn)在用的是兩根敲鼓棒,鼓在彝族人民的很多節(jié)祭場合都會用到。九藤是一種樹藤,有九個花頭,以前的老人用此樹藤捆稻谷之類的東西,比較扎實,用途較多。七宣彝族人體彩繪動植物圖騰更多來自村民們最原初的圖騰崇拜,蘊含著最原始的自然勞動審美觀念,是一種原始之美的流露。

(二)大自然現(xiàn)象——自然生活的本真之美

大自然現(xiàn)象圖形有風、雨、太陽、云彩和水紋,主要在大啞巴、中啞巴和小啞巴、畢摩師臉上呈現(xiàn)。風、雨、日、云和水都是村民們生活的常見,大自然是具有生命力的存在,高寒山區(qū),綿延不斷,自然氣韻是七宣給我獨特的感受。這里的山、水、樹、風、云相互映襯,從圖案的表達可以知道七宣人民對這些自然的崇拜。在歷史上記載彝族人民由于社會生產水平極端低下,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極差,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把自然物和自然現(xiàn)象視作具有生命、意志以及巨大威力的對象而加以崇拜,認為自然萬物都有神。由于自然農耕生活的需要,對大自然的敬畏祈望自然災害的消失。自然現(xiàn)象彩繪圖案體現(xiàn)出村民們內心信仰,反映其自然勞作生活的本真之美。

(三)人神像再現(xiàn)——人神交感的神秘之美

人像以獵人,主要在男性中啞巴的手臂上呈現(xiàn),在七宣護衛(wèi)獵手是彝家村民信仰的山神之一,在“啞巴節(jié)”儀式活動中在恭請大啞巴出山的時候,威嚴的彝家護衛(wèi)獵手放響震耳欲聾的獵槍。在李樹華《“大啞巴”羅金全》一文中對“大啞巴”的訪談中談到“七宣”,彝語“拆收”即“開剝麂子的地方”,相傳當?shù)匾妥逑让褡畛鮼淼竭@里居住時,這里有個泥潭,傈僳族打山匠(獵人)在這個泥潭邊開剝麂子,由此得名。可見獵人對七宣村的存在和來源有很重要的意義。獵人圖案連接了彝族人民對獵神的崇拜,而隨著現(xiàn)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更多是對村寨的守護意義。

神像以財神,在“大啞巴”臉上呈現(xiàn)(如下圖),以紅色象征財神臉,符號是驅鬼符,在彝族村民眼里紅色寓意“五谷豐登,紅紅火火”,可以把財帶給村民。黑白無常——七宣彝族神職人員,主要在大畢摩臉上呈現(xiàn),以黑白陰陽臉,中間是驅鬼符章。在《畢摩文化論》中畢摩的根本職能是為家支、家族安靈、送靈、指路、招魂(亡魂)、作帛(道場)、做齋、祭祀。也兼行占卜、畫符、咒鬼、驅鬼、咒人、禳解及對竊案進行“神明”裁判等巫術。畢摩作為連接天上、人間和地下的神職人員,承載了“啞巴節(jié)”文化的核心人物,即存在本身角色的本真性,又具有內在的人神交感的神秘性。

(四)彝族字符表達——彝家文化的信仰之美

在七宣,“啞巴節(jié)”人體彩繪上的字符傳達了彝族文化的集體信仰和認同,字符包括驅鬼符章,在“大啞巴”和“大畢摩”臉中間呈現(xiàn),大畢摩臉上的符章也是驅鬼符?!蓖球尮矸?,由于本身角色的不同,所表達的內涵也不同,“大啞巴”所扮演的是“啞女”集“龍王”“龍子龍孫”“財神”“辟邪免災”于一體,到每家每戶去跳的時候能夠使那戶人家辟邪免災,這也正是由于驅鬼符章的意義所在?!按螽吥Α笔且妥宓囊环N神職人員,職能就有驅鬼、畫符和咒符,因此驅鬼符章也有標志人物角色的意義。

“豐”字的呈現(xiàn),有彝族吉利文化的寓意,以中啞巴、小啞巴、老畢摩和游客為主要對象的臉上呈現(xiàn),“豐”字的寓意有“五谷豐登”“健康成長和健康長壽”“橫風豎雨”之意,“五谷豐登”是從“豐”字的字面意義來解釋,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健康成長的寓意在卞宇田《儀式與秩序——云南祥云七宣村彝族“跳啞巴”調查研究》中談到根據“豐”字是“壽”字的異體字,是對后代健康成長的祝愿?!敖】甸L壽”更多是對老一輩人和中年人的祝福,由于參與者年齡的不同所寓意也不同?!皺M風豎雨”是從“豐”字所形成筆畫的圖案來寓意的,由三個“豐”組成,這是對于自然的崇拜,大自然中風和雨具有無窮的力量,也是影響莊稼作物收成的重要因素。

三、“啞巴節(jié)”人體彩繪圖案的文化內涵

七宣彝族由于處于高寒山區(qū),與外界交往較少,沒有文字的記載,在以前更多是圖案符號、聲音符號、肢體符號的記載,保留了原始圖騰崇拜的信仰,人體彩繪通過圖案符號的形式體現(xiàn)彝族這一族群的信念、價值和知識,融合了彝族傳統(tǒng)的文化記憶,人們將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情景與“啞巴節(jié)”文化結合,在彩繪的過程也是文化記憶傳承與發(fā)展的過程,是審美與觀念的結合,更是彝族村民們將自我生存空間里的信仰知識和自然生活的場景融合,是一種人與圖案的交流,將內心情感和信仰的表達形成一種符號化的視覺圖案,成為七宣彝族“啞巴節(jié)”文化獨特的符號之一。正如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指出:“無論我們看到泥塑的偶像、圖騰的雕刻和油畫,或注意那些關于冠禮、喪禮、祭禮的儀式,我們都可發(fā)覺人們是接近于超自然的實在,以它為一切希望所寄托的對象,和一切信念的源泉……這方面會激動和影響他們全部情感的生活。”

四、結語

云南大理祥云縣七宣村彝族“啞巴節(jié)”人體彩繪是七宣彝族人民信仰和精神寄托的載體,同時也是彝族人民對日常農耕勞作及生產活動中所面臨的不可控的超自然力量的應對方式。七宣村彝族“啞巴節(jié)”人體彩繪圖案不僅是信仰物化的載體,更是“啞巴節(jié)”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人體彩繪通過圖案符號賦予人特殊的審美感受和記憶,并記錄和展現(xiàn)了彝族人民歷史傳統(tǒng)的文化積累。從文化人類學角度去分析七宣彝族人體彩繪圖案有助于深入認識和了解藝術本體以及人體彩繪視覺形象背后蘊含的彝家人的生活、文化與思想。

參考文獻:

[1](美)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高地譯.文化人類學[M].北京:東方出版社,1988.

[2]劉揚武.古老的彝族儺文化遺存——啞神節(jié)[J].云南檔案,2013(6):31-34.

[3]萬德明.彝山彝水彝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

[4]李樹華,“大啞巴”羅金全[J].大理文化,2015(11):95-102.

[5]左玉堂,陶學良.畢摩文化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6]卞宇田.儀式與秩序—云南祥云七宣村彝族“跳啞巴”調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8.

[7](英)馬林諾夫斯基著,費孝通譯.文化論[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

作者簡介:胡金成(1995-),女,漢族,安徽安慶人,碩士,研究方向為民族民間美術;趙雪(1979-),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博士,首都師范大學教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畫與民族民間美術。

猜你喜歡
樣式文化內涵審美
CPMF-I 取樣式多相流分離計量裝置
CPMF-I 取樣式多相流分離計量裝置
取樣式多相流分離計量裝置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xiàn)實意義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38:15
英漢動物詞匯文化內涵的對比分析
中國手風琴作品創(chuàng)作探源與審美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05:06
發(fā)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淺談法語習語的文化內涵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16
職業(yè)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2:30
現(xiàn)代陶藝教學特點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19:30
宜兰市| 隆子县| 崇礼县| 玉屏| 通榆县| 德令哈市| 本溪市| 海晏县| 汶上县| 宁都县| 乌拉特中旗| 阜平县| 明溪县| 乐陵市| 广汉市| 滦南县| 延寿县| 五大连池市| 禹州市| 丽水市| 高尔夫| 金塔县| 会东县| 北碚区| 中山市| 舒兰市| 且末县| 安徽省| 临泽县| 安溪县| 从江县| 民和| 贵南县| 金溪县| 绥阳县| 尖扎县| 五大连池市| 星子县| 和林格尔县| 广灵县|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