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柔然與北朝諸政權的“和親”外交
——以柔然、吐谷渾公主墓志為中心

2021-03-23 07:20:54李宗俊
關鍵詞:阿那吐谷渾和親

李宗俊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陜西 西安710119)

公元3世紀末至6世紀中期,柔然繼匈奴、鮮卑之后雄踞中國北方草原。對于其名稱,漢文史籍另記有蝚蠕、蠕蠕、茹茹、芮芮(南朝史籍稱呼)等。在一個半世紀的時間中,柔然可謂中國北方最為雄強的民族,但關于該民族的歷史及其與各政權之間的和戰(zhàn)關系,史書文獻記載卻十分有限,許多問題不是很清楚。然而,自20世紀以來,國內發(fā)現(xiàn)了一大批有關柔然的珍貴墓志,尤其是柔然王族成員墓志的出土,為學術界提供了十分可貴的新資料,研究成果已經不少。(1)劉連香:《東魏齊獻武高王閭夫人茹茹公主墓志考釋》,《華夏考古》2016年第2期;磁縣文化館:《河北磁縣東魏茹茹公主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4期;羅新:《茹茹公主》,《文景》2011年第4期;周偉洲:《新出土柔然王族墓志匯釋》,《胡族文物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72-100頁。竊以為,這其中的幾方有關柔然、吐谷渾公主的墓志,對于解讀柔然同北朝諸政權的聯(lián)姻及其背后縱橫捭闔的復雜政治關系,大有進一步挖掘的必要。故不揣谫陋,撰此文以就教于學界。

一、柔然公主閭夫人

近年出土的《魏故齊獻武高王閭夫人墓志》,從志文內容推測,應該是出土于河北磁縣城南高歡義平陵。志文書法為典型的魏碑體,用筆沉穩(wěn)秀拔,為北朝石刻書法之上品。根據(jù)志文可知,墓主為東魏時期齊獻武王高歡夫人閭氏,即柔然可汗阿那瓌之第二女,是促成東魏與柔然和親結盟的實踐者,史書所謂的“茹茹公主”。茲謹將志文迻錄并標點如下:

魏故齊獻武高王閭夫人墓志

夫人姓閭,茹茹主第二女也。塞外諸國,唯此為大。既豐沮澤之產,實同驕子之疆。世約和親,恒為與國;奇畜銜尾,侍子盈朝。甘泉之烽未動,龍城之使屢降。及國勝兵焚,來控天邑;渭橋成列,上林自歸。重起韓昌之騎,還由雞鹿之道。勝兵控弦,十不遺一。雄圖武略,復振北土;槀街無闕,輶軒繼路。夫人體識和明,姿制柔婉,閑淑之譽,有聞中國。齊獻武王敷至德于戎華,立大功于天地,弼成五服,光于四海。方一此車書,同茲聲教。驅百兩于王庭,鳴雙雁于塞表。遂以婚姻之故,來就我居。推信讓以和同列,率柔謙以事君子。雖風馬未及,禮俗多殊,而水清易變,紙潔宜染,習以生常,無俟終日。至于環(huán)珮進止,具體庶姬;刀尺羅紈,同夫三世;非法不動,率禮無違。宜其永年,以信天道;忽焉已及,何驗高明。春秋一十有九,以武定六年四月十三日薨于并州王宮。其年五月卅日窆于齊王陵之北一里,有詔葬以妃禮。慮員方有易,陵谷代徙,余美無傳,式留于此銘曰:天地交閑,禍難方延;救焚援溺,非圣伊賢。德之所備,功亦至焉;柔遠能邇,禮洽化遷。彼美淑令,時惟妙年;有行去國,言告移天。音容外理,柔和內宣;生之不吊,忽若吹煙。翠羽將滅,銘華蹔鮮;我行其墅,歸于墓田。松風已急,隴月徒懸;哀凝廻隧,歌繞空山。來賓詎久,送軫方旋;齊女思北,秦姬望西。燈光且爛,香爐余燃;嗟哉白日,永秘重泉。(2)墓志圖版見賈振林主編:《文化安豐》,鄭州:大象出版社,2011年,第203頁。

墓志記柔然公主閭夫人之“薨于并州王宮”,此即并州太原郡晉陽縣之晉陽宮,為獻武王高歡鎮(zhèn)守晉陽所居之霸城。眾所周知,東魏、北齊時期,雖然國都在鄴,高歡父子卻一直占據(jù)晉陽,平日往來于鄴城與晉陽之間,薨后則遠途歸葬鄴城。夫人閭氏墓志云其“窆于齊王陵之北一里”,此齊王陵特指齊獻武王高歡之陵。武定五年(547)八月高歡薨后,葬于鄴城西北漳水之西。天保初,高齊政權追崇高歡為獻武帝,廟號太祖,陵曰義平。北齊后主高緯天統(tǒng)元年(565),改謚為神武皇帝,廟號高祖。

志曰:“夫人姓閭,茹茹主第二女也?!遍偧慈崛煌踝逵艟瞄偸现》Q,茹茹即柔然,茹茹主指時任柔然可汗的阿那瓌。北魏正光初,阿那瓌被立為柔然主。初立不久,被其族兄示發(fā)戰(zhàn)敗投魏,被魏明帝“封朔方郡公、蠕蠕王”。孝昌元年(525),北魏北部邊境沃野鎮(zhèn)發(fā)生暴動,阿那瓌出兵大破六韓拔陵,受到魏明帝的獎賞。此后東、西魏分立,阿那瓌雄長漠北,東、西魏競相與之和親結好。這期間柔然與東、西魏和親共五次。先是西魏大統(tǒng)初年,文帝“以孝武時舍人元翌女稱為化政公主,妻阿那瓌兄弟塔寒”。繼之,大統(tǒng)四年(538),西魏大丞相宇文泰指示魏文帝元寶炬廢其皇后乙弗氏(其先世為吐谷渾渠帥),納柔然頭兵可汗阿那瓌之長女為后,此即文帝悼后,死后與文帝合葬。東魏亦于興和三年(541)以常山王騭妹安樂公主,改封蘭陵郡長公主,妻柔然可汗阿那瓌長子庵羅辰。興和四年(542),阿那瓌以孫女鄰和公主嫁與高歡第九子高湛。武定三年(545)東魏丞相高歡又親自迎娶了阿那瓌次女,此即上引志主“茹茹主第二女”。對于高歡迎娶的這位柔然公主的史事,史書有傳:

蠕蠕公主者,蠕蠕主郁久閭阿那瓌女也。蠕蠕強盛,與西魏通和,欲連兵東伐。神武病之,令杜弼使蠕蠕,為世子求婚。阿那瓌曰:“高王自娶則可?!鄙裎洫q豫,尉景與武明皇后及文襄并勸請,乃從之。武定三年,使慕容儼往娉之,號曰蠕蠕公主。八月,神武迎于下館,阿那瓌使其弟禿突佳來送女,且報聘,仍戒曰:“待見外孫,然后返國。”公主性嚴毅,一生不肯華言。神武嘗有病,不得往公主所,禿突佳怨恚,神武自射堂輿疾就公主。其見將護如此。(3)《北史》卷十四《后妃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標點本,第2冊,第517-518頁。

可見,昔日東魏丞相高歡不顧自己年屆半百而迎娶這位柔然公主的動機,就是出于政治聯(lián)姻,借以抗衡西魏。其后被迫抱病侍奉這位年輕的公主,甚至廢其原配婁氏而立其為王后,其正室婁昭君亦主動“避正室處之”,這都是因畏懼柔然的強大和為政權大局考慮,從而極力拉攏討好柔然。盡管前引志文對高歡的文治武功極盡渲染,但志文開頭卻已經流露出了對于柔然的畏懼和與其聯(lián)姻的原因,所謂:“塞外諸國唯此為大。既豐沮澤之產,實同嬌子之疆。世約和親,恒為與國……雄國武略,復振北土,槀街無闕,輶軒繼路?!边@里對其強大與富足,以及對與之和親的原因,都是毫不掩飾的。

政治聯(lián)姻的動機多為政權之間的政治聯(lián)盟,有時又與大國交聘之際的互換人質差不多,只不過是用一種溫情脈脈的方式表現(xiàn)了出來,一旦時過境遷,和親公主的命運往往就成了統(tǒng)治者相互斗爭的犧牲品。而這位柔然公主的命運尤其悲慘,昔日以十五六歲的芳齡嫁于年過半百的高歡,不到兩年時間,武定五年(547)八月,高歡就去世了。她年僅十八歲,竟成遺孀,且很快又撒手人寰??梢?,在高歡薨后,她肯定已經不再被尊為王后,去世后不僅未能與高歡合葬,禮儀也明確降為“妃禮”。更為遺憾的是,其死因不明,盡管其志文沒有透露,但史書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史稱:“神武崩,文襄從蠕蠕國法,蒸公主,產一女焉?!?4)《北史》卷十四《后妃傳》,第2冊,第518頁。可見,高歡死后,此公主又遵從柔然民族的收繼婚俗,嫁與高歡長子高澄。而高澄一生驕橫跋扈,放肆亂倫。這位和親公主曾為高歡王后,死后卻葬于“齊王陵之北一里”,顯為降禮薄葬。其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時光,很可能是在高歡原配婁氏及其諸子的白眼甚至是欺凌之下度過的。

這位柔然公主在東魏高歡家族的命運如此,那么先前嫁給西魏文帝的其姐姐的命運又是如何呢?

前文提及,在柔然可汗阿那瓌雄長漠北的背景下,東、西魏與之爭相結好。柔然可汗阿那瓌曾因其國內訌而一度被迫流亡于魏,并受到魏明帝的厚待,封其為“朔方郡公、蠕蠕王”,“賜以衣冕,加之軺、蓋,祿從儀衛(wèi),同于戚藩”。(5)《北史》卷九十八《蠕蠕傳》,第10冊,第3260頁。后來,在北魏宰相元叉的幫助下,得到魏明帝的資助而返回,并成功雄長漠北。但勢力逐漸壯大以后,阿那瓌態(tài)度大變,史載:“初,柔然頭兵可汗始得返國,事魏盡禮。及永安以后,雄據(jù)北方,禮漸驕倨,雖信使不絕,不復稱臣……及兩魏分裂,頭兵轉不遜,數(shù)為邊患。魏丞相泰以新都關中,方有事山東,欲結婚以撫之,以舍人元翌女為化政公主,妻頭兵弟塔寒。又言于魏主,請廢元后乙弗氏,納頭兵之女。甲辰,以乙弗后為尼,使扶風王孚迎頭兵女為后。頭兵遂留東魏使者元整,不報其使?!?6)《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八,梁武帝大同四年二月己亥,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標點本,第4892頁??梢姡魑簷喑加钗奶榱私Y好柔然,率先與之通婚,先是以宗室女為化政公主,妻柔然頭兵可汗之弟塔寒,后又迫使魏文帝廢黜皇后乙弗氏,以隆重的禮儀卑躬屈膝地為西魏文帝迎娶了柔然公主,即頭兵可汗阿那瓌的長女。對此,史書又記曰:“文帝悼皇后郁久閭氏,蠕蠕主阿那瓌之長女也……大統(tǒng)初,蠕蠕屢犯北邊,文帝乃與約,通好結婚……”(7)《北史》卷十三《后妃傳》,第2冊,第507頁。《資治通鑒》曰:“柔然送悼后于魏,車七百乘、馬萬匹、駝二千頭。至黑鹽池,遇魏所遣鹵簿儀衛(wèi)。柔然營幕,戶席皆東向,扶風王孚請正南面,后曰:‘我未見魏主,固柔然女也。魏仗南面,我自東向?!樱⒒屎笥艟瞄偸?。丁丑,大赦?!?8)《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八,梁武帝大同四年三月辛酉,第4893頁。這里,昔日柔然的強勢及柔然公主藉此而頤指氣使的神情可見一斑。

柔然可汗阿那瓌之長女于西魏大統(tǒng)四年正月被迎娶至西魏京城長安,隨后魏文帝廢其皇后乙弗氏,改立柔然公主為皇后,公主時年十四歲。遺憾的是,這位柔然公主與西魏文帝的婚姻也是不美滿的。史書記載,魏文帝昔日因服從宇文泰結好柔然的和親大計,廢黜皇后乙弗氏,令其剃發(fā)為尼,居別宮。后因夫妻舊情不忘,引起悼后嫉妒。“乃以其子武都王戊為泰(秦)州刺史,使文后隨之官。魏主雖限以大計,而恩好不忘,密令養(yǎng)發(fā),有追還之意。會柔然舉國渡河南侵,時頗有言柔然以悼后故興師者,帝曰:‘豈有興百萬之眾為一女子邪!雖然,致人此言,朕亦何顏見將帥!’乃遣中常侍曹寵赍手敕賜文后自盡。文后泣謂寵曰:‘愿至尊千萬歲,天下康寧,死無恨也!’遂自殺;鑿麥積崖而葬之,號曰寂陵?!?9)《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八,梁武帝大同六年二月己亥,第4905頁。今麥積山石窟東崖的第43窟,即是當年魏文帝瘞埋廢后乙弗氏的。西魏文帝因畏于柔然的強勢,先廢黜皇后乙弗氏,后逼令她自殺,但內心深處對于這位柔然公主的怨恨,應該是愈加痛切的。

此后,僅僅過了兩年,即西魏大統(tǒng)六年(540),這位年僅十六歲的柔然公主就崩逝了,去世后上謚號為“悼”。史書記載她是因難產而死的,這里面是否有蹊蹺已經不得而知,但史書記載文帝駕崩之后,在將二人合葬永陵之際所發(fā)生的十分怪異的一幕,其中就暗示了其夫妻不和的史實。“十七年,合葬永陵。當會橫橋北,后梓宮先至鹿苑,帝辒辌后來,將就次所,軸折不進?!?10)《北史》卷十三《后妃傳》,第2冊,第507-508頁。史書此記,言外之意甚明,即此夫婦二人,生前彼此怨恨,死后亦不愿合葬。另外,史書明言東魏高歡當時就借機遣使柔然,離間其與西魏關系,史載:“云文帝及周文既害孝武,又殺阿那瓌女,妄以疎屬假公主之號,嫁彼為親……此其逆詐反覆難信之狀。又論東魏正統(tǒng)所在……阿那瓌乃召其大臣與議之,便歸誠于東魏?!?11)《北史》卷九十八《蠕蠕傳》,第10冊,第3264-3265頁。此后西魏與柔然的關系急劇惡化,柔然轉而全力結好東魏,于是就有了上引志主柔然阿那瓌第二女出嫁高歡的史事。

那么,從大統(tǒng)四年西魏迎娶柔然可汗阿那瓌長女,到東魏武定三年丞相高歡迎娶阿那瓌次女,中間僅僅過了七、八年,柔然與東、西魏的關系為何變化如此迅速?另外,高歡父子對于柔然的態(tài)度前后不一,真可謂前恭后倨,這從他們對待柔然公主的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得至為明顯,那背后是否另有深層的原因呢?

深究個中原委,確實大有文章。原來,就在西魏文帝與其先后兩位皇后的感情糾葛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北方草原上已經開始發(fā)生巨變。此時,一個新的民族——突厥,開始興起。史書記載:“魏丞相泰遣酒泉胡安諾陀始通使于突厥。突厥本西方小國,姓阿史那氏,世居金山之陽,為柔然鐵工。至其酋長土門,始強大,頗侵魏西邊。安諾陀至,其國人皆喜曰:‘大國使者至,吾國其將興矣?!?12)《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九,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二月庚申,第4926頁。史書將西魏與突厥聯(lián)絡的最早時間記為西魏大統(tǒng)十一年(545),就在同一年,柔然可汗阿那瓌不惜將自己心愛的妙齡次女嫁于年過半百的高歡。隨之,史書記載,西魏大統(tǒng)十二年,突厥“土門遂遣使獻方物”,結好西魏,《北史·突厥傳》:“時鐵勒將伐蠕蠕,土門率所部邀擊破之,盡降其眾五萬余落。恃其強盛,乃求婚于蠕蠕主。阿那瓌大怒,使人詈辱之曰:‘爾是我鍛奴,何敢發(fā)是言也!’土門亦怒,殺其使者,遂與之絕,而求婚于魏。周文帝許之,十七年六月,以魏長樂公主妻之?!?13)《北史》卷九十九《突厥傳》,第10冊,第3286 -3287頁。在柔然驕橫,與東、西魏俱通婚且搖擺之際,西魏的外交變得更加務實靈活,很可能已經與興起于西域的突厥多有往來,只不過至此方借機公開化,甚至大事渲染,率先將西魏宗室長樂公主堂而皇之嫁與突厥土門可汗。

可見,西魏與突厥的結好,實質就是針對勢力強勁的柔然,而柔然與東魏的結好又是畏于西魏與新興的突厥之結盟。上引突厥國人因與大國結盟而喜的話,又道出了他們此時為了東擴,急于尋求東方大國支持的事實。正是因為突厥與西魏的聯(lián)合及其強勁東擴,很快使得昔日草原霸主柔然的地位開始動搖,而東魏高歡集團自然是洞悉草原上此形勢之巨變的,于是對柔然的態(tài)度隨之發(fā)生了變化,由昔日畏懼拉攏,逐漸變得疏遠冷淡,體現(xiàn)在對他們已經迎娶來的柔然公主的態(tài)度上,則是由原來的恭敬尊崇變?yōu)榱讼录拚魣?,死后又降禮薄葬。至此,昔日東西魏與柔然政治聯(lián)姻的真實動機,已經大白于天下,令世人看得清清楚楚。

二、柔然鄰和公主

前文提到,在柔然勢力強大,其可汗阿那瓌雄長漠北,東西魏競相與之聯(lián)姻結好之際,興和四年,阿那瓌以孫女鄰和公主嫁與高歡第九子高湛。這位鄰和公主的墓在河北省磁縣城南,有墓志出土。(14)磁縣文化館:《河北磁縣東魏茹茹公主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4期。茲謹將志文迻錄并標點如下:

魏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長廣郡開國公高公妻茹茹公主閭氏墓志銘

公主諱叱地連,茹茹主之孫,諳羅臣可汗之女也。源流廣遠,世緒綿長,雄朔野而揚聲,跨列代而稱盛。良以布濩前書,備諸歷史矣。公主體弈葉之休徵,稟中和之淑氣,光儀婉嬺,性識閑敏;四德純備,六行聿修;聲穆閨闈,譽流邦族。若其尊重師傅,訪問詩史,先人后己,履信思順。庶姬以為謨楷,眾媛之所儀形。皇魏道映寰中,霸若威棱宇縣。朔南被教,徼外來庭。茹主欽挹風猷,思結姻好,乃歸女請和,作嬪公子。亦既來儀,載閑禮度;徽音歲茂,盛德日新。方亨遐期,永結難老。與善徒言,消亡奄及。以武定八年四月七日薨于晉陽,時年十三。即其年歲次庚午五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釜水之陰,齊獻武王之塋內。天子下詔曰:長廣郡開國公妻茹茹鄰和公主,奄至喪逝,良用嗟傷。既門勛世德,光被朝野。送終之禮,宜優(yōu)常數(shù)??呻凡⒅菰燹d辌車,備依常式,禮也。乃銘石壤陰,永傳余烈。其詞曰:祁山發(fā)祉,蒙野效靈;雄圖不競,世載民英。于惟淑女,膺慶挺生;德兼柔慎,質儷傾城。皇德遠臨,霸功遐震;紫塞納款,丹邀思順。有美來儀,作嬪世??;惠問外揚,貞情內峻。思媚諸姑,言齒同列;衾幬有序,大小胥悅。方亨遐期,儀范當世;如何不吊,蘭摧玉折。卜云其吉,將窆玄宮;榮哀總備,禮數(shù)兼崇。輕辌轉轂,飛旐從風;清暉永謝,彤管無窮。

“魏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長廣郡開國公高公”,即高歡第九子高湛,后來為高齊政權中承父兄遺烈登基稱帝的第四人,崩逝后謚曰武成,廟號世祖。高湛于東魏原象元年(538)被“封長廣郡公”,北齊開國天保初年,“進爵為王”,墓志所記東魏武定八年(550)四月鄰和公主去世時高湛爵位“長廣郡開國公”與史書所記同。史書稱高湛:“儀表環(huán)杰,神武尤所鐘愛。神武方招懷荒遠,乃為帝聘蠕蠕太子庵羅辰女,號‘鄰和公主’。帝時年八歲,冠服端嚴,神情閑遠,華戎嘆異?!?15)《北齊書》卷七《武成紀》,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標點本,第1冊,第89頁。

志文指出公主名叱地連,“茹茹主”即時任柔然可汗的其祖阿那瓌,而其父諳羅臣,即《北史》所記的阿那瓌長子庵羅辰,其實當時尚未稱可汗。東魏武定八年四月鄰和公主去世時年僅十三,則興和四年嫁與高湛時年僅五歲。

前文已論,鄰和公主的兩位姑姑,即分別嫁于東、西魏的兩位柔然公主,她們的命運一定程度上說確實為政治需要付出了巨大犧牲。那么這位鄰和公主的命運又如何呢?其實,考察鄰和公主出嫁的時間與武定八年四月她去世的時間,能說明一些問題,因這兩個時間節(jié)點都非常特殊,所發(fā)生的史事與其命運也是息息相關。

前文提及,史書將西魏與突厥聯(lián)絡的最早時間記為西魏大統(tǒng)十一年,這就在西魏與柔然關系開始惡化之際,隨之西魏大統(tǒng)十二年,突厥“土門遂遣使獻方物”,西魏與之結好。這是史書記載的西魏與突厥正式建交的時間,而此時西魏之所以結好突厥,一定是在此之前已經看到了突厥的興起與強大,于是才出使突厥以牽制柔然。既然突厥的興起和強勢已經引起了西魏的注意,應該同樣也早已引起柔然可汗阿那瓌的注意,同為草原民族的他應該是早有警惕。若如此,該時期柔然與東、西魏頻繁通婚和親的動機,可以有新的解讀角度?;剡^頭來看,不僅僅是東、西魏競相結好柔然,而且柔然因為畏懼新興的突厥,從而也借機甚至是迫不及待地同時與東、西魏和親。

我們繼續(xù)考察該時期突厥民族的強勢興起。繼西魏大統(tǒng)十一、十二年西魏與突厥互派使節(jié)通好以后,前引《北史》載曰:“時鐵勒將伐蠕蠕……以魏長樂公主妻之。”《資治通鑒》將這一段史事記載在南朝梁大寶二年(551),記載略有滯后,但已經充分說明,曾為柔然屬國的突厥,至此與柔然的沖突已經公開,尤其公然與柔然此時的敵國西魏通婚結好,其實已經是在公開挑戰(zhàn)柔然的草原霸主地位。

該時期突厥強勢東擴的形勢雖史無明載,但連鎖反應卻在史書中可以屢屢看到。該時期與柔然結盟的東魏高齊北邊接連有戰(zhàn)事,庫莫奚、契丹不斷騷擾其邊疆,齊主連年出塞,大規(guī)模修筑北邊長城,其對西方之突厥的恐懼和防范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

北齊天保三年(552)正月,顯祖高洋“親討庫莫奚于代郡,大破之”。繼之,“二月,茹茹主阿那瓌為突厥虜所破,瓌自殺;其太子庵羅辰及瓌從弟登注俟利發(fā)、注子庫提并擁眾來奔。茹茹余眾立注次子鐵伐為主?!?16)《北齊書》卷四《文宣紀》,第1冊,第56頁。北齊天保四年(553),“十二月己未,突厥復攻茹茹,茹茹舉國南奔。癸亥,帝(高洋)自晉陽北討突厥,迎納茹茹。乃廢其主庫提,立阿那瓌子庵羅辰為主,置之馬邑川,給其稟餼繒帛。親追突厥于朔州,突厥請降,許之而還。于是貢獻相繼。”(17)《北齊書》卷四《文宣紀》,第1冊,第58頁??梢姡摃r期庫莫奚、契丹等騷擾北齊,應該就是草原霸主柔然已經失去了對于草原的控制后,來自突厥的壓力以波浪式向東傳遞,受突厥東進脅迫或擠壓的各民族開始與北齊、柔然爭奪生存空間。最終,柔然可汗阿那瓌為突厥攻破而自殺,柔然舉國南奔,投靠北齊尋求庇護,柔然與突厥之間的沖突開始變?yōu)楸饼R與突厥的正面交鋒。但史書記載,就在交兵之際,“突厥請降”,高齊“許之而還”,已經是大有深意,為日后雙方的結好埋下了伏筆。更有意思的是,北齊史家有意無意加了最后一句“于是貢獻相繼”,這就為隨后北齊與突厥彼此互相往來的曖昧關系做了一個注解。

應該是在突厥的壓力之下,北齊與柔然的聯(lián)盟走到了盡頭,北齊天保五年(554),史書載曰:“三月,茹茹庵羅辰叛,帝親討,大破之,辰父子北遁?!敝链?,北齊與柔然反目,最終柔然余部竟然被其昔日盟友北齊所滅。同年四月,柔然寇肆州,北齊文宣帝高洋親征,大破柔然,“伏尸二十里,獲庵羅辰妻子及生口三萬余人。”(18)《北齊書》卷四《文宣紀》,第1冊,第58頁。同年五月、六月高洋連續(xù)親征,接連大破柔然余部。隨后,走投無路的最后一支柔然余部又被西魏出賣?!笆菚r,蠕蠕既累為突厥所破,以西魏恭帝二年,遂率部千余家奔關中,突厥既恃兵強,又藉西魏和好,恐其遺類依憑大國,使譯相繼,請盡殺以甘心。周文帝議許之,遂收縛蠕蠕主已下三千余人付突厥使,于青門外斬之。中男以下免,并配王公家?!?19)《北史》卷九十八《蠕蠕傳》,第10冊,第3267頁。

其實,昔日北齊出賣柔然而與突厥建立曖昧之關系,漢文史籍另有較明確的記載與上引史料可相互印證。就在北齊天保四年十二月,北齊與突厥達成諒解,突厥回師,天保五年三月北齊皇帝高洋御駕親征大敗柔然之后,北齊史官又記:“六月茹茹率部東徙,將南侵。帝率輕騎于金山下邀擊之,茹茹聞而遠遁?!闭f明該時期的柔然西面及北面已經受到突厥的擠壓,往南走又是已與之反目的北齊,最后只有往東逃徙。可見北齊與突厥在軍事行動上此時已經在彼此配合了。而到了該年八月,北齊史官已經明確稱:“八月丁巳,突厥遣使朝貢?!贝文晁脑掠钟洠骸拔煲?,突厥遣使朝貢?!?20)《北齊書》卷四《文宣紀》,第1冊,第58-60頁。巧合的是,對于剿滅柔然的這場大戰(zhàn),西方也有相關記載,但又明確記載消滅柔然的這場大戰(zhàn)是突厥發(fā)起的。拜占庭歷史學家Theophylacte Simocatta記載:“初,著名東方突厥之可汗遣使于Maurice皇帝,并呈其敘述戰(zhàn)勝諸事之國書……蓋此可汗曾經戰(zhàn)勝Abdel(原注云應即嚈噠)之王,而取此民族之國,因此勝利,更具雄心,而與Stembis可汗共同征服Avares……別有一部分Avares逃之勿吉(Moukri),此民族居地與桃花石極近,人頗好戰(zhàn)。自是以后,可汗又征服一切回紇[Ogor(Ouigour)]部落,此民族人眾而強,居在東方Til河上,突厥習名此河為黑河……可汗征服回紇之后,曾以(Kolkh)(民族)首領試其劍鋒,此族之人在此役中歿于陣者不下三十萬,陳尸之地通行四日尚可見?!?21)參見馮承鈞:《西突厥史略》,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20-221頁。對于西方史料中的“Til河”,有學者認為是“獨洛水”,即柔然可汗所在的土拉河,但結合北齊出征的史事,應該為與北齊臨近的一河流,很可能即今河套地區(qū)東北隅之大黑河。此記載,正好與前引漢文史書所記高洋打敗柔然后“伏尸二十里”比較一致,也與隨后接連大敗柔然余部的記載大致相符。結合該時期北齊與突厥關系曖昧,正說明最后消滅柔然的就是北齊與突厥的聯(lián)軍,只不過東西方史料的來源不同,西方史料來自突厥人,漢文史料來自北齊史官。

這里,我們還可以再回顧一下武定八年四月鄰和公主去世時東魏的內外形勢。該年四月鄰和公主去世,同年夏五月辛亥,高洋入鄴受魏帝禪讓,隨之改東魏武定八年為北齊天保元年??梢钥闯?,鄰和公主去世前,正值高氏家族加緊禪代的前夜,也是突厥與西魏已經通婚結盟,公開與柔然反目的前夜。隨著柔然在突厥面前步步敗退,其早已由北齊仰仗的草原大國變?yōu)槠蚯蟊饼R庇護的弱國,隨后又變?yōu)榱魍稣?。面對此形勢,北齊建國之初,應該是急欲擺脫與柔然結盟的政治包袱,尋機與西魏、北周競相結好于突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政治聯(lián)姻的鄰和公主,早已由柔然與東魏、高齊結盟的紐帶,變成了妨礙東魏、高齊政權與突厥建立關系的政治包袱??梢韵胍姡涮幘骋呀浄浅NkU,最終年僅十三歲的鄰和公主的命運與她的兩位姑姑的命運應該也是一樣的,其不為高齊王室看重而生病死亡,甚至是被無情拋棄,或是被殘害至死,都是很有可能的。

三、吐谷渾暉華公主

2015年12月,考古人員在長安區(qū)發(fā)掘了一座北周時期的合葬墓,墓主為柔然驃騎大將軍乞伏孝達及其妻吐谷渾暉華公主,夫妻二人的墓志隨之出土。其中,乞伏孝達墓志為朱書,文字脫落不清,但暉華公主的墓志以楷書書寫,記錄了這位吐谷渾貴族的生平事跡。(22)有關該墓志出土的情況參見劉呆運、程旭等:《陜西西安西魏吐谷渾公主與茹茹大將軍合葬墓發(fā)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9年第4期。暉華公主名庫羅伏,為吐谷渾可汗之女,柔然可敦之妹,西魏悼皇后郁久閭氏的姨母。這方墓志披露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信息,亦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北朝時期諸政權之間錯綜復雜的聯(lián)姻關系。茲亦將志文迻錄并標點如下:

茹茹驃騎大將軍俟利莫何度支尚書金城王乞伏孝達妻暉華公主吐谷渾氏墓志

志文謂“公主諱庫羅伏,字尉苪文,吐谷渾主明元之第四女也”,清楚點明公主為吐谷渾王明元之女。但所謂的吐谷渾王“明元”史書未見,無法直接確定為哪一任吐谷渾王,只能根據(jù)公主生活的年代略作推測。公主大統(tǒng)七年(541)正月去世時三十九歲,知生于北魏景明四年(503)。而在其生活的這一時間段內,吐谷渾王的世系傳承史書記載是清楚的。眾所周知,吐谷渾王拾寅受宋封為河南王,又受魏封為西平王。至太和五年(481),拾寅死而傳子度易侯。度易侯傳子伏連籌。伏連籌傳子夸呂,對于伏連籌后吐谷渾王位傳承,《梁書》與北朝史籍記載有所不同,周偉洲先生認為,“伏連籌死后,吐谷渾王位變動頻繁,國內也不安定,至夸呂嗣位后方走向正軌,具體情況已不得而知”。而且據(jù)周偉洲先生研究,夸呂嗣位是在西魏大統(tǒng)初(535年前后)。(23)參見周偉洲:《吐谷渾史》,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47頁。

夸呂嗣位以后,吐谷渾始都伏俟城(位于青海湖西15里,遺址即今共和縣石及亥鐵卜加古城),并始稱可汗。而且夸呂在位的時間很長,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直至隋初。而正是夸呂在位期間,吐谷渾不僅交好柔然,而且假道柔然,與東魏、北齊互相通婚結好。史書記載:“興和中,齊神武作相,招懷荒遠,蠕蠕既附于國,夸呂遣使致敬。神武喻以大義,征其朝貢,夸呂乃遣使人趙吐骨真假道蠕蠕,頻來東魏。又薦其從妹,靜帝納以為嬪。遣員外散騎常侍傅靈檦使于其國。夸呂又請婚,乃以濟南王匡孫女為廣樂公主以妻之。此后朝貢不絕。”(24)《北史》卷九十六《吐谷渾傳》,第10冊,第3186-3187頁??梢?,東魏曾在高歡的主政之下,讓東魏孝靜帝迎娶了吐谷渾可汗夸呂之從妹,又將元魏宗室濟南王匡孫女廣樂公主嫁給了夸呂。

由該墓志可知,早在夸呂嗣位之前,吐谷渾交好柔然之際,亦有與之通婚之事。志文稱暉華公主為柔然可敦之妹,即吐谷渾嫁給柔然的公主就是暉華公主的姐姐,此時已經成為柔然可汗阿那瓌的可敦。而暉華公主曾跟隨其丈夫乞伏孝達出仕柔然,之后他們夫婦又作為柔然的送親使,到了西魏??梢姡谒麄兩畹哪甏?,吐谷渾與柔然關系密切。盡管這位暉華公主生活的后期,為吐谷渾夸呂可汗時期,但她卻不應是夸呂可汗的女兒,即其父“明元”不一定是夸呂。因大統(tǒng)初年夸呂嗣位之際,暉華公主大約已經32歲,她上面還有三個姐姐,其中作為柔然可敦的這位姐姐,也在此之前作為吐谷渾前朝公主嫁至柔然。(25)吐谷渾嫁公主(西魏悼后生母)與柔然可汗,時間應該在西魏悼后出生的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或孝昌元年(525)之前不久,當時的吐谷渾王應該為伏連籌。至于后來嗣位的夸呂,《隋書·吐谷渾傳》記其“在位百年”,但《通典·邊防典·吐谷渾目》記:“夸呂在位且百年”,其實他從大統(tǒng)初年(535年)即位,至隋開皇十一年(591)去世,在位時間在56年左右,說明上引史書記載的應該是其壽考百年左右。盡管夸呂在位時間很長,從大統(tǒng)初年即位后,直至隋開皇十一年去世,在位時間五六十年,但其即位之時至多四十余歲,顯然暉華公主與其三個姐姐很難成為夸呂的女兒。結合志文在提及暉華公主之父祖時有稱“乃祖乃考”之句,因《釋名》謂“父死曰考”,已說明在暉華公主生前其父“明元”早已經去世。而“明元”很可能為其父去世后,吐谷渾人效法中原給其上的謚號。在夸呂之前的幾任吐谷渾王中,其中伏連籌任吐谷渾王時,其國力達到了鼎盛時期,此“明元”很可能即指伏連籌。近見周偉洲先生新作,亦認為“明元”應為伏連籌,公主當為吐谷渾主伏連籌之第四女。(26)周偉洲:《吐谷渾暉華公主墓志與北朝北方民族關系》,《民族研究》2020年第2期。

考察該時期北方諸政權的關系,大統(tǒng)四年西魏迎娶柔然公主(即文帝悼后),柔然派遣暉華公主夫婦護送悼后嫁與西魏。后二年,柔然又為吐谷渾、東魏聯(lián)盟提供方便,史書明確記載,高歡為聯(lián)合吐谷渾抗西魏,吐谷渾“是歲,始遣使假道柔然,聘于東魏”。隨后,吐谷渾夸呂“乃遣使人趙吐骨真假道蠕蠕,頻來東魏”??梢姡崛辉诩薰鹘o西魏的同時,又為吐谷渾與東魏的聯(lián)盟提供方便,甚至充當中介。由此反映出,當時柔然奉行的已經是一種靈活自主的多元務實外交。

我們再來考察吐谷渾暉華公主的丈夫乞伏孝達,其頭銜為“茹茹驃騎大將軍俟利莫何度支尚書金城王”,此官號應為雜糅了柔然與西魏的授官?!百估奔促估l(fā),為主一方軍政的長官?!澳巍庇址Q莫賀、莫賀咄,為尊稱或修飾詞,《通典》卷一九七《突厥上》謂:“其勇健者謂之始波羅,亦呼為英(莫)賀弗?!蹦R弗即莫何、莫賀或莫賀咄。此一官號和敬稱都是典型的柔然至突厥汗國時代的稱謂。而“驃騎大將軍”和“度支尚書”則明顯是摻和了華夏官號,很可能為官名比類的叫法。至于“金城王”的封號,則與乞伏孝達的家世有關。乞伏氏為吐谷渾大姓,出自隴西鮮卑,十六國時,其酋長乞伏國仁曾建西秦政權,都苑川(今甘肅榆中東北),長時間控制吐谷渾,后來西秦政權在北涼、夏主赫連定及吐谷渾等政權的夾攻之下滅亡,西秦部眾及“其故地皆入于吐谷渾”。(27)《資治通鑒》卷一百二十一,宋文帝元嘉七年十月辛巳,第3822頁。此后西秦王姓乞伏氏成為吐谷渾政權的組成部分,其原王室成員也常被吐谷渾封為金城王。乞伏孝達有“金城王”之稱號應該緣于此。

正是因為志主丈夫乞伏孝達為原西秦王族后裔,所以早年得到吐谷渾政權的器重。西秦政權滅亡以后,吐谷渾就是利用王室聯(lián)姻及給予高官厚祿的方式,將原西秦王室成員團結、籠絡起來,借以控制西秦部眾。暉華公主的“公主”稱號來自吐谷渾,但封號“暉華”很可能是來自西魏的冊封。從志文可知,吐谷渾暉華公主后來跟隨丈夫乞伏孝達到了柔然,至于作為西秦王族后裔的乞伏孝達何以出走吐谷渾而投奔柔然,墓志沒有交代,背后似乎大有隱情。但至柔然后不久,乞伏孝達將軍與暉華公主又受柔然之命,夫婦二人作為送親使護送柔然公主來長安與西魏文帝元寶炬成親,并由他們的三個兒子隨行,最終定居長安,終老于此。他們送柔然公主來長安的時間是西魏文帝大統(tǒng)四年。悼皇后于大統(tǒng)六年去世,而這位吐谷渾暉華公主“以大統(tǒng)七年正月甲午卒于萇安(長安)”,去世時“春秋卅有九”。

暉華公主夫妻二人當年出走吐谷渾、投奔柔然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從志主與柔然可敦的吐谷渾公主為親姊妹的身份,以及最后全家先投柔然后至西魏的經歷來看,其中似乎大有文章。吐谷渾與柔然曾經多年交好,但吐谷渾與西魏卻是長期對峙。柔然與西魏的通婚絕非吐谷渾可汗夸呂所樂見,而護送柔然公主前往西魏的又是出走吐谷渾而投靠柔然的乞伏孝達與其妻暉華公主,尤其乞伏孝達還是多年與吐谷渾為敵并被后者滅國的原西秦王室成員,對此處歷史的隱情,頗引人注意。這夫妻二人似乎并不在意吐谷渾的態(tài)度,而暉華公主很可能并非時任吐谷渾可汗夸呂之女,即其父“明元”并非夸呂,則其夫婦二人出走吐谷渾,先后投奔柔然與西魏,可能與吐谷渾王室的內訌有關,更與西秦王室圖謀擺脫吐谷渾的復國努力有關,其出走柔然,又借機來到西魏,都是在借機游說,尋求各政權的援助。也許,正因為如此,暉華公主大統(tǒng)七年正月甲午卒于長安后,以敵國公主的身份卻得到西魏隆重厚葬,“皇帝悼之,葬以公主之禮”。可以說,西魏收容西秦王室成員,厚待并禮葬出走吐谷渾的公主,可能本身也是對吐谷渾夸呂可汗的一種明確態(tài)度。

前文提及,北方柔然等政權出于政治目的,彼此之間多有聯(lián)姻,吐谷渾亦是如此。為了自身的發(fā)展,吐谷渾在外交上奉行遠交近攻的策略,與東魏通好以牽制鄰近的西魏政權。吐谷渾可汗夸呂曾借道柔然通使東魏,其從妹成為孝靜帝元善見的嬪妃,東魏丞相高歡亦以宗室濟南王元匡的孫女為廣樂公主,嫁與吐谷渾,此后雙方頻有交往,他們通過聯(lián)姻確立了政治上的聯(lián)盟關系,對西魏形成夾擊之勢。

前文已論,吐谷渾與柔然的友好關系由來已久,北魏前期已有柔然使節(jié)借道吐谷渾控制的河南道前往南朝。(28)周偉洲:《吐谷渾史》,第134-135頁。但對吐谷渾與柔然的聯(lián)姻,史書中則少有記載,而這位吐谷渾公主墓志,就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其墓志言:“主茹茹可敦之妹,即悼皇后之姨也”,這就提供了一重大信息,即當時吐谷渾與柔然亦有通婚的史實。柔然可汗的可敦,即時任柔然可汗的阿那瓌的王后,就是暉華公主的姐姐,也為西魏文帝悼皇后郁久閭氏的生母。

這里還有必要再考察一下吐谷渾與柔然可汗阿那瓌的最初聯(lián)姻。阿那瓌本為柔然豆羅伏跋豆伐可汗丑奴之弟,即位后不久就在部落內爭中戰(zhàn)敗,投奔北魏,時為孝明帝正光元年(520)九月。阿那瓌受到魏明帝的厚待,被封為“朔方郡公、蠕蠕王”,“賜以衣冕,加之軺、蓋,祿從儀衛(wèi),同于戚藩”。(29)《魏書》卷一百三《蠕蠕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標點本,第6冊,第2299-2300頁。阿那瓌失國后,其族兄婆羅門奪得柔然汗位,后為高車所逐,也來投奔北魏。孝明帝聽從盧同等人的建議,將阿那瓌和婆羅門分別安置于吐若奚泉和西海郡。

西魏文帝悼后應該是出生在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或孝昌元年(525),其生母,即暉華公主的姐姐,若非阿那瓌元后,則是阿那瓌在依附北魏期間迎立的可敦,說明阿那瓌與吐谷渾的聯(lián)姻就在此前不久。當時,阿那瓌和婆羅門都面臨部眾離散、實力不足的困境,柔然與北魏素為敵國,他們自然無法從北魏獲得足夠的支持,為了重登草原的至尊寶座,不得不另尋外援。婆羅門選擇謀求西域嚈噠的支持,被安置于河西后,也是以聯(lián)姻的方式結好嚈噠,所謂“尋與部眾謀叛投嚈噠,嚈噠三妻,皆婆羅門姊妹也”(30)《魏書》卷一百三《蠕蠕傳》,第6冊,第2302頁。??上渲\劃被北魏軍隊發(fā)現(xiàn),本人被擒,后死于北魏。而阿那瓌在結好北魏之際,還與吐谷渾結好,從其可敦為吐谷渾公主來看,他當時也是選擇通過聯(lián)姻的方式來爭取吐谷渾的援助,此后柔然與吐谷渾關系長期友好,所以才有了暉華公主及其丈夫從吐谷渾出走后投靠柔然之事,以及后來又在西魏與柔然交好聯(lián)姻之際,暉華公主來到西魏之史事。

由志主事跡可知,在西魏文帝迎娶柔然公主之際,陪送公主前往西魏的送親隊伍中就有志主一家,“悼皇后來歸也,金城以姨婿之重作上賓于魏,時主及三子亦從此行”。暉華公主與其丈夫乞伏孝達,分別為西秦王族和吐谷渾公主,卻又為柔然的送親使,最后一家人來到了長安,此不僅是北朝各政權彼此和親聯(lián)姻的典型案例,也是北朝各民族人員彼此遷移交融的一個生動畫面。這其中有柔然與東、西魏的通婚,有柔然與吐谷渾的通婚,還有吐谷渾與原西秦王室成員的聯(lián)姻??梢?,北朝諸政權政治聯(lián)姻的動機為政權之間的政治聯(lián)盟,諸國公主為和親肩負的政治使命遠大于其個人婚嫁的意義。當然,民族間的聯(lián)姻,在消弭不義的戰(zhàn)爭、維護民族政權關系、促進民族融合等方面有時也扮演著和平之使的角色。以上幾方墓志的發(fā)現(xiàn),對于了解北朝諸政權之間的政治聯(lián)姻與復雜關系,無疑是新史料重要價值的體現(xiàn)。

猜你喜歡
阿那吐谷渾和親
唐代和親綜合考證
炎黃地理(2024年4期)2024-05-30 14:55:17
阿那亞沒有曇花一現(xiàn)
中國品牌(2023年8期)2023-12-25 03:12:46
阿那亞:悠游于藝術之海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3:56
如何玩轉社群運營?時代中國、阿那亞……這么干!
房地產導刊(2021年8期)2021-10-13 07:35:24
河北省秦皇島
小康(2021年25期)2021-09-09 03:10:29
鮮為人知的古代絲路 青藏高原絲綢之路
地理教育(2019年6期)2019-01-12 00:20:00
兵不厭詐:和親公主是間諜
英藏敦煌藏文IOL Tib J 897號吐谷渾納糧文書研究
西藏研究(2018年2期)2018-07-05 00:46:34
試析十六國北朝和親的特點
長江叢刊(2017年18期)2017-12-05 13:49:47
吐谷渾史研究綜述
長江叢刊(2016年12期)2016-11-26 07:10:54
天峻县| 申扎县| 曲周县| 静乐县| 米林县| 自治县| 昌邑市| 兰州市| 泸溪县| 葫芦岛市| 旅游| 平阴县| 白河县| 来安县| 那坡县| 大宁县| 定陶县| 梧州市| 綦江县| 重庆市| 柞水县| 泽库县| 永仁县| 尼玛县| 柳州市| 蒙阴县| 西平县| 如东县| 天津市| 拉萨市| 安仁县| 怀安县| 甘肃省| 周口市| 西畴县| 虎林市| 佛坪县| 琼中| 容城县| 灵丘县|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