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林
如今,“重口味”詩歌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市場,書寫屎尿似乎已成一種時尚。某些“磚家”、教授甚至將“屎尿體”抬高到波德萊爾《惡之花》的美學高度和莊子“道在屎尿”的哲學高度?!坝惺骸⒂心?、有味道”,無形中成為某些詩人的寫作口號,被視為探索現(xiàn)代詩歌的“先鋒”、拓寬寫作疆域的“標配”——伊沙的《車過黃河》寫面對黃河撒了一泡尿,于堅的《飛行》寫“十二次遇見空姐,五次進入衛(wèi)生間,共享的氣味,至少有八個國家的大便在那里匯合”,徐鄉(xiāng)愁的《在荒郊野嶺》寫在荒郊野嶺發(fā)現(xiàn)一泡熱氣騰騰的鮮屎時生出莫名的驚喜,趙麗華的《傻瓜燈——我堅決不能容忍》寫其“堅決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場所的衛(wèi)生間,大便后不沖刷便池的人”,雷平陽的《上河,上河》寫“只有走廊上的廁所里,帶著酒香的尿液響個不停”……
詩人的“腦路”就是異于常人。趙麗華談到“屎尿體”時說:“比如賈淺淺被罵得最多的那四首詩,讓咱們看,咱也不覺得奇怪,還覺得好玩,小孩可不就是那樣嗎?拉個粑粑就興奮的不行,我覺得這種很通俗的生活化的小場景入到詩里,很天真的入到詩里,恰好說明賈淺淺內心還有真摯真實的東西,她還沒有那么裝,沒有端架子?!边@位“梨花體代表作家”(百度百科給她的定位)由此得出結論:“我們的詩歌審美落后西方一百年?!蔽也恢肋@是不是“落后”的真正原因或關鍵癥結,只是覺得,若依此論,《詩刊》應該以發(fā)表“屎尿詩”為主,否則,中國的詩歌審美與西方的差距會繼續(xù)拉大的。
“屎尿詩”已經(jīng)成為一個群體龐大的詩歌“流派”,寫這種“詩”的“詩人”嗜臟成癖、戀污上癮。如果僅僅是對屎尿有相同癖好的少數(shù)幾個詩人,關起門來彼此抬轎、互相吹捧,私下里就屎尿進行“互動”,展示一下彼此的惡趣,倒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問題的關鍵是,這些人竟然以為自己寫出了什么“新高度”,以致根本就不顧及大眾的感受,將這種骯臟的文字拿出來惡心讀者。
作為《漢詩》雜志的執(zhí)行主編,張執(zhí)浩一馬當先、身體力行,不但勇于將屎尿詩發(fā)表、結集,還很有把握地拿來參加各種評獎,如中國年度詩歌獎、人民文學獎、十月年度詩歌獎、第十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第六屆湖北文學獎、首屆中國屈原詩歌獎金獎、第九屆屈原文藝獎,等等。我開始關注當下詩壇的“獲獎專業(yè)戶現(xiàn)象”,大概就是從《詩刊》將獎金高達十萬元的2016年度陳子昂詩歌獎頒給張執(zhí)浩開始的。他獲獎的作品是《奇異的生命》——
兩張紙屑在首義廣場上空飛舞
婉轉,輕逸
肯定不是風箏。我發(fā)誓
當它們降下來
以蛇山的沉郁為背景
我可以感受到它們的重量
而當它們高于山頂
我的視線無以為繼
……
對這首詩,評委們給出這樣的贊語:
張執(zhí)浩善于在細微的日常事物海洋中,打撈、萃取詩意的“珠貝”,接近“此在”生活和生命的內在本相,人間煙火之氣濃郁,并在一種程度上觸摸到了世界的本質和理趣的邊緣……
什么?一首夢囈一樣的詩歌,竟然“觸摸到了世界的本質和理趣的邊緣”,且價值十萬元?評獎結果一出,一眾寫詩的人頓覺天旋地轉、頭暈目眩,表示完全看不懂其中的邏輯:這到底是因為錢不值錢,還是因為這首詩實在是太值錢?
獲獎之后,張執(zhí)浩為了擴大“戰(zhàn)果”,旋即出版了一部詩集——《給你看樣東西》。詩集的封面,赫然打出了“《詩刊》2016年度陳子昂詩歌獎獲獎詩人作品選”的招牌。那么,張執(zhí)浩究竟要“給你看樣”什么“東西”呢?打開詩集,我看到了這樣一首“屎詩”:
我的老狗又在來回踐踏青草
它要拉屎了。通常
這個時候,它臉上會浮現(xiàn)
近乎人類的安詳和滿足
大便之后會習慣性地
回頭嗅一嗅,并不急于離開
這習慣如此固執(zhí),似曾相識
近乎我眼中的另一個我
——《大便之后》
這首詩把我驚到了——不,是把我“臭”到了。不止如此,張執(zhí)浩另一本“含尿量”甚高的詩集《高原上的野花》,更是獲得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但我不知道,這樣的詩是如何征服魯獎評委們的:
男人們排隊站在小便器前
輪流著小便
……
終于輪到我獻上甘霖
安靜的洗手間內
隱忍的雷聲只有我一個人聽見了
——《春雷3號》
魯獎授獎辭贊譽說:“張執(zhí)浩的詩歌寫作遵襲著中國詩歌有感而發(fā)的古老傳統(tǒng),在日常性中探尋人性乃至神性。他的《高原上的野花》,寫作的姿態(tài)和向度誠懇、肅穆、別開生面,風格樸素、清潔、自然而然?!闭媸谴蟀滋煊龅焦?!這樣的詩歌,明明代表著當下詩壇的一股暗流——專注于污染讀者的眼球,沉溺于個人自戀猥瑣的小惡趣,一味展現(xiàn)動物似的生理快感——其探尋的究竟是哪門子的“人性”“神性”?如此審美趣味,堪比賈淺淺看待那個手捏一塊屎的朗朗,不以為“臭”,反以為“王”——“一個歸來的王”。再看:
冷不丁
樓上的抽水馬桶
響了起來,它提示著
百川歸海
——《無題》
二十年前你站在干渠邊小便
白楊樹低矮
正午被沖洗,清流了無痕
你難以想象尿液分岔的
——《白楊樹葉喧嘩之時》
我和我的老狗一直會走到墻根下
它撒尿的時候
我望著正在爬墻的蔦蘿
——《春分十三行》
……
小男孩把童子尿撒進花蕊
好聽的聲音刺激著
他們的愛情
——《迎春花》
蜣螂倒退著滾動糞球
沒有人清楚它們的歸宿在哪里
——《驚蟄見聞》
在《高原上的野花》的“跋”中,張執(zhí)浩說,這部詩集“基本上囊括了能體現(xiàn)我各個時期創(chuàng)作特點和水準的重要詩篇”。這些“詩篇”究竟有多“重要”,我們先看其中的“屎尿體”作品:
漸涼的風吹拂著他漸漸松弛的神經(jīng)(原為“疲軟的陰莖”),也吹醒了
他那些力不從心的陳年舊事。他說他也有過
短暫的歡愉,“其實,長和短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美聲6》
三男兩女
在夜宵攤旁談性
……
風吹塑料紙
酒精麻痹了生殖器
——《無限道德的一夜》
我的右手不經(jīng)意間搭在了你的左乳上
你反而睡得更香
——《日記,或后半夜的星空》
陽光從胸前移走了
小河有如鼻涕般清涼
——《冬日紀實》
你倒下去的時候,扭頭看見
一只螳螂正在咀嚼它愛人的尸體
——《蕩漾8》
再看這些“口水詩”:
爸爸累了
爸爸醉了
爸爸睡了
爸爸很乖
明早醒來
還是爸爸
若有來世
還有爸爸
——《爸爸,給頂兒》
小葉榕有四萬七千片葉子
上帝數(shù)過
上帝還數(shù)過
七億四千萬滴雨水
上帝熱愛打擊樂
上帝
我在樹下
我被蒙在鼓里
——《樹下聽雨》
白芝麻比黑芝麻香
黑芝麻比白芝麻有營養(yǎng)
當你把它們拌在一起時
為什么我總是想
把黑芝麻從白芝麻里挑出來
把白芝麻從黑芝麻中撿出去
——《白芝麻,黑芝麻》
同類“詩篇”還有不少,這里就不再引用了。把畸形、私密的性和生殖器當作看點和噱頭,將“口水”裝瓶,再貼上“目擊成詩、脫口而出、詩人合一、讀詩如晤”的標簽來充作“功能飲料”,難道就是張執(zhí)浩獲得魯獎的奧秘所在?那些魯獎詩歌評委,究竟有沒有認真讀過張執(zhí)浩的這部詩集,是不是真的認為其中的詩歌“誠懇、肅穆、別開生面”“樸素、清潔、自然而然”,或許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詩人于堅曾說他知道有一些“從不閱讀作品就寫文學史或者投票的詩歌界資深人士”,想來這話并非空穴來風。既然這樣的文字游戲都能榮獲大獎,我們又怎能相信評委的專業(yè)水平和他們對詩歌的敬畏之心?這些雞毛蒜皮、嘮嘮叨叨的廢話,充其量只能算作高熱之后的胡話,與當年的農(nóng)民詩人王老九見到什么唱什么的順口溜(“王倉倉不要臉,成天愛吃包谷稈。見了稻黍紅了眼,壓倒就拿舌頭舔”)相比,究竟有什么本質的區(qū)別?
張愛玲在《詩與胡說》中,借其姑姑之口說:“一個人出名到某種程度,就有權利胡說八道?!边@堪稱對當下文壇絕妙的諷刺。由張執(zhí)浩的“口水詩”,我不禁想起另一位魯獎詩歌獎獲得者雷平陽的《瀾滄江在云南蘭坪縣境內的三十三條支流》——大量的詩行,套用了同一個句式:向南流n公里,東/西納××河。雷平陽在談到這首“地理體”詩的創(chuàng)作時,自稱是一次“不動用任何修辭”的“零度寫作”,并說:“這紙面上的又一次瀾滄江精神之旅,江水在向南流,在一次次地收留子孫的隊伍,我卻在寫作的過程中,一次次地涌起卸掉重負的快感,‘東納’和‘西納’——納入的一條條支流,分明是我的槍械庫,它們的到來,只是我寫作史上不多的快樂寫作的個案之一?!彼恰翱鞓贰绷?,讀者卻“懵圈”了。
在多年的寫詩生涯中,張執(zhí)浩早已對詩壇的游戲規(guī)則駕輕就熟。他知道,即便是照貓畫虎地模仿《瀾滄江在云南蘭坪縣境內的三十三條支流》,并把它重復一千次,也照樣不缺乏叫好聲,甚至可以拿下魯迅文學獎。于是,他的“口水詩”滔滔而來:
從音樂學院到實驗中學
昨天我走了三千零六十八步
一千步是彭劉楊郵局
兩千步是司門口天橋
三千步是中百倉儲
我記下它們,以便
替今天作這樣的辯護:
“哦,這不是重復,是必需!”
而今天,我會這樣走——
五點鐘下樓
五點零五分是實驗小學
五點十分是工商銀行大樓
五點二十分是戶部巷口
五點三十三分我加入攢動的人頭
——《從音樂學院到實驗中學》
在解放路與沿江大道之間
在張之洞路與彭劉楊路之間
在民主路,中華路,復興路
在糧道街,候補街,花堤街
在后長街和讀書院的
任何一條巷道里
在這些縱橫著的日日夜夜
總有一條你沒有走過的路
——《張執(zhí)浩路》
星期天的雪
星期一化一點
星期二化一點
到了星期三還沒有化完
太陽出來了
照著星期四的屋頂
月亮出來了
掛在星期五的山頭
星期六一整天都在泥濘中
傍晚紅霞滿天
半夜樹枝折斷
——《星期天的雪》
這無異于抄雷平陽的“作業(yè)”。如此干癟苦澀、喋喋不休的“流水賬”,居然能代表中國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最高水平?于堅說:“口水詩是打著詩歌革命的幌子,既糟蹋了詩歌的聲譽,又比日常語言更缺乏詩意的東西?!碑敶姼铻槭裁磳以庾x者的吐槽和抵制?大概是因為某些詩人在以詩歌的名義,瘋狂地消費和糟蹋詩歌吧!
在名利的驅使之下,詩人和詩歌評論家早已成為心有靈犀的“利益共同體”。只要有詩壇哥們兒力挺,詩人們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狂按回車鍵。在這種令人憂慮的文壇生態(tài)中,定制“皇帝的新裝”的“裁縫”比比皆是。許多詩人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不惜拉幫結派,以互相抬轎來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博取世俗的名聲,于是,詩人之間的點贊,早已成為他們樂此不疲的“社交游戲”。
張執(zhí)浩的“屎尿體”“口水詩”,被一些評論家吹上了天。比如,《詩刊》副主編霍俊明就這樣評價他:
在滾燙而喧囂的中國詩歌浪潮中,我越來越傾心于那些真正用“生命體驗”和“語言意志”所淬煉出來的詩句,……它們不是絕對真理,而是類似于某種語言的“結石”在黑夜中硌疼了我們。這是燃燒的詩也是冰冷的詩,這是情感的詩也是智性的詩,這是肯定的詩也是盤詰的詩,這是個人的命運之詩也是整體時代的感懷之詩。是的,我們應該找到一個標志性的文本……張執(zhí)浩正是我要尋找的這個標志性的詩人。
霍俊明這樣的評論家,就像一個個“炒房客”,再劣質的房子,都會被他們哄炒得價格飆升、奇貨可居。在他們眼里,張執(zhí)浩成了“標志性的詩人”,正如挨著臭水坑的樓盤成了“水景花園”一樣。
批評家何同彬說:“詩人群體‘罹患’自戀之疾久矣,對他們來說,好的批評首先是要以‘贊美’為主,真正一針見血的批判他們是很難接受的,所以會出現(xiàn)很多批評文本,晦澀、高深地把一首平庸的詩打扮成杰作,而實際上這首詩只需要四個字批評:平庸之極?!被艨∶鞯脑姼柙u論,就是這類“批評文本”的典型標本。評論家張立群指出:“對于九十年代以來的詩歌界日益疲軟和詩歌創(chuàng)作質量普遍不高的嚴峻形勢,我們的詩歌理論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此,不知霍俊明們有何感想?
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張執(zhí)浩居然被李少君、霍俊明們聘為《詩刊》“青春詩會”的輔導教師。他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詩歌的現(xiàn)狀,和世界大多國家也是一致的?!边@種近似胡話的妄斷,真讓人瞠目結舌、大跌眼鏡。難道世界大多國家的詩人都像張執(zhí)浩、賈淺淺這樣,大寫“屎尿詩”和“口水詩”,且都能收到批評家和詩人的叫好?
張執(zhí)浩還說:“成為詩人是自我覺悟和發(fā)現(xiàn)的結果,這結果能讓我長久地保持欣喜和滿足,讓我覺得沒有白來人世走這么一趟,寫詩與做愛有異曲同工之處?!?做愛是可以,變態(tài)一點也無妨,但沒必要公開吧?
將魯迅文學獎頒給張執(zhí)浩,是對當代詩壇和文學獎的巨大諷刺。詩人馬鈴薯兄弟說:“任何的詩歌評獎,都是一種偏頗和另一種偏頗。表面的熱鬧,利益的分配,別的好像沒什么了。在詩歌圈子里都沒有公信力,更不用說可以推及公眾范圍了?!彪y怪有批評家痛心疾首地說:文學獎是中國文學的災難,圍繞著獎項的那些權力、榮譽、財產(chǎn)、名望,已經(jīng)把文學徹底鍛造成了名利場。張執(zhí)浩的“屎尿體”和“口水詩”,莫非正是這場災難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