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小學生安全教育得到了學校的逐步落實,但是由于沒有科學合理的課程規(guī)劃,安全教育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依然有學生出現(xiàn)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將安全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成了教師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本文根據(jù)安全教育的要求,淺談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
【關(guān)鍵詞】道德與法治;小學;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4-0165-02
On the Infiltration of Safety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Chang'an Town Central School,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I Biao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student-oriented, safety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s been gradually implemented by the school.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urriculum planning, there have been many problems in safety education, and there are still students with safety accidents. Therefore, how to integrate safety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has become the main content of teacher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afety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how to infiltrate safety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ethics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to improve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Primary school; Safety education
面對近年來屢屢出現(xiàn)的小學生安全問題,人們意識到在小學教育中加入安全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安全教育還只存在于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并沒有合理的規(guī)劃,使學生的安全意識不足,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因此,教師應(yīng)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安全教育,使學生學會利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一、加強師生交流,普及安全教育
教師應(yīng)根據(jù)小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每個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制定相適應(yīng)的安全教育活動。利用活動滲透安全教育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改善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溝通方式。教師應(yīng)發(fā)自內(nèi)心地關(guān)心他們,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愛護,提升教師的可信度,促進師生之間敞開心扉地交流。例如,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引導學生明白自身的重要性,強調(diào)家長和教師對他們的關(guān)心與愛護,并且,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法律知識,了解法律常識,掌握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方法,強調(diào)法律保護的意義。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正確的方式了解和接受新鮮事物,利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向?qū)W生展示生活中的特殊活動,用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這類活動的危害性,認識到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明白如果自身發(fā)生了危險,將會給深愛他們的家長和關(guān)心他們的教師帶來怎樣的打擊。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生命的寶貴,懂得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是安全教育的基礎(chǔ),教師應(yīng)多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相互信任、相互關(guān)心,通過頻繁的互動將安全意識滲透學生的思想,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安全問題,增強自身的保護能力,做到真正普及安全教育。
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加強安全教育
純理論教學對小學生來說太過枯燥,并且過于空洞,而且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抽象的知識降低了他們學習的興趣。教師應(yīng)在課程中加入情景式教學方法,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信念。比如,在“安全記心上”這節(jié)課中,教師設(shè)計一個學生過馬路的場景,讓四名學生代表十字路口,一名學生扮演汽車,一名學生拿著紅綠燈的旗幟,通過不斷變化旗幟的顏色,讓大家明白什么情況下可以過馬路,什么情況下必須在路口等待。教師再帶領(lǐng)幾個學生扮演卡車,在卡車轉(zhuǎn)彎時,展示車身的哪些地方是司機的視線盲區(qū),告知大家一定要牢記如何躲避大型車輛,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為了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師還可以在課程中加入真實的案例,增強教學的真實性和感染力,提高學生對安全意識的認知。比如,在講解如何防范陌生人的引誘時,加入真實的事件,讓學生看到曾經(jīng)被拐賣孩子的生活狀態(tài),通過聽覺和視覺的刺激,加深自我保護意識。雖然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小,但教師也要提醒學生注意防范熟悉的人對自己的傷害,如果遇到熟悉的叔叔或阿姨以父母忙工作為由,委托自己代為接送時,小學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應(yīng)是打電話詢問父母情況是否屬實,并在回家的過程中保持與家人的聯(lián)系。教師通過實踐練習,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強調(diào)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提升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完善安全教育
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學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滲透安全教育更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設(shè)置安全教育的話題討論會,用案例引出討論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在討論中厘清思路,掌握安全知識。在“安全地玩”一課中要教會學生不到危險的地方玩,避免受到意外傷害。教師可以引入學生溺水身亡的新聞,引導學生討論此次事件中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在面對這些因素時,大家的第一反應(yīng)應(yīng)是什么,如果遇到有人溺水了,正確的做法又是什么。以前很多新聞都在歌頌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跡,但這種方式對小學生來說是不可取的,小學生身材嬌小,體力也不足,如果真的遇到有人溺水,更不應(yīng)冒冒失失地跳水救人,第一反應(yīng)應(yīng)大聲呼救,尋求大人的幫助,如果有條件,可以將身邊的樹枝等物體扔入水中,給水里的人提供借助物體懸浮的機會,增加求救時間。通過這樣的討論形式,讓學生獲取更多的自救和救他人的方式,在思考和討論中加深記憶,掌握安全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進行教學,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刺激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體驗感,加深對安全知識的理解?;ヂ?lián)網(wǎng)還可以讓安全教育與家庭教育相融合,提高家長對培養(yǎng)孩子安全意識的重視,促進教師和家長的溝通,形成全方位的安全教育體系。多媒體教學還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積累更多的教育資源,豐富教學內(nèi)容,通過專業(yè)人士的講述,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四、安全教育實踐,增強安全意識
學校還可以增加道德與法治的知識講座,邀請武警戰(zhàn)士為學生講述真實的案件,展示各種高科技的犯罪手段,普及法律知識,如果遇到嚴重的事件,學校也要邀請家長一同參加,增強學生與家長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比如,很多的新型毒品都是以糖果的樣式出現(xiàn),以前聽到這種說法很多家長不太相信,而且覺得毒品距離自己的生活太過遙遠,這種新聞看過就忘了,不自覺地產(chǎn)生了輕視的態(tài)度。而通過專業(yè)人士的講解,學生和家長加深了對毒品的認識,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更加注重對此類物品的篩選,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安全知識競賽,競賽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既增加了知識的趣味性,又增加了學習的挑戰(zhàn)性。為了滿足各年齡段學生的答題能力,知識競賽可以采用選擇題的方式,結(jié)合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nèi)容,設(shè)置安全知識習題,全部答對的學生還能獲得榮譽證書和實物獎勵。這種方式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活動的參與度,寓教于樂,激發(fā)他們的安全意識。學校還要定期舉辦火災(zāi)演練和地震演練。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使學生積累經(jīng)驗,形成條件反射性的記憶,養(yǎng)成自我保護意識。
綜上所述,學校可以通過改善師生相處的方式,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為教師普及安全知識提供更多的機會。教師要改善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將安全知識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增強法律意識,并通過實踐活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心,蘇國華.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為載體探索安全教育有效途徑[J].小學教學研究,2019(35).
作者簡介:李彪(1969.01-),男,漢族,甘肅張掖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