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哀悼”: 利科與德里達的翻譯倫理思想之比較*

2021-03-06 10:27:54南京大學(xué)南京財經(jīng)大學(xué)顧曉燕
外語教學(xué)理論與實踐 2021年1期
關(guān)鍵詞:巴別德里達范式

南京大學(xué) 南京財經(jīng)大學(xué) 顧曉燕

提 要: 利科和德里達分別是20世紀法國著名的闡釋學(xué)家和解構(gòu)主義代表人物,翻譯在兩位哲人的思想歷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作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中關(guān)于記憶的重要概念,“哀悼”一詞反復(fù)出現(xiàn)在兩人的論述中,并與自身及他者的關(guān)系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能否出離“哀悼”是兩人對翻譯倫理問題思考的分歧之一,而這一分歧一方面來源于兩人對《圣經(jīng)》、特別是巴別塔故事的不同闡釋觀,另一方面也緣于兩者不同的文本理論?!鞍У俊睘槲覀儽容^利科和德里達的翻譯倫理思想提供新的切入點。

1. 引言

保羅·利科(Paul Ric?ur)和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分別是20世紀法國著名的闡釋學(xué)家和解構(gòu)主義代表人物。利科晚年將翻譯納入自身解釋學(xué)的研究范疇,在象征范式和文本范式之后提出第三范式——翻譯的范式(Ric?ur,2004: 21)。其翻譯思想主要集中在《翻譯的挑戰(zhàn)和幸?!?1997)、《翻譯的范式》(1998)、《一種轉(zhuǎn)渡: 譯不可譯》(2004)、《歐洲需要何種新倫理》(1992)、《文化: 從哀悼到翻譯》(2004)等文稿中(1)《翻譯的挑戰(zhàn)和幸?!?、《翻譯的范式》和《一種轉(zhuǎn)渡: 譯不可譯》三篇文章后收錄于利科《論翻譯》(Sur la traduction)一書。。其中,在《翻譯的挑戰(zhàn)和幸?!贰ⅰ斗g的范式》和《文化: 從哀悼到翻譯》等文章中利科多次將翻譯與“哀悼”聯(lián)系在一起。而在德里達這里,翻譯也是他的解構(gòu)主義的重要試驗場?!栋蛣e塔》(1985)、《柏拉圖的藥》(1968)、《何為相關(guān)翻譯?》(1999)等文章集中討論的是翻譯,同時也是對邏各斯中心主義的動搖和解構(gòu)。這些作品不僅強調(diào)意義的無限和延異,也體現(xiàn)著深深的倫理訴求?!鞍У俊币辉~更是出現(xiàn)在他的諸多文章中,如《回憶——保羅·德曼》(1986)、《馬克思的幽靈》(1993)、《難題》(1996)、《每次獨一無二、世界的終結(jié)》(2003)等。兩位思想家對翻譯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絕非偶然,因為翻譯從誕生伊始追問的就是“自我”與“他者”的倫理問題?!鞍У俊庇绕湮藘晌徽苋说哪抗猓瑑烧邔Ψg之“哀悼”有著不同闡釋觀,為我們比較兩者的翻譯倫理思想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2. 何為“哀悼”

說到“哀悼”,我們往往會追溯到德國精神分析學(xué)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917年的論文《哀悼與憂郁》(TrauerundMelancholie)。在文中,弗洛伊德比較了“憂郁”與“哀悼”?!鞍У俊蓖ǔJ且驗槭ニ鶒壑嘶蛘呤鞘ツ撤N抽象物而產(chǎn)生的一種反應(yīng),這種抽象物所占據(jù)的位置可以是一個人的國家、自由或者理想等等?!鞍У俊迸c“悲傷”不同,“悲傷”是一種情感,而“哀悼”是一個過程。何為哀悼呢?弗洛伊德指出:

當(dāng)現(xiàn)實種種表明所愛對象已經(jīng)不存在了,這要求所有力比多(libido)都應(yīng)該從對這個對象的依戀中撤回。這一要求遭到了可以理解的反對(這是一個普通觀察都可以發(fā)現(xiàn)的事實: 人們決不愿意放棄一種力比多立場,即使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個替代品的跡象)。這種反對有可能如此之強烈,以致主體竟然會逃避現(xiàn)實并以一種滿懷希望的幻覺性精神癥為中介從而繼續(xù)依附原來的對象(Freud, 2005: 8)。

在哀悼的過程中,對象雖已失去,但在精神上繼續(xù)存在。人若要正常地生活下去,則意味著必須接受現(xiàn)實。但盡管如此,哀悼使人們無法立刻服從這一命令,而只能逐步去執(zhí)行,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發(fā)泄許多精力。當(dāng)哀悼過程完成之后,自我再次變得自由無拘。然而哀悼過程一旦受到阻礙,人若無法走出哀悼狀態(tài),則有可能導(dǎo)致抑郁癥的發(fā)生。換言之,抑郁癥也就是被拒絕、陷入僵局或不能放手的哀悼。如果仔細研讀利科和德里達有關(guān)翻譯思想的論著,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論述中都涉及一種翻譯的“哀悼”過程,但對于能否出離哀悼狀態(tài),兩者的看法大相徑庭。

3. 利科: 為完美翻譯的“哀悼”

利科第一次將翻譯和“哀悼”聯(lián)系在一起是在1997年德國歷史研究院的講稿《翻譯的挑戰(zhàn)和幸?!分?。利科用“記憶的工作”和“哀悼的工作”兩個關(guān)鍵詞描述翻譯的實踐(Ric?ur, 2004: 8)。此時的利科正逐步從時間和敘事的論述走向“記憶”的研究。利科提出將本雅明的譯者的“任務(wù)”(Aufgabe)用弗洛伊德的“工作”概念來理解。翻譯也是一種失去的體驗,翻譯和記憶的工作一樣,從一開始就遭遇到潛在的“阻抗”(resistance),它必須經(jīng)歷和心理學(xué)意義上一樣的“阻抗”的考驗(Ric?ur, 2004: 10): 一方面這一考驗來自于母語,母語害怕在迎接他者的同時將自己置于“異的考驗”之下,害怕遭到遺忘;另一方面則來自于源語,源語以其不可譯性始終在挑戰(zhàn)譯者的能力。所謂“異的考驗”是利科借用法國翻譯理論家貝爾曼(Antoine Berman)的翻譯理論而采取的倫理學(xué)范式,它旨在考察在自我與他者、自身與異者、母語與外語之間的倫理問題?!叭魏挝幕紩Ψg進行抵抗,即便這種文化從根本上需要翻譯,原因在于任何文化和任何社會都希望保持自身的純潔性和完整性,因而本能地拒絕一切混雜和入侵”(劉云虹,2013: 85)。

利科指出,翻譯之欲望“乃是意欲使某些概念獲具普遍性的那種抱負”(利科,2004: 1)。和貝爾曼一樣,利科認為通過引入他者異質(zhì)來豐富自我的翻譯“正面沖擊一切文化所具有的本族中心主義,擊碎每一個社會都試圖保有的自身純潔無暇的自戀情結(jié)”(呂奇、王樹槐,2020: 81)。利科指出從來不存在完美的絕對翻譯,翻譯從本質(zhì)上就意味著缺失。所謂的翻譯的哀悼工作便是意味著放棄“完美翻譯”這一不可能企及的夢想。他認為,“完美翻譯”的夢想是制造翻譯欲望的一針強心劑,它有時雖能帶來翻譯的幸福,但也是造成荷爾德林關(guān)于普世性詩歌夢想破滅的罪魁禍首。放棄完美翻譯的理想,便是對“有得無失”的幻想的哀悼,去承認同與異之間不可還原的差異性(Ric?ur, 2004: 18)。利科在2004年《世界報》上發(fā)表的《文化: 從哀悼到翻譯》一文中再次提及翻譯的哀悼。他認為“我們已經(jīng)有翻譯的哀悼,從來沒有完美的翻譯。但我們總是可以復(fù)譯,翻譯總是可以前行”,“記憶無法離開哀悼工作。只有在記憶和缺失的關(guān)系中,文化之間的互相承認才有可能,哀悼的工作無法離開我們別樣講述生命的努力,無論個體的生命也好,還是集體的歷史也好,或更加特殊的作為傳統(tǒng)的奠基事件”(Ric?ur, 2004)。在這里,利科將他的翻譯思想和敘事身份/認同的理論結(jié)合到一起。學(xué)會對完美翻譯的“哀悼”意味著對自我的絕對歷史的“哀悼”,翻譯是一種“別樣的講述”(dire autrement/say differently),要求人們允許和學(xué)會讓他者來講述我們的傳統(tǒng)和歷史。完美翻譯則是一種普遍化的企圖,試圖抹去對異者的記憶和自己的歷史,將所有的他者納為己有,造成對其他語言和母語中各類方言的憎惡。利科所說的“哀悼”意味著坦然地接受翻譯的不完美,并在哀悼的過程中學(xué)會逐漸平靜地接受自己的文化和歷史在他者的語言中進行新一輪的“敘事”,一種等而不同的重新闡釋。只有這樣文化之間才有可能握手言和,才有可能在不打破多樣性的前提下看到單數(shù)“人類”的面孔??梢?,利科對翻譯的哀悼工作的前景持有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他指出正是對完美翻譯的哀悼使得我們獲得翻譯的幸福:“翻譯的幸福是放棄絕對語言后的一種獲得,它接受了相即(adéquation)和等值(équivalence)之間的間距,翻譯就是不相即的等值”(Ric?ur, 2004: 19)。

4. 德里達: 背負他者的“哀悼”

德里達的思想歷程也與“哀悼”一詞息息相關(guān),“死亡”和“哀悼”的主題幾乎貫穿德里達的每部作品。在《公羊》(Béliers)(2003)一書中,德里達分析了詩人保羅·策蘭的《緋紅的大天穹》(Grosse,GlühendeW?lbung)(1967)一詩,尤其對最后一句“Die Welt ist fort, ich muss dich tragen”(世界已去,我只有扛著你)深有感觸,他在書的最后寫道:

弗洛伊德認為,哀悼意味著在自我中背負他者。亡者在死亡之時已沒有了世界,這是他生命的終結(jié),我將這世界的終結(jié)迎接于己身,我須將他者和他的世界背負起來: 記憶(Erinnerung)被吸收、內(nèi)攝、理念化。憂傷接納了哀悼的失敗和病癥。但我應(yīng)該(這是倫理本身)將他者肩負在身上,忠于他、忠于他獨特的他異性。某種憂傷還應(yīng)該反對正常的哀悼,憂傷不應(yīng)該屈從于理想化的吸收,它應(yīng)該憤然反對弗洛伊德平靜和篤定的說法,后者確認某種正常的標(biāo)準,標(biāo)準只是出于遺忘的良好意愿。標(biāo)準讓我們忘記了如果將他者留于自我的內(nèi)部,這已經(jīng)是在遺忘他。(Derrida, 2003: 73-74)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里達眾多的著作和講稿中極少見到他對“倫理”的界定,上文是罕見的一處,并且德里達特地用括號強調(diào),說明這是“倫理本身”(l’étique même/ethic itself): 哀悼已死之人,背負他者,忠于他獨特的他異性。在這一點上明顯反映出德里達對法國哲學(xué)家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絕對他者”的倫理學(xué)的接受。德里達的“哀悼”既是對友情的政治學(xué)解讀,也是對他的文本理論的一種解讀,因為他的文本理論從本質(zhì)上而言也是一種“哀悼”的理論。從語言誕生之初,其最初的源起就是一種消失的蹤跡(trace)。這種消失是絕對的、根本的、不可逆轉(zhuǎn)的,無法作為現(xiàn)象被捕捉。但同時蹤跡在消失的過程反復(fù)重現(xiàn),無法被摧毀,一直處于將要消失的狀態(tài),抹除之時它即出現(xiàn),出現(xiàn)之時即被抹除。因此,文本的意義如同哀悼的工作一般,它必須從所有誕生(作者)或派生(原文)的關(guān)系中解脫出來才能得到繼承,即在死亡之時才被人背負,但又始終如幽靈一般不可被命名,在翻譯中它便呈現(xiàn)為一種不可還原又時刻“復(fù)來”(“revenant”一詞與“鬼魂”同義)的不可譯性。德里達曾經(jīng)對翻譯做過一個晦澀的三段論比喻:

近乎弒父者(quasi-parricide)是翻譯的條件。(他的意思是,對于翻譯,必須近乎弒父,我的理解是近乎弒父產(chǎn)生了翻譯,因為我們已經(jīng)處在雙聲之中,我們開始在言下之意(à demi-mot)中、在兩意之間理解彼此)。

而翻譯總是在譯什么,且只譯不可譯。

所以近乎弒父者便是譯不可譯的條件。(Cixous, 2005: 17-18)

德里達在《柏拉圖的藥》中就借柏拉圖之口將書寫看做是一種“弒父”行為,沒有活生生的言說者,書寫便如同無父的孤兒,它是弱化的、游蕩的話語。能指不知所往,文本掙脫了生產(chǎn)它的作者/父親的束縛。而一個譯本產(chǎn)生之后,它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如同書寫擺脫了作者,譯本也擺脫了原本,因此翻譯具有某種弒父的性質(zhì),但又不完全是弒父,是“quasi”,是“如同”(as if),因為原文本畢竟依然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德里達采納的是本雅明的翻譯觀,即翻譯是原本的來生(survie)。

不同于利科,德里達認為哀悼的工作并不總意味著成功找到幸福,無論是翻譯的幸福、居于他者的幸福亦或是理解的幸福都是不可期許的。哀悼潛伏著失敗的可能,哀悼的困境在于一方面作為背負亡者的人必須忠實于他,而另一方面因為我們不能對蹤跡進行歸并和內(nèi)攝之舉,因此我們總是不忠誠的,哀悼不可能成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德里達說“從來沒有真正的哀悼”(Derrida, 1988: 49-50)、哀悼是“一種不忠實的忠實”(Derrida, 1988: 331)。相對于利科,德里達關(guān)注的更多的是哀悼如果失敗可能帶來的焦慮和不安。如果說利科認為走出對完美翻譯的哀悼就能迎來翻譯的幸福,在語言的好客性中享受“居住于他者的語言中之樂”和“在自己的居所中迎接異者語言之樂”(Ric?ur 2004: 20),那么德里達則認為這種好客并不總是以微笑示人,指向幸福,它本質(zhì)上還隱含著一種失敗的哀悼。德里達曾經(jīng)例舉過一種不同尋常的好客: 與微笑迎客的傳統(tǒng)不同,在墨西哥的某些地方留存著一些奇特的風(fēng)俗,婦女在賓客上門時必須哭泣,因為當(dāng)?shù)貗D女將賓客視為故去親人的鬼魂(revenant),人們用眼淚迎接他們(Derrida, 2007: 441)。德里達認為在哀悼和好客之間有著某種親緣性(affinity),他關(guān)心的更多的是在翻譯中說失去的東西。翻譯或是在今后無數(shù)次的復(fù)譯中,不可譯性始終如“鬼魂”一般在去而復(fù)返的過程中驚擾“翻譯的幸?!薄7g意味著異質(zhì)性總會缺失,如同在生命中死去的人,逝者已矣,“我唯有扛起他”。正是出于這個原因,德里達才將翻譯看成一筆無法償還的債務(wù),他對《威尼斯商人》的解讀便是“譯者的任務(wù),他那不可能的任務(wù),他的職責(zé)、他的債務(wù)既是不可改變的,又是無法償還的”,“一切翻譯都意味著一筆無法償還的債務(wù)”(德里達,2005: 156)。在德里達看來,本雅明的譯者的“任務(wù)”不是一種可以出離的“哀悼”,而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wù),一筆必須要償還卻永無可能償還的債務(wù)。

5. 分歧的緣由

失敗或幸福,德里達和利科分別站在哀悼工作的兩端思考翻譯: 德里達將翻譯看成一筆永無償還可能的債務(wù),譯者始終要背負“逝去”的他者(文本、作者)前行,翻譯如哀悼一般總是不忠誠的忠誠;而利科則樂觀地看到只要放棄完美翻譯的幻想,在自我中接納異者,用敘事和同情背負他者的命運便可使翻譯成為一種別樣的敘述。如果結(jié)合兩人的思想歷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在“哀悼”問題上的不同看法主要來自于兩者不同的圣經(jīng)闡釋觀和文本理論。

1) “巴別塔”的正與反

利科和德里達在闡釋翻譯的“哀悼”問題時之所以側(cè)重點各有不同,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兩者對圣經(jīng)、特別是“巴別塔”故事的不同解讀。于德里達而言,翻譯與“巴別塔”的神話密切相關(guān),甚至可以說巴別塔就是翻譯的緣起,因為“如果上帝沒有變亂語言,導(dǎo)致不同語言的出現(xiàn),并且各種語言又有不可簡約的多樣性,那么人類就不要進行翻譯”(劉云虹、許鈞,2016: 71)。在《巴別塔》一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德里達受本雅明的影響,堅持一種傳統(tǒng)的圣經(jīng)解讀方式,將巴別塔對語言的變亂視作上帝對人類施加的懲罰,上帝“在他憤怒的行為中……取消了語言的才能,或至少使語言陷入混亂,在他的后代中播下了混亂的種子,毒害了當(dāng)下(Gift—gift,毒品—才能)”(德里達,2005: 14)。德里達引用伏爾泰的《哲學(xué)詞典》中對“巴別”一詞的解釋:“在東方語言中,Ba意味著父親,而Bel意思是上帝,但無可置疑的是,巴別的意思是變亂”(德里達,2005: 14)。上帝出于對統(tǒng)一的名和言語的憤怒,強加了他的名,他的父名,上帝對巴別塔的拆解就像對普遍語言的拆解一樣,把語言間的親緣譜系關(guān)系強行分散和解構(gòu),他強行要求翻譯,又禁止翻譯。

與德里達不同的是,利科拒絕將語言多樣性視作上帝的報復(fù)。他指出巴別塔的故事“在文學(xué)建構(gòu)中太短、太模糊”,仿佛總是隱喻著上帝語言的失去而不可再得,“分散—混亂(dispersion-confusion)被認為是無可挽回的語言災(zāi)難”,他提出對巴別塔的神話做一番“善意”(bienveillant)的解讀(Ric?ur, 2004: 24)。與艾科(Umberto Eco)一樣,利科認為巴別塔的神話只是延續(xù)了上帝對于多樣性的旨意。在前巴別塔時代,無論是從混沌初開的創(chuàng)世紀、亞當(dāng)夏娃被驅(qū)逐出伊甸園,還是該隱弒弟都承襲了對原初多樣性和差異性的一種“倫理計劃”(Putt, 2015: 7-8)。從這一視角出發(fā),巴別塔的倒塌反倒可以視作上帝對人類未能達到文化和語言異質(zhì)性的一種必要的修正行為。巴別塔的故事上承《圣經(jīng)》中大洪水和諾亞方舟的故事,上帝見到地上充滿腐敗、暴力和邪惡,于是計劃用洪水消滅惡人,他指示諾亞建造方舟,攜家人避難,并將牲畜鳥類等各一雌一雄帶上方舟,以便劫后物種的存活。利科認為上帝對人類施以大洪水的懲罰并非出于憤怒和報復(fù):“耶和華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鄙系勖獬酥Z亞的劫難,但同時也寄予了重建前大洪水時代時多樣性的希望。然而大洪水之后只有一個家庭、一個語言和一個文化留存了下來,他異性和復(fù)數(shù)性都被抹除。正是出于恢復(fù)多樣性的目的,上帝將這一使命交給了諾亞和他的子孫:“神賜福給諾亞和他的兒子,對他們說,你們要生養(yǎng)眾多,遍滿了地”。然而,諾亞的子孫卻依然居于同一片土地,“仍然只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并沒有完成上帝“遍滿了地”的要求。利科特別指出在巴別塔的故事中,“耶和華使他們從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這整個敘事中“沒有任何責(zé)難、任何悲嘆和任何指責(zé)”(Ric?ur, 2004: 37)。他們就此停工,僅此而已,語言的多樣性就此成為一種生活現(xiàn)實,所以利科說“翻譯是事實問題(de facto),而可譯性是合法性問題(de jure)”(Ric?ur, 1996: 4)。在德里達的“懲罰論”和利科的“修正論”之間反映出的是兩位學(xué)者對“巴別塔”故事的不同闡釋觀,即兩者分別秉承的是對圣經(jīng)神話的“去語境化”的傳統(tǒng)解讀和“語境化”的“善意”解讀(張曉明,2016: 97),前者側(cè)重在遠離“上帝語言”的路途中艱難前行卻不忘翻譯之初心,后者則是在上帝意志實現(xiàn)的美好前景中持有用翻譯踐行多樣性的信心。

2) “文本”的內(nèi)與外

德里達和利科對翻譯的“哀悼”問題產(chǎn)生分歧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各自的文本觀。作為解構(gòu)主義的代表人物,德里達提出了解構(gòu)主義的公理之一“文本之外,并無他物”(Il n’y a rien hors du texte)。他要說的是文本是向作者和讀者共同開放的意義領(lǐng)域,一切對象都要通過文字的意義才能被理解,而文字只有在文本中才被賦予意義,文本(text)是文字流動“編織”(textile)出來的網(wǎng)絡(luò),文字是意義的延異和撒播,任何經(jīng)濟、政治、歷史、文化、社會等外部的現(xiàn)實結(jié)構(gòu)都被文本納入其中,從而構(gòu)成一種“語境文本”(texte-contexte),因此文本本身不存在邊界,不存在意義的終極指涉物,更不存在一個超然于文本之外的萬能主體。一個文本一旦被署名,就意味著作者已死。盡管他的名字依然回響在文本之中,但這種回響只意味著某種失去,除非在簽名背后的這個專名被遺忘、禁止或消失,否則文本就不可讀。而同時任何一個文本都會受到來自專名的打擾,文本的理解就是在專名的抹除中進行的。德里達將文本視為一種“差異性”的活動力量,是一切差異性的活動的共振。所謂意義,就是延異的效果。最終的意義是無數(shù)能指的印跡和變化而形成的一種不穩(wěn)定過程,每一個話語在延異中變成了能指的交織物。當(dāng)?shù)吕镞_說任何翻譯都意味著一種無法還清的債務(wù)時,意指的是兩種債務(wù),一是原文負債于譯者,在歷史中等待譯者的翻譯,二是譯者負債于原文,譯者欠下了債務(wù)。特別在后者的債務(wù)中,譯者是深陷債務(wù)之人,翻譯就成了簽下姓名的契約,譯者的任務(wù)不是也不可能停留在意義的重構(gòu)上,因為意義總是在延異和播撒的過程中。如果說原文和譯文還有些許確定意義的關(guān)聯(lián),那也只是在兩者相遇的“瞬間”,所有的可譯性和不可譯性都凝聚在這一瞬間,而在這之后譯本在更廣闊的空間擴展原文的生命,“擴展自身而非繁殖自身”(Davis, 2004: 68)。在德里達看來,不存在先驗、原初的所指,能指總是在一個廣義文本的內(nèi)部不間斷地運動。作為意義歸宿的“在場”不復(fù)存在,所指在文本中延異,又向四面八方指涉開去,翻譯所堅持的忠實就是一種尋而不可得的“徒勞”,譯者只能在“哀悼”失去的所指過程中背負起原初的債務(wù)。

與反對一切僵硬封閉體系、宣揚主體消散、意義延異的解構(gòu)主義文本觀不同,利科作為現(xiàn)代法國闡釋學(xué)的代表人物,從“象征”范式到“文本”范式,一直到“翻譯”范式的提出,始終有一個問題貫穿在其思考的各個階段,那就是主體的構(gòu)建。他在時間、行動和語言的框架中對主體進行自我詮釋——主體不再是無需旁證的自明性的“我思”,而是一種經(jīng)由迂回而構(gòu)建的自我。在文本詮釋學(xué)階段,利科指出結(jié)構(gòu)主義對文本的語言學(xué)閱讀或說明,只是在文本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內(nèi)部關(guān)系中說明含義。要構(gòu)建起“事件”和“意義”的辯證法意味著對文本的理解必須還有通過“占有”的方式,把先前異己之物變成自我之物。理解文本也同時意味著解釋自己,解釋自己的生命,從文本中接收一個新的存在模式,擴大了自我反思的能力,而翻譯的本質(zhì)恰恰“在于通過書寫層面與他者展開的某種聯(lián)系,最終經(jīng)由他者返回自身、觀照自身、豐富自身”(劉云虹,許鈞,2016: 73)。在文本詮釋學(xué)階段之后,利科又試圖跨越符號學(xué)和語言學(xué)的詮釋范圍,將文本作為一個人文科學(xué)的范例,把詮釋學(xué)推廣到由文本、行動和歷史三方面共同構(gòu)成的哲學(xué)人類學(xué)層面。在《時間與敘事》中,利科把文本變身為“敘事”,將關(guān)注點進一步從文本向行動轉(zhuǎn)移,而所有的敘事都是為了閱讀的,因此敘事超越了文本內(nèi)部的封閉性。敘事身份通過閱讀行為,在文本的空間之外被構(gòu)建起來。這也構(gòu)成了利科在個人身份/認同中繼同一性、自身性之后的第三部分,即敘事同一性,它是人將存在中的諸多不和諧以及和諧的方式轉(zhuǎn)換成情節(jié)的能力,因此在一個廣義的生命和歷史敘事文本之外,利科始終設(shè)置了一個“閱讀”和“理解”敘事的主體。利科沒有用傳統(tǒng)的自明主體確定人的同一性,給休謨和胡塞爾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回答,但確實存在某種東西能夠聚合起生活的多種經(jīng)驗,這一“某物”既非實體,也非先驗之我,它正是賦予生命可理解性的敘事。利科認為敘事是主體構(gòu)建的必要條件,敘事給予任何一個存在事件以意義,將生命的偶然變化成命運。主體只有在所經(jīng)歷的波折中建立起和諧的原則才可能在敘事中建構(gòu)其恒定的身份。利科之所以對翻譯的“哀悼”和對翻譯作為他者敘事抱有樂觀的態(tài)度,是因為他相信在文本之外存在一個閱讀的主體,敘事身份/同一性的存在與其說是描述性的,不如說是規(guī)范性的,因為正是這樣一個立足于“文本之外”的敘事主體的存在才能讓作為“別樣的敘事”的翻譯成為可能。

6. 結(jié)語

德里達將巴別塔的失敗視作上帝對人類的懲罰,上帝語言終將是無可企及的夢想。在他的文本理論中,文本之外別無他物,能指在文本中延異,意義歸宿的在場不復(fù)存在,翻譯不可能重構(gòu)原本的意義,因而它是一種“近乎弒父者”,不得不背負著作為原文/作者的他者而無法出離哀悼。利科則建議用一種“善意”的解讀方式來闡釋巴別塔的故事,看到上帝重構(gòu)人類多樣性的倫理意圖。翻譯是對他者文化和歷史的“別樣敘事”,翻譯在理解他者的文本的同時也在解釋自己的生命,從文本中接收一個新的存在模式,重構(gòu)一種經(jīng)由翻譯的迂回而擴大了的自我。正是基于這樣一個敘事主體的存在,我們才可以放棄完美翻譯的夢想,走出翻譯的哀悼, 接受“異”的考驗,承認并接納作為“他者”顯現(xiàn)之他者。

然而從本質(zhì)而言,利科和德里達對于能否出離翻譯之哀悼的看法并非截然對立。德里達側(cè)重的是他者的不可還原性和我之倫理責(zé)任,而利科則看到自我本身存在的異質(zhì)性因素,并從闡釋學(xué)的角度上將翻譯視作自身經(jīng)由他者并返回自身的一個重要迂回途徑。側(cè)重點雖不同,但兩者在尊重“異”的核心思想上殊途同歸,共同體現(xiàn)出對翻譯中的“他者”問題的倫理訴求,這也是20世紀法國哲學(xué)思想突破同一化哲學(xué)傳統(tǒng)、彰顯異質(zhì)化道路的深刻反映。

猜你喜歡
巴別德里達范式
麗江青年作家黃立康散文集《巴別塔的磚》研討會
壹讀(2022年12期)2022-04-06 10:08:19
一種特別的尋找現(xiàn)代人“存在”的詩意——評黃立康散文集《巴別塔的磚》
壹讀(2022年12期)2022-03-24 06:47:18
以寫促讀:構(gòu)建群文閱讀教學(xué)范式
甘肅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8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孫惠芬鄉(xiāng)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天衣本非針線為巴別塔亦難通天
中國自行車(2018年8期)2018-09-26 06:53:28
管窺西方“詩辯”發(fā)展史的四次范式轉(zhuǎn)換
從《巴別塔》看“東方主義”的概念及改變
被“延異”的語言*——德里達對索緒爾的批判再審視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
平湖市| 河曲县| 靖西县| 名山县| 吉木萨尔县| 蒙城县| 贵州省| 松阳县| 景洪市| 准格尔旗| 宁明县| 大名县| 大洼县| 襄城县| 惠州市| 岐山县| 科技| 曲沃县| 河北区| 区。| 北海市| 榆林市| 宜君县| 内乡县| 绩溪县| 扶风县| 遂昌县| 刚察县| 罗江县| 阿拉善右旗| 北宁市| 镇巴县| 松江区| 独山县| 桦甸市| 乐业县| 岢岚县| 利辛县| 石城县| 孙吴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