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茗
近日,一位高校副教授跳槽到中學當老師的消息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這究竟是人往低處走,還是尋找到自己職業(yè)生涯的更好歸宿?網友們對此爭論不休。我認為,尊重個人的選擇,才是我們應有的態(tài)度。
在眾人看來,人的一生就該是一個不斷向上的過程。讀書時,我們?yōu)榭贾攸c中學、重點大學而努力。參加工作后,追求升職加薪。學得更多的知識,獲得更高的學歷,找到更好的工作,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大部分人的選擇。相比之下,這位從大學跳槽到中學當老師的羅副教授可以說是個另類——大學教授多風光,比起中學老師,地位更高,收入也高,是多少人艷羨的職位??!但是,如果我們將關注的重點從職位轉移到從事職業(yè)的人,打破高校教師比中學教師更“高級”的思維定勢,關注到高校和中學發(fā)生的新變化,就不會對該副教授的跳槽行為感到“驚詫莫名”。
我們都說要活出自我,不隨波逐流,卻又總是不小心活成別人期望的樣子。高考填志愿時,多少人不顧自己的個性和理想,選擇所謂的“熱門專業(yè)”。君不見,2020年,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鐘芳蓉選擇自己心儀的考古專業(yè),受到多少人的批評反對。這位副教授,不懼世俗異樣的眼光,毅然辭去令人羨慕的高校教師的工作,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職業(yè),勇敢地逆人潮而行,他無疑活出了自我。他就是林語堂盛贊的那種人——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做別人。
有人說,大學教授去中學教書是人才浪費。他們認為,大學教授就應當去探索科學、研究學術,教中學生未免大材小用。但是,基礎教育就必然要給高等教育讓步嗎?大學教授教中學生就體現不了價值嗎?視大學教授去中學教書為人才浪費,這樣的理念難道不是教育的另一種不平等?眾所周知,每一個學段都很重要,不應該被人為地分成三六九等,基礎教育同樣需要高素質人才。大學教授來中學教書,同樣可以做研究、搞學術。作為新鮮血液,他們可以教給中學生不一樣的東西,開拓中學生的視野,促進基礎教育的發(fā)展,這同樣意義重大,怎么能說是人才浪費呢?
此外,中學教師就比大學教授要低人一等嗎?須知,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某項工作順應自己的內心、適合自己的個性,就是好的工作。無論何種工作,只要它是正當合法的,都應該受到人們的尊重。所謂的人生巔峰,從來都不是他人眼里的太陽,而是照亮自己的那顆心。
羅教授的跳槽,也表明了當前的中學教育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對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了。同時,如今的高??己吮容^嚴,老師的壓力也很大,就如令廣大“青椒”(大學青年教師)頭疼不已的“非升即走”的考核制度,使大學老師職業(yè)選擇的理念有了較大改變,人才流動的方向也更加多元化。我們應當客觀看待這種“人才流動”。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職業(yè)的自由,我們應該理解他人的選擇,破除附加于職業(yè)的社會地位的思維定勢,對人才的自由流動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職業(yè)無高低貴賤之分,任何選擇都應得到尊重。理解與尊重他人的選擇,會讓社會更和諧美好。(指導老師:李月萍)
【簡評】大學教授跳槽為中學教師之所以引起爭議,主要是因為大家對職業(yè)的理解、對人生價值的衡量有不同的標準。作者從大眾認知、職業(yè)的社會地位等角度入手,闡述了職業(yè)只有分工不同而無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并且強調了中學教育與高等教育一樣需要高層次人才的觀點。結尾提出建議,呼吁正確看待“人才逆流”的現象,尊重他人的選擇。全文論述嚴密,反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