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軍
摘要:應用題是初中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攔路虎,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和提高學生的應用題學習。本文即是從強化學生對于應用題的認知、引導學生學會審題、加強應用題的日常練習以及加強應用題的解答交流四個角度出發(fā),對于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進行探析,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眾所周知,初中數學知識相對較為復雜,這不僅體現在初中數學知識的難度,同時也體現在學生對于初中數學應用題目的解答方面。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應用,初中數學應用題本身也是鍛煉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對此,初中數學老師需要重視應用題的教學,加強學生對于應用題解答方式的熟悉和熟練,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考試分數的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總結,現綜述如下。
一、強化學生對于應用題的認知
一直以來,應用題都被視為數學解題的難點,這不僅是因為應用題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且還因為在進行考試的時候,應用題往往被設定為最后題目。所以從很多學生自身的心理角度出發(fā)就對于應用題目存在心理障礙。這種心理障礙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與進步,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對于應用數學題目的進一步學習效果。對此,教師首先需要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對于初中數學應用題目形成正確的思維認知,打破學生對于應用題目的心理陰影,從而才能夠使得學生敢于面對和挑戰(zhàn)數學應用題。
具體而言,初中數學老師可以多向學生出一些簡單的數學應用題目,這樣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認清數學應用題。而且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數學應用題時,也要多以應用題目舉例。對此,初中數學老師可以將一些基礎數學題目轉變成為應用題目。通過增強學生和應用題目之間的聯系,能夠有效弱化學生對于應用題目的思想認知。其次,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yè)題目以及考試題目時,其可以將應用題放在前面,然后才是選擇題、填空題,這也是顛覆學生對應用題認識的一種重要方式。因為學生已經習慣了簡單題目在前面,較難一些的題目在后面的數學題目設計方式,所以學生也就會習慣性地認為擺放在前面的應用題的難度相對要低一些。二、引導學生學會審題
應用題不同于其他題目,其題目相對較長,內容相對較多,很多學生在審題時,總是不能夠準確把握應用題目當中的隱含條件,自然也就難以對應用題進行有效性地解答??梢哉f,審題是解答應用題目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如果學生不能夠做到認真審題,不能夠將隱藏在題目當中的潛在條件挖掘出來,其是不能夠正確解答應用題目的。對此,教師應當教會學生審題的方法。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數學應用題時多動筆,將應用題當中的各項條件進行勾畫,從而將復雜的應用題目轉變成為簡單的常規(guī)題目。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就題目當中的已知條件進行等式構建。這是對應用題當中已知條件的一種利用,通過進行等式構建的方式判斷題目當中給出的條件是否得到有效性地挖掘。因為在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應用題目當中,并不會直接將各項條件明確告訴學生,而是會讓學生進行隱含條件的進一步探索。以上即為進行應用題審題的基礎流程,但是還需要把握一些細節(jié),比如在審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讀題目,而不能夠在沒有完成題目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就構建等式。或許前半部分的條件足以構建等式,但是與后面的條件并不對應,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形成誤判,其最終的數學解答結果自然也就是錯誤的。其次,學生在進行審題時,要重點關注最終的問題是什么,這也是通讀一邊的重要價值。因為在完整通讀文章之后學生才會明白題目的具體問題是什么。而后在進行第二遍的審題時也就能夠帶著疑問進行審題,從而幫助學生清晰題目的設計思路,進而也就能夠實現更為有效性的應用題解答。
三、加強應用題的日常練習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答能力,必然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數學應用題練習,這是最為基礎和重要的內容。因為只有經過實踐的演練,學生的應用題作答能力才能夠得到有效性地提升。反之,如果學生只是從理論的角度進行應用題的解答學習,自然不能夠對于如何有效解答數學應用題的方法進行掌握,其最終的應用題學習水平也難以得到有效性地提升。
四、加強應用題的解答交流
學習并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探討和交流。在學生作答應用題目之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之間就如何進行的應用題作答進行交流和探討,相互分享自己在解答應用題目時的小方法,從而促進學生之間展開有效性的數學應用題練習和學習。對此,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就應用題目的作答進行討論,也可以引導學生之間展開自主性的應用題作答討論,在班級當中形成一種應用題討論的氛圍,從而強化學生對于應用題目的熟悉與研究,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于初中數學應用題目的作答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工作的開展并不簡單,這不僅需要數學老師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fā),打破學生自身對于數學題目的固有性認知,同時還要規(guī)范學生的應用題作答流程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審題,并且加強學生對于應用題目的作答交流,進而保證和提高學生的最終應用題目解答能力和作答效果。
參考文獻:
[1]謝秀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1(45):105.
[2]李紅霞.淺析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0):125-126.
[3]吳春濤.淺談高中數學應用問題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