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廣義修辭學視域下“中國風”歌詞跨文化傳播*

2021-01-16 03:40廖鐘源
關鍵詞:中國風異域跨文化

廖鐘源

(閩南科技學院 文學院,福建 泉州 362331)

廣義修辭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立體建構的多層級框架,是兩個主體的雙向交流行為在三個層面的展開”[1]4,是一種集文藝美學、語言哲學、意識形態(tài)、交際語境為一體的多元闡釋方法。它是修辭表達和修辭接受相互影響和不斷反饋的過程。在廣義修辭理論視域下,“中國風”歌詞跨文化傳播呈現一種新的建構方式:容納異域文化認知與本土文化認知,或呈現自我形象與異域形象的傳播話語、傳播文本。本質上,這是一種以傳播主體自我認知體系為中心的跨文化修辭活動。創(chuàng)作者憑借自身認知體系,選擇適宜的文學語匯進行話語建構,選擇迎合聆聽者的歌詞文體進行文本建構,形成“修辭幻象”,促使聆聽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異域文化認知。在這個過程中,傳播主體以個人情感的多元化傳達方式參與主體精神建構,解除中國文化“集體主義”的束縛,滿足聆聽者的“個性化”心理訴求,豐富了中國形象在跨文化傳播中的內涵和層次。鑒于此,筆者從傳播話語修辭建構、傳播文本修辭建構、傳播主體精神建構三個層面探討“中國風”歌詞跨文化修辭的過程。

一、“中國風”歌詞跨文化傳播與歌詞修辭

(一)“中國風”歌詞的概念界定

隨著我國國力增強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中國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2003年,憑著流行歌手周杰倫的一曲《東風破》紅遍海內外,歌詞中運用古風古韻詩詞,用低沉的音調進行演唱,再配合傳統(tǒng)古典樂器,傳遞離愁情感,這種承載多元傳統(tǒng)文化元素為一體的創(chuàng)作形式獲得聆聽者的歡迎。因此,后繼跟風創(chuàng)作的歌詞人士絡繹不絕,不同分支特色的歌詞,也將這種歌詞形式推向新的高度?!爸袊L”并不是具體的某種歌詞曲風的歸類格式,而是文化符號意象運用和意境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審美文化聚合體,同時又是傳統(tǒng)歌詞元素與現代歌詞節(jié)奏的完美結晶體[2]。樂器方面,將中國傳統(tǒng)民樂和西方現代樂器結合。唱法方面,將京劇、黃梅戲、豫劇的唱腔糅合其中,形成古典美和現代美交相輝映,復古詠今獨具特質的流行歌詞。

“中國風”是最重要的特征是“三古三新”。所謂“三古三新”是指“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3]。這種樂曲風格是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二次創(chuàng)新,在順應時代潮流的基礎上,突顯中國文化魅力的一種歌詞載體。鑒于此,筆者對“中國風”歌詞的界定:一種在編曲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樂器,與西方節(jié)奏藍調、現代通俗曲調相結合,或糅合傳統(tǒng)戲腔的藝術表達形式。在歌詞中,文本采用大量古典詩詞元素和文化意象,突出古今詞匯與句式混搭,運用修辭手段,總體彰顯“古今融合、雅俗共賞”“典雅唯美、離愁濃韻”“中西交融、文白雜糅”,具備獨有中國審美意境的歌詞文體風格。

(二)跨文化傳播與歌詞修辭

在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的融合與碰撞中,衍生了跨文化傳播??缥幕瘋鞑サ倪^程由創(chuàng)作者、傳播信息、聆聽者三要素構成,既包括創(chuàng)作者的異域文化認知、創(chuàng)作者的異域形象建構,還包括聆聽者的異域形象“他塑”。在歌詞跨文化傳播中,創(chuàng)作者將包含本土文化的歌詞素材進行加工創(chuàng)作,對信源進行編碼,也就是根據聆聽者所能接受的話語方式,進行本土文化的修辭重構。當將信息編碼傳送給聆聽者時,創(chuàng)作者的傳播信息控制權也就失去了,正如結構主義理論所說,編碼信息的意義僅停留在語言符號層面[4]。聆聽者則根據自身認知體系產生多義解碼,并產生一系列接受反應。傳播信息是三者中的核心要素,鏈接創(chuàng)作者和聆聽者,形成傳播網絡。傳播信息是傳播主體心智象征的外在表現形式,不僅僅是靜態(tài)的客觀存在,而是主體經過思維活動建構的結果。在信息傳播中,為了優(yōu)化傳播效果,創(chuàng)作者通常會事先篩選出無干擾性、有益建構、可清晰識別的文化認知信息。而聆聽者不可能立即接受全部的傳播信息,也要經過選擇、對比、分析、過濾等,形成符合自己認同的異域文化和形象的認知。因此,跨文化傳播的過程,即是創(chuàng)作者“說服”聆聽者認同并接受異域文化認知和形象建構的信息傳遞過程。

信息的本質是“負熵”,在信息傳遞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出現信息冗余現象。聆聽者不自覺地置身于“擬態(tài)世界”的安排,思維活動空間不斷延伸擴展,不自覺地尋找自我定位或角色設置,并沉浸在傳播信息所建構的“修辭幻象”中。梅爾文·德弗勒曾提到,傳播行為是一個表達團體規(guī)范的手段,通過這個手段行使社會控制、分配各種角色、實現對各種努力的協(xié)調,表明對未來的期望,使整個社會進程持續(xù)下去[5]。因此,為了實現社會進程長期有序的運行,跨文化傳播通過“合目的”的修辭手段,努力“說服”聆聽者認同或接受傳播信息。

在廣義修辭學視域下,“歌詞修辭”不是狹義修辭中的遣詞造句,而是修辭主體在雙向互動中,運用文學語匯作為中介,進行信息交換的修辭行為(選擇、變化、調整、組合),是交際雙方優(yōu)化傳播效果的審美實踐。文學語匯是語言體系的一種,而人是語言的動物。同一文化語境的傳播主體將大腦中的意識形態(tài)、情感態(tài)度、內涵意蘊等轉化成約定俗成的語言符號,如固化統(tǒng)一的發(fā)音或句式、特指的闡釋概念或意義等。這些符號形成具體事物的能指和抽象事物的所指,并將心理意念等內在意識外顯表述。在漫長的藝術發(fā)展進程中,歌詞自成體系形成了獨特的語法系統(tǒng),從歌詞中汲取的文化認知和形象建構比語言要豐富得多,體現表達情感的不確定性,因而又不能指向固定的語義??傊案柙~修辭”是修辭主體自覺運用歌詞語言進行話語構建和對外話語表述的行為[6]。

二、跨文化傳播的修辭選擇

跨文化傳播參與“歌詞修辭”的始終,圍繞“歌詞修辭”的三個問題進行:如何言說、言說什么、誰在言說。言說者是文本生命開始的賦予者,當文本創(chuàng)作結束,言說者失去對文本的控制權。言說對象開始運用主體認知體系解碼文本,追問文本在言說什么、又是如何言說的。只有追問如何言說,才能明確話語建構的思維方式。這些問題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并共同指向:作者是什么和文本是什么。“誰在言說”指跨文化傳播的修辭主體,包括創(chuàng)作者和聆聽者等,他們起到主導、踐行和推動的作用。修辭主體的社會身份、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意識形態(tài)等將影響對外部世界的評價歸類和認同,同時修辭主體所處的交際語境形成的綜合趨力,激活“歌詞修辭”。他們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回答“如何言說”,決定“歌詞修辭”的效果。

(一)異域認知的話語選擇

話語選擇與建構源自于修辭自覺的存在。修辭自覺承載或傳播異域文化認知:縮小語言能指和所指間的距離,激活異域文化修辭認知;縮短傳播主體認知體系間的距離,推動異域文化修辭傳播。

異域文化修辭認知,是創(chuàng)作者和聆聽者用自身認知體系作為信源,探索主體認知體系與異域文化對象之間的路徑,實現概念認知的經典闡釋。常江認為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形象的“去神秘化”處理是“中國風”歌詞跨文化傳播的前提[7]。中國文化是“高語境”文化,對異域受眾而言,學習難度大,認知距離顯著,而“中國風”歌詞則提供了認知中國文化的窗口。因此,主體對話開始于認知,結束于對主體與對象的理解。語言性行為參與傳播主體的異域文化修辭認知,而非“默不作聲”的自然形成。這個對話過程,即修辭過程。

在跨文化傳播中,創(chuàng)作者借助傳播主體認知體系,通過話語選擇,過濾無關異域認知建構的信息,尋找“合目的性”表述方式,進行異域文化修辭認知,運用修辭技巧實現跨文化轉移,將異域對象完整呈現給聆聽者。創(chuàng)作者尋找“合目的性”的異域文化認知表述方式,不僅要考慮自身認知體系的邏輯性,還要考慮聆聽者認知體系的文化差異以及接受程度,在特定的交際語境中,用委婉動人的手段共性挖掘聆聽者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建立文化共享系統(tǒng),塑造文化形象認同,實現文化認同的構建[8]。中國風歌詞為了實現文化審美上“納雅入俗,古為今用”的追求,基于聆聽者尋古典美、陶醉中國古典文化的審美心理,“古風”意象必須存在其中,但又必須經過靈活化處理。比如動物符號“鯤鵬”“比翼鳥”,地理符號“紅塵”“紫陌”,器物符號“紅羅”“瓔珞”“綠綺”,建筑符號“蘭臺”“未央宮”“廣寒殿”,飲食符號“紅酥手”“合巹酒”,藝術符號“般涉”等,由于這些相應事物已經距離當下年代久遠,退出歷史舞臺,也就成為不具備使用價值的“歷史詞”符號。因此,這些歌詞語匯更容易引發(fā)聆聽者的無限遐想和追憶。但異域對象的概念闡釋并不是簡單的語言翻譯,而是語言背后的文化藩籬,只有在同一文化語境下,概念闡釋才可能被聆聽者所認知,社會現象才有可能被理解。從語言哲學角度看,其實質就是不同文化對象基于交際語境的話語傳播,而不同語言的表述邏輯和語義功能都存在差異。換句話,文化差異即語言差異。因此,概念闡釋、現象解讀、價值評判都必須經過話語修辭的鏈接,生成“修辭幻象”,才能實現跨文化傳播。

(二)異域認知的文體選擇

在跨文化傳播中,創(chuàng)作者通過組織傳播信息,選擇適宜的異域認知文體和建構大量傳播文本,呈現創(chuàng)作者建構的異域形象,實現異域文化的修辭接受?!爸袊L”歌詞的異域認知傳播文體(體裁、風格)選擇,是“合目的性”的文本修辭行為,不僅考慮聆聽者的接受反應,還考慮傳播信息的內容承載。創(chuàng)作者根據交際雙方認知規(guī)律,尋找文化共通的文本修辭策略。根據認知所處的階段采用對應的體裁,實現異域文化認知的全方位覆蓋,滿足跨文化修辭的需求。此外,創(chuàng)作者自身的認知體系不同,形成個體異域認知修辭文本風格。

異域認知的傳播文本主要包括概念闡釋、現象解讀、價值評判等。其中異域文化概念闡釋,指審美傾向、倫理道德、藝術風格、文化習俗等方面的概念認知。以《禮儀之邦》為例,在歌詞文本中大量涉及“仁”“義”“禮”“智”“信”等文化概念,比如“子曰禮尚往來,舉案齊眉至鬢白”“吾老人幼皆親愛,掃徑迎客蓬門開”“看我華夏禮儀之邦,仁義滿懷愛無疆”[9]。在概念闡釋中,這些概念的“能指”和“所指”共同指向聆聽者認知的“中國形象”,即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F象解讀,主要通過散文或詩歌等文體,以創(chuàng)作者的即時感受傳播異域認知。通過“在場”言說給聆聽者一種碎片感,傳播文本卻以主題方式完整呈現。在《江山雪》中,大量歌詞文本建構圍繞“以人為本”“貴和尚中”“剛健有為”等主題。這些現象解讀與概念闡釋共同呈現“中國形象”:遵循“天人合一”精神,追求“和諧”“平衡”“中庸”。價值評判則基于概念認知或現象解讀而存在,聆聽者對“中國風”歌詞“雅文化”的價值認同,引起情感共鳴,與其他兩種傳播文本同步“言說”異域形象。

(三)異域認知的視域改造

在跨文化傳播中,創(chuàng)作者由文本創(chuàng)作者與傳播發(fā)行者組成。文本創(chuàng)作的背后另有一位文本敘事者,文本創(chuàng)作者并非都親身體驗過異域文化。當文本敘事者與創(chuàng)作者的異域對象闡釋符合傳播發(fā)行者的價值理念時,異域認知才獲得傳播許可。因此,“中國風”歌詞是文本創(chuàng)作者和傳播發(fā)行者“合謀”的文化生產。傳播文本在話語修辭的“包裝”下,以“在場”言說,表述異域文化認知,激發(fā)聆聽者對異域認知的視域改造,實現異域認知修辭接受。此后,跨文化傳播的修辭行為,將持續(xù)作用于更多聆聽者的認知接受,聆聽者的交際角色從聆聽者轉換成為修辭文本的闡釋者。在文本對話中,跨越時空視域催生“個體”異域認知,激活主體認知體系,融入主體文化圈,拓展傳播輻射范圍。比如,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周杰倫《煙花易冷》);彈指檣櫓破,憶千年竟如昨,而今空余故壘江流豁……大江東去千古浪淘過,亂世塵灰轉眼沒(心然《子陵·周郎顧》);金釵猶,只將情藏白首,半紙紅顏成賦,再倦梳頭(銀臨《情囚》);恍然聞一曲,笛聲的安詳,當時只道,不過尋常(音頻怪物&HITA《無關風月》)。這些歌詞通過借用杜甫《春望》、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己盡》、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中的相關詩句,呈現超時空的古典文化風格特點,也融入了創(chuàng)作者對異域認知的獨到見解,激發(fā)聆聽者主動解讀歷史典故障礙的興趣,在當代語境下對古典文化內涵進行自己的加工和理解,再進行廣泛流傳。

人通過語言給予存在命名,通過語言賦予存在意義,也通過語言獲得存在的解釋權[1]59-60。因此,跨文化傳播借助話語修辭賦予異域對象概念、意義、闡釋權,在話語修辭的傳播與接受中,參與主體精神建構。在認知建構中,異域認知改變了主體的空間認知和時間認知。就空間認知而言,空間范疇與意識形態(tài)、價值理念等密切相關,創(chuàng)作者通過空間感覺和空間秩序的邏輯重構,建構修辭認知的表述方式;聆聽者通過認知接受,重構空間認知和空間意識,建構共時的異域認知。在時間認知中,時間范疇與文化概念闡釋、社會現象緊密聯(lián)系。在空間認知改變的視域下,創(chuàng)作者將時間認知調整為雙維模式,根據時間順序原則,主體文化的自我認知和異域文化的表述方式發(fā)生變化;聆聽者在異域時間認知影響下,重構自我認知,建構歷時的異域認知。鑒于此,異域認知的時空視域改造,拓寬了傳播主體的異域認知和自我認知范疇;同時,在多變的語言世界中,異域認知的“修辭幻象”又為傳播主體提供了多元話語闡釋空間,重構時空秩序。

三、跨文化傳播的修辭建構

以“中國風”歌詞為認知對象的跨文化傳播,通過文學語言的概念闡釋和現象解讀呈現“中國形象”。歌詞的主要載體是文學語言,其所呈現的異域文化的修辭認知語義明確、內涵豐富,如形象、關系等客觀要素和對話、發(fā)展等戲劇化進程;同時蘊含傳播主體的主觀情緒表達,如描述、批判、抒情等。它們是歌詞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頭,決定了創(chuàng)作思路、旋律音調、歌詞結構、文詞內涵、聲部設計的具體走向。歌詞創(chuàng)作的起點和終點,由交際語境來決定,并賦予歌詞想象力,同時控制和支配著歌詞文字內涵。因此,跨文化傳播的修辭建構就是在傳播主體認知體系中的一次偶然選擇或個體獨白,在時空交錯的語境中,催生異域認知理解范式,最終生成異域文化的“修辭幻象”,完成對異域形象的“他者性”建構。

(一)傳播話語修辭建構

在歌詞創(chuàng)作時,創(chuàng)作者采集“中國風”歌詞素材,經過邏輯思考與話語甄別,選擇適宜的歌詞素材,形成歷時流動的歌詞表述結構,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間性關系中展開對話[10],促進聆聽者對異域文化的認知與理解。據此,通過對異域文化進行“陌生化”處理,吸引受眾關注;也通過話語修辭建構,對異域認知中的陌生符號進行“熟知化”處理,突破異域文化認知障礙,實現異域認知接受。

在跨文化呈現時,傳播話語的“陌生化”特性顯露無疑。通常異域文化的概念闡釋或現象解讀都需要大量的文化詞進行表述,因其異域性,這些詞匯的直接呈現或間接翻譯都讓聆聽者產生一種“陌生化”的距離感。如:在《青花瓷》中,向聆聽者介紹青花瓷的制作工藝時,不同的譯作版本曾分別出現過“素胚”“Unglazed”“The Unglazed Body”等指示意義,但暗涵意義“筆鋒”卻未翻譯出來。而在描述作畫中宣紙“冉冉檀香”現象時,曾分別使用過“incense”“perfume”“slow-rising incense”等表述[11]。這些文化詞的使用,促使傳播話語在形式上呈現一詞多態(tài)的“陌生化”效果,在內容上也體現一詞多義的“陌生化”效果。同時,多樣化的句式結構和超常規(guī)搭配都為話語傳播構建了一種不常見卻又新奇的藝術氛圍。比如,青絲如夢,愁斷白頭,花開花落,望穿多少個秋。(董貞《情醉》)其中,“青絲如夢”一般用來比喻抽象的事物或情感,但此處卻用非常規(guī)的手法,將抽象的“夢境”比喻成具體的“青絲”,借此強調時光飛逝,如夢即逝。再如,長安柳絮飛,箜篌響,路人醉……水繡齊針美,平金法,畫山水……煙花隨流水,入夜寒,寒者醉……陽羨茶浮水,琵琶繞,玉笛回……瓦如翬斯飛,雕琉璃,迎風吹……皇梁盤龍背,上銀鱗,氣勢輝……(Ediq《霹靂·盛唐夜唱》,心然翻唱)這首歌用五言體搭配三字格,通過長短交錯的句式修辭,既凸顯五言體的整齊莊重,又呈現三字格的短小靈活、輕松明快,將長安街頭夜不閉戶的繁榮景象展現出來。

但是,跨文化修辭建構的終點并不在“陌生化”形式,而是要借助修辭技巧將文化詞轉變?yōu)椤昂夏康男浴钡摹笆熘眱热?,最終實現異域認知接受。因此,所謂“熟知化”,即在聆聽者的角度,尋找符合聆聽者認知體系和異域對象互通的可理解通道。那么,創(chuàng)作者就必須將不同文化語境進行比較和鏈接,一方面修辭性地遮蓋文化差異,另一方面突出文化融合,并將異域文化概念或社會現象置身交際語境,通過歷時敘事或空間敘事的方式,使異域文化認知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比如:日匆匆,夜匆匆,云想衣裳花想容,數遍風花雪月,春夏與秋冬。(董貞《花想容》)采用古今交融的方式,將古典詩詞文化元素融入歌詞文本,再結合現代視角,以及創(chuàng)作者個性化理解,表現出看似熟悉的新語境。

(二)傳播文本修辭建構

在跨文化修辭中,為優(yōu)化傳播效果,創(chuàng)作者需考慮聆聽者對異域文化話語修辭建構的接受程度,根據歌詞語言特征,在交際語境中,將抽象的歌詞思維轉換成適宜的歌詞修辭言說符號,以求遮蔽傳播意圖,并通過演繹表達“說服”聆聽者,同時打破主體文化藩籬的限制,建構呈現傳播意義的個體修辭文本,實現真正的雙向交流互動。

遮蔽傳播意圖,是指通過傳播文本的修辭行為遮蔽創(chuàng)作者主觀心理活動軌跡,或在文本敘事起點、對象選擇以及邏輯起點中修辭性遮蔽,或全然無蹤跡?!罢f服”聆聽者主要指在文本中借助交際語境,創(chuàng)造期待審美視野,吸引聆聽者關注,潛移默化改變他們的異域認知,實現聆聽者的文化認同和修辭接受。呈現文本意義指借用文化詞,將歌詞情感、意義向聆聽者進行跨文化轉移,建構異域形象。歌詞情感是基于個體認知體系的主觀感受,而歌詞意義則是建立在情感表現和文本形式以及交際語境之上的。鑒于此,傳播文本修辭建構需要考慮以下四個層面因素:

1.傳播文本的認知符號

首先,文化詞是建立異域認知符號的基礎條件。在語義互通的前提下,需對文化詞精準翻譯。其次,以文化詞為中心構建交際語境。中國流行歌詞相比歐美文化產品,總體基調消極,聆聽者無法感受到積極、快樂的情緒。流行文化帶給人們的幸福感不過是對其閑暇時間的另一種剝削[12],從文本修辭建構角度看,“幸福感”是有效闡釋概念和解讀現象的關鍵所在。那么,運用表達民族自豪感或弘揚民族精神的文化詞,構建“正能量”文化基調,比如《禮儀之邦》《江山雪》《少年中國》,或是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歌詞,比如《中國名畫》系列七部曲,用歌詞語言還原了中國古代的七幅名畫,展現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精髓,如上歌詞則更加符合聆聽者的審美接受心理。

2.傳播文本的深層結構

跨文化認知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異域文化認知的跨文化轉移,但異域文化認知本身存在主體文化和異域文化的二元對立典型結構。“既然人以語言的方式擁有世界,那么語言結構便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人所認識的世界的結構?!盵13]因此,創(chuàng)作者以主體文化為修辭譜系,基于個體認知體系,將承載異域文化客觀認知的修辭性傳播文本跨文化轉移給聆聽者,實現傳播接受。

3.傳播文本的句段設計

索緒爾認為:“在語言狀態(tài)中,一切都是以關系為基礎的,……語言各項要素間的關系和差別都是在兩個不同的范圍內展開的?!盵14]170他將語言要素間的關系單位分為:“在場”和“不在場”兩類。在傳播文本建構中,創(chuàng)作者組織適宜的語言進行話語修辭,需考慮文本敘述的完整性,即“在場”的句段完整關系,同時又需考慮交際語境與聆聽者主體文化生成“不在場”的句段聯(lián)想關系。

4.傳播文本的敘述形式

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有能指的線條特征?!盵14]171在文本建構中,創(chuàng)作者用線性敘事表述異域文化認知,同時在交際語境下,實現異域文化輸出,一方面創(chuàng)造期待審美視野,另一方面鋪設傳播接受空間。因此,異域文化認知的概念闡述或現象解讀都借助文本修辭建構,實現文本的線性表述。

(三)傳播主體精神建構

在跨文化傳播中,創(chuàng)作者根據本土語言表述邏輯,將異域認知向聆聽者跨文化轉移。在言語信息的組織中,創(chuàng)作者通過扭曲、調整、遮蓋、潤飾等方式進行話語修辭,扮演著跨文化認知中話語闡釋者的角色。據此,趙毅衡認為,敘述不可靠是敘述者與隱含作者在意義與道德上的距離,而不是敘述與“客觀事實”的距離[15]。鑒于此,在跨文化修辭中,創(chuàng)作者試圖消除傳播主體的文化差異,同時基于主體認知體系確定個體行為的“合法性”存在,也為異域文化的個體解讀創(chuàng)設交際語境,實現一種動態(tài)存在的帶有主體認知體系碰撞和修辭性妥協(xié)的跨文化“視域融合”,它因傳播主體的時空視域改造和新認知產生而發(fā)生變化,并影響聆聽者的主體性精神建構。

傳播文本中,文化詞選擇和文化形象建構,以及傳播文本的文化斷裂處,成為聆聽者認知體系的有機組成要素,并引發(fā)猜忌、誤解等接受反應,甚至是敵對心理。在傳播主體認知體系中,主體文化認知始終處于發(fā)展與靜止的二元狀態(tài),同時,傳播主體對異域文化的價值評估和自我認知也在不斷更新,異域認知和價值評估行為的嬗變導致傳播主體的人格獲得新生。

四、總結

“歌詞修辭”運用修辭技巧、修辭詩學、修辭哲學等廣義修辭功能,論述傳播主體的歌詞話語修辭建構全過程。它是一種新穎的歌詞思維方式,是創(chuàng)作者根據抽象歌詞思維,利用語言的規(guī)律、法則、特性,選擇適宜的文化詞,經系統(tǒng)組織構建,對聆聽者修辭性表述的外顯行為。換句話,也就是傳播主體個體思維方式的歌詞語言邏輯性修辭歷程。

在廣義修辭學視域下,通過歌詞語義重構形成異域修辭認知,作為起點;以異域認知的跨文化轉移作為過程;再將傳播主體個體認知生成異域文化的修辭幻象,以聆聽者認同異域形象作為終點。異域修辭認知通過遮蔽已有概念意義,再重構新建概念意義。異域修辭認知在概念認知和現象認知基礎上,拉近傳播主體與異域對象的距離。前者觸發(fā)傳播主體的異域想象,概念化闡釋異域文化對象;后者創(chuàng)設異域文化認知的交際語境,影響著傳播主體的思維和心理活動軌跡,想象性解讀異域文化現象。

修辭認知在傳播主體認知體系的“權勢—平等”強化作用下,憑借自身強烈的身份印記觀察和理解外部世界。由此,主導“中國風”歌詞的話語選擇、文本選擇、精神建構的方向,重構語義對象,導致與現實的異域文化基本認知存在差別,甚至出現扭曲現實往往偏離的情況,最終產生修辭幻象。異域傳播主體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從概念認知開始,以修辭認知終結。實際上,修辭認知在悄無聲息中替代修辭話語的概念表述和修辭文本的精神建構。因此,作為重要的批判對象——修辭幻象是解構“中國風”歌詞異域形象的關鍵所在。

猜你喜歡
中國風異域跨文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異域尋蹤
異域尋蹤⑦
異域尋蹤⑧
論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與調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論詞匯的跨文化碰撞與融合
平远县| 文山县| 金门县| 浮梁县| 稻城县| 东莞市| 阳新县| 山阴县| 七台河市| 康保县| 榆林市| 治县。| 太保市| 绥阳县| 全南县| 武功县| 乌海市| 清丰县| 张家界市| 弥勒县| 离岛区| 阜平县| 孝义市| 西和县| 潼关县| 梅州市| 新河县| 普定县| 克东县| 荃湾区| 莱州市| 平谷区| 连南| 太和县| 鄂托克旗| 郧西县| 白水县| 伊金霍洛旗| 镇平县| 三亚市|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