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齊文化的尚智精神

2021-01-14 17:57王雁周靜
邯鄲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姜太公孫臏管仲

王雁,周靜

文化研究

論齊文化的尚智精神

王雁,周靜

(山東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淄博 255000)

崇尚智慧、重視謀略,是齊人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齊文化的一種基本精神。齊文化的尚智精神起因于太公足智多謀對后世的影響、工商業(yè)立國政策的影響、開放包容的學術氛圍的影響、瀕海地理位置的影響等多種因素。齊文化的尚智精神表現(xiàn)在處世和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活動各個方面。齊文化尚智精神的主要特點是多“匿智”、求“全勝”、慎“兵車”、善“輕重”。

齊文化;尚智精神;成因;表現(xiàn);特點

《史記·齊太公世家》說:“(齊)其民闊達多匿智,其天性也”[1]205。《史記·貨殖列傳》說:“(齊人)足智,好議論?!盵1]754漢書·地理志》說:“(齊)其士多好經(jīng)術,矜功名,舒緩闊達而足智?!盵2]1661《淮南子·要略》說:“(齊)民多智巧?!盵3]692由此可見,崇尚智慧,重視謀略,當是齊人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齊文化的一種基本精神。

關于齊文化的基本精神,常翠鳴教授主編的《齊魯文化精神》一書將其歸納為創(chuàng)新、變革、開放、務實、兼容、尚智等幾個方面[4]3-109。齊文化的其他幾種精神,國內(nèi)學者多有提及。但關于齊文化的尚智精神,前人鮮有系統(tǒng)論述①王克琦在論及齊文化的特征時,認為齊文化屬于一種“智”文化。參見《智,齊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走向世界》1998年第2期,第40-41頁;高兵認為,“足智”“多匿智”是齊人典型的性格思維特征和重要的風尚習俗。參見《齊俗“足智”、“多匿智”簡析》,《管子學刊》2003年第2期,第42-45頁。。為此,筆者不揣淺陋,從齊文化尚智精神的成因、齊文化尚智精神的主要表現(xiàn)、齊文化尚智精神的特點等方面論述如下。

一、齊文化尚智精神的成因

(一)太公足智多謀對后世的影響

作為齊國的開國之君,姜太公兼具商賈、政治家和軍事統(tǒng)帥三種超乎常人的素質(zhì)。在姬周翦滅殷商的過程中,姜太公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淮南子·要略篇》載:“文王欲以卑弱制強暴,以為天下去殘余賊而成王道,故太公之謀生矣。”[3]690《史記·齊太公世家》載:“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quán)與奇計,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quán)皆宗太公為本謀;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盵1]196姜太公也因此成為“兵權(quán)奇計”之祖和足智多謀的傳奇人物。太公封齊之后,在治理齊國的過程中,采取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尊賢尚功”等開創(chuàng)性的舉措,為齊國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姜太公機智、靈活、創(chuàng)新的處世風格,深刻影響了齊國的治國傳統(tǒng)和民風民俗,齊國“以太公之圣,建國本。”[1]205其后,對齊國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名君賢臣如齊桓公、管仲、晏嬰、齊威王等,無不承襲了太公的謀略傳統(tǒng)并進一步發(fā)揚光大。齊文化的經(jīng)典著作《管子》更以高妙的智慧和精深的思想,為齊文化的尚智精神增光添彩。

另外,孫武、孫臏等人的軍事謀略思想,也深深影響了齊人的尚智取向?!秾O子兵法》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盵5]2將“智”放在將帥之才的首位?!秾O子兵法》最經(jīng)典的論述莫過于“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5]20,而達到這一目的的關鍵就是“用智為先”。孫臏則以一個個以智取勝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躬身踐行了齊文化的尚智精神,為后世樹立了典范。

(二)工商業(yè)立國政策的影響

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其他諸侯國不同,齊國由于瀕臨大海,土地瘠薄,從太公立國之始就走上了“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以工商業(yè)立國的發(fā)展方向。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必然導致激烈的商業(yè)競爭,而只有善于運用智慧和謀略的人,才能在競爭中取勝。

誠如大商人白圭所說:“吾治生產(chǎn),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盵1]752齊人在從事工商業(yè)活動的過程中,不僅探索形成了一套極為先進的經(jīng)濟理論,而且靈活巧妙地把姜太公、孫武等先賢的軍事思想運用其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商戰(zhàn)的奇跡。不僅成就了國富民強的齊國,而且歷煉出足智、尚智的思維特征和性格特征。

(三)開放包容的學術氛圍的影響

受太公以來“尊賢”傳統(tǒng)和工商業(yè)發(fā)展的影響,齊國一直秉承開放包容的學術風氣,吸引各國賢人學士來齊國巡游講學,對開發(fā)齊人的智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稷下學宮的創(chuàng)辦,在使齊國成為當時中國的學術文化中心的同時,也進一步發(fā)揚光大了齊人的尚智精神。

稷下學宮建于田齊第二代國君桓公午執(zhí)政時期,前后經(jīng)過六代君王,歷時近150年之久。稷下學宮本是田齊政權(quán)的政治咨詢機構(gòu),但其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自由論辯的學風、優(yōu)厚的經(jīng)濟待遇,吸引了當時幾乎所有學派比較著名的學者前來,在此著書立說、授徒講學,成為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主要陣地。正如郭沫若所說:“周、秦諸子的盛況是在這兒形成了一個最高峰的。”[6]120

文化和學術的繁榮,必然會影響齊國的民風民俗,并促進齊人“辯智”風尚的形成。所謂“辯智”,指的是能言善辯而又才智超群。據(jù)《漢書·鄒陽傳》記載,鄒陽在把各地風氣加以對比后說:“鄒魯守經(jīng)學,齊楚多辯知,韓魏時有奇節(jié)”[2]2353。鄒陽是在齊地成長起來的文人,他本人就是一位機智的辯才?!妒酚洝へ浿沉袀鳌芬舱f:“(齊人)足智,好議論?!盵1]754可見,齊人不僅機智,而且喜歡通過辯論展現(xiàn)自己的機智,其尚智精神可見一斑。

(四)瀕海地理位置的影響

華夏文明以農(nóng)業(yè)文明為典型特征。但濱海的地理位置和工商業(yè)立國的政策導向,卻賦予齊地文明更多的海洋文明特征。由海洋文明催生的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和奇特的想象力,讓齊人更富有智慧,也更崇尚智慧。

齊地自古以來多神仙方術與仙怪傳說,這也與齊人因瀕臨遼闊多變的大海而產(chǎn)生的奇幻想象力有關。對中國思想文化影響至深的陰陽五行學說即產(chǎn)生于齊地。齊地學者鄒衍創(chuàng)立的“大九州”地理學說,以“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作為推理方法,把地球分為由九個赤縣神州組成的大洲,周圍又有大贏海環(huán)繞,“直至天地之際焉”[1]455。這種站在中國放眼世界的開放心態(tài)和奇特想象,也應是海洋文明孕育下的產(chǎn)物。

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盵7]89即智慧的人喜愛水,仁義的人喜愛山;智慧的人懂得變通,仁義的人心境平和。反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亦是如此,主流的農(nóng)業(yè)文明使中國的多數(shù)地區(qū)和多數(shù)人傾向于道德追求以及靜定與保守;支脈的海洋文明使齊人獨具一格地傾向于智性追求以及變革與開放。

二、齊文化尚智精神的主要表現(xiàn)

(一)處世方面的尚智精神

在齊國800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中國智謀家鼻祖”姜太公、“中國第一相”管仲、足智多謀的孫臏、靈活善辯的晏嬰等眾多歷史名人。這些名人的成功之道,無不體現(xiàn)出高深的處世智慧。

孫臏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shù)的軍事家,他創(chuàng)造的多個經(jīng)典戰(zhàn)例至今被軍事研究者和實戰(zhàn)家奉為圭臬。但他的人生之曲折、之傳奇也是令人唏噓的。而他最終依靠過人的處世智慧,改變了人生的頹勢,進而贏來了人生的成功。

孫臏與龐涓曾為同窗,一起學習兵法。龐涓被魏惠王任用為將軍后,感到自己的才能不如孫臏,便派人把孫臏召到魏國,處以臏刑,使他不能施展才能。孫臏在魏國受盡屈辱和折磨,后來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才秘密地回到齊國。

孫臏到齊國后,通過在“田忌賽馬”[8]2162-2163中表現(xiàn)出的過人智慧,迎來了人生的重大轉(zhuǎn)折,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之后,又在桂陵之戰(zhàn)中創(chuàng)造了“圍魏救趙”的傳奇。在馬陵之戰(zhàn)中通過“減灶誘敵”大敗魏軍,魏將龐涓被迫自殺?!皩O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盵1]401

像孫臏一樣具有卓越處世智慧的,還有鄒忌。齊威王即位后,迷戀彈琴,不理朝政。鄒忌通過“彈琴論政”[8]1889的智慧,被齊威王引為上賓,并提拔重用,“三月而受相印”。與鄒忌異曲同工的,還有馮諼。馮諼通過“彈劍而歌”[9]395,贏得了孟嘗君的尊重和應有的地位。后來鼎力襄助替孟嘗,使其事業(yè)久盛不衰。自己也由此功成名就,被譽為極具眼光的戰(zhàn)略家。

在積極謀求成功機遇的同時,齊人又藏“智”于“拙”,堅守原則,只為有道之世奉獻自己的智慧,而在無道之世,寧肯隱于江湖、遁于山林。齊國的開國之君姜太公就具備這種更大的智慧。

相傳姜太公曾在商紂王朝做官,但紂王暴虐無道,太公便決絕地離他而去,周游列國,無人賞識,受盡磨難。后來聽說姬昌賢明,便在渭水之濱佯裝垂釣,等待機會得遇姬昌。直到72歲,太公才重出江湖,施展才華,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奪取天下、治理天下[8]1478。

“無道去之,有道留之?!碧煜掠械溃瑒t積極入世;天下無道,則逍遙出世。尚智而講道義,尚功而有準則,這是齊人更高超的人生智慧,更深刻的處世哲學,也是特別值得今人學習的地方。

(二)政治方面的尚智精神

齊人在正世濟民、經(jīng)邦治國的實踐中,繼承傳統(tǒng)但不泥古,追求創(chuàng)新但不虛妄,“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10]1020,給后人留下了一筆豐富的精神遺產(chǎn)。特別是他們在神權(quán)政治的幽靈依然徘徊在中國上空的背景下,萌芽了“重人事而輕鬼神”的思想;在“封略之內(nèi)莫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的君主制時代,提出了“社稷是主”“百姓為天”的主張。這些思想都閃爍著奪目的智慧之光。

《說苑·建本》記載:齊桓公問管仲:“王者何貴?”管仲曰:“貴天?!被腹龆曁?,管仲曰:“所謂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盵11]29

管仲“以百姓為天”的思想,正是我國民本主義的濫觴。《管子·霸言》說:“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10]521在中國歷史上,這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以人為本”,強調(diào)要提高普通人的社會地位,把他們作為治國之根本。并進一步提出,以人為本的關鍵是富民、愛民。富民的首要之務是發(fā)展生產(chǎn),另外還要適度消費,賦斂有度。愛民的要義是得民心,“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10]14。

管仲不僅是這樣認識的,也是這樣實踐的。《管子·輕重丁》所記載的“齊桓公散谷”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管仲機智地幫助齊桓公“推仁立義”,使“功臣之家兄弟相戚,骨肉相親,國無饑民?!盵10]1646

在春秋前期,管仲即敏銳地意識到:民心向背決定著政治興衰和國家存亡。他大膽否定了一個有意志的至高無上的天的存在,而以民眾取代之,認為民眾是立國之本。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明了君民關系,要求君主貴民、愛民、富民,把民眾擺到重要的社會政治地位。這種認識無疑是先進的、深刻的,代表著歷史的進步和時代的呼聲。

其實,早在管仲之前,齊國的開國之君姜太公就產(chǎn)生了樸素的民本思想。反映姜太公思想的《六韜》《文師》篇提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11]16《明傳》篇提出:“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9]24《盈虛》篇提出:“禍福在君不在天時?!盵11]17所有這些觀點都認為,國君必須嚴以自律、勵精圖治、順應民意、與民同利。

繼姜太公、管仲之后,晏嬰也是一位具有民本思想的杰出政治家?!蹲髠鳌ふ压辍肪陀涊d了晏嬰不相信鬼神,只相信仁政的故事。他對景公說:“如果是有德行的君主,國家和宮里的事情都沒有荒廢,上下沒有怨恨,舉動沒有違背禮儀的事,他的祝、史向鬼神陳述實際情況,就沒有慚愧的心了。如果恰好碰上放縱的國君,里外偏頗邪惡,上下怨恨嫉妒,舉動邪僻背理,放縱欲望滿足私心,砍伐民力,掠奪百姓積蓄,天怒人怨,在心里還不肯改悔。他的祝、史陳說實際情況,這是報告國君的罪過。”[12]469-470這種以民為本的政治智慧,時至今日仍不失其光輝,仍其有深刻的啟迪意義。

(三)經(jīng)濟方面的尚智精神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之所以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戰(zhàn)國七雄”之一,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經(jīng)濟基礎的強大。齊國的思想家們在致力于齊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過程中,探索出了一套獨特的發(fā)展經(jīng)濟的良方,《管子》稱之為“輕重之術”?!拜p重之術”不僅在當時有效地提振了齊國的經(jīng)濟水平,使齊國富甲天下,而且讓后世倍加推崇,在中國歷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管子》記載了許多巧用“輕重之術”的精彩案例。如《管子·輕重丁》記載了“石璧之謀”,《管子·輕重丁》記載了“菁茅之謀”,《管子·輕重戊》記載了“楚鹿之爭”。這些故事都是齊人利用“輕重之術”囤居奇貨、人為制造需求,然后達到獲取暴利的目的。這不僅能從經(jīng)濟上增長自己的財富,還能從政治、軍事上削弱敵人,甚至拖垮敵人,達到“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管子》非常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適度消費,反對奢侈、腐化、揮霍無度。認為“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國雖小必安;取于民無度,用之不止,國雖大必危?!钡谔囟ǖ那闆r下,又強調(diào)“侈靡之術”?!豆茏印こ廾摇酚涊d,有一次齊桓公問管仲如何根據(jù)時代的不同而改變政策,管仲回答說:“莫善于侈靡?!盵10]699就是說,最好的辦法是提倡侈靡消費。因為侈靡消費有助于刺激生產(chǎn)、擴大勞動和就業(yè)、發(fā)散財利、賑救災荒,因此主張飲食、車馬、游樂、喪葬等生活消費都應該提倡奢侈。甚至提出把蛋彩繪后再煮了吃,把木柴雕刻后再焚燒。

《管子》的侈靡思想,是極為獨特的、超前的,只有當歷史的車輪推進到資本主義階段后,這種鼓勵消費、刺激消費的思想才成為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共識。《管子》提出把蛋彩繪后再煮了吃、把木柴雕刻后再焚燒,在時人看來也許極為荒唐,但現(xiàn)在看來卻極為高明,這就類似于今天提倡拉長產(chǎn)業(yè)鏈、提高附加值的經(jīng)營策略。這一廣泛運用于現(xiàn)代社會的經(jīng)營策略,早在2600多年前就被齊人提出并運用于實踐,齊文化在經(jīng)濟領域的尚智精神由此可見一斑。

(四)軍事方面的尚智精神

齊國具有悠久的兵學傳統(tǒng),其開國之君姜太公被推崇為兵家智謀的“鼻祖”。《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其事多兵權(quán)與奇計,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quán),皆宗太公為本謀?!盵1]196太公《六韜》以姜太公與周文王、周武王對話的形式,分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六部分,對各種戰(zhàn)爭條件下所采用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進行了充分的論述,書中最突出的是智謀權(quán)術思想。

春秋末期齊人孫武所著《孫子兵法》13篇,總結(jié)了大量的戰(zhàn)爭實踐經(jīng)驗,提出了一系列帶有普遍性的戰(zhàn)爭思想,在我國古代軍事活動中起過重要的指導作用。在世界軍事史上,《孫子兵法》也享有極高的聲譽,與克勞塞維茨的《戰(zhàn)爭論》齊名,但成書卻比《戰(zhàn)爭論》早2000多年。今天,《孫子兵法》的智謀被廣泛運用到各國政治、經(jīng)濟、外交等領域。

齊國800余年連續(xù)不斷的軍事斗爭,造就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軍事家,產(chǎn)生了不少流傳千古的軍事著作,除了上面所提姜太公與《六韜》、孫武與《孫子兵法》外,還有司馬穰苴與《司馬法》、孫臏與《孫臏兵法》等。另外,《管子》《荀子》中也有大量的軍事謀略。所有這些,構(gòu)成了齊文化的尚智精神在軍事領域的主要表現(xiàn)。

《孫子兵法·謀攻篇》云:“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5]20-21由此可見,齊人雖然崇尚軍事謀略,但并不把通過戰(zhàn)爭取勝視為致勝的最上策。齊人認為最高的軍事智慧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即通過運用計謀,在戰(zhàn)場之外打敗敵人。即使必須發(fā)動戰(zhàn)爭,也想方設法把戰(zhàn)爭的烈度降到最低點,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在后世廣為流傳的“圍魏救趙”“減灶誘敵”“田單智擺火牛陣”等,就是這樣一個個經(jīng)典戰(zhàn)例。它們都使用了避實就虛、以逸待勞、誘敵深入、以弱勝強等計謀,體現(xiàn)了齊人“上兵伐謀”“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杰出軍事智慧。

(五)外交方面的尚智精神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室衰微,群雄并峙。諸侯國之間沖突不斷,外交活動縱橫捭闔。齊國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zhàn)國七雄”之一,經(jīng)常在國際舞臺上扮演維持天下秩序的角色,擁有“尊王攘夷”的特殊地位。

“尊王攘夷”的始作俑者是管仲。春秋時期,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借助周天子的權(quán)威來震懾和威服諸侯。對內(nèi)則積極改革政治,發(fā)展經(jīng)濟,整肅軍制,提升實力。因此,孔子稱贊管仲說:“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盵7]214朱熹亦稱贊管仲曰:“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盵13]153

據(jù)《管子·小匡》記載,葵丘公盟時,周天子派大夫宰孔送來祭肉,并告訴齊桓公不必下堂拜受。管仲對桓公說,“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之本也?!被腹磺樵傅胤磫枺骸拔羧苊撸洚愑诖撕??”管仲回答:“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有者,雖曰受命,無乃失諸乎?”桓公聽后非?;炭?,急忙出去接待賓客說:“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恐顛蹶于下,以為天子羞?!盵10]469-470雖然握有過硬的經(jīng)濟、軍事實力,但卻首先選擇禮義作為國際交往的手段,這是齊國在競爭天下中制勝的重要法寶。

繼管仲之后,晏嬰也是一個極具外交智慧的政治家?!蛾套哟呵铩?nèi)篇雜下》就記載了“晏子使楚”的經(jīng)典故事。通過歷史記載可以看出,齊人外交智慧的主要表現(xiàn)是:以尊重現(xiàn)有國際秩序為號召,注意照顧他國尊嚴、安撫他國關切,以實力為必要的威懾,以仁義為常規(guī)的手段,巧妙地撬動國際關系的棋局,爭取本國的利益和優(yōu)勢。這些智慧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意義。

三、齊文化尚智精神的特點

(一)多“匿智”

如司馬遷所說,齊民“闊達多匿知”[1]205。“多匿知”,可以說是齊文化尚智精神的首要特點。關于“匿”的含義,清人王念孫認為,“‘匿’同‘慝’,邪也。”但高兵認為,把“匿”等同于“慝”,把齊人“匿智”解釋成邪說,既不符合太史公對齊國“洋洋大國之風”的評價,亦不符合齊人的性格思維特征。他認為,“匿”同“藏”,“匿智”就是根據(jù)客觀情況的需要,隱藏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真實目的或真實情況?!澳渲恰币宰阒菫榍疤?,是足智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14]42

筆者贊同后者之說,認為“匿智”就是有智慧但不輕易顯露出來,而是藏智于拙,大智若愚,并以此迷惑對方。如姜太公所言:“圣人將動,必有愚色?!盵11]42《孫子兵法·計篇》則總結(jié)了“匿智”的具體做法,即“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盵5]5

在齊國歷史上,“匿智”的例子可謂不勝枚舉。姜太公“陰謀修德以傾商政”[8]1478是“匿智”,管仲策劃的多起商戰(zhàn)是“匿智”,孫臏導演的“田忌賽馬”是“匿智”,齊威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8]3197是“匿智”,《管子》《孫子兵法》等提倡在外交和軍事活動中“藏形示弱”也是“匿智”。

當然,在軍事活動中,“匿智”和“兵詐”總是相輔相承的。正如孫子所說,“兵以詐立”[5]78,“兵者,詭道也”[5]5。即用兵就要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聲東擊西、出奇制勝。而齊國在軍事斗爭的實踐中,也屢屢創(chuàng)造“兵詐”的典型案例,如“圍魏救趙”“減灶誘敵”“田單智擺火牛陣”等等。大概出于這個原因,有些時人和后人認為齊人“多變詐”。如韓信認定齊人“偽詐多變”[1]551,班固評價齊人“言與行謬,虛詐不情?!盵2]1661“多變詐”的評價,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齊人善于“匿智”的特點。

(二)求“全勝”

齊人崇尚智謀,但并不滿足于謀一事、謀一時,而是注重謀全局、謀長遠,善于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如孫子所說:“必以全爭于天下”[5]21?!秾O子兵法·謀攻篇》生動而深刻地闡釋了“全勝”思想的精髓:“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盵5]20

在齊人看來,要達到“全勝”的目的,絕非僅僅憑借武力可為,而必須做到“天時、地利、人和”。正如《孫臏兵法·月戰(zhàn)》所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盵15]63具體到軍事活動中,就要做到“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5]2,各方面和諧統(tǒng)一。首先要全面提升綜合國力,其次要善于使用威懾手段使敵人屈服,第三要使用聯(lián)盟戰(zhàn)略增強自己的力量,第四運用間諜戰(zhàn)分化敵人,最后要運用各種軍事欺騙手段迷惑敵人。[16]42

在齊國歷史上,以“小破”求“全勝”的例子比比皆是。姜太公因紂王無道,寧肯遭受磨難也不在商朝做官,只待有道之世建功立業(yè),是求“全勝”;孫臏在“田忌賽馬”中,先用下等馬對陣對方的上等馬,在先輸一局的情況下贏得后兩局的勝利,是求“全勝”;田單用離間計和火牛陣等小代價,最終獲得大破燕軍、收復失土的大功績,是求“全勝”;田氏家族“以大斗出貸,以小斗收”[8]1883的小付出,贏得百姓擁戴,最終取得齊國政權(quán),是求“全勝”;齊國對天下諸侯“輕其幣而重其禮”[17]139,受之以小禮,報之以大禮,最終贏得道義、成就霸業(yè),更是求“全勝”。

(三)慎“兵車”

正如齊桓公所說:“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盵7]213齊人尚智精神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不以戰(zhàn)爭作為解決問題的首要選擇。因為戰(zhàn)爭畢竟是最為激烈、最為殘酷的對抗形式,無論勝利還是失敗,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都會對國家經(jīng)濟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能用其他方式解決的問題,就不選擇戰(zhàn)爭;能用小戰(zhàn)解決的問題,就不選擇大戰(zhàn)。迫不得已選擇戰(zhàn)爭手段時,也盡量把戰(zhàn)爭的烈度減到最低,把戰(zhàn)爭的損失降到最小。孫子對這種智慧進行了生動的闡述,即“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盵5]20-21

最能體現(xiàn)齊人“慎戰(zhàn)”智慧的案例,莫過于“尊王攘夷”之舉?;腹軙r期,齊國通過一系列改革,已具備了強大的經(jīng)濟、軍事實力,但仍然沒有選擇戰(zhàn)爭作為謀求霸業(yè)的主要手段。而是善于用禮義贏得人心,爭取輿論支持,塑造國家的正面形象,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現(xiàn)有國際秩序達到自己的目的,盡量避免導致天下陷于戰(zhàn)亂和紛爭。

有學者統(tǒng)計,齊桓公在位期間,共主持諸侯會盟 22次,大都以不戰(zhàn)屈人,或以小戰(zhàn)求大勝。其主要做法就是高舉“尊王攘夷”旗幟,充分利用禮義原則和聯(lián)盟、威懾戰(zhàn)略,分化瓦解對手,擴大自身力量,力爭使對手悅服、威服、屈服或敗服。[16]43

因為慎“兵車”,齊人總是在爭取人心上下功夫。正如孫臏對齊威王所說:“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18]855具體而言,就是對內(nèi)“以民為本”,愛民、富民、順民,爭取國人的擁戴和支持;對外重禮義、講親善,爭取道義的助力和盟友的贊同。

因為不輕言戰(zhàn)事,齊人還善于“藏形示弱”,不過分展露實力,不輕易暴露意圖,盡量避免引起對手的過度關注。剛?cè)嵯酀?,以柔為主;恩威并施,以恩為重。在謀求國家崛起的過程中,更多地運用“軟實力”達到自己的目的,實現(xiàn)自己的利益。

(四)善“輕重”

《漢書·地理志》曰:齊國“設輕重以富國,合諸侯成伯功?!盵2]1660一語道出了齊人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獲得成功的兩大關鍵因素。在經(jīng)濟上善用“輕重之術”,是齊人的一大創(chuàng)舉,也是齊人格外與眾不同的卓越智慧。

所謂“輕重之術”,是《管子》關于商品調(diào)節(jié)、貨幣流通和控制物價的理論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斂之以輕,散之以重,以重射輕,以賤泄平。即國家對人民所輕者,予以購進,對人民所重者,予以拋售。這樣既可以穩(wěn)定物價,又可使政府從中獲利。第二,對糧食、鹽、鐵等重要商品進行控制。即對這些事關國計民生的物資進行壟斷、專賣,從而控制價格,既可從中獲得高額利潤,又可穩(wěn)定國家的經(jīng)濟基礎。第三,壟斷貨幣。即由國家掌握并鑄造、發(fā)行一定數(shù)量的貨幣,并通過貨幣的收放來控制主要商品的價格,最終控制整個市場。第四,資源國有。即山林、川澤、草萊等自然資源由國家所有,既能滿足人民對重要物資的需求,又能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第五,國家掌握外貿(mào)主動權(quán)。即對本國缺少而又特別重要的商品,要保證它們不外流;對本國有剩余的商品,應采取低價策略,鼓勵出口,對外傾銷;對自己的特產(chǎn),則壟斷價格,高價出口。[19]389-419

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重農(nóng)思想始終是經(jīng)濟思想的主導。而“輕重”理論則把關注重點轉(zhuǎn)向流通領域,以商品貨幣作為研究內(nèi)容,這在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的發(fā)展歷程中是一個重大突破。[20]620它為封建時期的流通理論劃下了一個大致的范圍,在中國封建時期再也沒有誰能夠全面地突破這一范圍。從這個意義上說,《管子·輕重》在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輕重之術”在齊國的實踐,使齊國取得了富甲天下的經(jīng)濟成就,“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盵1]392進而實現(xiàn)了“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戰(zhàn)略目標,如《管子·輕重甲》所說:“戰(zhàn)衡(供求平衡戰(zhàn)),戰(zhàn)準(物價調(diào)節(jié)戰(zhàn)),戰(zhàn)流(物資流通戰(zhàn)),戰(zhàn)權(quán)(經(jīng)濟權(quán)謀戰(zhàn)),戰(zhàn)勢(因勢借力戰(zhàn)),此所謂五戰(zhàn)而至于兵者也?!弊罱K成就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1]392的霸業(yè)。

“輕重之術”不僅惠及齊國,而且澤被后世,在西漢、新莽、唐代、北宋歷代都備受推崇。[21]14不僅在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而且在世界經(jīng)濟思想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它顯示了齊人高超、獨特的智慧,也是齊文化尚智精神的突出體現(xiàn)。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班固.漢書[M].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62.

[3]淮南子[M].陳廣忠,譯.北京:中華書局,2014.

[4]常翠鳴.齊魯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5]邱崇丙.孫子兵法[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

[6]郭沫若.十批判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8.

[8]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9]劉向.戰(zhàn)國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0]黎翔鳳.管子校注[M].梁運華,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18.

[11]六韜·三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2]沈玉成.左傳譯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1.

[1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4]高兵.齊俗“足智”、“多匿智”簡析[J].管子學刊,2003(2).

[15]孫臏兵法[M].王麗華,賈廣瑞,譯.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

[16]于汝波.《孫子兵法》的“全勝”思想與齊國兵學文化[J].管子學刊,2005(1).

[17]左丘明.國語[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

[18]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9]戴望.諸子集成:卷五[M].上海:上海書店,1986.

[20]聶志紅.中國古代的經(jīng)濟干預主義思想——《管子》“輕重論”[J].海南大學學報,2008(6).

[21]葉世昌.中國封建國家的財政和《管子·輕重》[J].管子學刊,1988(3).

The Spirit of Advocating Wisdom in Qi Culture

WANG Yan, ZHOU Jing

(College of Marxism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00, China)

Advocating wisdom and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strategies are prominent features of Qi people and basicspirits in Qi culture. The spirit of advocating wisdom derived from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Jiang Ziya’s resourcefulness on later generation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national policies, the open and inclusive academic atmosphere, and the near-coast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is spirit was reflected in multiple fields covering society and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activiti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pirit are keeping “hidden wisdom”, pursuing “complete victory”, being cautious with “chariots”, and being good at “monetary economy”.

Qi Culture; the Spirit of Advocating Wisdom; Factor;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

B224

A

1673-2030(2021)02-0047-07

2021-03-01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長城文化傳承發(fā)展研究”(20CLYJ48)

王雁(1970—),女,山東淄博人,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周靜(1965—),女,山東淄博人,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責任編輯:蘇紅霞)

猜你喜歡
姜太公孫臏管仲
漢魏六朝小說中的姜太公故事文獻綜述
管仲買鹿
管鮑之交
管仲:我給你們唱個曲兒
姜太公釣魚
姜太公釣魚新傳
孫臏與龐涓
比賽吃饅頭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點點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
新津县| 珠海市| 石屏县| 荥阳市| 曲沃县| 华阴市| 南投县| 北票市| 封开县| 宜君县| 普陀区| 浪卡子县| 绥滨县| 滨州市| 平远县| 连平县| 临湘市| 钟山县| 项城市| 木兰县| 陈巴尔虎旗| 密山市| 特克斯县| 西城区| 新宁县| 读书| 永善县| 临安市| 水富县| 友谊县| 黄梅县| 宝兴县| 景洪市| 宁夏| 晋江市| 青川县| 浪卡子县| 西安市| 凤凰县| 玉林市|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