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麗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深度學習”這一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理念,日益受到教育領域的關注和重視?!吧疃葘W習”是一種區(qū)別于“淺層學習”的學習模式,它強調學習者在充分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將新知融入自身已有知識體系之中,并且能夠展開批判性思考、在具體的情境之中運用新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促進“深度學習”地發(fā)生,教師能夠有效地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在概述“深度學習”的基礎上,探討基于“深度學習”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品質的策略。
關鍵詞:深度學習 初中語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4.033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方法之外,還需要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必須重視突破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力求將學生真正還原為語文課堂的主體,推動其展開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培養(yǎng)其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深度學習”作為一種強調批判性思考和實踐運用的學習模式,充分符合新課改的理念與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重視基于“深度學習”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推動學生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深度學習概述
“深度學習模式”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理論而提出的全新學習模式,其要求學習者對各類信息和知識進行深度加工、對復雜概念的內(nèi)在含義進行深度理解和掌握,并在這一過程中建構起完備的個人知識體系,最終獲得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可以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上述關于“深度學習”的定義可知,此模式對于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語文學科的“深度學習”主要呈現(xiàn)出如下特征:其一,重視對知識進行整合。初中語文學科包含的知識點眾多,但不同的知識之間并非是孤立、割裂的,而是彼此之間聯(lián)系緊密。“深度學習”要求學習者在學習新知后,將新知融入自身已有的知識體系之中,為滿足這一要求,必須把握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重視加強知識整合;其二,重視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吧疃葘W習模式”明確指出,學習者應該批判、辯證地接受新知。從這一要求出發(fā),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著力提升其批判性思考能力,推動其對于所學新知展開系統(tǒng)的批判思考,從而達到深度理解和融會貫通的效果;其三,強調深度思考和自主探究。“深度學習模式”既要求對重要的概念和內(nèi)容進行深度理解,又突出實踐應用導向,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足的獨立思考和探究空間。
二、基于“深度學習”改善初中語文教學品質的實踐策略
“深度學習模式”之中,“深度”是指學習者主動學習和思考探究的深度,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凇吧疃葘W習”,為全方位改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品質,教師應重視在實踐中落實好以下幾項要求:
1.加強知識整合
語文學科包含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知識點眾多,通過把握不同知識點之間客觀存在的聯(lián)系,并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展開相應的知識整合設計,教師能夠有效地實施有利于促進學生展開“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初中語文教材通常以單元為模塊進行呈現(xiàn),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主題,本單元的各個子模塊(閱讀課文、口語交際模塊、習作模塊及綜合性學習模塊,均符合單元主題),因此,教師可以把握同一單元中各個子模塊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知識整合,從而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知識遷移運用能力,達到提升“學習深度”的目的。
例如,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中所收錄的《藤野先生》《回憶我的母親》《列夫·托爾斯泰》《美麗的顏色》,都是寫人記事文章,本單元包含的習作模塊“學寫傳記”和綜合性學習模塊“人無信不立”也都與“寫人記事”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因此,教師可以再對每篇課文進行專門的文本分析。在組織學生開展寫作和綜合性語文學習實踐之前,首先與學生一同對于寫人記事的方法進行總結,引導其思考記敘文的文體特征,幫助其理解和掌握不同寫人記事的技巧,在此基礎上再推動學生嘗試對于單元文本及寫作、綜合性學習模塊進行整體分析和掌握。
2.注重任務引導
“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深度學習不滿足于淺嘗輒止,而是要通過思考對知識進行深度理解和掌握。但是,并非每個學習者都能找到高效開展深度思考活動的出發(fā)點。因此,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需要合理地設計學習任務,發(fā)揮任務的引導作用,推動學生有效地展開深度思考??紤]到不同的學生的語文基礎、學習能力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因此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也應落實分層設計要求,以此促進學習水平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xiàn)共同進步。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中“口語交際即席講話”這一模塊的教學時,教師首先應從“即席講話”這一口語交際主題出發(fā),展開相應的情境創(chuàng)設:“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需要即興發(fā)言的場合,例如,晚會中通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fā)事件,當出現(xiàn)意外情況時,主持人需要臨場應變,通過即席講話來穩(wěn)定觀眾的情緒。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展開思考:你認為即席講話需要注意哪些要點?怎樣才能有效地開展一次即席講話?”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再播放一段主持人在電視節(jié)目中臨場發(fā)揮、即席講話的視頻,進一步增強課堂的生動性、直觀性和趣味性,營造出良好的思考氛圍,接著讓學生結合視頻內(nèi)容和個人生活經(jīng)驗,對“即席講話”這一口語交際形式進行思考,并引導其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再展開相應的總結、給出即席講話聯(lián)系項目,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促進深度思考
“深度學習模式”旨在提升學生的深度思考能力,由于思考活動的出發(fā)點是具體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在授課過程中巧妙地應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給予其思考方向上的啟發(fā)。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疑問,教師應鼓勵其展開自主探究,之后再通過交流互動,推動其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相應的聯(lián)系。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語文中“名著導讀《簡·愛》:外國小說的閱讀”這一模塊的教學時,從推動學生展開深度思考和知識遷移運用的角度出發(fā),教師可以首先向其提出問題:“同學們讀過哪些外國小說?你認為外國小說具有哪些特點?在閱讀外國小說時需要重點把握哪些方面?”由于九年級學生普遍擁有一定的小說閱讀經(jīng)驗,且不同學生的閱讀體驗也存在差異,因此他們會給出個性化的答案。在學生分享自己思考成果后,教師可以再進一步的進行追問:“《簡·愛》與你從前閱讀過的外國小說之間存在著哪些區(qū)別?”推動其進行自主比較和思考,在這一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探究,有效地促進“深度學習”的發(fā)生。
4.發(fā)展思維能力
批判性思維是一項重要的高階思維能力,從初中語文學科素養(yǎng)中“思維發(fā)展與提升”這一維度的內(nèi)涵出發(fā),對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加以培養(yǎng),是有效促進其“深度學習”發(fā)生的關鍵路徑。為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內(nèi)容提出批判和質疑,推動其圍繞自己的個性化觀點尋找論據(jù)、展開論述,從而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深思,提高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進行《懷疑與學問》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于課文中關于“懷疑”與“學問”兩者之間的關系的論述展開思考,鼓勵其分享與課文不一樣的見解并說明自己的理由,推動其語言組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為適應新課程改革推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品質實現(xiàn)提升,初中語文教師應深化對“深度學習”這一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學習模式的認知,充分理解在課堂教學中促進“深度學習”發(fā)生的重要性,落實好“加強知識整合”“注重任務引導”“促進深度思考”和“發(fā)展思維能力”等四項實踐策略,力求真正將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和主體性全方位地調動起來,有效打造高品質的語文課堂教學,切實提升其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周興昆《初中語文深度學習初解讀》,《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年第7期。
[2] 解麗麗《淺談促進初中語文深度學習的策略》,《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年第3期。
[3] 陳新功《深度學習下初中語文學生語感培養(yǎng)策略漫談》,《中國新通信》2019年第18期。
[4] 唐麗《聚焦深度教學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變革》,《教育科學論壇》2020年第2期。
[5] 于雅秋《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