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容
摘要:語文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九年教育的各個階段。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作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肩負著傳承中華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重視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促進其均衡發(fā)展是當今農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兩極分化;原因;應對路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筆者深入課堂實際感受教師授課情況。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收錄古詩詞——清·龔自珍《己亥雜詩》為例,發(fā)現不同地區(qū)語文教師的授課效果差異較大。部分地區(qū)農村小學語文教育已經不遜于甚至超過城市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但還是有相當多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不盡如人意。深入剖析現階段我國農村小學語文教育現象,發(fā)現其中的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農村小學語文教育的均衡化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弘揚奉獻精神,宣傳農村教育的緊迫性
現階段,農村教育已經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扶持。但是,仍然存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主要原因還是農村教師師資力量匱乏的情況沒有在各省的重點師范大學得到有效宣傳。各個農村小學的校長要親自前往重點師范大學進行招聘,招聘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既有全職教師又有兼職教師,既有寒暑假托管教師又有專業(yè)學科老師。在宣傳形式上,各個宣傳隊伍要切實做到從形式到內容的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在宣傳工作中要用到PPT、標語、APP、手冊、公眾號等多種形式。特別是年輕人經常瀏覽的網頁,軟件上的宣傳廣告要進行置頂宣傳。在宣傳內容上,要將農村的變化進行立體化宣傳,讓學生了解現在的農村是美麗的、富饒的,通電、通水、通網、通路,農村和城市的差距在不斷的縮小。讓大學生明白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鼓勵學生深入農村教學。同時,各個農村小學要和師范大學的教務處進行充分的溝通,將寒暑假支教、學期內支教、實習支教等活動和學分,國家級獎學金,校級優(yōu)秀學生會干部評選等活動聯系起來。讓學生有充分的動力去參與到農村教學的實踐中。
二、轉變教學形式,提高教師的教學靈活性
現階段,語文教育還是主要以聽說讀寫為主,不利于學生全方位理解文章主旨。在講解詩詞的時候,可以引入歷史紀錄片;編排歷史話劇;即興演講。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在講解《己亥雜詩》一文時,如果讓學生模擬出簽訂《南京條約》的歷史場景,學生對于憂國憂民思想的領悟一定可以上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通過課上表演話劇的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在清末時期的民族危機。理解作者對于歷史的預判性,明確作者對于社會的憂思。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在話劇上全部表達出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師應該讓學生敢于走上講臺,以演講的形式表達自己對于《己亥雜詩》的理解和感悟。演講的內容最好是即興發(fā)揮,不要求學生提前準備,也不需要在課堂上進行書面化整理,僅僅是讓學生結合歷史進行一個簡要的分析。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代入式情景分析,以龔自珍的角度,闡述其創(chuàng)作《己亥雜詩》的過程,以一種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讓學生理解作者的心境。當然,除了這些形式外,還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進行靈活性教學。但是,在運用教學形式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勿妨礙教學的目的。
三、加強學科聯系,讓學生樹立全局觀
教師在講解《己亥雜詩》等詩詞時,也應該將世界歷史、中國歷史、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進行匯總闡述,讓學生站在歷史的角度學習課文,培養(yǎng)學生放眼世界,學習世界的思想。通過講解世界歷史,讓學生對于當時的世界形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特別是在當時影響世界發(fā)展的重要革命,如: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光榮革命等事件。對這些知識,教師要有一個簡略的介紹。同時,對于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也要進行真實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真實的歷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當時局勢的緊迫性,體會歷史的壓迫感。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作為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者,要始終保持著開放、學習的初心。向全世界學習先進文化,不要故步自封。同時,充分認識到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最后,還是要回歸語文的本身,引導學生聯系《岳陽樓記》等愛國古詩詞,就文章中表達的愛國情懷進行比較分析,站在不同的歷史角度,從不同的維度,運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進行多角度分析。通過跨學科、跨文章、跨歷史、跨角度的分析,總結文章表達出的主旨,明辨文章的思想差異,分析文章的歷史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兩極分化”現象嚴重,特別是部分地區(qū)小學語文教學不能讓學生深入學習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這需要我們教師從自身出發(fā),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積極探索語文教育的本源。讓語文教育成為弘揚時代先進文化,國家主流思想,民族精神財富的有效紐帶。為進一步實現“民主、富強、文明、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覃茂花. 農村小學語文學困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措施分析[J]. 讀與寫:下旬, 2021(6):1.
[2]王堯. 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J]. 明日, 20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