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高
摘要: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滲透家國情懷教育是祖國對廣大學生教育的殷切期盼,更是時代發(fā)展的號召。教師結合歷史教材內容,從當前初中學生歷史學情出發(fā),踐行教育教學中倡導的立德樹人理念,積極滲透家國情懷教育,幫助學生增加見識閱歷,提升學生歷史綜合素質,對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積極教育意義。
關鍵詞:初中歷史;家國情懷;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0-
身處于和平年代的當代初中生,深刻感受到了當代中國發(fā)展的繁榮與富強,蓬勃發(fā)展的經(jīng)濟與不斷進步,但同樣由于其未能切實處在戰(zhàn)爭年代,造成學生的家國情懷的缺失。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該改進課堂教學,在讓學生們了解歷史事件的同時,也能體會其中的家國情感,并對學生當前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有效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價值
在新課改的倡導下,初中歷史教學已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轉變?yōu)槟芰Φ呐囵B(yǎng),這就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教育部門曾多次提倡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并明確提出重點培養(yǎng)其家國情懷教育。在教育改革后,將家國情懷納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初中歷史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歷史課堂中的積極引導與潛移默化的不斷影響對于初中生體會中國歷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初中學生深刻體會到了“抗日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等典型戰(zhàn)役中中國共產(chǎn)黨和眾多民族英雄的心路歷程,其才能夠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并不斷敦促自身形成應有的歷史責任感與歷史榮譽感,輔助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從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正確三觀,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以及道德品質。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是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奠定基礎。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有效策略
1、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加深情懷培養(yǎng)
教育將歷史學科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不僅有助于學生對于某些知識的理解,還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歷史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促進學生在學習歷史時結合生活問題進行思考。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想要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懷,就要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初中歷史教育中,教師注重家國情懷滲透,結合歷史教育目標展開生活化的課堂活動,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中,不但能強化學生對家國情懷的認知,還能有效提升學生歷史綜合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歷史教育的理想效果。
比如說在學習都江堰這一小節(jié)的歷史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到多媒體,多媒體讓學生直觀地去了解都江堰的歷史風貌與風土人情。通過對比的手法,讓學生感受李冰父子在建成都江堰前與建成都江堰后都江堰的整體變化,讓學生去深刻地感受歷史人物的偉大之處,理解歷史人物所具備的家國情懷對于民族和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
2、利用相應的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效率
情境教學是新課改下常用的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圖片、事例等多種素材,營造出的帶有特定感情色彩的情境。初中歷史滲透家國情懷教育,教師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教育優(yōu)勢,將家國情懷教育內容更顯像化地滲透給學生,強化學生感知,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ヂ?lián)網(wǎng)+教育與普通教學方法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其查找資料方便,學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中的海量資源,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而且,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應用在課堂中,還能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教師利用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能夠更好的喚醒學生的愛國意識。
例如初中歷史課程中較為重點的“新文化運動”一課,教師就可以根據(jù)相關史實,以“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參與人員是學生群體的特點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共情感,在課堂開始之前可以為學生們播放關于新文化運動的影視作品來導入新課,課程中相關知識點講解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型新文化運動情景劇”的排練及演出,使學生們化身為新文化運動中較為著名的“陳獨秀”、“胡適”、“蔡元培”等相關人員,為學生搭建當時運動情境,以模擬的方式使學生深刻體會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中,以上歷史人物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
3、運用歷史名人案例,滲透家國情懷
如果說“鴉片戰(zhàn)爭”時期,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是“拯救中華”,那么,新中國成立后,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就變成了“愛我中華”。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密切關注與歷史知識相關的時事新聞或是社會熱點,并在課堂中合理加以運用,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在“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帶領教學生們學唱《十送紅軍》歌曲,通過歌曲體驗,學生們也可以更加深入感受到中華文化哪怕是在最艱難的時候,教師結合《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片段,學生能從每個獨立的故事中重溫歷史,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強化家國情懷培養(yǎng)的同時以信息技術呈現(xiàn)的教育內容能豐富學生內心情感世界,以或大或小的人物故事解讀祖國滄桑巨變,人民堅韌不拔,實現(xiàn)歷史教育的重要意義。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追求,充分認識家與國的內在聯(lián)系,強化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提升社會責任感。相信在初中歷史教育教學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初中生一定能夠成長為新時代青年。
參考文獻
[1] 楊征.淺談初中歷史家國情懷培養(yǎng)的重要性及措施[J].魅力中國,2020(5):62-63.
[2]馬彥瑞. 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的滲透策略[J]. 考試周刊, 20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