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金英 蔣文豪
中圖分類號:G806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1-052-01
摘 ?要 ?本文使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調查了煙臺市農村中小學校的體育鍛煉狀況、體育鍛煉的場所和設施、參加體育鍛煉的頻度以及中小學校的體育教育體制、課程配置狀況等。分析了煙臺市農村中小學體育的總體現(xiàn)狀和問題,進一步探索了煙臺市農村中小學體育落后、不平衡的原因,并探尋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 ?煙臺市 ?農村中小學 ?體育鍛煉現(xiàn)狀 ?課外體育活動
一、前言
體育鍛煉定義可分為兩種,分別是狹義的體育鍛煉和廣義的體育鍛煉。狹義的體育鍛煉(即體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是指改善身心體魄健康,發(fā)揮自我身體調節(jié)潛能,增強體質健康,運用文化活動宣傳體育練習活動和技術,養(yǎng)成正確的觀念和品質的教育方式,促進身體健康發(fā)展的有意義的運動形式,是對人體進行培育和塑造的過程。廣義的體育鍛煉(也叫作體育活動)是一種讓人們生活豐富多彩的文化知識練習,利于精神體質雙向發(fā)展建設,鍛煉自我身體,強健身體素質從而促進自我身心全方位發(fā)展為目的運動[1]。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期刊網(wǎng)、中國知網(wǎng)、教育網(wǎng)、圖書館等各種渠道以及調查“體育法”、對《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運動的意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等國家公布的相關法律和重要文件進行解讀和分析。
2.問卷調查法。問卷圍繞中小學校體育開課率調查、中小學生體育鍛煉項目調查、中小學學生課外活動時間調查、中小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調查、中小學校體育教師學歷調查、中小學校運動競賽開展情況調查這六個主要問題展開調查。
三、影響煙臺市農村中小學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的因素
(一)學生自身因素
主動的體育愿望造成學生懶惰的性格,讓學生更喜歡在教室、宿舍里休閑,不想運動出汗。另外,也有學生連升學和作業(yè)的壓力都顧不上體育運動。
(二)學校因素
體育教育基礎設施依然薄弱。市、縣財政專項投入不足,學校硬件設施不完備,城區(qū)學?;顒訄鏊毡槠。陆▽W校、農村鄉(xiāng)鎮(zhèn)學校、偏遠學校依然存在未改造地體育活動場地,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開展嚴重受限[2]。體育教育工作制度不完善,存在體育課時被占用、體質健康測試走過場等現(xiàn)象。
(三)家庭因素
在農村,家長的思想主要還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認為讀好書才是目的,進行體育鍛煉是在浪費時間[3]。
(四)社會因素
社會對學生體質健康的認識不夠。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等不良傾向影響,全社會重視體育、崇尚健康的良好氛圍尚未充分形成;重智育輕體育、重營養(yǎng)輕鍛煉、重技能輕體能的現(xiàn)象在學校、家庭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學生視力不良率高、體型肥胖等問題較為突出[4]。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煙臺市農村一部分學校不能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要求中小學校要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2.每周體育課開課次數(shù)較少,還存在其他課擠占體育課的現(xiàn)象。按照教育部要求,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3~6年級和7~9年級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
3.學校體育觀念落后,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學生的體育鍛煉。
4.教學設施嚴重不足,體育場地器材存在缺少和不及時維修的情況。
5.專職體育教師短缺,兼職體育教師比重高,體育教師積極性不高。
6.學校體育工作的管理體系沒有形成。
(二)建議
1.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聯(lián)動,提高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建立體育健康教育保障機制。第一,健全學校體育特別經費使用機制。第二,建議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設立,教育、改革、計劃、國土、住宅建設、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是成員的教育用地計劃業(yè)務指導組,科學計劃體育教育用地。
2.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在班內,在學年、校內、學校、社區(qū)、家庭和煙臺市的范圍內,利用課外時間多組織課外體育競賽,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參加機會,有更多的交流、訓練平臺。另外,游戲是小學生的課外體育訓練項目的第一選擇,但是很多游戲是學生自主制作的迷你游戲,沒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和安全性的保證。因此,學校建議將游戲作為有組織和有計劃的課外運動來實施。
3.健全完善學校體育教育工作制度。一是制定學校的體育活動制度,二是為學校配置專業(yè)的校醫(yī),三是構建健康教育評價制度[5]。
4.開發(fā)體育設施資源。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宣傳健康、科學的體育理念,普及體育法律、方針、政策,提倡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強化中小學生的體質應該營造健全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徐培培.濟寧市小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5.
[2]孫海蘭.西部地區(qū)中小學學校體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07):967-968.
[3]章建成,張紹禮,羅炯,等.中國青少年課外體育鍛煉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報告[J].體育科學,2012,32(11):3-18.
[4]王琳.北京市房山區(qū)良鄉(xiāng)地區(qū)小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6.
[5]楊飛.家庭場域視角下農村中小學體育發(fā)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5):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