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倩
(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課教學部,廣東清遠511510)
高職院?!皶阈@”建設作為“全民閱讀”背景下“書香社會”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是“雙高”高職院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書香校園”建設應以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和新型實用人才為宗旨,從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和生存需求出發(fā),通過各種傳播途徑進行書目推薦和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激發(fā)大學生的閱讀欲望和閱讀興趣,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觀念,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優(yōu)秀的閱讀品格,形成具有濃厚書香氣息的校園文化氛圍,使閱讀成為伴隨終生的生活方式,從而為建設書香社會奠定基礎。
如何有效推進高職院?!皶阈@”建設,需要不同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來進行,也就是“分校閱讀”[1]。分校閱讀就是對所有高等院校不同讀者的不同閱讀需求進行聚類的過程。下面將以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為高職院?!皶阈@”建設提供可供參考的可行路徑。
對大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展開調查,并分析其特點和存在問題,是進一步提升高職院?!皶阈@”建設實效的前提。為了解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學生具體的課外閱讀情況,筆者在校內隨機抽取了740名大學生填寫《大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問卷》。該調查問卷共設置了20個問題,內容主要涵蓋了兩個方面:一是閱讀的外顯行為,包括閱讀時間、閱讀內容、閱讀數(shù)量和閱讀方式等;二是閱讀的內在心理,包括閱讀需求、閱讀動機和閱讀興趣等。
據(jù)統(tǒng)計,21.08%的大學生基本不進行課外閱讀;32.48%的大學生每周課外閱讀時間不足一小時;59.86%的大學生喜歡閱讀網絡小說類書籍;77.43%的大學生傾向于閱讀電子書,59.73%的大學生傾向于閱讀紙質書;61.76%的大學生選擇在圖書館借閱書籍;56.89%的大學生使用快速瀏覽的方式進行閱讀;100%的大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是重要的,但49.73%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課外閱讀量不足;98.51%的大學生對課外閱讀有一般以上的興趣;62.03%的大學生不會制定課外閱讀計劃;75.27%的大學生利用課外閱讀來休閑娛樂、放松身心;92.03%的大學生愿意向他人推薦喜歡的書籍;92.03%的大學生愿意在課余時間參加課外閱讀的相關活動。
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該校大學生課外閱讀呈現(xiàn)“無習慣、無計劃、無內容、無方法、無深度”五個特征[2]。雖然大學生課余時間較多,但并不會把時間花在閱讀上;閱讀趨向娛樂化,速食式的閱讀方式使得閱讀質量普遍不高;無計劃閱讀、碎片化閱讀帶來的低效率,也使得閱讀變得可有可無。但同時,該校大學生對課外閱讀有著正向、積極的認同感,并愿意花費時間在課外閱讀及其相關的活動上,也樂于與他人交流分享閱讀的樂趣。結合以上特點,在該校的“書香校園”建設中應關注到大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和渴望,利用好大學生的課余時間,提供高質量的課外閱讀內容,舉辦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觀念,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優(yōu)秀的閱讀品格,形成具有濃厚書香氣息的校園文化氛圍。
在掌握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基礎上,高職院?!皶阈@”建設可三管齊下,創(chuàng)建“學院-圖書館-語言文字社團”三級體系。在高職院?!皶阈@”建設中,學院作為領導者和規(guī)劃者,起著引領作用;圖書館作為“書香校園”建設的主陣地和主要擔當者,起著主導作用;語言文字社團作為“書香校園”建設的前沿陣地和主力軍聚集地,起著重要的組織作用。
學院是“書香校園”建設的領導者和規(guī)劃者,在制定學院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和年度發(fā)展計劃的時候應該把“書香校園”建設納入計劃范疇,從學院層面提供“書香校園”建設的制度保障。同時,學院在制定“書香校園”建設計劃時,可結合當前政策和熱點問題,與時俱進地為“書香校園”建設把握方向。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成為當前的熱點之一,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在《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系列活動工作方案》中提出,“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充分認識學習黨史的重要意義,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要求師生閱讀紅色書籍、朗讀紅色詩歌、講好紅色故事,并通過征文比賽、演講比賽、歌舞創(chuàng)作、知識競賽、故事匯等把閱讀的成果展示出來,在全校形成閱讀紅色經典,普及黨史知識的風氣,讓“紅色書香”彌漫整個校園。
圖書館是“書香校園”建設的主陣地和主要擔當者,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能力的責任,其館藏資源為“書香校園”建設提供基礎保障和閱讀活動基礎,幫助大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提升大學生個人素養(yǎng)和精神品質。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精準定位目標讀者,對本校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準確分析,提供針對性服務。例如針對高職院?!爸丶寄?、輕人文”的特點,舉辦“缺什么、補什么”式的社科及人文讀物的推廣。圖書館也應聽取讀者的聲音,定期采買書籍,加大館藏力度,同時還應結合當前大學生習慣閱讀電子書籍的需要,加快建設電子圖書館。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常年開放書刊薦購系統(tǒng),定期擴充館藏資源,同時也建有移動圖書館,不斷擴充電子書籍資源。
此外,圖書館還可以結合當前熱點,定期舉辦各類跟課外閱讀相關的活動,如閱讀講座、主題圖書展覽、讀書活動月、說書比賽、演講比賽和讀書分享會等,提高大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為大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提供契機和渠道,引導大學生常讀書、愛讀書,樹立正確的閱讀意識。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每年都開設“讀書活動月”,加強對閱讀的宣傳;結合熱點話題,每月定期舉辦活動,如《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分享講座、舉辦黨史學習主題圖書展覽、“為你講述那一本書”線上說書大賽等,大大豐富了大學生的課外閱讀生活,引導大學生正確閱讀,讓“書香校園”建設落到實處。
大學生是高職院?!皶阈@”建設的主體,而社團生活是大學生課余生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培養(yǎng)興趣愛好、提升個人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其中,語言文字社團是“書香校園”建設的前沿陣地,社團成員是舉辦“書香校園”活動的主力軍,是閱讀文化的推動者和受益者。高職院?!皶阈@”建設要充分發(fā)揮語言文字社團的重要組織作用,發(fā)揮社團成員的帶動和宣傳作用,以點帶面,讓社團成員積極動員身邊人一起參加語言文字社團的相關活動,通過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大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加深大學生對閱讀的認識,引導大學生主動加入閱讀的行列,把“書香校園”建設滲透到大學生的課余生活當中。
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現(xiàn)有語言文字社團8個,如圖書館讀者協(xié)會、演講與口才協(xié)會和晨曦文學社等,均發(fā)展良好,社團成員穩(wěn)定,會定期舉辦廣受歡迎的閱讀相關活動,如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說書比賽、書評活動、趣味搜書活動、聽書會、讀書分享會和主題講座等,活動形式多樣,內容充實,深受大學生喜愛,每次舉辦都能吸引大量大學生報名參加,口碑良好。隨著語言文字社團活動的開展,大學生們互相交流、互相討論、互相學習,閱讀的種子遍布校園各處,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有效推進“書香校園”建設。
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具有接受新事物能力強、追求時尚、對網絡接受度高等特征。在當今科技日益發(fā)展的社會中,新媒體憑借其即時性、海量性和互動性的特點,迅速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為喜聞樂見的傳播手段,微博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在高職院?!皶阈@”建設中,要善于利用學院、圖書館、語言文字社團等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傳達與閱讀推廣有關的政策、閱讀計劃、活動信息和活動情況等,讓學生可以獲取第一手資料,把“書香校園”的方方面面無聲地滲透進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此外,還可以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定期發(fā)布好書推薦、閱讀感悟分享、美文分享、文稿征集等方面的文章,讓學生可以快速獲取課外閱讀的相關信息,低成本營造“書香校園”氛圍。
以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晨曦文學社的微信公眾號為例,晨曦文學社會根據(jù)社團舉辦活動的內容,在活動開始前就在公眾號發(fā)布相關活動信息和報名要求,方便動員更多學生參加活動,活動結束后會及時上傳活動相關情況的文章,方便學生了解活動情況,未能到場的學生也能參加“云活動”,同樣達到活動效果。此外,還會定期上傳好書推薦的文章,定期征集閱讀心得和美文分享的投稿,讓閱讀推廣變得更簡單、互動性更強。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只重視職業(yè)技能教育,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的學生學期短、時間少,并且還要工學結合,所以閱讀活動并不受重視。但是在當今社會的職場中,企業(yè)除了要求員工專業(yè)技術過硬外,還需要員工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和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高職院校“書香校園”建設對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提升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溝通表達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書香校園”建設需要得到重視,而探索高職院?!皶阈@”建設的可行路徑,是建設“書香校園”的必經之路。
總體而言,高職院?!皶阈@”建設離不開學院的領導、圖書館的支撐、學生的行動和信息的傳播。高職院?!皶阈@”建設應在了解本校學生閱讀狀況的前提下,借助新媒體載體如微博平臺、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廣泛宣傳,充分發(fā)揮“學院-圖書館-語言文字社團”三位一體的作用,通過制度支持、服務支持、人員支持等在全校范圍內營造書香氛圍,提供各類平臺,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和閱讀興趣,鼓勵學生積極開展或參與各類閱讀活動,塑造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優(yōu)秀的閱讀品格,從而達到“書香校園”建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