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婭敏
(安徽省淮北市首府實驗小學,安徽 淮北 235000)
古詩詞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學藝術形式,素來以“意蘊深遠、情感真摯”而著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學習古詩詞相關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感悟古詩詞的思想與情感,提升古詩詞的賞析能力。因此結合小學生實際,從增加情感體驗的視角,探究情感策略的具體運用具有積極的意義。
小學生自我表達意愿較強,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正好利用小學生的這個特點,采取詩詞競賽的方法激發(fā)他們對古詩詞的興致和求知欲,在參與中增加情感體驗。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以每學年語文教材內(nèi)古詩詞、課外須掌握的古詩詞等匯總整理,然后按照難易程度分類,并印制成小冊子。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外補充小冊子上每首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背景、相關詩詞等知識,并進行自主學習。在詩詞競賽活動中,以小冊子內(nèi)容為主,并適當延伸到整個小學階段必須和鼓勵掌握的詩詞內(nèi)容,然后從易到難設置“關卡”,讓學生以闖關的形式進行競賽。教師還可對每一關設置一個小稱號,學生每通過一關即可獲得對應的小稱號。
比如在五年級古詩詞教學中,將小學二年級及之前所需掌握的古詩詞設置為第一關,命名“初試牛刀”;將三、四年級所需掌握的古詩詞設置為第二關,命名為“水滴石穿”;將五年級語文教材中的《示兒》《題臨安邸》《己亥雜詩》《山居秋暝》《楓橋夜泊》《長相思》六篇古詩詞設置為第三關,命名為“再上臺階”;將課外《卜算子·詠梅》《游園不值》《夜上受降城聞笛》《夜雨寄北》《獄中題壁》等八篇設置為第四關,命名為“柳暗花明”;將五年級語文下冊相關古詩詞設置為第五關,命名為“登高望遠”;之后語文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適當設置具有挑戰(zhàn)性的詩詞關卡,命名為“詩詞小成”。在具體的操作中,教師先讓學生按照小冊子自主學習,然后單獨選擇1—2 個課時進行集中競賽;也可在每節(jié)課開始前5 分鐘,隨機抽選2—3 個學生“闖關”,闖關成功則授予相應關卡的稱號,并在“古詩詞競賽檔案本”上記錄。
這種詩詞競賽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致與求知欲,使古詩詞學習更具趣味性,不僅促進學生間的良性競爭,還利于小學生古詩詞學習中情感教育理智感的發(fā)展。除了這種詩詞競賽方式之外,教師還可根據(jù)學生所熟知、喜歡的形式,開展多樣化的詩詞競賽學習活動。比如借鑒《中國詩詞大會》中“飛花令”,開展詩詞競賽,或按照《中國詩詞大會》的賽制形式,在全校范圍內(nèi)定期舉辦詩詞競賽,形成一個可持續(xù)性的賽制,每一屆的優(yōu)秀學生都能夠在“學校古詩詞大賽檔案”上留下名字和榮譽,并頒發(fā)獎狀或證書,這無疑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榮譽感,利用其“爭強好勝”的心理,提升其古詩詞學習的情感。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古詩詞情感策略教學須強調(diào)適宜的教學情境,通過適宜的情境為學生體驗情感提供引導與啟發(fā),而情感體驗需要實踐做支撐,從實踐中獲得的情感體驗才是最真實的,最能夠給學生留下印象的。因此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實踐課與實踐活動的作用,讓學生從實踐中“去看”“去聽”“去感知”,從實物中體驗到情感。在實踐教學中,語文教師可將古詩詞課開展到室外去,帶領學生在自然實踐中體悟詩詞的情感,調(diào)動學生的古詩詞學習熱情。
比如在六年級下學期的古詩詞教學中,選擇春暖花開的四月的某個時間,教師先將與“春季”“自然景色”等相關的古詩詞整理出來,編制成約五十聯(lián)古詩詞的小試卷,每聯(lián)詩詞只有上句或下句,另外一句則讓學生在實踐中填寫。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小路上,或者公園里,或者田野里,引導學生用心“尋找春天”,仔細觀察自然、景物,甚至人物、勞作等。然后結合自己的觀察與感悟,將詩句和景色對應起來,增加對自然春光類古詩詞的感悟和理解。有學生在校園看到燕子銜泥筑巢,立刻想到“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有學生看到草坪上嫩綠的草芽,立刻想到“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也有學生想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有學生在池塘里看到游泳的鴨子,立刻想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有學生看到果園里桃樹開花,立刻想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也有學生想到“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以這種方式讓學生一邊實踐體驗,一邊填寫古詩詞,甚至可以讓學生將體驗過程中的情感、對詩詞的理解等,寫在對應詩詞的后面,也可以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講述對某一首古詩詞的理解和情感體悟。這種方法能夠明顯感受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奮與快樂,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建立在實踐課上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增加了對生活、自然等感受力,體會到自然之美,有效地促進學生情感內(nèi)化。
詩詞聯(lián)講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是一種操作性強且高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鑒賞和情感遷移。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先根據(jù)該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找準教學的切入點,然后以課本上的詩詞為基礎,聯(lián)系“切入點”尋找與其相似的另一首或多首詩詞進行“比較講解”,讓學生仔細品賞其蘊含的情感,找出二者在“切入點”上的關聯(lián),有利于學生建立自己的古詩詞知識和情感體系。
比如在以“送別詩”為內(nèi)容的古詩詞教學中,以“送別”為切入點,選取《贈汪倫》與《送元二使安西》兩首詩導入教學,通過問題“如何發(fā)現(xiàn)是‘送別詩’”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送別詩”的共同特點。讓學生小組討論歸納“送別詩的判斷角度和依據(jù)”,教師給予適當點撥,比如“背景、題目、關鍵詞句”等。之后再給學生展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淮上與友人別》兩首詩,讓學生小組討論“兩首詩情感的不同點”,給學生適當?shù)狞c撥,比如“不舍、勸慰、憂傷、擔心”等。學生通過討論,將總結的小組成果在課堂上展示,最后師生共同歸納“送別詩”的共同點和普遍蘊含的情感。之后教師對“送別詩”中有特色的意象字詞進行單獨講解,比如“柳”與“留”,以及“柳”這一意象在“送別詩”中特有的意義。在課堂的最后,再給學生展示《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其一、其二),再讓學生根據(jù)前面學習到的知識和情感體驗,對這兩首詩中作者蘊含的情感進行討論,并以作業(yè)的形式在下一節(jié)課上交。
這種詩詞聯(lián)講的方法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拓展與遷移,也能夠讓學生對古詩詞的情感體悟較為深刻。在實踐教學中,不僅可以從詩歌本身的特色入手,還可以將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身世、寫作手法等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運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古詩詞學習的情感。
總之,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情感教育觀念,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運用多樣化方法達到古詩詞情感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