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坤 曾亦菡
(云南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武術是中國的一項傳統(tǒng)運動,高校武術教學在促進全民健身,傳播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然而,對云南省一些高校武術教學的調查發(fā)現(xiàn),高校武術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我們應改革高校武術教學,普及推廣武術,在大學生中推廣這項體育項目。
因為地理位置,歷史文化等種種因素,相較于北方地區(qū),中華武術在云南地區(qū)的普及程度和接受程度并不高,從而武術教學在云南省普通高校的體育工作中也不被重視,對于武術教學,學校內(nèi)部與校際之間交流甚少,學?;静慌e辦武術比賽,校際之間也沒有武術比賽,武術教學的優(yōu)劣對學校的知名度并無影響,這就導致大部分高校對于武術教學只是局限于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想方設法提高教學水平,為校爭光。而像乒乓球、籃球等項目在高校中則容易開展,一來是因為全民意識已經(jīng)培養(yǎng)起來,該類活動有群眾基礎,二來國家政策較為支持,部分在乒乓球,籃球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都可能會因此而去往更高一個層次的平臺。武術則不同,群眾基礎薄弱,相對其他運動來說地方政策也并未對其有所重視,所以在云南地區(qū),校際間較大型的武術比賽基本上沒有,這是阻礙武術在云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推廣的主要因素。
據(jù)訪談得知,云南師范大學有三塊專業(yè)武術場地、云南民族大學有兩塊專業(yè)武術場地、云南大學沒有武術場地。場地的數(shù)量與學生數(shù)量嚴重不匹配。急性損傷藥品,三所大學均無配備,無法在學生受傷時,做緊急保護措施。
眾所周知,武術教學需要有合適的硬件設施條件來保障教學的順利進行,要求場地平整,并配有保護墊,墊子厚度不少于3cm,每人平均不少于6m2的練習場地,并且要求場地通風效果良好,照明設施完備;其次是武術教學場地要有安全保障,需要備用常規(guī)的急性損傷藥品:繃帶、冰袋、膠布等,以便運動員因訓練受傷,能及時得到救護。
如果按照上述標準,根據(jù)實地調查,云南省呈貢區(qū)幾大高校并無一所學校能夠達到上述要求。甚至在很多高校當中,甚至沒有專業(yè)的武術場館和設施,給武術教學帶來極大地不方便,每次上課只能借用場地,尤其是對于上武術公共體育課的學生來說,沒有場館就意味著,每當陰雨天氣不得不停課,武術公共課課時本來就緊張,頻繁停課容易導致教學任務不能按時完成,這對于教學的順利實施是及其不穩(wěn)定的因素。
據(jù)統(tǒng)計,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在我國國民中最受歡迎,受眾群體最為廣泛。拿羽毛球來說,作為一項全身運動項目,羽毛球運動對場地,設備要求簡單,是無論對個人還是集體都適宜的運動,尤其是其游戲性強,運動量可大可小,所以該運動受性別、年齡限制較小。而武術娛樂性低,對場地有所要求,并且對運動員身體素質有一定要求,這也是武術教學在高校當中難以順利發(fā)展的原因。并且隨著我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各國體育文化也在交流、融合,跆拳道、防身術、散打、泰拳等搏擊項目發(fā)展迅速,這對武術教學的發(fā)展是巨大的挑戰(zhàn)。比如,跆拳道,由于其華麗的招式,系統(tǒng)的教學方法,獨特的考級制度等,在中國得到廣泛的發(fā)展,對武術的傳播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城市里大大小小的跆拳道館,周末節(jié)假日總是擠滿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而傳統(tǒng)武館則門庭冷落,無人問津。在普通高等學校中,學生更是對學習武術興致不高,這與其他各類體育項目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因為學生有更好的選擇。
盡管素質教育已經(jīng)提了好多年了,受社會上升學、考試的排名影響,但人們?nèi)詳[脫不了應試教育的束縛,學校一心一意抓教學質量,忽視音體美教學與訓練。更不用說教孩子學習武術了,甚至不少學校認為練武術的孩子好爭強好勝,易滋事生非,所以本著安全至上的原則,在我國只有較少的學生能在孩童時代就接觸到武術。所以大部分高校大學生都沒有武術基礎。然而武術基本功單調,由多種復雜動作組成的,學習武術需要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需要經(jīng)過很長的周期性才可以學好。所以武術學習時間花費相對較多,練習艱難,需要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并且長期的堅持才能取得成果。而高校中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既沒有基礎,后天學習也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所以武術在高校大學生中受眾較小,大部分學生對武術并不太感興趣。即使因為一時興起練習武術,也很快就會因為武術較高的入門門檻而放棄。
在目前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社會的節(jié)奏驅趕著人們跑步前進,習慣性焦慮已經(jīng)成為大多數(shù)人的日常思維方式,人們在選擇身體鍛煉和學習時,更傾向于簡單快捷,能夠快速掌握的實用性項目,而現(xiàn)在西方體育項目規(guī)則明確,標準簡單,能夠讓人快速掌握,沒有太多復雜系統(tǒng)內(nèi)容。這種及時的反饋令大部分學習者都感受到成就感,反之,學習武術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而基本功訓練是一個復雜的、枯燥的訓練過程,需要頑強的毅力與堅定的信心,不能夠及時給予學習者學習的成就感與自豪感,這種反饋不及時,也是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放棄學習武術的原因之一。而在高校武術教學中,很多大學生選修一學期的武術公開課,也學不到武術運動的半點精髓,對武術的熱情更是大不如前。
武術教學有較強的專業(yè)性,要想教好學生,自己首先會武術、懂武術,目前專業(yè)的武術教師很少,體育教師又缺少武術方面的培訓,武術又是一個復雜動作組合成套路的一項運動,不如其他項目簡單,所以一般都不敢教。現(xiàn)行的武術教學都是使用綜合示范,再分解示范的方法進行講解。然后再進行分節(jié)的練習,最后整理綜合成一個套路。教師在前面演示,學生跟在后面比劃。整個班級不是兩三個人,而是一個集體。這樣對教師來說示范教學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教學難度在增加。并且很多教師忽略了學生的武術道德和武術精神的培養(yǎng),無法在教學過程中將勇敢無畏、堅韌不屈的意志品質和拼搏精神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產(chǎn)生膽怯心理和消極逃避心理。
武術是一項需要長期練習的運動,對場地設施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數(shù)云南高校的武術課程設置較少,一般每周只有一節(jié),并且是選修課程。學生選修武術課程是源自學生對武術濃厚的興趣,想要學習更多的武術知識和技能。但是一般來說,學習一個學期的課程,學生只能掌握一套基本的長拳三路或者是簡化版的太極拳。這些遠遠不能達到學生的期望值。武術最注重的是基本功的訓練,這些學生中,大多數(shù)都沒有武術基礎,沒有基本功的鋪墊,直接進行套路功法的練習。在武術教學過程中,都是老師在前面演練示范,學生跟在后面比劃,一節(jié)課下來根本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什么。這樣的學習方式,無法加強學生對功法套路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并且因為場地的原因,學生也無法有效的進行復習,久而久之就會遺忘。
各高校應正視武術教學的重要性,調整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選擇適合大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動作,做到教學動作簡練,易被學生課內(nèi)掌握。且調整武術教學課時,做到學習效果及時反饋,讓學生能從武術學習中感受到成就感,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應當利用各種機會宣傳武術文化精神,把武術教學拓展到課外、校外,利用課外時間和節(jié)假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校際之間武術交流比賽和武術文化活動,充分利用每年運動會開幕式上的武術表演等,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各種武術活動中來,使他們能夠親身體驗武術的魅力。
高校要努力改善武術教學條件,為師生創(chuàng)造個良好的武術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能更廣泛地選擇體育學習與鍛煉的內(nèi)容和形式,全力提高學校的辦學檔次,在場地、器材上加大投資。場地、器材是教學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障。室內(nèi)場館和一定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是必要的。室內(nèi)場館、地毯、示范鏡齊全的學校,武術課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多媒體教室,把有些不宜做或做不清楚的騰空動作演示給學生看,既使學生有了直觀的認識,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學校應加大場地、器材的投入。
專武術課程質量的提高關鍵因素在于武術教師。教師數(shù)量不足,老師上課頻率高,學生數(shù)量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分散精力,照顧不過來,容易形成敷衍了事的授課形式。必須要提高武術教師的數(shù)量和質量,培養(yǎng)教師積極授課的責任感,強化武術教師專業(yè)特長,加強武術理論學習的意識,在授課過程中,要對學生系統(tǒng)講解武術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終生學習武術的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