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
【摘?要】突發(fā)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小學教學首要任務是設置適合學生宅家在線學習的課程。課程的設置要遵循以下原則:課程目標定位準確原則;課程內(nèi)容綜合性原則;課程容量精當原則;課程實施有效原則;課程評價多元原則。既要關注課程各個方面的原則的合理性與操作性,我們也關注課程的整體性。
【關鍵詞】突發(fā)新冠肺炎疫情;課程目標;課程內(nèi)容
2020年春節(ji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導致全國停工、停產(chǎn)、停學。面對這樣的新形勢,各級教育部門紛紛下發(fā)了“停課不停學”的相關文件。本文從在線課程設置和實施的原則來討論。筆者認為新冠疫情背景下小學在線課程設置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一、課程目標定位準確原則
(一)以疫情認知為首要原則
內(nèi)心的恐懼源于我們的無知,要克服對疫情的恐懼首先就要對疫情有所了解。新冠疫情期間,學習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了解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傳染途徑以及防護措施。引導學生關注疫情的發(fā)展態(tài)勢,關注疫情之下的時事變化。從對疫情的無知到對疫情的全方位了解,這是特殊時期的課程的特殊和首要目標。
(二)以身心健康的調適原則
身心健康對人有著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機體自身的調式。疫情期間,學生及家長由于長時間的居家生活難免造成心理上的不適,從身心健康的角度來引導家長和學生做適度的調節(jié),保障身心健康是本課程目標追求的第二個原則。
(三)注重綜合能力的提升
能力是個體重要的心理特性,對個體的終身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具備良好的、綜合的能力需要學生從小進行培養(yǎng),為此,本課程的設置首先要重視的就是學生能力的提升。
這種能力的提升主要在于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自我反思的能力。如學生宅家的時間管理、閱讀理解、藝術創(chuàng)造等。
二、課程內(nèi)容綜合性原則
(一)堅持“五育并舉”的綜合教育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而,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應該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特殊時期,在引導學生關注疫情,做好防疫的同時堅持“五育并舉”,以落實我國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二)重視學科內(nèi)綜合原則
學科內(nèi)綜合是學科綜合性發(fā)展的一般表現(xiàn),也是最容易操作的綜合形式。其綜合的重要方面便是對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這種綜合離不開對生活的認知。如在語文學科中設置“學習抗疫先進事跡”的課程時,學生可以通過聽抗疫先進人物的事跡,講抗疫先進人物的事跡,讀抗疫先進人物的事跡,達到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三)探索跨學科綜合原則
學科內(nèi)的綜合是很容易進行操作的,但是要想將課程的綜合性擴展到所有的教學領域,讓課程的綜合性更加突出和強化,需要我們進一步進行跨學科綜合的探索。這是我們課程設置和實施的重要原則。
三、課程容量精當原則
(一)堅持時間合理性原則
教學時間是課程實施的重要客觀因素,如何保證以最合理的時間發(fā)揮最大的效能,那么時間的節(jié)約性就是在線教學中需要作出的合理選擇。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線下課堂教學的前20分鐘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段,學生學習效果最佳。同時在線教學還要考慮到保護學生的視力,因而每次在線學習的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
(二)堅持課程容量整合性原則
因每次在線學習的時間有限,需要對每一次的在線教學容量進行整合,以適應在線教學的需要,達到構建高效在線課堂的目的。如果學生在線上不能完成閱讀任務,還可以延伸到線下閱讀。這樣設置的宅家學習課程既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又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動腦、動口、動手,而且遵循了課程內(nèi)容整合和精當原則。
四、課程實施有效原則
(一)師生遠程的有效聯(lián)接原則。
教學平臺的使用和教學網(wǎng)絡的完善是在線教學重要技術保障,也是在線教學有效性的基礎。在課程實施之前,教師要對學生的終端使用情況、宅家學習環(huán)境情況和學生疫情間的身心健康情況作充分的調查。教師根據(jù)調查結果,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在線聯(lián)接方式,如:微信、QQ、釘釘、騰訊課堂、電話聯(lián)系等等。
(二)線上教學的質量保證原則。
線上教學時很容易出現(xiàn)“一言堂”的情況,因此線上課程設計非常重要,需要融合跨學科教學特色,內(nèi)容形式要豐富多樣,教學策略要生動活潑,視頻界面要直觀;需要強化教學的互動性,把握合適的課堂教學節(jié)奏,最大限度的通過合作學習來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促進課堂評價,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
(三)線上與線下的有機鏈接原則。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是有機結合的,不能夠相互割裂,二者互為補充,在不同的條件下互相支持而完善教學機制。因在線學習課程內(nèi)容的綜合性,教師在線上指導的時間也有限,因而,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安排課前預習,大部分的課程內(nèi)容需要學生在線下完成,課堂只能對知識要點、重點環(huán)節(jié)作指導。
五、課程評價多元原則
(一)堅持線上與線下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的評價原則:
在新冠肺炎疫情延期開學間,對學生宅家學習的評價可以分為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線上學習時的評價,可以通過在評論區(qū)的互動進行評價。如:語音評價、文字評價、打等級評價、圖片評價等。線下學習評價可以通過微信、QQ上傳學習結果,師生進行同步評價,平臺學習小組互相評價。
(二)堅持在線評價多主體原則:
對學生在線學習情況的評價主體包括教師、學生、同學、家長。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程學習,激發(fā)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同時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探究構建知識系統(tǒng)。
(三)充分把握好評價時機的原則
課程評價的時機恰當,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深入和持續(xù)。因而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進行適當評價,及時反饋教與學情況。課程評價要中肯,多以表揚鼓勵為主,要注重生成性評價。
課程目標是根本,課程內(nèi)容離不開課程目標,是在課程目標指導下選擇的內(nèi)容,課程的實施是對目標指導下的內(nèi)容進行實施,課程的評價指引我們回頭來檢查目標的實現(xiàn)度。因此,我們在在線課程的設置與實施中要關注課程的各個方面的具體原則,同時也要把握課程的整體性原則。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1
(作者單位: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