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
小學生學習科學的基礎包括知識基礎(科學前概念)、能力基礎、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學習心理與價值觀等。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搞清楚一定年齡段的學生可能知道些什么,懂得些什么,以及會做些什么;必須清楚哪些方面學生會學得很快,哪些方面學起來比較困難。科學教師不僅要預見學生容易誤解的地方,還要判斷所教概念的難易程度是否適合學生的發(fā)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
科學教師還必須對背景、經歷、動機、學習方式、能力和興趣各不相同的學生是如何學習科學的有所了解,并利用這些知識對學習目標、教學策略、評價要求和課程材料等各方面的問題做出恰當的選擇。
學生學習的起點是先前已有的知識經驗,終點是社會期望,中間有許多不同的發(fā)展水平。這提示我們,科學學習必須從學生原有的經驗出發(fā),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逐步達成對概念的理解。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前概念,可以通過畫圖、選擇、預測、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前概念,并以此為依據調整教學的內容和策略,引導學生提出合適的探究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根據學生和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確保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有效的教學還會關注學生是如何思考的,學生的觀點是如何形成的。有關教育的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學生有些正確的科學概念的建立,不是可以自發(fā)形成的,有些概念很難建立,需要良好的教學策略,教師要在他們鞏固錯誤概念之前,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或糾正錯誤的概念。
(內容來源: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解讀/劉恩山主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編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2。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