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娜
摘要: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力量,高校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國高校在新時代背景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面臨著如何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三者關系進行解讀、對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加深理解、對社會實踐活動巧妙結合的挑戰(zhàn)。參與國慶重大活動對高校應對上述難題開展好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高??赏ㄟ^做好頂層設計優(yōu)化愛國主義教育體系,通過加強黨群聯(lián)動確保教育落地落實,通過形式和載體拓展深化教育實效。
關鍵詞:高校;重大活動;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是大學生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與價值追求。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下,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沖擊著我國青年大學生的傳統(tǒng)觀念,給我國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帶來挑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何應對愛國主義教育新問題,在當代青年大學生群體中厚植愛國情感,強化愛國意志,實踐愛國行動成為重要課題。
一、新時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1.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關系的深度解讀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改革開放,我國國家綜合實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發(fā)生翻天覆地的改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敝挥凶屒嗄甏髮W生全面熟悉國史與黨史,理解愛國與愛黨從本質上來說是一致的道理,才能自覺抵制“愛國不等于愛黨”的錯誤思想,才能看清誤用西方政黨制度模式肆意鼓吹政黨輪流執(zhí)政好處的弊端。只有讓廣大大學生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yōu)勢,才能真正激發(fā)大學生最廣泛、最濃厚的情感共鳴,做忠誠的愛國者,前仆后繼地投入到報效祖國的偉大實踐中。
2.對中國共產黨最新理論成果的補充強調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取得了璀璨的理論發(fā)展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明確了中國未來發(fā)展的道路方向。我國高校應當與時俱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廣大學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也是我國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職責。只有將愛國主義教育與深刻理解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有機結合,才能引導當代青年大學生準確把握我國主要社會矛盾發(fā)生變化的新走向,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有用之才。
3.對社會實踐活動的巧妙利用和有機融合
愛國主義教育是指通過系統(tǒng)的方法和途徑,促進增強大學生愛國意識,提升愛國情感,自覺愛國行為的教育活動。當前,我國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多以第一課堂為主要形式,無法滿足學生多樣性的成長需要。愛國是義務責任、遵守公德、明禮誠信,愛國也是遵紀守法、尊重他人、小事做起。愛國主義教育應當強化實際行動,強調知行合一。我國高校應當通過主題教育、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帶領大學生走出校園多聽、多看、多想、多做,深刻挖掘行動愛國的實現途徑,引導學生認清愛國不是虛無,而是實干,是人人皆應參與,人人都需出力的行為轉化。
二、參與國慶重大活動對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
第一,參與國慶重大活動可以引導青年大學生認清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統(tǒng)一關系。在國慶70周年群眾游行活動中,很多學生看到致敬方陣中的老一輩建設者代表、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戰(zhàn)士、退役英模、民兵英模等代表后自發(fā)起立,掌聲雷動。通過參與國慶重大活動,大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yōu)勢,才能團結凝聚各方力量完成氣勢恢宏的國之大典。參與國慶重大活動能夠為廣大青年大學生提供深刻而全面重溫黨和國家歷史的機會,不斷鼓舞激勵中華兒女將革命理想、優(yōu)良傳統(tǒng)、時代精神代代相傳,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懷念祖國篳路藍縷的來路,銘記我黨不懈追求的夢想,將參與國慶重大活動的過程打造成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第二,參與國慶重大活動可以加深大學生群體深刻理解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以國慶70周年群眾游行為例,其整體設計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遵循,立足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成就,體現在新思想中找方法、找答案。參與高校牢牢把握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點,將群眾游行的一幅幅生動圖景,串聯(lián)成了不斷向前推進的流動畫卷,向青年大學生們生動講述出了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奮斗和發(fā)展歷程,實現了小故事傳遞大道理的教育目標,引導廣大青年大學生在歌頌新時代奮進畫卷中,深刻理解黨的最新理論成果。
第三,參與國慶重大活動可以將大學生的愛國之情轉化為蓬勃健強、不息奮斗的強大動力。初期嚴格篩選,中期刻苦訓練,后期反復彩排,最后盛大亮相,青年大學生們在一次次的演練、調整中不畏酷暑風雨,不畏訓練艱辛,鍛造了輕傷不下火線的精神品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主義既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精神力量?!鼻嗄甏髮W生通過參與國慶重大活動,既可表達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也能表現出吃苦、戰(zhàn)斗、奉獻的行為導向,發(fā)揚真抓實干、腳踏實地的作風,將強大的精神動力轉化為矢志不渝的報國之行。
三、 參與國慶重大活動對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啟示
1.注重頂層設計,籌劃好愛國主義教育
第一,從教育目標看,高校應明確階段性和長期性的愛國主義教育目標,優(yōu)化愛國主義教育體系,將階段性的重大活動轉化為持續(xù)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第二,從教育內容看,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和新中國的歷史發(fā)展與成就、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等教育元素融入愛國主義教育,進而激發(fā)廣大師生的情感和認知共鳴,傳播主流價值觀。第三,從教育對象看,提升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和科學性是新時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不同生源地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前接觸的學校、家庭、社會環(huán)境都有所區(qū)別,不同群體的心理和行為特征也各有差異。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兼顧教育對象的個性特征,根據不同群體的特點制定相應方案,有針對性的開展愛國主義教育。1第四,從教育載體看,高校應重視線上教育宣傳,將在線教育活動輔以師生喜聞樂見的線下活動共同開展,充分發(fā)揮紅色教育基地、愛國主義影視作品等載體的作用,持續(xù)在廣大師生間、在實踐中上好新中國歷史課、愛國主義教育課和新時代思政課。
2.加強黨群聯(lián)動,落實好愛國主義教育
第一,通過成立重大活動臨時黨委,可以強化黨建引領的作用發(fā)揮,使每個黨支部都建立在業(yè)務工作的一線,戰(zhàn)斗在攻堅克難的前沿,發(fā)揮出戰(zhàn)斗堡壘作用。第二,要引導學生黨員爭當先鋒,在任務考驗中挺身而出,勇往直前。通過佩戴黨徽、走訪宿舍、主題宣講、設立黨員先鋒崗、青年突擊隊等方式讓學生黨員在廣大學生中亮身份、作表率,以實際行動強化學生黨員為群眾解決困難的意識。第三,要廣泛深入開展群眾的思想動員,傳遞愛國主義思想,鼓勵廣大學生在參與重大活動的過程中積極遞交入黨申請書,通過主題教育、實踐參觀、校園文化活動等形式,強化重要時間節(jié)點下重大活動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作用,激發(fā)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凝聚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偉力。第四,號召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在完成重大活動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各民族學生增強“五個認同”,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3.強化滲透拓展,深化好愛國主義教育
第一,從拓展周期看,高校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應當貫穿大學生生活全過程、全階段。從大一入學到大四畢業(yè),每一個育人環(huán)節(jié)都是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機會,應當秉持“一次國慶重大活動終身受益”的育人理念,將重大活動中建立起來的愛國氛圍和愛國情懷接續(xù)深化,在學生不同的成長階段持續(xù)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第二,從拓展范圍看,為保障高質量完成重大活動任務,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目標,高校應確保愛國主義教育“三覆蓋”,即“所有單位全覆蓋、師生群體全覆蓋、線上線下全覆蓋”。第三,從拓展形式看,高校應帶領號召二級學部、院持續(xù)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借助紀念冊、微視頻、歌舞話劇、主題觀影、參觀座談等形式,深刻挖掘行動愛國的實現途徑,切實將國慶重大活動訓練期間的愛國主義教育拓展延伸到日常大學生思政教育、學風建設、校園文化的方方面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理論學習,2017(12):4-25.
[2]莊善棉.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研究[D].南寧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