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鄲城縣人民醫(yī)院(477150)范鵬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6月新生兒黃疸患兒112例,均符合《兒科學》[1]中病理性黃疸相關診斷標準,血清總膽紅素水平顯著增高,患兒家屬知曉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n=56)、對照組(n=56)。試驗組男31例,女25例;日齡2~27d,平均(11.27±3.92)d。對照組男30例,女26例;日齡2~26d,平均(11.63±3.51)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有關要求。
1.2 方法 兩組均予以營養(yǎng)支持、保暖、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肝酶誘導劑等常規(guī)治療。
1.2.1 對照組 予以藍光照射治療:以藍光治療箱(北京中西遠大科技有限公司,SYL68YXK-7)實施治療,應用黑布罩遮蓋患兒肛門、會陰、雙眼,暴露其余部位,而后將患兒置于治療箱中,以雙面照燈光實施間斷照射,照射時間為每日12 h,光照輻射值>600μW/cm2,治療時將治療箱中溫度控制在30 ℃左右,濕度維持在60%左右。
1.2.2 試驗組 予以茵梔黃口服液(北京華潤高科天然藥物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1020607)聯(lián)合藍光照射治療:茵梔黃口服液10 ml/次,2次/d,口服;藍光照射治療方法與劑量同對照組,兩組均持續(xù)治療5d。
1.3 療效評價標準 治療5d后實施療效評定,患兒面部、軀干與四肢黃染、貧血、厭食等癥狀消退,血清膽紅素水平回歸正常判定為治愈;上述癥狀顯著減輕,血清膽紅素水平較治療前降低≥50%判定為顯效;上述癥狀有所減輕,血清膽紅素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但降低幅度不足50%判定為有效;上述癥狀及血清膽紅素水平均未見改善判斷為無效,總有效率為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之和。
1.4 觀察指標 兩組治療效果;住院時間、黃疸消退時間。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2.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卡方檢驗,檢驗標準α=0.05。
2.1 療效 試驗組治療5d后總有效率92.86%較對照組76.79%高(P<0.05)。
2.2 住院時間、黃疸消退時間 經(jīng)治療,試驗組住院時間(7.48±2.09)d、黃疸消退時間(3.08±0.76)d均較對照組[(11.62±3.35)d、(4.27±0.91)d]短(P<0.05)。
新生兒黃疸為新生兒科常見疾病,其中病理性黃疸具有出現(xiàn)早、進展快、病情重等特點,可造成多種并發(fā)癥。藍光照射為治療該病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對新生兒黃疸單獨以藍光照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76.79%。提示采用藍光照射治療療效尚可,但仍需進一步提升。茵梔黃口服液含有梔子、茵陳、金銀花、黃芩等中藥提取成分,其中梔子可清利三焦?jié)駸帷a火除煩,茵陳可退黃、清熱利濕,金銀花可清熱解毒,黃芩可瀉火解毒、清熱除濕,諸藥聯(lián)合可起到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等功效,被廣泛應用于急慢性肝炎、黃疸等疾病治療中。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梔子提取物中包含紅花素、黃酮類、梔子素等物質(zhì),能加強膽囊收縮,加速膽汁分泌及排泄,抑制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增高;茵陳提取物中包含葉酸、茵陳酮等物質(zhì),可增加膽汁分泌、提升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活性度、防止肝細胞產(chǎn)生變性壞死、抗溶血等作用,利于加速黃疸消退;金銀花提取物中包含豐富綠原酸類化合物,能發(fā)揮利膽作用;黃芩提取物中包含漢黃素、黃芩苷等物質(zhì),能阻止脂質(zhì)過氧化、加速膽囊收縮、抗過敏、調(diào)節(jié)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利尿、保護肝細胞等作用,利于血清膽紅素經(jīng)尿液、膽汁排出體外,上述藥物聯(lián)合能加速膽汁分泌,促進腸道蠕動,加速體內(nèi)膽紅素排出,進而減輕患兒臨床癥狀,促進其疾病康復[2]。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治療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黃疸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取茵梔黃口服液與藍光照射聯(lián)合治療可增強療效,促進患兒康復。推測其原因為茵梔黃口服液、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具體機制不同,聯(lián)合應用可起到協(xié)同增效作用,提升治療效果。綜上,聯(lián)合應用茵梔黃口服液與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患兒能提升療效,促進患兒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