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偉梅
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也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更加尊重學生,激發(fā)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積極地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有教師與時俱進,順應新課改的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夠讓學生把握自己學習的主動權,高效率地進行學習,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體能動性
引言
當前很多教師還沒有轉變灌輸式的教學思想,這就會讓學生無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下。教師要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多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地進行新嘗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性的重要性
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發(fā)揮主體能動性的同時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教師想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需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只有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魅力,才會主動地進行閱讀和思考,從而形成創(chuàng)新型思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章。同時當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們對課堂教學的內容也會更加重視,從而主動地參與進來,形成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當學生在閱讀中感到快樂,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閱讀感受,也能夠提高他們的主體能動性。
二、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性的方法
1.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步的重要動力之一。當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感興趣,他們才會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起來,才會在感到不理解的時候繼續(xù)深入探索。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方法,營造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認為閱讀活動是有趣的,從而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學生放在中心的位置,同時也要將學生當成課堂環(huán)境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
例如在教學《燕子》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進行提問:你們近距離地接觸過小燕子嗎?它長什么樣子?學生在聽完之后,往往會告訴教師他們是見到過的,但是小燕子在天上飛,他們看不清楚,只知道它們的翅膀像剪刀一般。當學生表達完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就要繼續(xù)提問:那它吃什么?住在什么地方呢?在學生討論無果之后,教師就可以做一個延伸,告訴學生答案就在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情境。小學課文的內容比較多元化,內容也很有趣。教師要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各種教學設備,營造出生動的情境,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高他們的主體能動性。
2.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想要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師長久的堅持。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出發(fā),要求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當學生具備了這種品質之后,他們對待閱讀的看法也會改變,從而帶動他們去閱讀和學習,減輕學生閱讀的負擔。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夠給予學生解決問題的力量,,從而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去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也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個性,體驗閱讀的魅力。
3.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
每一位學生都是不相同的,如果教師總是用統(tǒng)一的想法來定義學生,就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為這些不同的存在,所以學生在面對同一篇文章時,也會閃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關注到學生的這些不同點,解決學生的疑惑,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教師還可以從不同學生的情況出發(fā),為學生制訂獨特的閱讀計劃,比如對于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降低標準,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設置有層次的閱讀目標,最低的目標是學生都要完成,最高的目標是為了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照顧到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能夠滿足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的需求,激發(fā)他們閱讀的欲望。在閱讀活動中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不僅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也能夠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提升。
4.教師要安排相應的測試和評價活動
教師要開展有效的測試和評價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活動,還要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在設置測評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評分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例如在教學《景陽岡》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安排相應的問題測試,讓學生來進行解答,自己來進行相應的評分,讓學生能夠在自主解析中找到重點,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在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測評的時候,為了能夠有效地進行測試,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突出的問題來開展閱讀活動,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國蓉.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J].初等教育,2017(10).
[2]周煥.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J].初等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