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對來說,小班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現(xiàn)實生活會導致幼兒的潛在危險增加,意外的火災、溺水事件,拐騙問題等,都嚴重威脅著小班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對此,本文主要研究小班幼兒的社會活動教育情況,分析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開展的必要性,并探究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開展的對策。
關鍵詞: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
目前,學前教育中,以社會活動形式開展的教育活動比較常見,通過這種形式來開展幼兒的教育,能夠促進教育發(fā)展,實現(xiàn)幼兒教育目標。而針對小班幼兒,開展社會活動,需要兼顧小班幼兒的特點和需要,設計相關的活動內(nèi)容和形式,來達到教育的目的[1]。
1.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開展的必要性
社會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幼兒的一些安全意識、自保護意識,增強幼兒對于一些社會現(xiàn)象和人物的認知,還可以通過趣味化的社會活動設計,讓小班幼兒對于一些社會問題處理、對于危機應對有更明確的認識,寓教于樂,讓幼兒有所收獲[2]。且社會活動本身就是有幼兒比較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通過開展相關社會活動,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生活,增強認知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2.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開展對策
2.1注重活動內(nèi)容設計,體現(xiàn)實用性
開展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的開展,相關社會活動的方向選擇上應該以小班幼兒的安全教育、品德教育、習慣教育等為主要目標,相關社會活動的設計要堅持以這些目標為主導,促進小班幼兒的有效發(fā)展。相對來說,小班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行為習慣等更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設計相關的小班社會活動,要注重內(nèi)容設計的實用性,相關社會活動內(nèi)容應該簡明易懂,符合小班幼兒的理解能力基礎,這樣開展的小班社會活動才是有效的、有用的[3]。
例如,組織班級幼兒開展角色扮演的社會活動,由幼兒園教師親身示范,模擬壞人偷小孩的場景,選擇一位老師扮演幼兒的媽媽,媽媽背對孩子在挑選商品,孩子站在媽媽身后,再選擇一位老師扮演壞人,壞人趁著媽媽在購物,迅速將身后的孩子偷走;再開展情境二的角色扮演,孩子拉住正在購物的媽媽的衣角,這時候壞人同樣來偷孩子,但是抱起孩子的時候,因為衣角被拉動,媽媽很快反應過來,及時保護了孩子。通過這樣的角色扮演,讓孩子認識到,在外面和大人一起時,不能自己一個人,要時刻拉著爸爸媽媽的手,不能松開,這樣壞人才不會有可乘之機[4]。教師完成示范后,讓小班幼兒來進行角色扮演,孩子們一邊體驗者不同的角色,一邊充滿緊張感,這樣的社會活動開展起來氛圍很好,孩子們也十分喜歡?;丶液?,孩子們依然會記得,外出時不能和爸爸媽媽分開,不然很可能就會遇到壞人,這樣就很不安全。這種社會活動設計也比較實用,是預防幼兒園孩子被拐騙的有效內(nèi)容。
2.2注重活動總結(jié),體現(xiàn)啟發(fā)性活動設計
在進行小班幼兒的社會活動設計中,教師要注意,小班幼兒社會活動開展不僅僅是隨便玩一下游戲就結(jié)束了,后續(xù)的總結(jié)部分也很重要,只有啟發(fā)幼兒主動思考、理解,才能夠發(fā)揮活動設計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對此,在小班幼兒的社會活動開展中或者是結(jié)束后,教師要積極引導孩子思考,引導他們?nèi)シ治?,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交流和互動中得到一些東西。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打電話》的社會活動,幼兒園教師準備幾個常見的報警電話,110、120、119,告訴幼兒園這幾個電話號碼對應的報警對象,110是報警電話,打給警察叔叔的,120是急救電話,打給醫(yī)院的,醫(yī)院會派救護車前來救援,而119是火警報警電話,是發(fā)生火災時或者是突發(fā)狀況是報警的電話。在完成基本的報警電話介紹后,由班級教師和個別幼兒們一起扮演不同角色,例如,扮演在路上行走的時候遇到一個被小偷搶劫的路人,這時候要撥打什么電話呢?再扮演在學校突然有同學暈倒,這時候要撥打什么電話呢?最后扮演家中電器起火,這時候應該撥打什么電話呢?設計三種不同的情境,并對于每一個情境都提出同樣的疑問,那就是應該撥打什么電話?引發(fā)幼兒的思考,并要求回答的幼兒說明原因,這樣一方面可以鍛煉幼兒應急能力,一方面能夠鍛煉他們的記憶力,讓他們掌握在不同緊急情況下應該怎樣報警求助,鍛煉他們的突發(fā)情況應對能力。
此外,為了進一步開闊幼兒視野,豐富幼兒社會知識和社會經(jīng)驗,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幼兒園還可以組織全園小朋友開展主題為“走近社會 體驗生活”的社會實踐活動[5]。根據(jù)各年級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認知特點,組織西小班幼兒前往消防員工作中心參觀,通過講解、演示、參觀、體驗等多種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最大收獲,讓小班的孩子感受到樂趣,增強孩子對勇猛的武警哥哥感到敬畏,開展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看到不同事物,讓他們在緊急關頭能夠知道想辦法來解決問題。
總結(jié):小班幼兒的社會活動開展對于孩子的成長發(fā)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小班幼兒有其特殊性,在進行小班幼兒的社會活動設計中,應該體現(xiàn)對于小班幼兒特性的尊重和參考,設計合理的內(nèi)容和形式,讓社會活動的開展更加具體趣味性,促進整體小班幼兒社會活動開展有效性提升。教師要注重相關社會活動的設計方向、內(nèi)容、重點、方法、過程等,注重幼兒在活動中的參與,這對于提升社會活動的育人成效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1]徐趙梅.幼兒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問題及優(yōu)化——以中班社會活動《看得見的情緒》為例[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A3):254-255.
[2]江可,楊璐.論方案教學法在幼兒園“茶”主題活動中的應用與啟示[J].福建茶葉,2019,41(05):121-122.
[3]王登峰.幼兒園課程建設中兒童社會活動內(nèi)容選擇——以“比比和朋友”內(nèi)容分析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5):82-85.
[4]高穎茹.幼兒園環(huán)保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以社會活動《地球媽媽生病了》一課的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18(11):94-96.
[5]宋占美,左志宏,夏竹筠,高瑾.對美國學前教育課程標準化實踐的思考及其啟示——基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兩個學前教育機構(gòu)的個案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18(01):60-65.
作者簡介:韋桂營,1995.7,女,壯族,廣西崇左市,本科,研究方向:學前兒童社會認知與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