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三湖中學 朱小建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和整合,有效地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方式,有助于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助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得以集中,促進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另外,教師還可以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視頻、動畫等,構建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如在“光的色散”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在新課伊始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得以激發(fā)。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去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探索中,促使學生思維活動得到全方位釋放,在探索尋求活動中體會到活動的愉悅感、滿足感。比如,教師在進行新課前,為學生播放一段關于彩虹的動畫,并提出問題:同學們,為什么天空中會有彩虹呢?通過提問,引出課題,吸引學生注意力,充分利用學生的探索欲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
眾所周知,物理知識抽象性特征較為顯著,電學知識是初中物理課堂中的重點難點知識,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必須要掌握的知識。由于初中生思維發(fā)展還處在形象到抽象過渡階段,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對電學相關概念中的公式、推導過程以及具體的運動過程存在著諸多問題。故而,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要重點加強演示性實驗,同時還需具象化處理物理學知識,更好地將物理問題形象化、簡單化,便于學生有效理解并正確使用物理學知識,實現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化。
如在磁場方向、磁感線方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簡潔、直觀、有序地展現出磁場、磁感線方向的物理現象。由于部分學生在空間想象能力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因此無法全面理解相關物理現象,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基于此,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多媒體直觀地為學生展示出有關于磁場的圖片,幫助他們直觀地觀察磁場,進一步理解磁場相關概念。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電磁反應相關影音資料,通過動畫的方式展示出磁場運動規(guī)律,幫助學生理解磁場知識,突破教學難點,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對初中物理教材文本中物理公式的實驗論證、參與物理實驗操作、觀察物理實驗等活動,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能力。但是由于物理實驗條件的限制,部分高危險、高難度的物理實驗不適合在現場觀看,也不適合指導學生操作。對此,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有效整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指導他們高效進行學習。另外,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模擬真實的物理實驗場景,進一步解決實驗教學難題。
如在“硫酸銅溶液遇水”這個物理實驗教學中,因為在清水的下方注入硫酸銅溶液后,我們需要幾天才能觀察到溶液所發(fā)生的分子擴散現象,這個實驗在課堂上完成顯然不適宜。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記錄整個實驗過程,之后在課堂上采用快進的方式為學生播放,讓學生了解實驗現象。由此可見,教師把物理教學和信息技術有效整合在一起,進一步解決了實驗教學難題,直觀演示了模擬實驗過程,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觀察物理實驗。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初中教育教學活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使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為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要有效地將信息技術和物理課堂教學有機整合在一起,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