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山東 濟寧 272000)
肺癌是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主要是由支氣管豁膜或者腺體引起的,并且可以通過血液和淋巴進行轉移,隨著近些年來,肺癌發(fā)病率的不斷提高,病死率逐年上升,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早期一定要對肺癌進行臨床治療,以此來挽救患者的生命,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前,肺癌的診斷方法非常多,并且基本的價值研究不同,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螺旋CT診斷方法已經得到普及,該檢查準確性非常高、創(chuàng)傷面要小,并且針對不同的肺癌類型能做出合理的鑒別,比如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的影響對比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所以,螺旋CT診斷能夠針對早期肺癌的診斷做出一定的參考,本文基于臨床經驗,對肺癌患者中螺旋CT診斷方法應用進行研究,以此來進行臨床指導。
本文選取的是從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疑似早期周圍型小肺癌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在27歲~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5±2.5)歲,入選標準定為:①經過手術或者穿刺后病理接診;②對螺旋CT檢查的適應性良好;排除的標準如下:①針對中晚期周圍型小肺癌患者;②腫瘤轉移患者;③妊娠期婦女等。
1.2.1 對照組 針對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性劑量CT掃描,在患者初期檢查前,要對所有患者進行胸部金屬物品的去除,讓患者能夠在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中進行檢查,聽從CT設備發(fā)生,囑咐患者進行憋氣,屏住呼吸,從肺尖到肺底進行連續(xù)性掃描,常規(guī)劑量下的CT掃描電流為400毫安,管電壓為120千伏,厚層和厚距在5毫米左右,螺旋是0.984:1,掃描時間為4.89秒。
1.2.2 治療組 治療組采用低劑量的螺旋CT掃描方法,在進行掃描中,也要除去胸部的金屬物品,在掃描的過程中要讓患者保持安靜狀態(tài),以及要按照醫(yī)生要求進行操作,聽從CT設備囑咐患者吸氣憋氣,屏住呼吸,從肺尖到肺底進行連續(xù)掃描,低劑量螺旋CT電流管為35毫安,電壓為120千伏,層距和層厚為5毫米,螺旋為0.984:1,掃描的時間為4.08秒。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螺旋CT的診斷效能,主要包括計算方法中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陽性)×100%以及靈敏度;特異性,計算公式為真陰性比例(真陰性+假陰性)×100%;準確度:計算方法為(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100%。從以上指標可以看出靈敏度是反應螺旋CT對患者患病的檢出能力,檢測數值越大越好,特異性指出的是反應螺旋CT對未患病患者的檢出能力,數值越大越好;準確度是對這種方法診斷程度矯正,多反應螺旋CT檢出患者以及非患者的能力。
根據計算結果以及研究結果,運用所得到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運用SPSS21.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進行病理性檢查結果證實,50例疑似早期周圍型小肺癌病例中,有41例患者證實為早期周圍型小肺癌,螺旋CT診斷結果中,靈敏度檢查率為97.2%、特異性檢測率為86.72%、準確性高達95.23%,經過一致性發(fā)現,螺旋CT對于診斷肺癌診斷結果和病理性診斷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
對比治療組和對照組實驗結果,運用低劑量的螺旋CT對于觀察結果更加準確,準確反映治療組比對照組數據精準,兩者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性,P<0.05。
在進行病理性檢查證實的50例肺癌患者中,采用螺旋CT進行檢查結果顯示,病理性組織檢查中,大小不一,病變組織最大的達到21毫米,最小的5毫米,平均在(13±2.5)毫米,其中腫瘤直徑為1厘米者有13位,直徑大于1厘米的患者達到28位。從腫瘤形態(tài)上看,大多數患者的腫瘤呈現圓形或者橢圓形分布,有40例,不規(guī)則的有2例。長條形的有1例,腫瘤病灶影像學特征中,毛刺癥狀有16例,分葉癥有19例,胸膜凹陷癥狀有15例,腫瘤內部影像學特征中,空泡特征有15例,小鈣化有10例,細支氣管充氣癥有8例。
肺癌作為現代臨床醫(yī)學上的惡性腫瘤之一,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伴隨著大氣環(huán)境污染以及工作環(huán)境的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造成了肺癌患者增多頻發(fā),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肺癌作為一種嚴重的就并,主要發(fā)病于腺體以及支氣管上皮部位,惡性程度、浸潤性非常高。一旦出現無法挽回生命。多數患者在早期都比較難發(fā)現,且癥狀不明顯,很難發(fā)現身體會出現異常,等到痰中出血的時候,病情發(fā)現就已經是中晚期,再加上治療時機延誤,就造成了患者已經無法進行治療,致死率非常高,所以,早期對肺癌患者進行螺旋CT掃描檢查非常必要,目前肺癌檢查方法主要有胸部x線和多層螺旋CT等,其中胸部x線簡單便捷、費用較低,被廣泛運用,但是容易受到復合影像的限制,導致有些部位呈現出的病灶沒有辦法顯現或者不清晰,準確度和敏感度都非常小。
而螺旋CT檢查具有掃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以及顯像清晰的特點,能夠充分顯示病灶部位,對肺部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全面的掃描,從而從多層次的切面獲取到病灶的信息,醫(yī)生再利用相應的掃描數據進行后期處理和組織范圍重建,能夠準確快速的清晰反映病灶和周圍組織情況,螺旋CT對肺癌小病灶的敏感度的反映非常高,能夠對疑似肺癌患者進行有效的診斷,肺癌患者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征:肺門區(qū)顯影有不規(guī)則的腫塊,邊緣有不同程度額毛刺,且浸潤性反映呈現分葉式片段,斷面影像能夠清晰的發(fā)現氣管部位有腫塊影像,管壁不規(guī)則,且增厚并且管腔堵塞狹窄,個別部位出現了胸膜凹陷癥狀,從癌變的腫塊部位看出血管進入,螺旋CT能夠發(fā)現支氣管充氣癥狀和空泡癥,這為診斷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據,從研究結果比較發(fā)現,胸部x線相比。螺旋CT在診斷肺癌的病理性上明顯具有優(yōu)勢,準確率和敏感性更高,經研究發(fā)現,螺旋CT對于肺部占比要遠遠高于x線診斷,本次結果表明,50例疑似肺癌患者病例檢查結構顯示,36例早期肺癌,14例肺部疾病患者,低劑量螺旋CT檢查結果顯示合格率為85%,而常規(guī)螺旋CT檢測下的合格率為60%,兩者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低劑量螺旋CT對肺癌特異性、準確性、敏感性、陰性預測值明顯要高于常規(guī)螺旋CT(P<0.05),多次檢測結果一致,所以,低劑量螺旋CT在肺癌診斷過程中準確性、特異性、敏感度方面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