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陳成
【摘?要】在當今信息時代,人類的科技水平高度發(fā)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美術也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中,“美術教育”也成為高中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程。高中時期的學生剛剛開始接觸美術創(chuàng)作,要想在美術作品中體現(xiàn)豐富的美學價值和抒發(fā)飽滿的情感,就需要高中教師在美術教育過程中,融入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不僅可以營造團結和諧的教學氛圍,還能幫助學生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本文將通過分析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從而體現(xiàn)在美術教育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教學作用,并通過情感教育的融入幫助教師在美術教育中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使美術教學更加富含靈性和魅力。
【關鍵詞】高中美術;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育體制也在改革中日益完善,高中教學逐漸邁入素質(zhì)教育的門檻。情感教育的融入使美術教學過程更富人性魅力,不僅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洞察力和交流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能力。在高中美術的教育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用心靈感受事物,還要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從根本上端正高中生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美術潛能,調(diào)動高中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高中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美術的教學過程中加入情感教育,可以使高中生美術作品的情感表達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學生產(chǎn)生求知欲的關鍵因素就是興趣,因此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教師在高中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應主動融入情感教育,以此發(fā)揮美術教育的情感效應。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體驗為主,激發(fā)高中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向往,提升高中生在美術課堂學習的效率。
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應以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為主,要努力緩解緊張的師生關系,和學生建立友好的朋友關系。高中教師要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采取新的授課方式,把情感教育更多的融入教學中,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幫助學生感知到生活中的美,從而將這些生活中的美好運用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
二、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教學意義
(一)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提升高中生審美能力
要想在美術教學中通過情感教育的融入,提升學生審美能力,需要高中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合理的安排課程內(nèi)容。首先,高中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盡可能從內(nèi)心感知美。例如,高中教師在繪畫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實物與繪畫相結合,使學生對繪畫理念有更具體的認知。學生通過體驗與觀察,增強對身邊美好事物的感知力,長此以往,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觀察習慣,也能提升高中生自身能力。其次,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能讓學生從內(nèi)心感知美,并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沖擊學生感官,以此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欣賞。最后,高中教師也要多組織寫生類活動,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認知美,也要通過組織的一些漫畫比賽、畫報展覽等,激發(fā)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
(二)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提升高中生想象力
教師在實施情感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要想讓學生的想象力不受局限的盡情發(fā)展,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擴散性思維訓練。教師要尊重學生對美術的見解,尊重學生的個性,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只有在和諧師生關系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做到敢想、會想,想要學生敢于創(chuàng)造就必須打開其思維的枷鎖,教師要學會“適當”的相信學生,并做到與學生一起放飛思想的翅膀,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充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三)在教學過程融入情感教育激發(fā)高中生學習興趣
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加深高中生對美術作品和美術作者的感悟和認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高中教師要運用多樣教學方法及豐富的教育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美術課的自身魅力,將情感教育融入美術教學過程中。其次,高中美術教學也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對美術作品進行充分想象,讓學生通過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比較、分析、思考和感悟,來強化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見解,使其產(chǎn)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再次,讓學生和自然風景與實際生活進行充分接觸,積極體驗與參與美術學習,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藝術美,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如何在情感教育中提升教學效率
(一)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營造和諧師生氛圍
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實現(xiàn)通過情感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應有意識地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確立以情感教學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方針。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想要建構和諧良好的教學氛圍,要做到亦師亦友的教學關系。想要做到亦師亦友的教學關系,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zhì),盡量做到教師和學生間平等進行對話,教師一定要做到主動放下“架子”不再“高高在上”。
實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的師生平等。在傳統(tǒng)教育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不敢言語,也很少進行互動,更別提溝通和交流,死板嚴肅的教學無法在學生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更是讓學生深惡痛絕。這就是學生不愛學習,教師厭惡教書的惡性循環(huán)。如果在高中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情感教育為中心,設計有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就能營造出和諧的師生氛圍。其次,高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突出難點、重點,并對其進行結合運用,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和諧的師生氛圍中愛上學習美術。
(二)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
要想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首先要正確的認知美術教育,這門課程主要是引導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提升高中生對美學的感知,而情感教育的融入,能夠更好的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做到與高中生共同“感知”美的生活,從而提高學生的幸福指數(shù),這對教學理論和實際生活都有積極意義。例如,湘教版的高中美術主要表達的價值觀與情感態(tài)度就是教導高中生用審美眼光看美術作品及身邊的各種事物,及時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進而感知生活的美好,而提升這種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教師和學生在和諧的關系下共同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從而相互成就。教師和高中生的共同提升,對教育改革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和教師在教育學習中的積極態(tài)度。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藝術多元化和美術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高中的美術教學也逐漸得到全面普及,并漸漸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類的教育課程專屬詞匯,很多學校也對高中美術非常重視,將美術教學列為主要科目。對美術本身來講,就是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美,發(fā)現(xiàn)美、體驗美的過程,美術教育過程中融入情感教學策略,不僅會激發(fā)高中生對這門課程的熱情,更是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豐富和充實,能使美術教育這門科目更加富含靈性和魅力。
參考文獻:
[1]戴良芬.探究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J].藝術教育,2015(11).
[2]李長龍.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教育教學中的融合性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8(4).
[3]胡玲玲,李國武.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6(37).
[4]姜玉亮.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1).
[5]李光菊.談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青春歲月,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