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新泰市新汶實驗學校,山東新泰271219
教材中閱讀文本的收納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從名篇佳作中綜合評估而節(jié)選的文章,對于小學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閱讀課程的設計與教學期間,教學方法的再用對于學生閱讀學習與掌握的成效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傳統(tǒng)形式的教學基礎上,教師應加以反思與分析,進而創(chuàng)設或選用更為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以推進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提高。
教學形式的單一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學模式的單一性??v觀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大多數(shù)教師仍存在于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之中,習慣延續(xù)著傳統(tǒng)形式下的教學方式,自始至終都是由教師在課堂中一人的演說,缺乏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且盡管有所謂的互動形式,但多是以檢測性提問為主,學生的積極性并不高,甚至于存在抵觸教師提問的心理。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學生的興趣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降低,尤其小學生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相對較短,更是難以“承受”教師在長達40分鐘的時間內“滔滔不絕”。
二是教學模式持續(xù)應用的單一性。也就是說,盡管部分教師已采用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但教師并未對于這一教學形式作以全面的了解,并將其應用至整個學期。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缺乏一定的科學性,不能將各類文章中的教育價值充分教育指導,亦是在長期不變的單一教學形式下,使得學生的積極性逐漸消逝。
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將注意力更為有效的集中,則是目前教師普遍困惑的教育問題之一。鑒于語文閱讀中內容的豐富性,以及小學生教材中閱讀內容的趣味性、故事性,教師則可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進行教育指導,以促使學生能夠在濃郁具有趣味的情境氛圍中,身臨其境的感受文中的情感,加深對于課文的理解[1]。例如,在四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中,教師則可利用多媒體,將網絡中關于這一部分的電影進行剪輯下載至課件中,進而在課堂中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中感受更為直觀形象的故事情境,以使得學生能夠在影視的帶動下,調動其情緒的發(fā)展,以提升學生的情感變化,進而再指導學生品讀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加強對于閱讀文章的興趣,使其能夠更加深刻的學習理解這一課文。
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動力,以促使學生能夠在自主思考中不斷地提升其閱讀思維及理解能力,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從本質上提升[2]。同時,獨立思考亦能夠幫助學生深入課文的學習,從而加深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則可將時下熱潮的合作式教學運用于其中,讓學生在問題探討中,共同發(fā)揮其思維動力,使其既能夠在此過程中實現(xiàn)自主思考,亦能夠在思維交流中實現(xiàn)信息的傳遞,從而進一步擴散學生思維的能力,綜合提升其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諾曼底”號遇難記》中,教師則可設計如下問題,如“船長是怎樣應對困難的?你贊同他的做法嗎?”“假如你是船長,你認為應當怎樣應對這樣的問題?如果存在其他形式的困難,你作為船長該怎樣應對?”等,進而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亦可在課堂中設計具體的合作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需要注意的是,合作模式下問題的構設,應當注重難度的調整,即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且能夠通過合作交流而獲取答案的問題。同時,還需要注重問題設計的開放性,以促使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自我內化,發(fā)展其深刻理解的學習能力。
讀與寫本身為一體,然而傳統(tǒng)形式下的教學則將其劃分為兩個區(qū)別的模塊,事實上,這樣的教學并不科學,且學生在進行寫作學習時難以有效的聯(lián)系閱讀內容,導致寫作缺乏素材、基礎知識薄弱等現(xiàn)象。因此,教師需轉變傳統(tǒng)形式下的語文教學,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以促使學生既能夠從閱讀中獲得寫作技能,提升寫作能力,亦能夠從寫作中深化閱讀的理解,加強其閱讀的意識與動力[3]。例如,在課文《海上日出》中,是描寫海上及日出的景色,針對這一景物描寫的文章,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則可讓學生重點關注文章中語言文字的表達、修辭手法的運用、文章結構的建設等各個方面,并針對性加以指導,進而在課堂中展開“小練筆”活動,讓學生通過仿寫的形式,進行寫作訓練。這樣,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掌握了寫作的基本技能,亦是能夠在“小練筆”中獲得訓練,從而提升其寫作能力。
教師要充分理解“教學”二字的含義,在“教”的同時亦需要重視“學”的過程,如此雙向的作用效果,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效率。因而,教師需立足于現(xiàn)時代下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在教學設計中,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展現(xiàn),以確保學生能夠充分融入至課堂學習中[4]。同時,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在教學創(chuàng)新設計期間,亦需要注重學生興趣的構建與培養(yǎng),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原動力,教師不可忽視興趣的影響作用。
另一方面,在教學創(chuàng)新設計期間,應結合不同的閱讀文體類型進行課堂的構建,以確保教學的針對性與科學性。比如,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教學則需進行調整變化,不能一概而論;古詩詞與普通閱讀文的教學方式亦需要明確辨別等等。
盡管閱讀教學的方法在不斷的探索與開發(fā)中踐行,但就目前而言,閱讀教學所取得的成效仍存在一定的緩滯性,并未得以質的飛躍。在此過程當中,教師應加強閱讀教學的重視度,從更為科學全面的角度剖析閱讀教學的問題所在,并結合現(xiàn)時代下對于教育教學的指導要求,教師則需立足于學生本質展開教學優(yōu)化,以提高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促使閱讀教學的效果得以全面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