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航 (浙江師范大學)
《音樂心理學》是由星海音樂學院教授羅小平、黃虹所著。羅教授任中國音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音樂治療學會常務理事,黃教授為音樂心理學學會理事。二位教授在這一領域造詣深厚,既是音樂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又是我國當代音樂心理學學科開拓者。二者合力所著的《音樂心理學》作為中國音樂心理學是中國音樂心理學具有標志性的研究成果,內(nèi)容豐富、架構合理、資料翔實,是一部學術價值的音樂心理學專著,該書在凸顯我國學者學術成果的同時,對中國音樂心理學的發(fā)展是一個有力的推動。“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筆者對這一著作進行了詳細的閱讀,受益匪淺,是以作此文,記述自己所讀之感,期待與同學、老師共同探討學習。
我國音樂心理學學科自20世紀建立以來發(fā)展迅速,一大批有關音樂心理學的譯作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將大量西方音樂心理學研究成果展現(xiàn)現(xiàn)在我們面前,《音樂美學——音樂美的尋覓》(卡爾·西肖爾著,郭長揚譯.1981)、《音樂家心理學》(珀西·布克著,金士鉻譯)等著作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國在借鑒西方音樂心理學研究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術骨干和學術隊伍,大量的成果涌現(xiàn)出來?!兑魳沸睦韺W》作為我國第一部全面探討音樂心理學的著作,其出版有彌補他說之說,言人未言的重要作用,在填補中國音樂心理學空白的同時,彰顯了音樂心理學快速發(fā)展的活力,無疑對音樂心理學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本書于1989年12月出版,趙宋光先生評論本書的出版有“久旱逢雨之感”,“是一本有深度的專著”,本書一經(jīng)問世就受到了學科領域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學科領域的肯定。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學科知識的不斷更新,編者在總結先前經(jīng)驗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專家學者的建議,吸納最新的資料,于2008年11重新修訂出版了《音樂心理學》第二版。
與第一版相比,《音樂心理學》第二版的優(yōu)點更加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材料廣博、內(nèi)容豐富。第二版內(nèi)容在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增加了中外心理學史、音樂心理學研究方法、音樂社會心理學等內(nèi)容,音樂創(chuàng)作、表演、欣賞、能力和個性心理方面也增加了新的內(nèi)容,在關注基礎的同時,不斷逼近學科前沿問題,將最新的學科研究成果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開闊了讀者的視野。第二,視角多維、元素多樣。基于音樂心理學交叉學科的特點,它的內(nèi)容和體系也都極為豐富。本書對于音樂心理學的研究是立體的、多維的,在借鑒大教育學學科構架以及相關的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傳承與創(chuàng)新,結合學科前沿成果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從而建構元素多樣的內(nèi)容體系。
總而言之,《音樂心理學》第二版不論是在內(nèi)容,還是在結構上,較第一版都有很大的突破。因此,學者侯慶奇評論道:“如果說89版是一個奠基,那么08版則是一部更加趨于完備的著作,對于構建和完善音樂心理學學科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學科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之所以說本書言之有序,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思路有序。本書以音樂與人的行為、心理過程的互動關系為思路進行展開,以章節(jié)體形式進行編寫。導論部分與前三章對音樂心理學的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學科演進、研究對象及其論域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敘事介紹,對中西方音樂心理學思想進行了概述,對古今中外音樂心理學研究成果、思想價值、發(fā)展特征進行了歸納與總結。后七章則對音樂創(chuàng)作、表演、欣賞、能力和個性心理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闡述,寫作思路條理清晰。第二,行文有序。本書每一章的開始都給出了內(nèi)容提要,每一章的結尾都給出了一些思考題,首尾呼應的方式,幫助讀者把握書本脈絡的同時也抓住了重點、難點,以便讀者閱讀。在書本最后的附錄部分,作者編入了音樂心理學英漢對照詞匯,也為讀者提供了更多的檢索點,方面讀者找到切入點,從而更加深入、全面的學習音樂心理學知識。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給出了63處鏈接,這些鏈接大多是個案的研究、新的理論和研究成果,這些鏈接既醒目又與書本內(nèi)容相輔相成,為理論知識提供了一定的實踐支撐。
本書不僅條理十分清晰,其文字表述在注重學術性的同時,也十分注重準確性與簡明性,作者既能在總結他人的學術成果的同時,抽絲剝繭準確的抓住核心,又能恰當?shù)奶岢鲎约旱挠^點,因此在閱讀時常常有深入淺出之感,也為讀者的研究音樂心理學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本書涉及內(nèi)容廣泛,對中西方音樂心理學都有關注。中西方音樂心理學都有發(fā)端早的特點,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我國和西方一樣,從先秦時期開始我國音樂心理學思想就已經(jīng)萌芽,每個階段都有大量的文獻資料,真知灼見貫穿其中。因此編者在梳理音樂心理學思想時需要結合大量史料,并對這些材料辯誤糾謬、去偽存真進行篩選甄別,發(fā)掘出每個時代音樂心理學思想的精華,分析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現(xiàn)實價值,總結其特點。
除了注重史料的梳理、篩選、總結,本書還十分關注學科前沿問題。20世紀,我國音樂心理學受到重視音樂心理學研究成果涌現(xiàn),對于音樂心理學的研究更加的深入。到了30年代音樂心理學本土化研究被提及,80年代又明確的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心理學體系,音樂心理學本土化研究成為音樂心理學研究的新趨勢。本書緊跟時代熱點,在第三章第二節(jié)中編者闡述了自身對于音樂心理學本土化研究的想法,提出音樂心理學本土化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以中國古代豐富的音樂心理學思想為源泉,探究與西方音樂心理學理論相對應的方面。第二,將西方音樂心理學思想本土化,從傳統(tǒng)音樂文化中尋求與西方心理學的結合點,或者運用西方心理學理論對中國人的心理結構、民族心理進行研究。
我認為《音樂心理學》這一著作之所以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與其內(nèi)容的“頂天立地”有密切的關系。本書既能關注到基礎問題,又能逼近學術前沿,大量的史料和引證為《音樂心理學》的編寫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因而,本書在編寫時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羅小平與黃虹所著的《音樂心理學》綱目清晰、內(nèi)容全面條理清晰,在細節(jié)方面設計得非常恰當。在表述方面作者十分注重語言藝術的規(guī)范化和學術化,注重語言表述的準確性與簡明性,既給人以理性思考又給人以啟發(fā),是音樂心理學著作中的精華。但本書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書本涉及到的音樂心理學史占篇幅太多,到第四章才開始涉及到音樂心理學的理論的闡述,學理部分構成不夠,導致本書有些頭重腳輕之感。但瑕不掩瑜,羅小平、黃虹的《音樂心理學》在為數(shù)不多的音樂心理學著作中首屈一指。
近些年,音樂心理學受到了許多關注,其研究也在不斷的深入,通過文獻的檢索與閱讀發(fā)現(xiàn),與西方相比我國音樂心理學學科發(fā)展依然不夠健全和成熟,研究的范圍與深度均顯不足,學科中還存在著大片空白需要填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不斷深入研究不斷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