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鋼
(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楊園中心小學,江蘇蘇州 215500)
隨著足球作為一項國際賽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也提高了對足球運動的重視程度,積極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優(yōu)化足球課堂教學形式,從而提高學生足球運動的效果。但是在現階段的足球課堂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高效足球課堂的構建。作為一線體育教師,我們應當在分析學生認知特點、足球運動教學內容中,探索新的教學手段,逐步構建有效的體育課堂。
當前社會的發(fā)展需要,使教師開始注重將合作學習活動引入足球課堂,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發(fā)展。但是在以往足球課程教學中,可以看到,當教師按照學生距離的遠近進行組員安排,讓學生進行足球運動的自主練習時,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究其根本,是教師沒有根據學生對足球運動掌握的實際情況,進行組員安排。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講解足球運動,教師也應根據學生足球運動的實際能力進行組員安排,從而讓學生在相互幫助中,共同提高對足球運動的學習效果。
例如,對學生進行“接球”動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合理安排組員,從而讓學生在相互幫助中提升練習效果。課堂上,教師教授完“腳內側接球”“腳背正面接球”等動作后,觀察學生的練習效果,并根據學生自主練習效果,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隨后,教師按照學生能力,進行組員分配,使每個小組中學生對接球動作技能的學習效果存在一定差別。最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共同學習接球動作,并讓小組中對“腳內側接球”“腳背正面接球”等動作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指導組內學生,讓學生在相互幫助中,逐步提高接球效果。
可以看出,在足球運動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能力優(yōu)化合作活動,從而強化學生在足球運動中的作用,使他們在相互幫助中共同提高對足球運動的學習效果。
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游戲是最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從日常教學的觀察中可以看到,當教師將游戲與課堂教學活動相結合時,學生會表現出對教學活動的積極態(tài)度,花費自己的精力進行體育運動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練習效果。因此,開展足球課程教學,教師應當找到足球課堂教學活動與游戲的結合點,進行恰當的游戲活動設計,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練習活動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足球運動的學習效果。
例如,講解“踢定位球”的動作時,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教師先向學生講述踢定位球的動作要領,然后帶領學生進行踢定位球的動作練習,奠定開展游戲活動的基礎。隨后,教師向學生講述游戲規(guī)則:“每位學生在定點向足球框內踢球,在規(guī)定時間內踢入球框數目最多的學生,獲得游戲的勝利?!本o接著,教師讓學生進行自主定點踢球動作的練習,并組織學生按照規(guī)則開展游戲活動。在開展游戲活動前,學生為了得到比賽冠軍,會主動進行定點踢球動作的練習,從而逐步實現定點踢球動作的有效學習。
由此可見,引導學生進行足球運動練習,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活動的設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為了游戲的勝利而自主練習,從而逐步提高足球運動的教學效果。
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都有彰顯自身能力的欲望。他們對自己無法力所能及的項目具有征服和挑戰(zhàn)的心理。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足球運動教學時,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自主進行足球運動訓練,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足球運動的教學難度,讓學生在好勝心的驅使下激發(fā)挑戰(zhàn)欲望,自主參與到足球運動的練習中。當學生通過一定程度的訓練后達到教師所設定的練習難度,他們會獲得成就感,從而保持學習足球的信心,繼續(xù)跟隨教師的腳步完成其他體育活動的練習。
以“顛球”這一動作的教學來說,教師可以通過適當增加難度,來提高學生的練習效果。“顛球”是指運動員利用身體的有效部位進行連續(xù)接觸球,使球不落地。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只對學生進行“雙腳腳背顛球”“雙腳內側、外側顛球”等動作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顛球的動作技巧,而對學生真正的顛球能力不曾考查。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增加練習難度,讓學生堅持一定時長使球不落地。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反復練習,不僅激發(fā)了練習的欲望,也提高了顛球這一動作的練習效果,感受到足球練習中的成就感,從而促進足球課程的有效開展[1]。
不難看出,在開展足球運動的教學中,教師能夠通過適當增加練習難度來激發(fā)學生的練習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練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在不斷挑戰(zhàn)自己的過程中,提高對足球運動的練習效果。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教育部針對體育學科的特點,向學生提出了培養(yǎng)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但是在傳統(tǒng)足球課程教學中,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足球動作技巧的教授上,很少對足球文化相關內容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致使學生對足球文化的認識度不高。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足球運動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提高對足球文化的認識,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足球運動教學形式,開展室內教學活動,講解有關足球文化的知識,促進對學生足球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例如,在進行足球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室內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學生了解足球背后的文化。課堂上,教師先向學生播放提前準備好的短片,讓學生在直觀、動態(tài)、聲情并茂的短片中,認識“足球”最先起源于我國,并且在古代稱為“蹴鞠”,使學生從足球的起源認識足球運動。隨后,再利用現代足球運動的圖片,向學生解說足球運動中的競爭、合作等精神,使學生在不斷變化的圖片中,理解競爭、合作等精神在足球運動中的具體體現[2]。緊接著,再向學生講解練習足球的意義,使學生從功能觀的角度認識足球運動的價值,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足球運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在課堂上讓學生結合足球的來源、精神及意義等,分享自己與足球的故事,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進一步深化對足球文化的認識。
顯而易見,對學生進行足球運動的教學時,教師能夠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等,講解足球文化,讓學生在室內學習中提高自身對足球文化的認識,感知足球精神,落實體育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要求。
總而言之,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對實現有效足球課堂的構建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在未來足球運動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xù)創(chuàng)新足球運動講解方式,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運用,從而構建完整的足球運動教學流程,逐步提高足球運動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