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岔河鎮(zhèn)岔東學校 潘木蘭
對于從未涉及過法律的學生來說,如何在課堂上樹立他們的法治觀念、增強法治意識,需要老師研究教材、關注生活,找到學生的生長點。教師要從教學知識的整體出發(fā),指導學生會用“聯(lián)系”生活的觀點解決法律專冊上的知識,這樣才能把法律知識有效地轉化為法律認知。
在以前的學習和生活中,雖然學生沒有關注法律,但他們自己的生活及所關注到的生活事件能涉及法律的事件比比皆是。只要老師做有心人,巧用妙招將學生熟知的生活和法律知識架構起聯(lián)系,找到學生的生長點,學生就能沿著這個點在學習法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堅實。
在教學《國家機構有哪些》時,老師這樣導入:
師:孩子們,在自己的學校里生活了將近六年,你們對學校了解嗎?咱們學校大約有多少人???(五千多人)
師:這么大的學校,一切都井然有序,這是為什么呀?
生:因為學校有許多部門分別管理,所以學校很有序。
師:哦,是因為學校有強有力的管理隊。你知道學校有哪些部門參與管理嗎?
生:有總務處、教導處、德育處、校長室。
師:咱們國家有多少人?。浚?4億)
師:同樣的道理,這么大的國家,是不是也需要各個部門來管理呢?
生異口同聲:需要。
師:一個國家為了行使職權建構起來的一整套機關組織,我們稱它為機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國家機構有哪些》。
這堂課的導入,老師就以學生當下生活的學校為切入點,孩子明白學校工作每天都能井井有條地開展著,是因為有各個部門的管理,同樣一個國家要國泰民安、穩(wěn)步發(fā)展也需要各個部門的管理。在老師的解說下,孩子們明白與學校不一樣的是管理國家的各個部門被稱為“機構”。正是因為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生長點讓課題的揭示變得水到渠成。
在《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這一課中,老師這樣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超市)再出示新聞事件圖片。
師:有一位女孩去超市卻遇到這樣的事。(視頻播放)一名初二年級女生到一家超市選購商品,購物結束準備離開時超市防盜報警器響了。
師: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生1:會有超市保安人員來把她帶走,調查這件事,看她有沒有拿什么東西。
生2:她出去的時候被攔下來,帶到辦公室,可能被搜身。
師:看來你們很有生活經(jīng)驗,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呢?
生1:我覺得如果這位女生拿了東西就應該主動承認錯誤。
師:如果沒有拿呢?
生1:應該理直氣壯地和保安爭論。
師:同意搜身嗎?
生1:同意。
師:你是為了自證清白是吧?(點頭)你們覺得呢?
生2:我覺得只要不是男保安,就同意搜身。
師:有不同意搜身的嗎?
接著老師做了個統(tǒng)計,同意搜身的是大部分,而不同意的只有3 個。于是老師講述《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請翻到《憲法》20 頁,齊讀第三十七條。
在這個導入過程中,老師通過超市事件,調查到全班只有3 名學生是不同意搜身的,此時班里孩子的生長點是不一樣的,需要接下來的朗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明白中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在朗讀之后,老師追問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你們還會同意搜身嗎?就沒有學生會舉手了。接下來,老師講述了整個事件的發(fā)生及處理過程,孩子們明白在類似事情發(fā)生時,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的人身自由,要有權利意識。
學生在走進課堂之前已經(jīng)不再是一張白紙,他們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自主學習中已經(jīng)形成了屬于自己的認知能力。對于那些相對簡單的內容,他們憑借自身的思維能力已經(jīng)能掌握。尤其在《憲法》專冊的教學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根據(jù)學生需要的、感興趣的方面去教學。怎樣才能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喜歡什么呢?這就需要讓學生自己學會質疑,在質疑中了解學生的生長點。
愛因斯坦說過:“發(fā)現(xiàn)問題遠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國家機構有哪些》的新授部分,老師先了解到孩子熟悉哪些機構,然后讓孩子說一說“關于國家機構你還想知道些什么?”于是孩子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國家機構是怎么來劃分的”“具有哪些特質的屬于國家機構”“國家機構有哪些職權”“建立國家機構是為了什么”等等。從這些提出的問題中,不難看出孩子們都在思考,他們想要了解的知識還真不少。于是老師鼓勵道:“學貴有疑,能帶著問題去學習,你們的收獲會更多。”這些問題的提出及老師的鼓勵,讓孩子們的學習變得更主動。
國家機構很復雜,在小組學習分享時也會遇到一些自己拿不準的問題,于是老師有意進行課堂留白。在《國家機構有哪些》中,小組按照縣公安局、市公安局、省公安廳、公安部這樣的方式討論國家其他機構的排列時,有一組孩子貼出了“市出入境管理局、省出入境管理局、外交部”,老師問“確定嗎”?學生搖頭。老師說:“遇到問題不要隨便點頭搖頭,而是要查證?!睂τ谝粋€明顯錯誤的問題,老師不直接告知,而是讓孩子課后去求證。鼓勵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向身邊的人請教、上網(wǎng)搜索等方式進行自主探究。上課結束時,老師問:“學完這課后,你們最想干什么?”其實就是提醒孩子回去要求證課上的遺留問題。這樣的留白讓解疑成為孩子的一種需求,從而不斷獲取新知。
在《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這節(jié)課中,孩子們知道了發(fā)朋友圈是公民的言論自由。可是,看了一段劉某因在朋友圈辱罵朋友,受到法律制裁的視頻。自然就引發(fā)了“為什么劉某發(fā)朋友圈被法院制裁”的疑問?當然這樣的問題,學生自身很容易解決,他們不難發(fā)現(xiàn)劉某侵犯了別人的人格尊嚴,應該受法律制裁。這時老師出示:“行使權利有界限”的板書似乎更能讓學生理解。于是,老師在這樣的認知水平上追問:“你爸媽發(fā)朋友圈時,你會給他們什么建議?”孩子們就知道要提醒家人發(fā)朋友圈時不要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要尊重別人的自由和權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要處理好知識傳授和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有效分享,需要教師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自己學習的期望,需要將教學內容化為學生自己的學習期望。于是在《國家機構有哪些》的教學實施之前,老師讓孩子在組內完成“我家的那些證”項目學習單,組織學生去發(fā)證機關實地走訪,詢問證件的主要信息,向工作人員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在這樣的走訪中,孩子們各取所需,各有所獲。在匯報研究成果時,真的讓老師感覺到孩子們在真學習、真研究。
在走訪中,孩子們從不起眼的證上了解到各種未知的信息。這是走訪獲得的巨大收獲。這樣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求知欲、好奇心,這樣的任務動力就轉化為求知的動力。在分享體驗時,學生說出的是自己走訪得來的真知識和內心體驗,這些知識和體驗已經(jīng)融入他們的生命世界。只有知道學生的生長點在哪里,才能帶他們去該去的地方。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言以概之,作為師者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讓學生對身邊觸手可及的事情與法律知識產(chǎn)生聯(lián)系,才能找準學生的生長點。唯有如此,我們的法律專冊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增長學生法律意識的“半畝方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