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愛萍 黃家祺
內容摘要:在我們招收的本科學生中大約有10%左右的少數民族預科生,這部分學生基礎薄弱、結構不均衡、成績差距大,尤其是由于語言上的障礙,使得他們在與普招的漢族學生一起學習《外國文學》等專業(yè)課時,存在著漢語言聽說讀寫能力差、教學目的難以圓滿完成等現實問題,對此我們進行了教學改革的探索。分班教學、分層考試、合作學習、共同學習專業(yè)選修課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通過這些對策的實施,以期改善教學現狀、收到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少數民族預科生 外國文學 現實狀況 教法研究
我們學院地處偏遠的少數民族聚居區(qū),2014年之前我們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中會有較少的幾名少數民族預科生,多數蒙古族及三少民族(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學生基本在蒙古語言文學系學習。自2014年起,隨著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招生人數的增多,文學院招收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中少數民族預科生的比例明顯增多,大約占比為10%左右,這給《外國文學》等專業(yè)課授課帶來了一系列突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漢語言聽說讀寫能力差,教學目的難以圓滿完成
少數民族預科生分成兩種類型:一是讀大學之前有漢語授課的學習經歷,這部分學生漢語言讀寫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與漢族學生差別不是很大,學習起《外國文學》等專業(yè)課來困難也不大;另一類是讀大學之前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蒙語授課,這部分學生漢語聽說尤其是讀寫能力很差,在《外國文學》等專業(yè)課學習中困難很大,存在明顯的語言障礙。主要表現在聽課的理解程度、回答問題、作業(yè)的完成、考試成績等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因為語言的障礙使得他們對一些專業(yè)術語沒能迅速理解,在教學互動中對教師的提問回答不準確,課外作業(yè)借鑒他人或網絡上的資源較多,期末考試中書寫速度慢,感覺時間不夠用,正確率低,不及格率高。
二.聰敏質樸卻羞于表達,師生課上教學互動交流難以完成
少數民族預科生是其本民族中的佼佼者,他們極其聰明,思維敏捷、心靈手巧,看問題角度獨特、觀點新穎,但由于漢語言與蒙古語等少數民族語言在發(fā)音、聲調、語言體系、語法、修辭甚至邏輯上存在界域上的差異,使得少數民族預科生首先運用蒙古語言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然后再將其翻譯、轉化成漢語,由于兩種語言轉換過程中存在時間差,且需要重新組織語言,所以,少數民族預科生回答問題時往往存在語速慢、語病多、語序倒置等現象,特別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因膽怯甚至有自卑心理,羞于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因而失去了許多口語鍛煉的機會,也影響了專業(yè)課的學習效果及成績的提高。
基于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在《外國文學》等專業(yè)課的講授中勢必需要進行一些教學方法的改革。另外在推行教學方法改革的同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還對教學工具的優(yōu)化提出要求,強調要“推進信息技術高等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的現代化”,而旨在將傳統(tǒng)學習方式和相對簡易、優(yōu)良的網絡資源結合起來,不僅符合上述政策,同時也可為少數民族預科生班《外國文學》等專業(yè)課授課方法的實施提供了合理的載體。以筆者講授的《外國文學》為例,我們就少數民族預科班的專業(yè)課講授進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具體采用了四種對策:
1.分班教學。根據少數民族預科生自己的愿望,尤其是依據他們語言、知識、潛力等方面存在著基礎薄弱、結構不均衡、成績差距大的問題,將他們與普招生班分班授課,制定兩套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案、PPT,講授的專業(yè)內容、重點難點都有所不同,例如學習陀思妥耶夫斯基時,在少數民族預科生班講授中,外國文學史及相關文學理論只做淺顯介紹,將重點放在作品中的人物、結構、語言等的分析上,而普招班則是以史為綱、作品為緯,用文學理論將文學史聯(lián)系、編織起來,除了對作家文本的分析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獨特風格即以意識深層的挖掘與心理分析反映客觀現實的現代主義手法,以及對小人物、多重性格、偶和家庭、復調結構、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等文學領域多方面的探索,所有這些我們將盡量深入分析、闡釋。分班教學的最大好處是最大限度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自在原來的知識基礎上均有提升,并且避免了同學們因合班教學帶來的“吃不飽”或“吃不了”的固有弊端。
2.分層考試??荚囀且环N知識水平的鑒定方法,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因《外國文學》授課的重點難點有所側重,所以在期末考試時我們不厭其煩地位少數民族預科生和普招生分別出了兩份試卷,普招班的試卷包括正常的填空、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六種題型,而少數民族預科生班僅出了簡答、論述、材料分析、評論四種題型,除了考核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簡答題以外,主要以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為主,減少了考查難以表述、記憶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填空、名詞解釋等題型,這樣的好處是,一方面全面檢驗了學生專業(yè)課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提高了專業(yè)能力,另一方面又發(fā)揮了其獨特的分析問題的優(yōu)點,且保護了他們學習專業(yè)課的自信心和熱情,受到學生廣泛歡迎。
3.共同學習專業(yè)選修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分班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外國文學》等專業(yè)課,但大學四年里完全分班也不利于學生間語言、情感的交流、溝通、發(fā)展與提高,所以在高年級的專業(yè)選修課時,我們安排少數民族預科生和普招生一起學習,這樣使少數民族預科生即擴大了視野,又獲得了更廣的信息量,也有利于培養(yǎng)兩個民族之間的同學情誼。同時,我們采取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以線下課堂中的講授為主,而對于學生出勤、階段考核、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視頻等方面,我們都通過網絡平臺線上進行,這樣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即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培養(yǎng)了學生對專業(yè)前沿的關注度和師生聯(lián)系的密切度。
4.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協(xié)作互助共同進步。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80年代末傳入我國的一種學習教學理念。它擁有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優(yōu)點,成為當代一種重要的富有創(chuàng)新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在2015、2016級漢語言本科專業(yè)課尚未分成少數民族預科生班和普招班教學時,我們即依據合作學習理論成立了5-6人一組的若干個學習小組,它們以宿舍為基礎單位,按照個別同學的意愿做了微調,其中保證每組至少有1-2名少數民族預科生班的同學,在課堂討論、課下作業(yè)時協(xié)作互助。如在講授“黑塞及《德米安 少年彷徨時》”中,我們即用了分組學習法。提前兩周布置閱讀、查找該小說及作者的相關資料,教師為每個學習小組設計了三個問題,在課堂談論時,小組中每位成員將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與其他成員共享,全體成員分析、歸納出本小組的答題要點,推舉兩位同學代表本小組上講臺闡釋、解說,小組其余成員必須補充發(fā)言,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提出問題或質疑,每組代表發(fā)言后教師點評,兩位代表的平均分是該小組的最終得分。《德米安 少年彷徨時》中主人公的經歷幾乎是每位同學成長中遇到過的問題,同學們又做了充分準備,所以發(fā)言精彩、討論熱烈。少數民族預科生受到感染,主動發(fā)言,雖短短的幾句話但少而精,重要的是他們開始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且得到了鍛煉。合作學習受到全體同學的普遍歡迎。
少數民族預科生的專業(yè)課《外國文學》授課方法的探索已進行了四五年,但因為時間短,此項教研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可提升、改善的空間還很大。例如對少數民族預科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差異、特長方面的挖掘等有待進一步掌握;教師專業(yè)水平需要不斷提高,需增加教師專業(yè)繼續(xù)教育、外校訪學、專業(yè)培訓的機會與經費;院系教學設施不全、條件較差、網絡平臺難以滿足師生線上學習的要求;教師教學內容、分院課程體系設置等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所以少數民族預科生的《外國文學》等專業(yè)課授課方法、對策仍需繼續(xù)探索,并且在探索中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王道俊.《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李朝輝.《教育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譚爽.《指向深度學習的高校“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中國高等教育》[J].2019(6).
[4]褚旭,羅安等.《“層次遞進、多維融合”研究生課程與實踐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中國高等教育》[J].2019(22).
本文系呼倫貝爾學院教學研究課題“少數民族預科生專業(yè)課授課方法的思考”(項目編號:2018FDYB02)的研究成果,項目負責人尚愛萍,主要參與人員:張麗霞、范忠武、才志華。
(作者介紹:尚愛萍,呼倫貝爾學院文學院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研究方向:歐美文學、西方現代主義文學;黃家祺,北京市朝陽區(qū)和平街一中,漢語言文學學士,從事語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