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天道人道、河東河西與多元一體

2020-11-30 10:20:55任大援
國際漢學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漢學家漢學文化

□ 任大援

這一期稿件完全是在“疫情”的背景下編輯完成的,但沒有因為疫情而受到影響,實屬幸運。理論人文學科有這個好處:一桌、一椅、一電腦、一網(wǎng)絡(luò)而已,電子文獻滿足了大部分需要,基本不需要實驗室、社會調(diào)查。我們感謝人類高科技帶來的福祉。

然而,人文學科中的應(yīng)用學科如社會學、法律學、考古學等就沒有這么幸運,自然學科中的工科亦是如此,疫情使它們的研究活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至于屬于人類生活基礎(chǔ)的農(nóng)業(yè)、工業(yè)、服務(wù)業(yè)以及衣食住行等問題,更不是一桌、一椅、一電腦、一網(wǎng)絡(luò)所能解決的,疫情給人類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當我們不得不“宅”在家中,才領(lǐng)悟到,人之于天,有所逃,有無所逃。于是乎,我們對諸如“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尊人抑天的說法,開始心存幾分疑慮。當疫情洶涌而來之時,我們沒有想到要立馬消滅它——我們一下子也做不到。

歷史上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戰(zhàn)國時期,諸侯們縱橫捭闔,雄心勃勃地把歷史大步推向前時,思想家荀子提出“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二,則天不能禍”,進而提出了“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的豪言。有人將之概括為“人定勝天”。然而當經(jīng)歷了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朝代更替和自然變遷后,千年之后的思想家劉禹錫就有別于荀子,提出了“天人交相勝”的命題。他說道:“天之能,人故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與人交相勝耳”,其對天人關(guān)系進行了新的思考。災(zāi)疫使我們回顧歷史,思考一些形而上的問題,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讓我們從天回到人。本期 “漢學一家言”欄目中刊登了張踐先生關(guān)于文明生成與傳播特點的文章,此文雖然用較多篇幅談?wù)撝腥A文明的匯聚與輻射,但其著眼點落在了如何在世界范圍內(nèi)增強各種文化之間的溝通與理解。這是一個大題目,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也與漢學密切相關(guān)。

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文化的影響遍及全球,甚至影響到世界文化的走向。因此在世紀之交時出現(xiàn)一種說法,認為到了21 世紀,西方文化將逐步讓位于東方文化。這種說法曾被形象地比喻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關(guān)于“河東河西”的這條民間諺語,本意是講與黃河改道有關(guān)的邊界問題,用黃河河道在時間條件下的空間變位來表達世事變化的盛衰無常,但將這樣的觀點運用到對東西方文化發(fā)展的觀察上,則過多強調(diào)了對立與非此即彼的關(guān)系。如此一來,在東西方文化發(fā)生沖突與碰撞時,就會出現(xiàn)所謂“零和游戲”的思維模式。

漢學史的發(fā)展告訴我們,大航海技術(shù)使傳教士來華成為可能。機智的耶穌會士利瑪竇一派采用“適應(yīng)策略”進行傳教,俯下身段精研中國經(jīng)典,從而留下了16 世紀至18 世紀中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美好記憶。而當天主教差會內(nèi)部的反對者堅持 “原教旨”,企圖用“天學”改變中國,實現(xiàn)“中華歸主”時,就發(fā)生了交流停滯的局面。漢學史上諸如此類的教訓,不可不引以為鑒。

英國歷史學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說過,“未來歷史研究的趨勢之一,可能是‘文化接觸’,即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影響,接受與轉(zhuǎn)移”(《什么是文化史》)。在這種接觸和影響中,宗教的傳播、哲學思想的碰撞、科學技術(shù)的交流都發(fā)生了。這些也正是漢學需要關(guān)注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漢學研究在本質(zhì)上也是一種歷史研究。

在漢學這種歷史研究中,和單純的本土史或外國史研究一個很大的區(qū)別在于文化接觸中作為溝通媒介的語言翻譯交流。這成為漢學研究中繞不過去的門檻。本期欄目中,就設(shè)立了“中外語言接觸”這個新欄目。

關(guān)于翻譯的重要性,中國學者很早就有所認識。明代徐光啟在給崇禎皇帝的上疏中說:“欲求超勝,必先會通。會通之前,必先翻譯?!北酒谥杏袔灼懻摲g的文章,各有特色。卞建華的《漢學與翻譯學研究的互促與并進——美國漢學家艾朗諾訪談錄》是中國學者對曾任美國東方學會會長的漢學家艾朗諾(Ronald Egan)的一次專訪。艾朗諾教授被問及在翻譯過程中所遵循的原則時,他的回答是“譯無定法”。他還說,“最好的翻譯是讓讀者在閱讀時忘了自己是在讀一篇譯文”,“原文與譯文、作者與譯者、原語文化與譯入語文化之間就是一個不斷相互妥協(xié)、相互折中的過程,要想達到和諧的境界,需要長期的學習、積累和磨合?!边@是他的翻譯經(jīng)驗總結(jié)。

另外一篇有關(guān)翻譯的論文《陳榮捷與劉殿爵的〈老子〉英譯本之爭》,通過兩位漢學家對同一部中國經(jīng)典《老子》的翻譯比較,指出了“學案式”翻譯和以“大眾傳播”為目的的翻譯所遵循的不同翻譯原則以及對受眾因素的考量,由此對翻譯策略和翻譯結(jié)果所帶來的影響。這一點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事實上,作者提到的兩位漢學家中,其中一位是華裔漢學家,這種身份在翻譯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許是潛移默化的,但卻是不容忽視的。由此引申出華裔漢學家在漢學研究中的角色地位問題,或許也值得關(guān)注。

從漢學史的角度考察19 世紀是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漢學研究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著眼點: 第一,漢學研究開始進入大學的殿堂;第二,進入歐洲本土的中國文化,成為一些歐洲學者的思想資料,在歐洲近代思想變遷中起了重要作用;第三,隨著西方列強侵華和新教傳教士來華,西方外交官,甚至各種身份的人也參與到漢學研究中來。在本期論文中,對于后兩個方面都有所涉及。這些新個案或許能給讀者帶來新思考。

關(guān)于第二方面,《弗·施萊格爾的中國觀與18—19 世紀之交的歐洲漢學》一文在介紹19 世紀初德國早期浪漫主義文學在對啟蒙運動的反思時,企圖從來自亞洲的“東方精神”尋求思想資源的努力。施萊格爾(Friedrich Schlegel,1772—1829)認為,啟蒙運動過度強調(diào)理性,導(dǎo)致人的精神價值缺席;重建歐洲精神只能借助外來的影響,進行一場革命。施萊格爾并不是漢學家,但正是通過漢學研究帶來的文化交流互動,中國文化參與到了歐洲思想史的進程中。這也是文明互鑒的一個案例。

在漢學研究方法上,現(xiàn)在不少作者都很關(guān)注大數(shù)據(jù)分析,包括電腦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語料庫等,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jié)合起來。例如本期《基于三大數(shù)據(jù)庫對海外中國研究專著的調(diào)查與分析(2006—2016)》《從歐美三大圖書采購平臺看現(xiàn)當代中國文學英譯本出版情況(2006—2016)》兩篇文章都采用了歐美三大學術(shù)圖書采購平臺的書目數(shù)據(jù)展開研究。另有一篇論文《美國漢學家馬瑞志〈世說新語〉的人名翻譯研究》則采用了平行語料庫工具。這些在研究方法上的嘗試,是一個好的開端,我們樂觀其成。

寫于2020 年6 月29 日

猜你喜歡
漢學家漢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著名漢學家史景遷逝世,享年85歲
英語文摘(2022年3期)2022-04-19 13:01:24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楊聯(lián)陞《漢學書評》出版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3:56
漢學方法論值得關(guān)注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3:52
《國際漢學》增刊征稿啟事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3:14
美國漢學家巴托爾德·勞費爾的首次中國考察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2:34
當漢學家用上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 甲骨文,不再靠裂痕“識字”
當代陜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24
誰遠誰近?
海外漢學家影廊
吉安市| 成武县| 孟州市| 开化县| 大埔区| 厦门市| 衡阳县| 玉门市| 汪清县| 焦作市| 遂平县| 荔浦县| 新津县| 和政县| 琼结县| 大足县| 广东省| 孟津县| 九台市| 绥滨县| 海兴县| 湄潭县| 浦东新区| 石楼县| 咸阳市| 金门县| 家居| 郸城县| 于田县| 内乡县| 靖边县| 慈溪市| 万盛区| 丰宁| 抚宁县| 绥芬河市| 南召县| 寿光市| 延寿县| 巴塘县|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