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萬欽 胡萬生(通訊作者)
(重慶市萬州區(qū)中醫(yī)院康復科 重慶 404100)
慢性頸肩腰腿疼痛綜合征是較為常見的疾病,以往該疾病患病人群多以中老年人群為主,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工作強度的變化使得該疾病在青年人群眾中的患病率也明顯上升。該疾病的病程較長且根治的難度較大[1-2]。中醫(yī)學在該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較多,如針灸、熱敷等均為常用療法,本研究將在2017 年4 月—2019 年10 月間于本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頸肩腰腿疼痛綜合征患者中選擇108 例為對象進行分組治療,以此探析對慢性頸肩腰腿疼痛綜合征病患使用中醫(yī)針灸以及中藥熱敷進行治療的效果,現(xiàn)分析如下。
本研究病例共108 例,均來自2017 年4 月—2019 年10月間于本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頸肩腰腿疼痛綜合征患者群體,依據(jù)數(shù)字表法將108 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54 例。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慢性頸肩腰腿疼痛綜合征。②無其他嚴重疾病。③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②意識障礙。③無法配合完成研究。對照組:男32 例,女22 例。年齡:27 ~68 歲,平均為(50.4±3.5)歲。觀察組:男30 例,女24例。年齡:27 ~69 歲,平均為(50.7±3.8)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行。
對照組采取中醫(yī)針灸治療。依據(jù)患者疼痛部位取穴,如膝部疼痛患者采取膝部痛穴、頸部疼痛則取頸痛穴,垂直進針,患者感到針刺感后則可將其拔出,1 日1 次,治療兩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中藥熱敷治療中醫(yī)針灸方法。中藥熱敷:組方為伸筋草、防風各35g,艾葉30g,槲寄生、紅花、桃仁、獨活各25g,川烏、三棱各15g,水蛭12g,草烏、太子參各10g。將上述藥物磨成粉狀,兌入500g 黃酒,布袋裝好后蒸熱使用熱毛巾包裹藥物敷于疼痛部位,1 日2 次,每次熱敷60min。連續(xù)治療兩周。
①療效評價標準[3]: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疼痛區(qū)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則為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明顯改善則為有效。未達到如上標準為無效。以顯效+有效計算總有效率。②VAS 評分:采用VAS 視覺模擬評價量表調(diào)查,總分1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重。
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0 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s)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8.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7.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的對比[n(%)]
治療前,兩組VA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VA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的對比(±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的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4 6.27±0.34 3.45±0.67對照組 54 6.28±0.27 4.32±0.51 t-0.169 7.593 P-0.866 0.000
頸肩腰腿疼痛綜合征是常見疾病,發(fā)病群體較廣。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老年人口數(shù)量的增加使得該疾病患病率顯著上升。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生活日益便利,這也使得人們的運動頻率大大降低,使得亞健康狀態(tài)稱為常態(tài)。頸肩腰腿疼痛綜合征也成為該類人群的常患疾病。
目前臨床對該疾病的治療多以藥物療法以及康復治療為主,近年來隨著中醫(yī)學的發(fā)展,使得各類中醫(yī)療法得以在該疾病治療中推廣應用。針灸可依據(jù)患者的疼痛部位對相應的穴位進行刺激,達到活血化瘀、止痛行氣、舒筋活血的功效[4]。熱敷的中藥中,桃仁和紅花等藥味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諸藥全用可促進微循環(huán),消除炎性反應,緩解疼痛,同時通過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保護神經(jīng)元,增強療效的作用[5]。
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8.1%顯著高于對照組87.0%,觀察組的VA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對慢性頸肩腰腿疼痛綜合征患者使用中醫(yī)針灸配合中藥熱敷治療,效果顯著,可在極大程度上改善疼痛癥狀,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