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兆朋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順德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廣東 佛山 528315)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患者在接受機械通氣治療后48h 或停用機械通氣、拔出人工氣道48h 內發(fā)生的肺實質的感染性炎癥反應,患者在發(fā)病時會發(fā)熱并產生大量膿性分泌物,嚴重時,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造成死亡[1]。因此,當此病癥時,正確使用抗生素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發(fā)生此病癥,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死率[2]。本文對本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中重癥監(jiān)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降階梯療法的效果進行分析,并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本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中本院15 例重癥監(jiān)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7 例,采用常規(guī)性抗生素治療;男性4 例,女性3 例;年齡20 ~69 歲,平均年齡(41.6±6.8)歲。觀察組8 例,采用抗生素降階梯治療;男性3 例,女性5 例;年齡22 ~76 歲,平均年齡(42.8±6.9)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采用吸氧、祛痰、相應的營養(yǎng)補充的治療手段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生素升級治療,初期治療階段使用一般抗生素,若病情加重,則進行升級治療。觀察組則進行降階梯抗生素治療,最先使用廣譜抗生素治療,可在病情有所緩解后逐漸減少藥量,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可將廣譜抗生素變換為窄譜抗生素,將抗菌藥物聯合改為單用,并選擇敏感抗生素。
通過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臨床效果,將臨床療效分為治愈、有效、無效,計算總有效率。治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無不良反應發(fā)生。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生命體征較治療前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均無變化,甚至有加重的情況發(fā)生??傆行?(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比較兩組患者呼吸機通氣時間、感染控制時間。
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 版本)進行分析,計量資料(±s)和計數資料(n,%)分別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87.5%)似乎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57.14%),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觀察組的呼吸機通氣時間、感染控制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各指數狀況對比(±s,d)
表2 兩組各指數狀況對比(±s,d)
組別 例數 呼吸機通氣時間 感染控制時間觀察組 8 5.2±2.1 4.8±2.7對照組 7 15.8±3.9 18.5±3.5 t-6.682 8.553 P-0.001 0.001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與感染有密切關系,其致病菌大多為革蘭氏陰性菌。臨床的患者會出現發(fā)熱大于38℃,呼吸道中會分泌大量的膿性分泌物,肺部可聞及濕啰音,通過外周血的檢查可發(fā)現患者體內白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的比例較高。同時在痰培養(yǎng)及痰涂片上會發(fā)現鮑曼不動桿菌,嗜麥芽單胞菌和大腸埃希菌[3]。
抗生素降階梯療法能在使用抗生素的初期階段使用廣譜抗生素對患者體內的革蘭氏陰性菌進行大面積的覆蓋與抑制,能有效控制感染的進一步深入,降低患者的體溫,避免患者的病情進一步擴大和惡化[4]。同時能夠根據細菌學檢測和藥敏試驗結果進行抗菌藥物的調整,減少患者體內細菌產生的耐藥性。在治療后期,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再逐漸換成窄譜抗生素,這樣不僅能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與配置,還有利于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的風險,提高治療的質量和效率[5]。本文發(fā)現,對患者使用此法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惡化,緩解相關癥狀帶來的痛苦,促進患者配合治療,同時使用此法治療還能減少使用呼吸機的時間,不僅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療效,還能避免醫(yī)療費用的增加,減輕家庭負擔,提升治療效率,從而加快患者早日出院。
綜上所述,抗生素降階梯療法能夠明顯改善重癥監(jiān)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癥狀,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同時能縮短使用呼吸機的通氣時間,降低患者的醫(yī)療費用。另外能有效降低感染控制時間,減少患者的致死率,實現針對性治療。因本次例數太少,還需加大樣本量繼續(xù)觀察,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