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潮
(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學,河北辛集 052361)
當前,真正的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率,將學生從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脫出來的一種開放式、啟發(fā)式教學。在這一背景下,高效課堂如何構建和如何提升課堂效益成為教師首要思考的問題。以高中歷史教學為例,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黃金時期。但在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下,如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不僅是對教學的挑戰(zhàn),更是對教師的挑戰(zhàn)。
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方式中,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學生知識,在課下通過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最后通過考試或測驗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但這一教學方式就如同“題海戰(zhàn)術”一般,以量取勝,不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避免增添學生的學習負擔,避免使用“題海戰(zhàn)術”。教師應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熱愛學習。
例如,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多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判斷學生對當前階段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這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不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因為考卷只能傳遞單項信息,學生只能看到一個個鮮紅的勾叉,很難從中得到有效的引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绻麤]有興趣,學生無法產(chǎn)生學習動力,自然會認為學習枯燥乏味,甚至反感歷史學科。而要構建高效課堂,若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工作勢必困難重重[1]。因此,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春秋戰(zhàn)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x取一些課外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在介紹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家思想時,引入“白馬非馬”的故事,向?qū)W生介紹公孫龍在函谷關巧辯關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一方面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了解了“白馬非馬”這一詭辯論,開闊了視野。在學習興趣的驅(qū)使下,學生會主動學習,從而有利于構建高效課堂。
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他們在學習、接受能力上存在差異,這是必然的,教師不能抹殺學生的差異性[2]。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高效歷史課堂。例如,在高中階段,有的學生歷史基礎比較好,與其他學生相比學習起來較為輕松。針對這類學生,教師可以推薦其閱讀關于歷史知識的書籍,幫助其增長見識;而針對歷史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應引導他們鞏固基礎知識。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許多學校的硬件設施較為完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改變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形式,讓書中的內(nèi)容更為形象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其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然而,教師應注意,必須合理地結合教學內(nèi)容使用多媒體設備,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時間都是十分寶貴的,課堂反饋也是幫助教師和學生查漏補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很多時候,教師和學生都容易忽略這一點。有的教師告訴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可以等到課下再問”或“明天再說”;而學生也經(jīng)常理解為“我現(xiàn)在很忙,等我有空再問”的狀態(tài)。這樣的不良習慣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因為在課堂上,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取得不同的教學效果,也會有不同的課堂反饋,課堂反饋應具有及時性的特點?;诖耍處熀蛯W生需要預留一定的時間,有針對性地關注課堂反饋。
例如,在每節(jié)課過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預留5~10分鐘的思考時間,一方面讓學生消化今天所學的課堂知識,另一方面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為學生的課堂提問留出一定的時間,并為學生答疑解惑。除了在課堂上為學生預留提問時間,教師也可以在課下鼓勵學生主動向教師提問,或讓歷史課代表匯總學生提出的問題,在下一節(jié)課上課時為學生答疑解惑。
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引導,因此,為了構建高效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師可以采用引導教學的方式,一方面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課堂前,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教學,帶領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上節(jié)課我們講到了“一戰(zhàn)”爆發(fā)的背景、導火索和經(jīng)過,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具體講了什么內(nèi)容?!边@樣,教師通過簡要的敘述讓學生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了復習鞏固。之后教師可以繼續(xù)引導學生學習:“這節(jié)課我們依舊講‘一戰(zhàn)’,讓我們來看一下,一戰(zhàn)結束對世界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世界格局都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運用適當?shù)慕虒W手法構建高效課堂,要求教師提升自身教學水平。高中歷史不同于初中歷史,對學科知識的要求會更加嚴格,隨著年級的提升,歷史教學會涉及政治學、地理學、哲學、書法、繪畫、美學等知識,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身學科素養(yǎng),加深對歷史知識的分析,加強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構建高效課堂十分重要。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學生被動學習”的觀念,樹立“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育理念,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教師則應合理地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真正實現(xiàn)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