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花
(甘肅省武威第十三中學,甘肅武威 733000)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jīng)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在國際中的地位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貿(mào)易也變得越來越頻繁。在這個過程中,英語作為世界通用的語言,其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如何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英語人才,成了目前教育教學中重點關注的問題。
英語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語言交流工具,逐漸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重視。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成了目前初中英語教師主要思考與重視的問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1]。
情景教學法就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各種材料和事物,構建一個適合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景,讓學生能夠融入情景中去學習英語知識[2]。
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學生學不好英語,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對英語學習沒有太多的興趣。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較為傳統(tǒng)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只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教材上的英語單詞和語法知識;學生多是按照教師的要求死記硬背這些單詞和句子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沒有真正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而是根據(jù)教師的思路進行機械的記憶,使課堂氣氛沉悶,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甚至會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厭煩心理。在英語教學中利用情景教學法,能夠?qū)⑺腊宓恼Z言生動化、形象化,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英語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升學生對英語課堂學習的參與度[3]。
在課堂教學正式開始前,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通過音樂、視頻等形式將課堂教學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4]。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加深課堂體驗,對接下來要學習的內(nèi)容就會有一個更加明確、清晰的認知,從而能夠以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融入學習情境中,更好地掌握和吸收教師傳授的英語知識。
以往的英語教學,由于缺乏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直接影響了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使其對英語表達產(chǎn)生畏難情緒。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英語語言情景,并在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以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有待提升,教師全程使用英語開展教學,會造成一部分學生聽不懂的情況。因此,教師使用英語進行教學,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使用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和語法,當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后,教師就可以加大英語教學的難度,從而營造更適合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的語言情境[5]。
此外,教師還要多給學生提供用英語溝通和交流的機會。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大多數(shù)較為重視單詞和語法的教學,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較少,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雖然基礎知識很扎實,但是英語溝通能力較弱。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積極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溝通和交流的機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從而消除學生因為缺乏語言環(huán)境而產(chǎn)生的溝通障礙[6]。教師可以以開展英語情景劇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可以鼓勵學生從教材或者是其他的英語書籍中找尋開展英語情景劇的素材,并將這些素材進行編排后演繹出來。這種方式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能將學生代入角色中,強化其語感,促進其口語能力的提升。
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憑借單純的知識講述是沒有辦法做到高效英語教學的,而借助一定的工具和動作,營造一定的學習情境,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7]。
例如,在進行“this”和“that”這兩個單詞的教學時,對于“this”和“that”之間的區(qū)別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果教師單純地憑借語言的講述,那么學生很難理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這時,教師就可以積極地借助身邊的道具來開展教學。教師可以拿出一支筆,然后說:“This is a pen.”然后將這支筆放置在教室的黑板臺上,然后指著筆說:“That is a pen.”教師通過借助身邊的工具并配合相應的動作,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this”和“that”之間的區(qū)別,從而讓學生對這兩個單詞的用法有了一個更加明確且清晰的認知。
教師還可以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進行教學[8]。例如,在進行“under”和“in front of”的教學時,學生總是混淆這兩個單詞的意思。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展開教學。教師可以放置一張桌子,然后自己鉆到桌子的下面,告訴學生自己在桌子的下面:“I'm under the table.”“under”就是“下面”的意思;然后走到桌子的前面,告訴學生自己在桌子的前面:“I'm in front of the table.”“in front of”就是“在前面”的意思。教師通過利用自己的肢體動作創(chuàng)造了在桌子下面和桌子前面的兩種情境,使學生對“under”和“in front of”的意思有了更加明確、清晰的認知。
情景教學法對于初中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教師要合理把握課堂節(jié)奏,通過適當利用多媒體技術、身體動作和身邊的工具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情境,以加深學生的英語體驗,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