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我參加了江蘇省小學信息技術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的評審工作。雖是評委身份,但在整個評審過程中,我卻經(jīng)歷了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可以說,每位參賽選手都可為“師”。
在信息技術這一靠“技術”吃飯的領域,貶值最快的正是這個所謂的“技術”。因此,年齡越大、資歷越老的,越需要向年輕人學習,這也是信息技術領域后喻文化相對盛行的主要原因。
因為疫情,選手們在動手操作的技能比賽和筆試內容之后的現(xiàn)場上課,改成了15分鐘的無學生演課。這個“演”,有別于“說”課純粹的語言表達,當然更有別于真正的課堂教學樣態(tài)。因此,我在賽后的總結,也就有別于一般的課堂教學評價,而是特意針對這種“演”課形式,簡約地談了三點感受?;蛟S,除了現(xiàn)場選手,它也會對其他老師有所啟發(fā):
首先,我認為,課永遠是每位老師的立身之本。
《青蛙過河》(江蘇教材五年級Scratch模塊內容)這個課到底該怎么上,我想你們在當時的選擇一定是很艱難的。這個難,難在既要忠于教材,又要避免過于同質化。但,無論你怎么調整自己的設計思路,教學的基本要義不會變,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不會變,信息技術的學科性質也不會變,師生關系的處理原則更不會變。堅持了這幾個不變,你的設計想怎么變就怎么變。
設計好了之后怎么“演”?一句話,眼里雖不見學生,但心里必須時時有學生。同時,預設的內容一定要有層次有邏輯,師生互動也依然要基于真實學習情境,每一點都必須合乎教育的邏輯。
其次,從現(xiàn)場觀感上看,成課的關鍵與技術相關。
雖然,我們對唯技術論持批評態(tài)度,但信息技術教師就是離不開技術的支撐?;竟夹g的嫻熟程度,和你的課緊密相關。
比如,有的老師只利用了教室里的觸控大屏,忽略了另一套廣播系統(tǒng),因此在手控切換窗口的操作時,演課過程便會出現(xiàn)些微的“卡頓”,課感也就差了那么一點點。有時候,差了一點之后,感覺什么都差了那么一點點。
再次,我們的視野絕不僅僅局限于信息技術一個學科。
很多老師在設計中體現(xiàn)了跨學科融合的思想。青蛙過河,會涉及坐標的概念,這個必須處理得“很數(shù)學”。同時,教學的基本內容是“青蛙過河”,怎么過河是個“技術”問題,其他則都歸屬于“藝術”問題,這里有著充分的想象空間。
我們來設想一下,大家都是青蛙過河,有所類似是必然的。那么,你就一定想到了“改”。不過改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改情節(jié)不改角色——可以給角色“加戲”!還是青蛙過河,但過河前怎么了,過河后又想干嘛,這都可以充分展開;另一種是換角色也換場景,就是徹底地換一個主題。完全重新講一個新故事需要很大勇氣,有時還需要一點點運氣。
從我個人角度出發(fā),我并不太喜歡每節(jié)課都“造”一個新角色,然后這個角色一下課就去“領盒飯”,總覺得這樣會把教學的連貫性給整沒了,作品迭代升級的可能性也就沒有了。
當然,我的想法也有些狹隘。我們既可以把一個模塊的內容連綴成一個系列劇或連續(xù)劇,也可以將其設計成一個個獨立的短劇。
總之,好課并沒有一個絕對的最優(yōu)模式,能深入人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