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芳
(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南木林高級中學 西藏 日喀則 857000)
后進生,即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排除智力方面的因素,后進生的產生,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如錯誤的教育方法,后進生缺乏好的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等。在教育中,要想轉化班級中的后進生,教師需要強化和后進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后進生之所以淪為后進生的原因,方能找出針對性的對策轉化后進生。在高中階段,英語是一門頗有難度的學科,如學生需要積累大量的英語詞匯,需要掌握語法知識,具有較強的閱讀、寫作和聽力能力等。而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后進生的產生,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筆者認為:部分后進生的產生還源于初中階段英語基礎薄弱,導致學生進入高中之后,在學習上有“跟不上”的狀態(tài),進而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久而久之淪為后進生。本文以高中英語教學為例,探索在教學中后進生的成因極其轉化對策。
任何一個事物的產生,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就高中英語的教學而言,部分學生之所以淪為后進生,也有內因和外因的因素。內因主要是學生自身的原因,而外因則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等相關。以下,筆者就從內因和外因兩個角度,分析高中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的成因。
1.1 內因。俗話說: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高中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的產生,內因是決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經歷了小學、初中兩個階段的英語學習。而不同的學生,所接受的中小學教育有千差萬別。部分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就已經有了很好的英語基礎,進入高中之后,面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可謂是得心應手。而部分學生在中小學階段英語基礎薄弱,進入高中之后,面的難度又上了一個臺階的英語知識,可謂是手忙腳亂,不知如何下手學習。正是因為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導致在課堂中,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最終導致學生一步步淪為后進生。
其次,學生缺乏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常言道:態(tài)度決定高度。擁有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的學生,其學習成績一般不會很差。筆者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發(fā)現:在后進生群體中,有很多學生都是調皮搗蛋型的,上課不認真聽講,缺乏生涯規(guī)劃意識,學習方面,得過且過,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不是主動的預習、復習或者是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而是沉迷于網絡游戲。這樣的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又如何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呢?
第三,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途徑。對于學生的學習,“預習、認真聽課、認真復習”這“三部曲”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學生要在課前認真預習,通過預習初步把握教師要講解的內容;在課堂中,認真聽課,把握知識的關鍵點;課后,認真鞏固復習。學生努力踐行這“三部曲”,在課余時間能夠做到自律,都比較容易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而很多后進生在學習中,在課余時間不能做到自律:即自主預習、自主鞏固復習;在課堂中,缺乏好的聽課習慣,開小差,打瞌睡,一堂課結束,學生并沒有把握到知識的關鍵點。這樣的學習方式,又如何能取得好的效果呢?
1.2 外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高中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的產生,外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首先,教師教學的因素。后進生的產生,與教師教學的方式、習慣等息息相關。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教學方法落后,教學課堂單調和乏味,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影響學習質量的提升。就高中英語的教學而言,部分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是: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卻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不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忽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高中英語的教學課堂缺乏趣味性,進而導致了后進生的產生。
其次,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雖然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家庭教育因素已經開始逐漸淡化。但是,很多后進生的學習習慣、態(tài)度等都與早期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例如,現在的部分家長,可謂是典型的“低頭族”,機不離手,“抖音”不離口。雖然口頭上格外重視孩子的學習,卻忽視了自身的榜樣作用。由于在孩子學習早期沒有督促其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孩子因缺乏好的學習態(tài)度、習慣等影響了學習質量的提升,最終導致孩子成為后進生。
結合高中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產生的內外因素,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入手,“雙管齊下”,積極轉化后進生,促使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2.1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方法、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應當糾正后進生不正確的學習習慣、態(tài)度和方法等,為轉化后進生奠定基礎。首先,培養(yǎng)后進生良好的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課、課后積極鞏固復習的良好習慣。在課前預習方面,為了督促學生自主預習,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前置性作業(yè)布置的方式,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促使其主動認真地進行課前預習;在課堂中,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巧妙地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改變后進生上課開小差等問題,同時也改變過去教師提問是“眷顧”優(yōu)秀學生的教學模式,通過提問后進生,調動其在英語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后作業(yè),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巧妙地通過分層作業(yè)的方式,適當降低后進生作業(yè)的難度,消除其在英語學習中的畏難情緒,促使其積極主動完成作業(yè),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其次,培養(yǎng)后進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的態(tài)度是否端正,直接關系到后進生學習的質量。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加強和后進生的溝通交流,并在此過程中滲透一些生涯規(guī)劃教育,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學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2.2 不斷創(chuàng)新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高中英語的教學課堂,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是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并轉化后進生的有效途徑。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例如,高中英語教師積極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合作學習小組組建的過程中,教師巧妙地在每個小組中“安插”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和后進生,讓后進生學習優(yōu)秀學生的學習思想、態(tài)度和方法等,帶動后進生積極努力學習;又如,高中英語教師巧妙地通過問題導學教學法的應用,營造互動、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廣泛參與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3 巧用微課,促使后進生英語“脫貧”。在英語學習中,很多后進生因為基礎薄弱,導致對教師的教學內容一知半解,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久了,學生的英語成績自然難以得到提升。在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要巧妙地借助微課的應用,讓學生在課余時間看視頻、聽朗讀,聽專家講座,并積極地背誦課文,促使后進生的英語“脫貧”。例如,筆者發(fā)現很多后進生語法知識比較薄弱,針對學生語法知識薄弱點,筆者通過互聯網資源搜集了一些微課視頻,同時也自主設計開發(fā)了微課,并將微課與學生共享,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反復觀看微課,把握語法知識點,夯實學生的語法知識。借助微課讓學生反復觀看視頻的方式,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在課堂中對知識把握不牢的問題,提高后進生的英語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成為了教師的職責和使命。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解讀后進生的成因,并積極尋找解決對策,積極轉化后進生,促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