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姍姍 郭銀燕 鐘艷丹 丁巧云 曹興國 俞海英
成人肝病(包括病毒性和非病毒性)的研究已經(jīng)較為成熟,但是兒童肝病的預防及診治也逐步受到重視[1-4]。兒童肝病的病因復雜多樣,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與進步,新的疾病被逐漸認識,原有的疾病逐漸得到控制,對于兒童肝病來說,疾病譜也在不斷的變化[5]?,F(xiàn)有的兒童肝病疾病譜及其構成資料極其有限。本研究通過對2008年1月—2018年12月就診于我院青少年肝病中心的患者資料進行了資料統(tǒng)計與病因分析,為兒童肝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提供可靠數(shù)據(jù)和科學依據(jù)。
一、對象選擇2008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京二院青少年肝病中心住院且明確為肝病及其相關疾病的0~16歲患兒388例。疾病診斷參照最新診斷標準和指南。
二、實驗室檢測與病理檢查血清學抗原、抗體及PCR檢測采用日本 Olympus AU5400 型全自動生化檢測儀。病理學實驗室檢查采用普通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核酸原位雜交、原位 PCR法。
三、統(tǒng)計方法通過SAS 9.1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一、基線資料
2008—2018年因為肝病及其相關疾病住院患兒共有388例。其中患兒中男性205例,女性183例。11年間,非病毒性肝炎為37.50%、46.43%、45.16%、48.57%、46.15%、45.95%、48.39%、52.78%、55.10%、59.46%、56.10%。見表1。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非病毒性肝炎的比例越來越大。2008—2014年與2014—2018年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129,P=0.000)。
二、生化資料
388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各為194例。將其入院時的生化指標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與病毒性肝炎患者相比,非病毒性肝炎患者有著更高的ALT、AST、TBil、DBil、CHE、GGT,兩者之間的PT、PTA無統(tǒng)計學差異。
三、兒童肝炎疾病譜2008-2018年兒童病毒性肝病主要是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2008-2018年兒童非病毒性肝炎肝病疾病共有6種,包括肝臟代謝相關性疾病、膽道相關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藥物性肝炎、非病毒感染致肝臟疾病、自身免疫相關疾病等疾病。研究中發(fā)現(xiàn)肝臟代謝相關性疾病最多,其次是藥物性肝炎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
表1 不同年份非病毒性肝炎與病毒性肝炎的例數(shù)
表2 病毒性肝炎組和非病毒性肝炎組生化指標之間的差異
表3 兒童非病毒性肝病疾病譜
本研究表明,在近年來的肝病疾病譜中,兒童非病毒性肝病并不少見,且有逐年增多的趨勢。長期以來我國兒童肝病主要以病毒性肝炎最為常見,但隨著醫(yī)學的進步不斷變化,兒童肝病譜在逐漸地發(fā)生變化、不斷擴大,非病毒性肝病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加[6-7]。非病毒性肝炎患兒有著更高ALT、AST、TBil、DBil等,考慮原因有二:(1)病毒性肝炎患兒中有慢性肝炎患者,患兒的肝功能水平多不是太高;(2)非病毒性肝炎患兒組有梗阻性黃疸、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遺傳代謝性疾病存在。因此,研究也提示在注重兒童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同時,也要對非病毒性肝病的診治要多重視,避免漏診,誤診等情況的發(fā)生。
病毒性肝炎感染包括巨細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我們所診治的兒童中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較為常見。2018年美國肝病學年會AASLD推薦對于兒童慢性乙肝患者,e抗原陽性者ALT升高、HBV DNA陽性,需抗病毒治療,但對于ALT的上限需考慮患者的性別、年齡、青春期以及患者的BMI。
另外,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兒童非病毒性肝病疾病譜相比較之前幾年有所擴大。首先,非酒精性脂肪肝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這與國內(nèi)的研究相一致[5]。對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兒童患者進行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的BMI普遍偏高,體形肥胖者居多,提示兒童要從小注意生活方式,適當減肥,加強鍛煉,避免兒童脂肪肝發(fā)展成為成人的脂肪性肝硬化。其次,研究同時發(fā)現(xiàn),藥物性肝炎的占比也在提高,部分患兒是因為幼兒時期罹患其他疾病,長期吃藥導致的肝損傷。國內(nèi)研究對2001-2010的兒童非病毒性肝炎患者進行分析時也發(fā)現(xiàn)同樣問題。所以,在對兒童臨床治療時,臨床醫(yī)師進行診療時務必考慮到兒童的特殊性,謹慎使用藥物,避免濫用藥物,及時監(jiān)測使用藥物后的反應,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應該及時停藥,更換用藥方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