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宏
晉中市職業(yè)中專學校
中職聲樂教學的目的并不是為培養(yǎng)歌唱家,而是通過教育教學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能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實用型與復合型人才。但目前,中職聲樂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影響下,諸多教學弊端慢慢凸顯了出來。為提高并保證中職聲樂教學質量,教師有必要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聲樂能力的提升。
中職學校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注重技巧,而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表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聲樂的學習原本就比較抽象,中職學校的教師如果只是單純的口頭傳授知識,面對面的信息交流,就不能充分表現(xiàn)聲樂藝術。學生的學習又存在理解性和心理性差異,所以在這樣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中,聲樂學習的難度無疑就加大了許多。
中職聲樂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歌唱藝術家,而是培養(yǎng)一批能夠登上講臺為學生服務的優(yōu)秀教師。所以,在平時的聲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重視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訓練技能,以及增強學生技能方面的訓練,提高對聲樂知識的理解能力??紤]到中職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存在差異,分層次展開教學,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不斷提高自身的聲樂技巧,專業(yè)知識以及自身的修養(yǎng)。教師的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敢于摒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短板,善于觀察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自己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聲樂表演不是單純的唱歌,它包括準確地情感理解,深度扎實的文學修養(yǎng)和藝術修養(yǎng),以及較高的聲樂審美和表演技巧。所以說,作為中職聲樂教師,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充分理解聲樂課程的教學,教學設計獨創(chuàng)新穎。以認真務實的態(tài)度投入到自己的聲樂教學中,為社會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幼兒音樂教師。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啟發(fā)式教學。聲樂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怎么唱,還要讓他們學會教小孩怎么唱。啟發(fā)式的教學觀念,旨在讓學生觸類旁通,自行進行思考和探索,靈活掌握聲樂的理論知識和演唱技巧。因為中職院校的學生存在心理、年齡、理解能力的差異,固定的教學模式并不能適應所有的學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傳授給學生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以保證在遇到問題時,學生能夠隨機應變。比如對音樂中情感的學習,由于學生的文化程度難以達到這樣的高度,不能夠準確直接地體會音樂中包含的情感,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從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或者作者的身世背景入手,更容易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情感。理解了這些,學生就容易掌握歌唱技巧以及氣息的運用,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進行了充分的思考,加強了記憶。這樣一來,學生掌握了這種方法,慢慢的總結歸納,在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能夠迎刃而解了。
在聲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看法類似或依據(jù)聲樂水平,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大約4—6 人,小組內,每個人都可以談論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向小組成員表演,聽取其他人的意見,這樣也有利于小組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合作式的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師在該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建議,使學生都能夠在參與的過程中有所感悟。這種集體的授課模式,以小組合作探究為主要教學方式,具有比較強的針對性,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活躍了課堂氣氛,并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創(chuàng)造更多展示的機會,通過實踐,加深學生的感悟和體會,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師在引導學生自我示范之后,要及時給予一定的評價,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自覺意識到需要加強練習的地方。評價的主體不僅僅是課堂中的教師,也可以是小組的成員,學校的管理者,家長或者專業(yè)的人員、幼兒園的小朋友等等。多元化的評價,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做出更加客觀,真實的評價建議。因此,學校要大力構建評價標準,完善評價體系,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模式,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聲樂的教學多元化是十分有必要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對聲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從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個人素養(yǎng),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課堂成為課堂的主體。采用啟發(fā)式和合作式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快更熟練的掌握聲樂知識和技巧。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是培養(yǎng)合格中職聲樂人才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