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數字圖書信息界面布局影響老年人信息檢索交互績效的眼動實證研究*

2020-11-10 09:27:28侯冠華
國家圖書館學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信息檢索眼動可用性

侯冠華

1 引言

近年來,老年人數字信息行為出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數字界面是用戶與信息系統交流的通道,良好的數字信息界面設計,能提升老年人的數字信息行為體驗,增加老年人的數字信息行為持續(xù)意愿。界面布局是信息組織呈現的基本要素,界面信息組織清晰且一致以及美觀、組織合理的界面布局形式對信息呈現和識別非常關鍵。Bateman等認為,界面布局為整體信息傳遞的一致性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方法,信息一致性是用戶行為構建的重要基石,為此他們考察了美學歷史,基于美學理論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制定了一套圖文界面布局的整合方法[1]。但是,界面布局并非是影響信息檢索績效的唯一要素,信息檢索目的同樣會影響檢索績效,甚至決定了信息檢索的視覺策略[2]。美觀的界面雖然不會顯著影響信息檢索績效,但能提升對產品有用性的感知。如Hassenzahl和Monk從美學的角度研究了產品外觀如何影響用戶感知,結果發(fā)現外觀漂亮的產品會被用戶認為更有用,即美學能提升產品有用性[3]。由此可知,界面布局可以通過改善用戶注意力來提高用戶信息檢索績效,因此,研究界面布局對用戶信息檢索績效的影響很有必要。

信息檢索是用戶與信息系統的交互過程,“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正在成為信息檢索交互研究的主流思想。長期以來,學者們借助認知心理學理論研究人機交互的相關問題,如張路路、黃崑研究發(fā)現用戶認知風格對信息檢索策略有顯著影響,提出應建立面向不同認知風格的信息檢索系統界面[4];黃崑等梳理了國內外情感負荷理論在信息行為研究中的應用,提出未來應探索情感負荷在目的性明確主動和非目的性檢索的信息交互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5]。將用戶認知特點納入信息行為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信息檢索交互過程中,界面布局會影響用戶的注意力分配,良好的界面布局不僅會影響讀者的信息檢索策略,還會對提高讀者的檢索績效有一定的幫助。主觀問卷結合生理指標,如眼動追蹤、腦電等,能夠更全面地反映用戶的認知過程與規(guī)律。因此,本研究擬采用眼動追蹤技術采集用戶的注視時間和注視點數,將上述眼動指標作為信息用戶在檢索結果界面注意力分布的判斷依據,提出優(yōu)化檢索界面設計的建議。

2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2.1 信息檢索交互行為模型

近年來,信息行為研究范式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從關注信息和系統本身逐步轉向為關注用戶的需求和行為[6]。Wilson首次提出了信息搜尋模型,將信息用戶作為模型的出發(fā)點[7]。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互聯網成為信息發(fā)布和交流的主要平臺,越來越多的學者接受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思想,圍繞用戶與信息系統交互過程構建了信息行為模型。最為典型的代表當屬Wilson提出的系列信息行為模型,他在模型修訂中關注用戶的信息需求及信息行為中的干擾變量[8,9]。此外,Kuhlthau構建的信息查詢過程模型也是一個經典模型,他將用戶信息查詢過程描述為“初始—選擇—探索—觀點形成—收集—表述”六個階段,認為信息搜尋具有不確定性,并據此探索了信息用戶在不同階段的情緒狀態(tài)[10]。此后,Kuhlthau又提出應基于用戶體驗、用戶信息需求等因素開發(fā)信息交互系統[11]。Ingwersen將信息檢索研究方法分為系統導向、用戶導向和認知導向三類,系統導向側重于提高信息系統的檢索性能、用戶導向側重于用戶信息需求和行為、認知導向側重于檢索者的認知和行為[12]。Ingwersen還構建了認知信息檢索交互模型,核心構成要素包括認知行動者、界面、社會環(huán)境、信息技術和信息對象[13]。人機界面是用戶與信息系統的接口、人機信息交換的通道,信息檢索交互必須借助于界面來完成,因此界面的功能和作用成為研究重點。

國內外關于信息搜索反饋界面的研究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多元反饋界面設計研究,White等學者基于多元表示理論建立了內容豐富的信息搜索和檢索結果顯示界面,能夠多維度地呈現檢索結果文檔信息[14]。傳統檢索界面僅顯示標題等信息,多元反饋界面事實上增強了隱性相關反饋,有利于用戶修改初始檢索表達式,從而降低信息檢索交互的不確定性[15]。時至今日,多元反饋界面不僅可以用文字來顯示檢索結果,還可以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的方式顯示,因此本研究提出基于多元表示理論檢驗研究圖文布局界面設計對老年人信息檢索績效的影響。

2.2 用戶體驗

Wilson將信息行為研究分為兩類:一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研究,強調用戶信息需求、檢索行為、個體認知、動機等因素;二是強調界面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探討解決系統設計可用性、界面呈現等問題,用戶體驗是該類研究的重要內容[16]。用戶體驗很早就被納入到信息行為模型的構建中,Kuhlthau認為信息查詢初期階段會引發(fā)用戶對不確定性的感知,并誘發(fā)焦慮,但隨著相關信息的呈現,情感會隨之變化,他明確提出了信息查詢每個階段的用戶情感體驗狀態(tài)[11]。用戶體驗有三個層級——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本能層是指用戶對產品在感知層面所形成的直觀體驗,行為層則是用戶通過實際操作、使用產品而產生的需求滿足感,反思層則是用戶通過組織和回憶的方式對產品感知和交互的經驗總結[17]。用戶體驗與用戶信息檢索行為高度相關,二者都是動態(tài)變化的。用戶會在檢索過程中學習、總結、反思,據此調整檢索策略,形成觀點,完成任務;用戶體驗則經歷了對信息系統的感知,通過操作滿足信息需求,反思總結經驗。因此,信息檢索與反饋界面是用戶體驗的核心載體,本研究聚焦于檢索反饋界面。

近年來不少國內研究者從用戶體驗的視角,對界面布局展開了討論。例如,鄭方奇等對網易云閱讀和QQ閱讀器兩款APP的人機交互界面進行了對比分析,總結了數字閱讀平臺的個性化、社交化等若干特點[18];謝湖偉等人采用科學量化的問卷調查法,對新聞閱讀類APP從使用時間、使用場景、個性需求三個維度進行因子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出了移動數字閱讀用戶體驗構建的若干假設[19];孫洋、張敏以圖文布局為研究對象,對閱讀軟件進行可用性評價[20]。國外方面,學者Kretzschmar等人對比了紙質媒介與電子媒介兩種界面的可用性,探討讀者在兩種界面中閱讀是否存在差異顯著的認知付出,結果顯示,媒介差異不顯著,但老年人在電子媒介閱讀時,屏幕對比度高的對老年人更有幫助[21];Koc-Januchta等研究者將被試分為圖式思維者(Visualizers)和語言思維者(Verbalizers),比較這兩種人在觀看圖、文時的差異,結果發(fā)現圖式思維者更容易被圖吸引,而語言思維者則更傾向于閱讀文字[22]。

2.3 眼動追蹤技術

近年來,眼動追蹤技術引起了學者們的重視,將其作為對用戶主觀反饋的補充,應用于交互式信息檢索研究中。眼動追蹤有利于揭示用戶信息檢索行為背后的深層動機,關注用戶的認知心理、注意力分布,在人機交互過程中能夠檢驗搜索界面的可用性。吳丹等提出了眼動追蹤在交互式信息檢索研究中的四個應用趨勢:(1)交互式信息檢索中的認知差異研究,(2)基于眼動的移動搜索研究,(3)自然環(huán)境下的交互信息檢索行為眼動研究,(4)眼動追蹤方法與其他多元化的分析方法的結合[23]。用戶視覺注視行為是優(yōu)化搜索界面設計的重要參考因素,梁少博等通過眼動實驗對用戶在不同跨設備情境下的視覺分布進行研究,發(fā)現用戶在跨設備后視覺注意力有所分散,認為在信息界面中提供歷史信息有助于用戶提升檢索績效[24]。許鑫等研究了用戶在瀏覽高校圖書館門戶網站主頁時的習慣,發(fā)現了用戶使用高校圖書館門戶網站時關注度較高的熱門區(qū)域和關注度較低的冷門區(qū)域,以此提出了設計建議[25]。上述研究表明,眼動追蹤對信息檢索和結果呈現界面設計具有指導意義,眼動指標能夠為更深層次地理解用戶信息檢索行為提供依據。

信息檢索研究中常用的眼動指標包括注視點數、注視時間、瞳孔直徑等[25]。眼動分析需預設興趣區(qū),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按照功能設置興趣區(qū)。注視點數代表了信息加工難度,注視點數越多說明信息加工難度越大;注視時間則代表了用戶在界面中的興趣分布和注意力分布[20,26];瞳孔擴張能夠反映信息用戶的情緒變化[24],也能夠反映信息用戶在信息檢索過程中的認知負荷[26]。本研究關注老年用戶在信息檢索結果界面的注意力分布情況,因此重點分析注視點數和注視時間兩個指標。

2.4 研究問題

多元表示理論強調了在文獻、搜索引擎以及用戶認知空間中的認知變化或多元表示[27]。根據多元表示理論,本研究將檢索反饋界面設計為圖文布局形式和純文本形式,采用問卷與眼動追蹤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針對具體界面設計中圖文布局形式變化對老年人信息檢索績效的影響開展研究。

本研究將信息檢索結果界面設計成兩個大類,即圖文顯示界面和文字顯示界面,并嘗試探討以下研究問題:第一,界面布局變化是否會對老年人信息檢索效率產生顯著影響,以及如何影響;第二,眼動指標能否反映界面布局變化對老年人信息檢索的影響;第三,界面布局變化是否對老年人信息檢索的主觀感受有顯著影響,以及如何影響。通過回答這三個研究問題,了解老年人閱讀信息檢索界面的行為偏好,以提高信息檢索績效為目標提出界面設計建議。

3 研究方法

3.1 實驗設計

數字圖書信息檢索結果界面一般有兩種顯示方式,一是純文本顯示,包括題目、作者等基本信息;二是圖文顯示,在文本旁增加書皮封面信息,圖文顯示能補充提供新的信息供讀者參考。本研究采用主觀量表與客觀眼動數據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單因素重復測量實驗,根據多元表示理論將自變量界面布局設置為三個水平,分別是左圖布局、右圖布局和無圖布局。每位老年人需要在一種界面中,根據主持人提供的關鍵詞,依次完成3個信息檢索任務。實驗過程中,眼動儀記錄任務完成時間和眼動數據,測試完成后請老年人填寫主觀感受量表。

為了分析眼動數據,需將圖文布局劃分為若干個興趣區(qū),本研究以比較不同界面布局形式對老年人信息檢索績效的影響為目標,因此劃分了2個興趣區(qū):圖片興趣區(qū)和文字興趣區(qū)。將每個興趣區(qū)的首次注視時間、興趣區(qū)內的注視點數、注視時間和眨眼率作為評價老年人信息檢索策略的重要評價指標,用眼動儀記錄上述指標,被試在完成信息檢索后分別從可用性、有效性、易用性、滿意度、視覺吸引力、視覺舒適度等方面對信息檢索過程進行評價。關于圖文布局、認知負荷對用戶體驗的影響的研究框架見圖1。

圖1 研究框架

為保證研究不受其他變量干擾,實驗過程采用隨機化閱讀順序,使用同一臺實驗儀器,光照參數相同、信息檢索材料字號間距相同。

3.2 實驗材料

分別選取左圖右文、左文右圖和純文字三種界面布局形式,簡稱左圖布局、右圖布局和無圖布局。選取圖書信息作為實驗材料,每篇材料中包含10條圖書信息,其中包含5本暢銷小說和5本學術著作。

為了使實驗更加符合真實的信息檢索情境,本實驗將精心準備的材料做成圖片格式,尺寸與實驗設備的屏幕尺寸相同,以確保參與者在實驗中看到的文字材料顯示效果與真實手機閱讀材料呈現效果相同。實驗材料呈現如圖2所示。

圖2 實驗材料呈現

3.3 實驗被試

本次實驗共招募了20位老年被試,全部來自同濟大學老年大學,年齡在61—74歲之間,平均年齡64.37歲,SD=4.03。其中,男性被試9名,女性被試11名。所有被試均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矯正視力正常,均為右手利。在實驗前全部閱讀實驗知情同意書,并簽字確認。

3.4 實驗流程與數據采集

實驗首先需要參與者完成一個訓練任務,該任務的設置有兩個目的:首先是為了確保參與者能夠勝任所有實驗任務,其次是熟悉任務內容。實驗中,每位被試提前了解需要完成的任務,然后針對性地檢索信息,檢索完成后關閉實驗設備。信息檢索時間和正確率作為行為數據進行記錄。

用戶對文獻信息的需求包括兩個類型,即對已知文獻資料的需求和對已知主題的需求。本研究的實驗任務為對已知文獻資料的檢索,即告知題目、作者等基本信息,通過輸入題目尋找目標書籍。具體任務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任務內容安排

主觀用戶體驗數據采集包括三個維度,即舒適度、可用性與情緒變化。測量采用主觀問卷量表,舒適度測量改編自閱讀舒適度量表[28],包括3個問題,即視覺舒適度、可讀性、清晰性??捎眯詼y試共10題,改編自系統可用性問卷(SUS)[29]。舒適度與可用性測試評分均采用了李克特7級尺度評價方法。情緒測量采用了正負情緒量表(PANAS)[30],篩選了與本研究相關的情緒共10題。全部量表共23題,詳見附錄。

實驗設備采用iphone 6s,屏幕尺寸138.1mm×67.0mm,屏幕像素密度326pp,背景亮度統一;眼動數據采用頭戴式眼動儀Dikablis,采樣率60HZ,監(jiān)測各興趣區(qū)首次注視時間、注視時間與注視點數。

4 研究結果

4.1 圖文布局對信息檢索時間與正確率的影響

以信息檢索時間為因變量,圖文布局為自變量,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圖文布局的主效應邊緣顯著(F=3.147,p=0.058),圖文布局改變了老年人信息檢索的時間,且變化量大。在左圖布局中,20位被試的平均信息檢索時間約152.3±41.6秒,時間最長;右圖布局中,平均信息檢索時間約125.1±53.1秒;無圖布局的平均信息檢索時間最短,約122.9±55.6秒。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界面布局中信息檢索平均時間與正確率

以信息檢索正確率為因變量,界面布局為自變量,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界面布局對信息檢索正確率的主效應不顯著(F=0.316,p=0.732),即界面布局對信息檢索的正確率影響不大。

研究結果表明,在正確率不變的前提下,界面布局變化對老年人信息檢索時間具有顯著影響,其中無圖布局的信息檢索速度最快,右圖布局次之,左圖布局最慢,圖片信息對提升檢索效率沒有幫助。

4.2 圖文布局對老年人信息檢索體驗的影響

以舒適度、可用性、情感體驗得分為因變量,圖文布局為自變量,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圖文布局對舒適度(F=12.06,p<0.001)、可用性(F=21.39,p<0.001)、情感體驗(F=18.25,p<0.001)的主效應顯著,說明老年人對不同圖文布局具有非常明顯的主觀偏好(如表3所示)。

表3 界面布局對信息檢索舒適性、可用性和情感體驗影響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進一步對打分情況分析,發(fā)現老年人對左圖布局的可用性打分低于右圖布局(5.25±1.0 V.S. 6.29±0.79),無圖布局的可用性得分最低(3.96±1.98)。對三種圖文布局做進一步組內比較分析,發(fā)現左圖布局與右圖布局的舒適度(F=10.86,p<0.01)、可用性(F=8.57,p=0.01)、情感體驗得分(F=7.10,p=0.05)差異顯著,左圖布局與無圖布局的可用性(F=17.33,p<0.001)、滿意(F=15.28,p<0.001)、情感體驗得分(F=15.11,p<0.001)也都差異顯著。從主觀評價來看,老年人更加認可右圖布局,信息檢索體驗的整體得分明顯高于左圖布局和無圖布局。分析結果表明,老年人對有圖的布局評分更高,說明圖對他們的閱讀體驗非常重要,而圖的位置則以右側為佳。已有研究表明,純文本閱讀時間越長,累積的認知負荷越高,文本中搭配圖片雖然會小幅影響搜索效率,但能夠有效降低讀者的認知負荷[28],這是老年人喜歡有圖布局的根本原因。

4.3 眼動數據分析結果

注視時間是指被試在該區(qū)域進行信息處理所消耗的時間。本研究中,注視時間越長,意味著用戶對該區(qū)域信息越感興趣。注視點數用于表征被試在該區(qū)域進行信息加工的深度,注視點數越多,信息處理越深入。本研究通過眼動儀記錄了各興趣區(qū)內的注視時間、注視點數,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將注視時間、注視點數標準化后,進行了比較分析。統計結果發(fā)現,右圖布局的注視時間比率高于左圖布局,結果如表4所示。圖的位置變化導致注視時間比率變化很大(F=3.378,p=0.075),結果如表5所示。

表4 不同界面布局下信息檢索過程中的注視時間、注視點比率(%)及標準差

表5 界面布局對信息檢索過程中注視時間、注視點比率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進一步對注視點數比率進行分析,圖片興趣區(qū)注視點比率的描述統計如表4所示,右圖布局注視點比率比左圖布局注視點比率高約10%,方差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圖的位置變化對注視點比率變化的影響顯著(F=13.17,p=0.003),說明圖的位置變化會影響被試注視該區(qū)域的注視點數。

注視時間比率和注視點比率為界面布局影響信息檢索績效提供了客觀證據,即界面布局變化導致了用戶在信息處理時間和深度上的差異,進而影響了信息檢索時間和效率。此外,本研究中的閱讀行為是從左至右的,圖片提供的信息不足以確認是否達到目標,雖然實驗過程中沒有設置時間節(jié)點,但老年人都希望盡快完成任務。所以當圖片放在左側時,屬于任務驅動的信息檢索;而圖片放在右側時,屬于對檢索信息的再確認,壓力較小。二者任務類型不同,對右圖注視時間比例顯著高于左圖。本研究還發(fā)現,圖片在信息檢索過程中雖然能夠提供部分信息,但老年人主要依靠文字完成信息檢索任務,圖片起到了調節(jié)信息分布密度、提升視覺舒適度的作用,從而提高了老年人對有圖布局的滿意度。

5 討論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界面布局對信息檢索績效和體驗有顯著影響,眼動數據為該結論提供了客觀依據。

5.1 界面布局對信息檢索績效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界面布局對老年人信息檢索時間影響顯著,其中在無圖界面中信息檢索的速度最快,但信息檢索的體驗最差。信息中的圖文位置變化導致老年人注視圖的時間發(fā)生了顯著變化,該結果不僅在信息檢索時間分析中得到驗證,而且在眼動數據分析結果中也得到了佐證。但是如何看待老年人信息檢索時間長度則需要深入討論,已有研究表明,數字界面的導航結構、時間壓力、認知負荷都會影響老年人的信息行為體驗[31],時間壓力越大,老年人在信息檢索中感受的壓力越大,犯錯會增多[32]。然而,老年人在生活中閑暇時間較多,應當綜合考慮信息檢索的績效和體驗,判別何種界面設計更符合老年人信息檢索的需求。

5.2 界面布局對用戶體驗的影響

本研究中,對用戶體驗數據按照其構成要素分別進行了分析,具體構成要素有:舒適度、可用性和情感體驗。

(1)界面布局對舒適度的影響

舒適度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生理感受[33]。本研究結果表明,界面布局對舒適度評分的影響顯著(F=18.25,p=0.001),且老年用戶對右圖布局的舒適度評價顯著高于左圖布局(F=16.22,p=0.001),因此信息檢索界面采用右圖布局更適合老年人。

(2)界面布局對可用性的影響

可用性數據分析結果表明,界面布局對可用性得分的影響顯著(F=12.06,p=0.001),其中右圖布局可用性得分最高,其次是左圖布局,無圖布局最低。對三種布局兩兩比較,發(fā)現右圖布局可用性得分顯著高于左圖布局(F=8.75,p=0.01)。這說明從可用性評價來看,老年人認為圖放在右邊可用性更高。已有研究證明,老年人在可用性方面和年輕人存在很多差異。如Bergstrom等人對網站可用性做了年齡差異的研究,他們做了5個網站的可用性測試案例,每個網站有5—6名被試,按照年齡比較差異,發(fā)現總體上老年人被試在完成任務時所花費的時間要比年輕人長,準確率要比年輕人低,老年人在使用網站時看網站中間部分的頻率高于年輕人,看頁面左上部分的頻率低于年輕人[34]。本研究結果表明,信息檢索界面的設計,有圖優(yōu)于無圖,右圖優(yōu)于左圖。

(3)界面布局對情感體驗的影響

本研究中對情感的評價主要從美觀度、色彩、設計等要素進行考察。很多研究表明,漂亮的造型不僅能夠提升用戶對產品信任度的感知,還能提升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35]。Cyr等人研究了設計美學對產品忠誠度的影響,他們以手機購物網站為實驗材料,通過發(fā)放問卷的形式采集數據,用多重線性回歸的方法進行數據分析,發(fā)現漂亮的視覺設計確實能夠對感知的有用性、易用性、愉悅感產生顯著影響,通過對這些因素施加影響可間接影響用戶對手機購物網站的忠誠度[36]。此外,于飛對報紙版面設計的易讀性做了研究,結合視覺生理學、心理學、平面設計學等學科知識對報紙的易讀規(guī)律進行論述,并提出了通過版面設計提升閱讀舒適度的建議[37]。在對情感體驗的數據分析中發(fā)現,界面布局對情感體驗影響顯著(F=18.25,p=0.001),如表3所示,這說明在信息檢索時圖片信息對情感體驗的影響很大。

5.3 眼動數據對研究結論的支持

(1)界面布局對注視時間比率的影響

注視時間比率數據分析中,圖的位置變化導致注視時間比率變化的差異邊緣顯著(F=3.378,p=0.075),p值非常接近顯著水平。右圖布局時,老年人對圖的注視時間比率較高,平均注視時間比率約是15.38%;左圖布局中,老年人對圖的平均注視時間比率約是9.59%。右圖布局高出左圖布局平均注視時間比率約6%,說明在右圖布局中老年人對圖的關注更多。

對注視時間比率的比較,為主觀評分提供了客觀的證據支持,右圖布局評分高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在這種布局下更容易控制觀看圖片的時間。由于信息檢索是從左向右的,圖在左側時,為了完成檢索任務,用戶更關注信息本身,因此處理圖片信息的時間較短。Bingham的研究表明,圖片能夠增加學生的興趣度,提高其愉悅感[38]。在右圖布局時,老年人注視圖片時間延長,增加了閱讀興趣和愉悅感,因此提高了信息檢索的情感體驗。

(2)界面布局對注視點比率的影響

注視點比率分析主要是針對兩種布局注視點比率的差異開展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無論以圖片為興趣區(qū),還是以文字為興趣區(qū),圖的位置變化對注視點比率變化的影響顯著(F圖區(qū)=13.17,p=0.003,F文區(qū)=14.138,p=0.003)。這說明在兩種圖文布局形式中,圖片信息受被試關注程度存在差異,注視點數多,說明更受關注。右圖布局中對圖片區(qū)的平均注視點比率約是35.7%,左圖布局中對圖片區(qū)的平均注視點比率約是24.1%,二者相差約11.6%。該結果充分說明,圖的位置變化引起了被試對圖的關注程度的變化。該結果為界面布局對用戶體驗主觀數據產生的差異變化提供了客觀的證據支持。

5.4 與其他研究的比較

劉婷對手機新聞App的圖文布局也做過眼動研究,她以左圖右文、左文右圖和上文下圖三種布局作為實驗材料,從視覺搜索和視覺瀏覽規(guī)律的角度分析了手機新聞App 圖文布局結構對用戶閱讀效率的影響,發(fā)現上文下圖布局閱讀效率更高[39]。與本研究相似的地方是,該研究的眼動指標也選用了注視點數量,不同之處是該研究的實驗任務是隨意瀏覽,并且只有6秒的瀏覽時間,此外該研究的被試是17名在校學生,而本研究的被試是20位老年人。梁福成等對科普雜志目錄編排效果做了眼動研究,設計了三個實驗變量:插圖位置(左、右、交叉、居上、居下)、插圖注解(有、無)和文字顏色(黑、藍),發(fā)現插圖位置對注視時間和注視次數的主效應顯著[40]。王雪艷等則對科普雜志目錄編排效果做了眼動研究,與梁福成等的研究相比,他們把插圖位置這個變量改成了插圖顏色,分為有和無兩個水平[41]。本研究對書籍檢索界面的布局形式做了分析,將插圖位置分為左、右、無三種布局方式,研究結果與梁福成等人的研究部分一致,即圖文布局對興趣區(qū)內注視點比率主效應顯著,但對興趣區(qū)內注視時間比率的主效應僅接近顯著(F=3.378,p=0.075)。劉婷、梁福成、王雪艷等學者的研究都采用在校學生作為被試,且沒有對用戶的主觀體驗開展研究。本研究分析了界面布局對老年人信息檢索績效的影響,是對前人研究的補充和完善,發(fā)現了能夠提升老年人信息檢索績效和情感體驗的界面布局方法,研究結果獲得了眼動數據的支持。

5.5 研究局限

為了保持較高的生態(tài)效度,本研究在實驗設計時選取的實驗材料源于真實的圖書檢索類網站,盡管實驗中嚴格控制了圖書信息界面的圖文布局呈現方式,但缺乏對字號大小、顯示信息等變量的嚴格控制,比如在有圖布局中顯示了出版社信息,在無圖布局中則沒有相關信息。在未來行為實驗設計時,應當更加嚴謹地控制無關變量。

6 結論

本研究探討了信息界面圖文布局對老年人信息檢索績效的影響,基于實驗結果得出以下結論:首先,信息系統界面設計對老年人信息檢索績效有顯著影響,無圖布局的檢索速度最快;其次,有圖界面的主觀評分顯著優(yōu)于無圖界面,老年人對有圖布局的信息檢索的滿意度、可用性評分顯著高于無圖布局;再次,右圖布局更適合作為老年人信息檢索界面設計的首選布局形式,該布局形式使得注視圖片時間增加,降低了用戶的認知負荷,提升了用戶體驗;最后,信息檢索系統界面的設計應當綜合考慮老年人信息檢索績效和體驗,本研究結論能夠為信息顯示界面設計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信息檢索眼動可用性
基于文獻計量學的界面設計可用性中外對比研究
包裝工程(2023年24期)2023-12-27 09:18:26
基于眼動的駕駛員危險認知
基于ssVEP與眼動追蹤的混合型并行腦機接口研究
載人航天(2021年5期)2021-11-20 06:04:32
基于輻射傳輸模型的GOCI晨昏時段數據的可用性分析
醫(yī)學期刊編輯中文獻信息檢索的應用
新聞傳播(2016年18期)2016-07-19 10:12:06
基于神經網絡的個性化信息檢索模型研究
國外翻譯過程實證研究中的眼動跟蹤方法述評
外語學刊(2016年4期)2016-01-23 02:34:15
空客A320模擬機FD1+2可用性的討論
河南科技(2015年7期)2015-03-11 16:23:13
眼動技術在數字媒體中的應用
出版與印刷(2014年4期)2014-12-19 13:10:39
黔西南州烤煙化學成分可用性評價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04
长岭县| 连州市| 清水河县| 桂阳县| 朝阳市| 固安县| 青川县| 邳州市| 雅江县| 车致| 芜湖县| 吴堡县| 昆明市| 梨树县| 宜宾县| 和平区| 准格尔旗| 侯马市| 荣成市| 新津县| 宜宾县| 红安县| 竹溪县| 新干县| 孟津县| 德阳市| 肇源县| 阿合奇县| 安岳县| 瓦房店市| 鹿邑县| 黄陵县| 砀山县| 临高县| 西盟| 永嘉县| 宾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彭阳县| 永年县|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