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惠
摘 要:地圖是開展初中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也是提升初中學生地理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媒介。初中生對地圖的理解、閱讀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靈活設(shè)計和實施教學。要針對初中學生的地理課實際學習狀況,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更好地提升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
關(guān)鍵詞:初中地理教學;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對策
在初中地理課程中,由于地理圖像中蘊藏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和信息,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如果無法切實掌握好這些知識內(nèi)容,將無法真正把握其中的地理知識和原理,可能造成他們產(chǎn)生畏懼閱讀地理圖像的不良學習心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大力培養(yǎng)初中生的地理讀圖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和意義。
一、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
(一)學生讀圖低趣低效
在初中地理課中,不少學生在地理讀圖方面缺乏應有的、有效的閱讀方法,地理基礎(chǔ)知識不牢固,從而造成他們的學習自信不足;還有的學生對地理讀圖活動缺失應有的興趣,不善于將地理知識和現(xiàn)實生產(chǎn)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進行學習,進而無法有效把握地理圖像信息,造成讀圖困難,形成了對讀圖識圖厭煩等不良情緒。
(二)學生缺乏讀圖空間感
在初中地理學習進程中,許多學生欠缺良好的讀圖空間感,尤其是在地理圖像的剖面圖等方面,識別能力不強,無法有效捕捉圖中蘊藏的圖例標注信息,不能做到與實際地圖信息關(guān)聯(lián)起來,聯(lián)想和識圖能力差;并且,許多學生在學習中的地圖閱覽量明顯不足,學不會地圖分析方法,這就導致了諸多的讀圖困難。
(三)學生讀圖基礎(chǔ)能力弱
有些初中學生的讀圖能力較弱,他們往往缺乏有效的識記地圖圖例符號和信息的能力,進而導致他們在讀圖活動中一知半解。許多初中學生只是粗略地學習一些地理知識,他們對地理地圖的理解相對較為膚淺,地理基礎(chǔ)很不牢固,特別容易識別記憶錯誤,而導致地圖讀圖的種種錯誤。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有效對策
(一)指引合作讀圖,激發(fā)讀圖興趣
在初中地理讀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逐漸提升初中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可以通過采用小組合作的有效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提升初中學生的讀圖識圖學習興趣。在小組合作活動中,教師靈活地將讀圖教學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緊密聯(lián)系起來,把一些讀圖識圖能力較好的學生與能力較弱的學生有機組合在一起,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做到優(yōu)勢互補,指引他們相互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的“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一課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和課件現(xiàn)場展播西北、北方、青藏、南方等地區(qū),接著引導各個學習小組開展合作讀圖識圖,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秦嶺—淮河線”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并進一步認識南北兩側(cè)的自然環(huán)境、地理景觀和生活習俗的不同地理情況,從而理解了“秦嶺—淮河”一線具有的地理意義。在此,利用指導小組開展小組合作討論學習,能促進學生更為深刻地領(lǐng)會掌握好重難點知識,有效激起他們讀圖識圖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初中地理讀圖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應用各種行之有效、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指引學生形成深入讀圖思維,引領(lǐng)他們主動構(gòu)建不同地理圖像中的知識間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提高自己對地理圖像符號等的認知和興趣。
(二)點撥典型圖型,掌握讀圖技巧
在指導開展地理讀圖訓練活動中,教師要巧妙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讀圖技巧,促進學生有效培育優(yōu)秀的讀圖能力。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針對各個不同年段的學生所掌握的地理知識等不同情況,進行有效點撥。
例如,在指導七年級學生讀取地理圖像時,教師要積極利用一些基本的、典型的圖例,指導他們訓練讀圖和識圖方法;而面對八年級學生,教師就要教導他們學會繪制一些基本的地理圖形,促使他們在動手操作中掌握好讀圖技能。這樣,就能較好地激勵各個學習程度的學生都可以在初中地理課堂中獲得發(fā)展和進步。在教學中,教師積極指引學生借助一些典型性的地理圖像,使學生嘗試去探索解決生活中的某些問題,促進學生讀圖技巧的有效培養(yǎng)。例如,在開展七年級上冊《世界的人口》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細致觀察“世界人口分布圖”,讓學生先了解哪些地區(qū)的人口較稠密,哪些地區(qū)人口相對稀疏。接著,在學生形成了一定的整體認識之后,教師適時引導他們進行拓展訓練,鼓勵他們深入進行分析和總結(jié),逐步提高自己的圖像分析和觀察等能力。又如,在指導學生進行地圖識別訓練時,教師要激勵學生發(fā)揮記憶能動性,有效識記各種不同區(qū)域的地理圖像的形狀,這樣學生就能充分利用縮略圖更迅速有效地識別地圖,熟練辨析出對應的具體的道路、河流、山脈等地圖信息??梢姡龑W生積極把所獲得的信息與圖中對應的地理圖像特點有機串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更快速地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識別的能力。
(三)融合圖文訓練,增強探圖能力
在學習中,學生對省份城市、山川河流等地圖信息都或多或少存在學習困惑。為此,教師在日常地理課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學會有效探究地理圖像,指導他們進行有效的反復閱覽,提高對地理圖像信息的了解和認知程度。這樣,通過長期堅持的讀圖和積累,就可以極大促進學生讀圖、探圖等能力的發(fā)展,更好地提升讀圖學習的真正效果,培養(yǎng)學生圖像識別的能力。
例如,在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地圖時,教師要指引他們學會捕捉圖中的重點信息和關(guān)鍵點,進行強化記憶,利用這些關(guān)鍵信息點來作為讀圖和析圖時的引子,逐層深入進行細心觀察,積極探尋地圖中各種地形的特點。例如,中國的整體地理輪廓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雞,而黑龍江省則像一只天鵝,意大利就像一個長筒靴等。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切實指引學生學會綜合記憶和分析,避免將地理圖像信息割裂開來。此外,教師還應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聯(lián)想學習能力,鼓勵他們利用一些便于記憶的口訣,或一些富有趣味的歌謠記憶方法,促進學生探圖識別能力提高,鞏固地圖學習效果。
(四)激勵自主繪圖,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參與自主繪制地理圖像進行動手實踐訓練,一邊繪制地圖,一邊做到識記有益的地圖信息。在繪制地圖活動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習慣和記憶次序積極參加繪制。教師有時也可通過指點他們應用有效的繪圖技法,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所學地理知識,針對個性化的理解和行為習慣,創(chuàng)造性繪制地圖,促進他們實現(xiàn)地理知識的有效記憶。
自主繪圖是學生對地理讀圖訓練的升華。在初中地理讀圖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充分閱讀讀圖信息的基礎(chǔ)上進行繪圖訓練。例如,可以利用簡單的繪制圖形方法,來畫一些等高線、等深線等基本圖形,由簡單逐步深入復雜的過程,嘗試繪制地理經(jīng)緯圖等,通過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來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的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嚴格遵循新課改的課程要求,積極組織引領(lǐng)學生結(jié)合地理讀圖活動,積極參與自主繪圖,有助于極大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學習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培養(yǎng)起良好的地理學科素養(yǎng),使他們更為熟練地掌握更多的豐富的地理知識,能在實際生產(chǎn)生活中靈活應用地圖,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五)巧用媒體助學,培育讀圖素質(zhì)
教師還可以巧妙借助便捷直觀的多媒體設(shè)施,開展輔助地理讀圖教學。利用便捷的多媒體課件進行展播,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到地理圖像,而且方便教師的課堂講授,能把一些地圖的重點信息和圖示加以放大,使學生可以愈加清楚地認識地理圖像,增強讀圖學習效果。甚至在條件具備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維立體的動畫形式來展示地理圖像,讓學生更為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素能和智力水平。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一些地圖軟件,來開展組合拼圖的方式,進行拼圖讀圖訓練;也可以指導他們利用有效的多媒體,搜集地理圖像信息,在同學之間進行展現(xiàn)分享,并共同圍繞某一學習主題,開展匯總、分析和識別活動,鼓勵學生細致觀察、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異同,增強對地理圖像的有效記憶。例如,在“我國人口增長圖”的讀圖訓練活動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來為學生便捷地展播出我國的人口增長圖勢和變化;或通過動畫展播形式,指引學生進行課中填空訓練,進一步了解人口增長過快、過多將可能為國家、社會、家庭等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結(jié)語
指導學生開展地理讀圖是初中地理課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地理讀圖能力,這是地理課中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指導初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能力,將促進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訓練,提升他們在地理學科方面的整體能力和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常伍元.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J].甘肅教育,2018(24):71.
[2]丁金麗.初中地理圖像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8(13):80-81.
[3]田雨.初中地理教學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81.